辛集市中里厢乡泊庄村,一度名声在外的养鸡专业村,曾因养鸡带来了村庄经济的辉煌,可其同时衍生出的烦恼目前仍在继续。2009年该村在审计村财务状况时,其中一个巨大黑洞“惊现”:30万吨折价20余万元的鸡蛋被免费“吃了”,涉及辛集市30余个部门。此事在去年初被曝光,之后曾以集体名义“吃蛋”的单位和部门大部分已将相应折款退回,而私吞鸡蛋下肚的个人以百般理由推脱。距规定的最后还款期限已过去16个月,该村追讨蛋款的工作仍未结束,据称仍有8万元左右的款项尚未追回。
|4mvB2r
=#u4^%i)
事件 Qx4)'n
Q!P%duO
-30吨鸡蛋被免费“吃了” C{bxPILw
6axxyh%
辛集市中里厢乡泊庄村约1615户,5000多人。全村养鸡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90年代达到最高峰。直至2008年,该村全村存款8000余万元,成为名声在外的致富村。富村“油水”多,市、乡、村等各级机关扎堆泊庄,村干部请客送礼成风,村民开始感受到富裕带来的烦恼。 &DMC\R* j
\!\:p/f
村集体财产的具体去向在哪儿?收上来的钱花在哪儿?1995年左右,泊庄村民对此已开始议论纷纷,但村财务一直没有很明确地公布,村民们的“心病”由此产生。2005年,时年66岁的村民刘铁链决定为全村人讨个公道,要求公开村财务。 S=k!8]/d|
_<c"/B
2009年1月,在获得中里厢乡党委书记刘士民的支持后,泊庄村成立临时“民主理财小组”,对村上一任班子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一个巨大黑洞由此曝光:在各种送礼请客的清单上,泊庄仅在1995年至2005年间就送出鸡蛋1334箱,约30吨,足够一车皮,按照每公斤6.5元的批发价计算,总价达201320元,辛集市30多个单位和部门皆账上有名。 Ow4 _0l&
ARu_S
B
-讨账之路走了近两年 -LiGO #U
2009年4月29日,在泊庄的村民代表大会上,刘铁链当选新一届村主任。会上,14名村民代表组成了一个“讨账小组”,专门负责20余万元鸡蛋款的追讨。可免费“吃了”鸡蛋的单位和部门太多,加上时间过长,很多单位和个人对其曾经的“吃蛋”行为选择了“忘记”,讨账之路一波三折,未有实际成效。 (%fQhQ
vR\E;V
无奈之下,2009年6月1日,“讨账小组”向辛集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直至2010年1月7日,辛集市公安局给了答复:不够立案标准。而在村财务账目上,辛集市公安局也榜上有名,该局“吃蛋”5万余元,属“吃蛋大户”。
]u5TvI,C
w||t3!M+n
吃了多个政府部门的“闭门羹”后,“讨账小组”在2009年年底开始向媒体求助。2010年年初,泊庄的“鸡蛋门”被曝光于众。之后,辛集市委下文责成市纪委负责调查,并要求“吃了”鸡蛋的各单位和部门主动将鸡蛋折款交给中里厢乡政府,由乡政府归还泊庄村委会。 Hi09?AX
OV]xo8a;
2010年1月7日,中里厢乡政府对刘铁链等人表示,村委会不用去要鸡蛋款,由辛集市纪委负责收款,收好后统一打到村里的账户上。 x/O;8^b
<gwRE{6U
困境 SxYz)aF~
Q|)>9m
!tt
-8万鸡蛋款尚不见影 i]c{(gd`
K} CgFBk
辛集市委文件起了一定效果,当时在辛集市直部门确实形成了一股还款潮,一些部门的鸡蛋折款陆续到账。据此前媒体报道,2010年1月11日,中里厢乡党委副书记田亚宗曾告诉媒体记者,除了3万多元鸡蛋没有写明去向,无从追还,剩下16万余元鸡蛋款已全部到位。不过刘铁链对到位的16万元表示了否认。 W p)!
G
? uYO]!VC
在刘铁链随身携带的一个本子上清楚地写着:2010年1月12日,现实收(鸡蛋款)121871.88元,其中市公安局52053.82元,市电力局19558.70元……“实收款是我在乡政府账上看到的,没错。”刘铁链说,这笔款项最后被打到村委会的账上。去年7月份,泊庄打了一口370米的井,投入117.8万元,其中包括收回的12余万鸡蛋款。 'oIE:#b
;NA5G:eQ
按照辛集市纪委此前下发的通知,各单位和部门的鸡蛋款需在2010年5月1日前还清。但时至今日,剩余的近8万元鸡蛋款仍难觅其踪。刘铁链说,这些款项其实都是一些单位和部门的官员以个人名义索要鸡蛋欠下的。 zufphS|
<2)AbI+3
-款未到村路修不好 WRD
z*Zf
泊庄村民、“讨账小组”成员之一的李根起结合账目和记忆告诉记者,该村审计时抄写的账目共有74页信笺纸,其中关于鸡蛋的就有近40页。在这本账目里,少则一箱,多则7箱的鸡蛋被一次次拿走。累计下来,多的甚至达六七十箱。拿走后,一些单位或个人名字被登记,而有一些压根就是“无头账”,蛋“落”谁家难辨,只能在审计时进行一一核对。除了一些“吃蛋大户”,账本中所登记的多是个人拿了一两箱鸡蛋,折价两三百元,累加下来也有几万元之巨。 2G~{x7/[@
{c*$i^T
8万元对于目前的泊庄来说,意义不小。村里的交通要道年久失修,那8万元本是计划用来修建这些道路的,可此款项迟迟未能追回,修路一事一拖再拖,村民不得不继续忍受出行的不便。 |3FI\F;^q
f
v7VDo8vb
李根起说,按照现在的物价,当时的8万元现在至少要翻倍,“这还不算利息”,现在只求追回8万元已经做了很大让步。 `Xos]L'w
Y_Gd_+oJ
难点
dq '2y
=v<w29P(g
-牵涉人太多致讨款困难 9}6_B|
|<c9ZS+
因证据确凿,吃了鸡蛋的单位和部门最后都“积极”地还款,这让泊庄村民都很欣慰,但追回个人的鸡蛋款却遭遇尴尬。8万鸡蛋款迟迟等不来,刘铁链等人再也“坐不住”了,不得不重新去找乡政府和市纪委,其中去乡政府不下30次,去市纪委不下10次。 mEJ7e#
,7s>#b'
刘铁链说,这些人不还款的理由有多种:虽然签名是个人,但消费的是单位;他人冒充自己的名义拿的鸡蛋,自己没吃;有的甚至对拿了一两箱鸡蛋不以为然,“不就是两箱鸡蛋,小钱而已,大惊小怪”。 h q7f"`
w<H Xe
对于还没能追回的个人鸡蛋款,刘铁链说,乡政府给出的理由是个人的东西很难要回来,个人不给鸡蛋款也没办法;或者找市纪委要去。最后在他们的“软磨硬泡”下,乡政府竟说“我们派车,拉着你们去找个人要去”。这让刘铁链等人很不理解,因为按照事前约定的程序,他们并不能自己向那些个人逐个讨要。 h*VDd3[#
qO"QSSbZqQ
相类似的是,涉及人数太多,也是辛集市有关部门追缴鸡蛋款的一大困难。当泊庄的老党员冀藏贵、李根起等人向有关部门反映还有8万多元没要回时,相关领导表示,“时间太长,很多人名字没有写清、找不到人,查不清”等。 j~N*T XkC
G^ GIHd
o
李根起认为,对那些“吃卡拿要”鸡蛋的官员,“该追究责任就追究责任,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可实际情形却是那些单位和部门的官员一个都没有处分或行政处理。 H=BI%Z
U(f@zGV
回应 s^zlBvr|.
iW6O9~
-涉公人员蛋款全部追回 IMWt!#vuY
?1ey$SSU]
针对8万鸡蛋款未追回一事,记者联系了辛集市纪委副书记丁彦增。据其介绍,鸡蛋款20万只是泊庄村当时提供的数字,而在核对账目之后并没有那么多,12万元是当时该村的上访干部和群众等都承认了的数字,12万余元和20余万元之间有些账目没有查实,并表示对具体账目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5sW8P]H`
%!\=$ s}g
丁彦增说,当时辛集市纪委对涉事的每个单位都发了通知,并开了会,“该处理的都处理了。” ;$iT]S
5b:1+5iF-
而后,记者又联系到辛集市纪委常委袁敬涛,他当时具体负责泊庄鸡蛋款的追回等事务。他表示由于已过去两年时间,具体的账目也记不清了,需要重新查看才知道。他说,对涉事的有具体单位的公职人员,由辛集市纪委负责追回相应款项,而在账目上没有具体人名或者不是公职的人员的款项,由村委会负责追回。 :i!fPN n
?V2P]|
袁敬涛表示,涉事的公职人员所涉及的款项都已经追回来了,但对于那些没有人名或者不是公职人员的款项由于找不到人追不回来,“确实有一部分鸡蛋款没有追回来。” 'm
Zv5?
Ln#o:" E
此外,袁敬涛表示,对于那些涉事的公职人员已要求进行了书面检讨并进行了批评,此外没有采取其他方式的处理。 ^# $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