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406阅读
  • 3回复

中学课文《口技》因涉嫌情色遭删改引起争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7
— 本帖被 海阔天空 从 文学沙龙 移动到本区(2007-07-30) —
文章来源:中华网

  本报讯 近日,《一篇被删改的中学语文课文完整版》的帖子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披露了中学课文《口技》的原版文字,相比现在中学教材中使用的版本,删改了一小段涉嫌“中学生不宜”的文字,引起了网友的争论。

  文章中,明末清初人林嗣环的古文《口技》里的段落“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摇身一变成了“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记者注意到,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删改版比原版少了33个字(含标点符号),删除内容隐晦地涉及到男欢女爱之事,没有露骨的描写。该帖一出,网络上迅速分为两派,正方称,这一段虽然不是情色描写,但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不宜的,“改得很好,对原文无损伤”,而反方则表示,教材应该充分尊重作者的原版,“删除内容无伤大雅,删改反倒弄巧成拙,损害了原文的意境”。

  记者随即致电教材的编写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该社中学语文编辑部王主任称,该社没有删改这一篇课文,“《口技》现在的版本已经沿用了数十年,我们对删改原文的前因后果也不太了解”。

  沿用还是恢复?专家意见不一

  教育专家:力主恢复——“没什么大不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老编辑、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表示,早在解放前,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国文教材选取该文时,就已经对文章进行了删改。“当时的历史背景,肯定不允许涉及情爱内容的文字出现在语文课本中”。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沿用了该版本,他也认为,删改之后,原文本意并没有受到影响。不过,他赞成恢复原版内容:“删除部分内容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现在把这些内容加进来没什么大不了”。

  汉语教授:反对恢复——“好奇容易害死猫”

  重庆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授鲜于煌,却坚决反对将《口技》原文呈现在中学课本上。从学术上讲,鲜教授觉得完整版并无问题可言,但删改版更便于学生学习,提出该问题的人出发点是好的,但主观意图可能带来客观效果,“就中学生而言,只需要了解文章精神就够了,把原版拿给中学生,只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好奇容易害死猫”,因为“他们年龄太小,缺乏判断力”。

  原版: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纯洁版: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评论连读]

  由删改《口技》想到的

  三湘都市报 ◇李晓宇

  昨天借回一本张潮的《虞初新志》,晚上挑灯夜读,至林嗣环《秋声诗自序》一篇,刚浏览了几行,便有“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云云映入眼帘。咦!这不是以前初中语文课学过的《口技》吗?因为当年此文曾要求背诵,所以至今还有印象。没想到今天又邂逅了,这正如阔别十多年的故人,于茫茫人海中不期而遇,顿感分外亲切。真是“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啊!于是一边看,一边禁不住轻声朗诵起来: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

  停!停!“摇其夫语猥亵事”这句我怎么一点儿印象都没了?难道十多年不见,课文已经变了模样?于是,翻箱倒柜,把当年的初中语文课本找出来一对照,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短短五百多字的小品文,课本足足删了近八十字,这还不包括那些连删带改之处。出于职业习惯,连忙动手对两篇文字进行对勘,现将校勘结果附录于下,()中为初中语文课本编者所改的内容,[]中是被删改的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二]下,满(坐)[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其)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絮絮)[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时齐发)[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坐)[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嘿]叹,以为妙绝[也]。


  (未几,)[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校勘完毕,不禁抚卷而叹,这些语文课本的编者们删来改去,真是用心良苦啊!要是想让青少年多了解点中国的口技,弘扬国粹,其实可以选《聊斋志异•口技》,那篇文字干净多了。但转念一想,或许这其中另有微言大义吧。长期以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篇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短文大概可算作这种一分为二思想的应用实例。然而,以“去粗取精”的名义篡改前人的作品时似乎多有弄巧成拙者。即如《口技》里“屏障中抚尺一下”与“二下”、“满坐寂然”与“满堂寂然”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改得无理。而人家的小儿子明明是被床声“戛戛”弄醒的,和“其夫呓语”根本不相干?要是不看原文,千千万万像我一样读这篇课本长大的学生,恐怕要永远蒙在鼓里,不知道原文的情节本来是这样的合情合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12-09
支持有益且不改原著主题的删切。
让我想起朗诵白居易《琵琶行》时把“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顺口念成“未成曲调先调情”
闹了个大红脸 嘿嘿
笑比哭好,正必压邪。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12-09
哈哈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12-10
其实改不改的没多大关系----如今的孩子比很多大人都成熟!啥不晓得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