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兴
辛集市旧城镇人,生年不详。唐太宗年间,任饶阳裨将。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吏思明进犯河北,围攻饶阳。张兴团结军民,齐心守城。第二年沧州、景州、赵州相继失陷,河北大部郡县被吏思明占领,饶阳成了一座孤城,里无粮草外无救兵,而吏思明数万兵马气焰正盛。张兴毫无惧色,环甲持陌刀指挥若定。坚持一年,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
吏思明劝说张兴投降,许以高官厚禄。张兴严词斥责:“过去严颜只是一巴郡将领,还不投降张飞,我乃堂堂大郡将军,岂能向你判臣投降?现在我只速求一死。”接着对吏思明陈述大意“皇帝过去对安禄山象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现在他却起兵叛乱。你堂堂的男子汉,不去为国除奸,反而向他称臣,不过是追求富贵罢了。这就象燕巢于幕,怎么能长久安宁呢?”吏思明说:“张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看我们大燕皇帝出兵20万,直取洛阳,派一小股部队向函谷关进发,守将就面缚而降,势不可挡,天下大定。唐朝气术已尽,必定很快灭亡了。”张兴回答说:“你看历史上的夏桀帝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无道,天怒人怨,所以都被商周汉唐所灭、安禄山是什么贤明皇帝?只不过苟延残喘,早晚只是瓮中之鳖罢了!”吏思明大怒,命兵士用木板把张兴夹起来,残忍的将张兴锯解。临死,张兴仍骂不绝口,浩然正气,使敌军吏然变色。
平息安史之乱后,张兴遗体埋葬在他的家乡束鹿县旧城镇西南一个大沙土岗上。他的坟墓上长出来的草是红的。每当早晨草叶上挂满露珠,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如滴滴鲜血,相传为张兴忠血所化。当地民间把张兴坟呼为洪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