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624阅读
  • 18回复

[[求 助]]孩子看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我家孩子发烧,去医院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输了三天液,连同按摩效果还是不好,而且网上好友提示去顺城街那输液一点都不见好,我都不敢去了,孩子现在还是不能吃东西,总是吐,各位亲们给介绍推荐一下辛集什么地方看小孩子看得比较好,尽量不让输液,少用消炎药一类的,咱当大人的看着真是心疼孩子,但又没办法,总不能得次病就去石家庄吧。孩子七岁了,在线等朋友们介绍。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12-17
我是个儿科医生,希望以上的东东能给大家警示,当然不仅说给我们儿科大夫还有患儿家属们!!!!!! %xv*#.<Vj  
TYKs2+S6  
孩子用药途径选择的基本原则: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希望所有的孩子家长都能知道并牢记这句话,不要因为焦虑而给儿科医师施加压力,让他们不能按医学原则治疗。同时,也呼吁临床医生在给儿童选择给药途径的时候,能够按照药物的使用规范,将“儿童是输液反应的高发人群”考虑在内,医生自己随时都可能成为患者或患者家属。 |JLXgwML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12-17
                                  面对如此多的儿童输液反应,我们该惭愧吗 EeR}34  
静脉输液技术作为促进现代外科学发展的三大基础之一,在1940年以前,只能被用于病情危重的病人。由医生操作执行,是一项医疗行为,护士协助准备静脉输液所需的物品。二战期间,由于医生不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输液治疗,开始由护士进行操作。即使是现在,输液这种用药途径,在国外也是有严格的适应症的,病情严重情况下才使用。 "WzKJwFr  
t$e'[;w  
目前国内儿科普遍存在过多、过度地选择静脉给药的现象,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因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已达到60%以上,位于所有给药途径的首位,严重的病例占报告数的3.7%,死亡率1.5%左右。考虑到瞒报的、私下处理的因素,实际上输液反应的总体死亡率并不是很清楚。年龄段的分析显示,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学龄前儿童。 }a%1$>sj  
hS1I ;*t  
无论是任何的药物,当它直接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的时候,即是在药品、输液器、输液技术等全部合格的情况下,由于药物本身作用、渗透压、酸碱度、不溶性微粒等等因素,依然是一个强刺激,这个刺激比口服经胃肠道吸收要严重的多。孩子的各个系统均为发育成熟,对刺激的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发生输液反应。 GO)5R,  
UDT\Xc  
输液反应的表现有过敏、高热、抽搐、紫绀、急性心衰、肺水肿,甚至是死亡。影响输液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药物、输液器、输液操作、病人病况等有关。其中在药物方面,中药制剂发生输液反应的概率最高,其次是抗生素。同时输入的药物种类越多,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_CMNmmp`e  
f~10 i D  
孩子用药途径选择的基本原则: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希望所有的孩子家长都能知道并牢记这句话,不要因为焦虑而给儿科医师施加压力,让他们不能按医学原则治疗。同时,也呼吁临床医生在给儿童选择给药途径的时候,能够按照药物的使用规范,将“儿童是输液反应的高发人群”考虑在内,医生自己随时都可能成为患者或患者家属。 7Fx0#cS"\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1-12-17
前面网友说的那个西桥专家其实够不上专家,现在他儿子徐建在,看的也不错可以去那儿看看。六街诊所瑞珍那儿也行她是原妇幼院副院长原来在南小街干现在不知还干不。一街兰云那儿不行。净忽悠。兰云也是妇幼院副院长瑞珍的徒弟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12-16
西桥头那条街有一个看孩子的,看了好多年了,他的药还行,你可以试试,我女儿从那拿的药,吃了两天,就明显好转。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12-16
回 13楼(爱游泳的鱼) 的帖子
去旧城镇石家庄村那准能治好专治小孩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12-16
化验了吗化验有炎症就得输液,病毒的话不熟还行,吐加片吗丁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12-16
七岁应该有自己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了啊 接着换地方看 辛集这么多的儿科诊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