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8668阅读
  • 24回复

正常清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2-24
俺对俄包接触有十年了,真正接触货运这行只有两三年。可这几年俺可是多大的风浪都经历过了案最多一次扣了货值将近两个多亿那段日子难熬呀!对公司领导不敢大声说话,因为他们的压力更大(货买出来要给清关公司花钱,不买要赔客户钱。不买出货来客户损失很大,对公司信誉不好。货买出来了客户说他们赔了多少多少钱,要求多给些补偿。不管怎要都是赔,而且后者比前者损失更大。所以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家的火气也很大稍有不慎就会走火,所以说话的时候都要上保险,没事还要斗几句咯缓解一下气氛。客户也很着急往往一接电话开口就骂,咱也不能还口还要安慰客户不要着急一定会解决问题的,换位思考俺们也很理解客户这么多的货一两个月没消息换谁他也得着急不是。最后没办法了就讲兄弟情谊让大家在耐心等等。不过一切还好,货到现在为止基本全到,我们也实现了我们公司的承诺:无论到啥时候我们都保证货的安全。
我觉得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已非昔日可比,辩论水平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好了,不说了!正常清关我们终于可以做了,但心里有点不踏实现在把价格告诉大家来参考一下:直飞,羊皮运费3.5$清关费和关税27$左右,棉服运费3.8$清关费和关税13$,裘皮运费3.5清关费和关税91$左右(以上价格仅供参考)有意建和建议尽管提,谢谢哦!
另外告诉大家我喜欢的一句禅语:感恩   包容 分享 结缘(这可不是我说得这是静慧老和尚说的,细想一下还是蛮有道理的)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7-04-09
一.中俄贸易现状与发展对俄贸易的意义

21世纪90年代,中俄两国的贸易额一直徘徊在50-60亿美元左右(1993年曾达到创纪录的76亿美元),其特点是波浪式起伏,总体呈下降态势。新世纪开始,在中俄两国政府及企业界的努力下,双边经贸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贸易额达到80亿美元,2001年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6.7亿美元,其中,我对俄出口27.1亿美元,进口79.6亿美元,分别增长21.4%和37.9%。2002年1-8月双边贸易额达到76.4亿美元,我对俄出口19.94亿美元,进口56.45亿美元。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自1992年-2002年8月,中方逆差累计达271.11亿美元,且呈不断扩大之势。中俄贸易额在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中占2%左右的份额,占俄罗斯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7%左右,去年俄罗斯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俄罗斯第六大贸易伙伴。

目前中俄双边经贸存在以下问题:

1.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单一,规模不大。

2.中国对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大,但对俄出口基本上以纺织服装、鞋类、日用品为主,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刚刚起步。

3.中方长期处于逆差,影响双边贸易健康长远发展。

4.双边贸易服务体系不完善,银行、保险、仲裁领域合作水平低。

5.双方企业间缺乏相互了解。

6.双边贸易秩序问题突出,相互投资规模不大。

在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加入WTO、两国市场经济条件环境下,加强对俄扩大出口与经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俄罗斯政局稳定,宏观经济趋向好转;市场潜力较大,具有一定的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是一个蓬勃发展、多元化的消费市场,是今后欧亚大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新的增长点;市场秩序和投资环境在逐步改善。

但是,开拓对俄出口和投资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与风险。如俄罗斯总体经贸环境还有待改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法制不够健全;贸易方式不规范,没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银行体系;企业经营资信透明度不高等等。

二.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推动中俄经贸全面发展

出口信用保险是对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特殊政策措施,是政府对经济的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各国政府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风险补偿职能和信用担保职能,提高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充分就业,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国家外交、外贸和产业政策目标。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国家唯一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政策,支持我国货物、技术和服务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保障。

国家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手段对企业出口中的收汇损失进行补偿,可以起到鼓励和促进企业大胆开拓对俄出口,不断提高出口竞争力的作用。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主要风险是:国外买方的商业信用风险和国外的政治风险。

根据出口信用放帐期限的不同,出口信用保险分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信用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信用证(L/C)和非信用证(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销OA)方式的出口。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信用期限超过一年的资本性货物、承包工程与服务贸易的出口。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俄罗斯贸易的短期保险只承保L/C、D/P、D/A方式的出口业务。

对海外投资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提供海外投资保险给予风险保障与支持。为促进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开展担保业务,保障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并为企业出口提供融资便利。企业可以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更加便利地从银行获得出口融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还可为企业提供海外资信调查、商帐追收服务,保障企业经营稳定。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须遵循以下原则:1、提前办理投保和申请买方信用限额;2、如实告知投保的交易情况;3、遵守出口合同和出口信用保险合同的规定;4、及时交付保险费;5、保持谨慎,严格控制风险;6、发生损失事件,及时通知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03-22
块费7天以内,陆运18-25天
n73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03-22
请问正常清关货物到达莫斯科的时间是几天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03-13
又想了解正常清关具体流程的请在403668780留言,注明正常清关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03-13
如有客户想在莫斯科注册公司或者和其他工厂合作注册(节约费用的话),清再次留言。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03-13
俄罗斯整顿市场秩序 在俄华商仍观望2007年01月22日09:24 [我来说两句(1)]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讯从1月15日开始,俄罗斯整顿市场的同时,加大了打击非法移民的力度,期望双管齐下,在今年岁末前,迈入WTO的门槛。对在俄罗斯的华商来说,随着俄罗斯市场政策法规的调整,他们迷茫的同时,也期待着更大机遇的到来。



1月19日,俄罗斯移民局局长罗莫达诺夫斯基表示,2007年俄罗斯制定的外国移民人数限额为600万人,而2006年俄罗斯合法移民数量为115万人。面对俄罗斯整理露天市场的势头,打工名额不降反增。在窄小的单身公寓里,卢怡沮丧地把电话放下:“还是没有合适的。”为了找新的工作,卢怡一天打了十几个电话给朋友。之前她在莫斯科著名的露天市场“一只蚂蚁”打工。而市场将要“拆迁”,很多人都失业了。在餐厅工作的小李说:“听说在莫斯科南部新开了家市场,为了吸引商户,主动降低了门槛,可以免一年的租金。”他告诉记者,新的市场里都是以商铺性质出租的店面,有正规注册,更像大型的购物超市。但是在露天市场打拼惯了的中国人,都在观望。(余春雨)

  专家分析:华商应能适应更规范的市场秩序

  旅俄侨领温锦华认为,华商应该能适应更合理更规范的市场秩序。寻求对俄投资的新举措。这种新的方式,对华商的资本、产品、人员素质以及经营措施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如果能够成功迈过这道门槛,那么在俄罗斯的华商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余春雨)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03-03
  新华网莫斯科3月1日电(记者岳连国)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1日在莫斯科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在俄罗斯的华商和中资企业应认识到规范经营、加快转变贸易方式的紧迫性,尽快转变经营方式,规范经营行为,在遵守俄法律法规框架内寻求长远发展。




  于广洲说,2006年以来,俄方加大了打击“灰色清关”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外籍务工者管理的措施,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对中俄民间贸易产生了影响,甚至造成部分传统日用品贸易的波动。但从长远来看,俄方这些加强内部管理的措施,将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灰色清关”,清理非法移民,促进中俄两国贸易秩序的规范,中方对此表示理解。

  于广洲说,在俄方采取上述措施后,中国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与俄方进行了密切沟通和磋商,积极做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请俄方在执行相关政策时,考虑到大量华商在俄从事经商活动的现实,并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避免采取过激行动,保护华商合法权益,提供一定过渡期,使民间贸易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双方已就此达成原则共识。

  于广洲指出,随着俄方打击“灰色清关”、整顿市场秩序力度加大,不规范的经营方式已走到尽头。他希望中国有关省、市、自治区政府提醒当地在俄企业规避风险,引导其规范经营。

  俄政府有关整顿零售市场秩序的决定于今年1月起生效。根据该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外国务工者将被禁止在俄罗斯从事酒类和药品贸易。今年第一季度,在俄集贸市场和商店外从事小额零售贸易的务工者中,外国人所占的比例不应超过40%。从4月1日起,外国人将被禁止在以上地点从事零售贸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