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化的春节”里,我们依然到街上宣传。“形势大好,越来越好”常常是我们宣传的主题,记得还有一句更激动人心的口号:“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LvPcH
在“革命化的春节”里,我们也经常到郊区宣传。有一次,在本地的“北关”村,我们知道有这么一副对联: JmP[ 9"
上联 丰衣丈三六 7Rq|N$y.3
下联 足食十四七 yIq.
m=
横联 社*会*主*义*好 #F^0uUjq
|T;]%<O3E
“丈三六”是“一丈三尺六寸”的简称,是当时国家供应的每个人的每一年的布票。那时候连买一件“背心”都要“一尺二寸”的布票。当然对于一个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布票还是能够满足要求的,更何况有好些家庭缝缝补补,根本就很难添置新衣服!所以,孩子比较多的家庭,经常把“多余”的布票卖给别人,就是只有几块钱,对生活也是一种帮衬啊! #/,Wgs AC
“十四七”是指全年平均每个人每个月分到14.7斤稻谷。14.7斤稻谷,碾成白米还不够11斤!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这11斤就是一个月的口粮! 2 -C*RHRx
至于对联的上联数字以年计算,下联数字以月计算,可能是因为对仗的需要吧。 :lfUVa{HN
I$y6N"|
粮票和布票的设计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以“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林*彪题词”、“向日葵”、“红太*阳”、“三*忠于”、“工农兵”等为标志,多数印有毛*主*席语录,具有浓郁、鲜明的政*治色彩。 j@o
\d%.'!
,N1I\f
一个农民“忆苦思甜”说:“……解放前我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现在才‘如’(牛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