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皮与反裘:一场利与力的博弈
(2005年8月8日) 中华服装网
“反裘”侵袭下的中国市场
2005年年初,某动物保护组织一篇《有趣的裘皮》的失真报道,将“反裘”的矛头直指我国河北省。尽管我国的皮革组织迅速对此篇文章做出了回应,但是能够了解中国裘皮产业的消费者,却是少之又少。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北美裘皮协会(NAFA),与“反裘运动”的斗争可谓旷日持久。
据NAFA国际事务总监DianeBenedetti介绍,世界上最大的4家拍卖行中,预计有80%的裘皮都是销往中国进行加工制作,然后再出口。作为NAFA每年两季的拍卖会中,来自中国的买手团队数量是第一位的,并且今年在该拍卖行中最贵裘皮的拍得者就来自中国,再加上中国本身每年6百万张裘皮的生产能力,更使NAFA十分看重对中国市场的开拓。Diane谈到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能够向消费者介绍什么样的裘皮是优质裘皮。NAFA提供的BlackNAFA(黑色水貂)和NAFAMink(其他颜色的水貂)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优质的水貂皮。当他们刚刚开始开拓中国市场的时候,当时的市场发展水平较低,而且消费者对于裘皮的了解也十分有限。因此那时的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并且当时也只有小部分的客户有能力购买NAFA的水貂。但是,无论消费者希望购买什么样的裘皮,都需要了解他们购买的是什么裘皮,裘皮的价值如何,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反裘”看本质
来自加拿大的著名生物学家SergeLariviere博士曾和记者笑谈,说在加拿大的“反裘”游行中,竟然出现某些穿着裘皮服装配饰的学生被人雇佣来冒充顶替环保主义者的例子。试想一个真正的动物保护主义支持者怎能有这样的穿着?由此可见,“反裘运动”在某些地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的表象问题,而是与当地某些地区某些集团的经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Serge谈到,当今各国政府为保护珍稀动物纷纷推出了许多法律条规,对于动物的狩猎,将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有计划的开展,而非以时尚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更不像那些动物组织所宣扬的一样———所有的猎户对野生动物进行滥杀。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毛皮业贸易国及深加工大国,随着中国裘皮产业设计能力、加工能力的不断提高,世界毛皮贸易结构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因此,在今年以来,我国出现这种“反裘运动”也可以看作是贸易壁垒另一方面的体现。
中国不缺设计但少机会
随着中国裘皮产业的扩充发展,近年来各类裘皮设计大赛也不断出现。NAFA启动的“盛装中国”的裘皮设计比赛已经启动,DianeBenedetti向记者评价到,目前学生们展示出来的作品,使他们已经感受到来自中国年轻一代对于裘皮的激情,也使他们所付出的人力和财力觉得非常值得。她认为中国的设计水平在过去的5年中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世界上经常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只能复制抄袭。她本人是强烈反对这种说法的。因为她在参观不同学校的时候,在和一些生产厂家合作的时候,接触了很多有才能的年轻设计师。也许他们的才能还没有得到世界的公认,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在巴黎,米兰或者纽约的青年设计师那样有那么多的机会。(记者肖莹)
新闻来源:中国纺织报 本网整理编辑:g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