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769阅读
  • 4回复

兖州名士唐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09-13
— 本帖被 海阔天空 从 文学沙龙 移动到本区(2007-07-30) —
唐先生是兖州人。作为古九州之一的名城,历代有重视文化人的传统。但说唐先生是文化人,大概很多见过他的人都不会相信。
大家去过兖州火车站吧?那可是个客流量很大的站,一年之中除了冬天,三季都能见到戴皮帽子的东北旅客,一年四季也都能见到穿得花花绿绿的男人——香港或广州人。至于外国人中的大胖子,大个子,还有巅上巅下的大奶子,更是来来往往,熙熙不断。
唐先生就在火车站不远处,常常坐着个小凳子,或用右手拦着左腿,或用左手抱着右腿,在那儿悠哉悠哉地东看看西瞅瞅。
唐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
出门在外的人,都知道火车站、码头一类的地方是个混乱场所,兖州火车站又是大站,自然也不例外。但无论是蹬三轮车的大嫂或开出租车的司机;无论是街痞、警察还是要饭的,只要在兖州火车站呆时间长的,没有不认识唐先生的。
同志,打扰一下,见唐老先生了吗。
算卦的老唐?
是啊。
北边。那不,太阳底下蹲着呢。
这是近二三年,我去兖州时常常上演的一幕。
要是再早上几年,问唐先生在那儿,他们会反问我,是补鞋的老唐吧?我说是,他们才指给我唐先生在哪儿。
我认识唐先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父亲在大队里担任副业院的头头,有三百亩的果园,有两架榨油机,还有弹棉花的大机器,又有一排牲口院儿,里边有骡子有马,好像还有驴。那时候,全国人民都很穷,在十几岁的我看来,副业院该是很阔气的地方了——他们竟然隔三差五地喝顿咸汤,里边还有白面做成的疙瘩,还有油,还有葱花味儿。喝上它一碗,那真叫香。
我是在去果园蹭汤喝时认识老唐的。一个留着光脑袋的大个子,正坐在树下的阴凉里,摇头晃脑地讲故事,周围围着不少的人,走近了,才看到一个大箱子,周围胡乱堆着马车上用的皮革什么的,还有一堆儿臭胶鞋。那鞋,一律解放牌,一看就是青年队的那伙子人穿的,只只呲牙咧嘴,仿佛能看到又黑又眩眼的脚丫子从里边伸出来似的。唐先生,那时候被称为老唐的人,边拿着一只鞋补着,边和周围的人讲雷公子投亲的故事。讲着讲着,他把鞋一挥,用左手打鞋底,还唱了起来,有板有眼有凄凉,是我们这一带流行的“柳琴戏”,也叫着瞎腔。唱这种戏的,大都是瞎子,而这老头却目光炯炯,英气逼人,而他一仰头眯缝起眼来时,却又显得陶醉和遥远,好像是那些故事、那些故事里的人,都进了他的眼皮里,只有他自己才看得见。
我便感到这老头的周身都有了一股或仙或神的东西,那东西高不可视,远不可见,一直等他喊我爷们时,我才醒过神来。周围一看,人们都上工去了。偌大的白杨树下,空空的打麦场上,只剩下了我们俩。
我和唐大爷便成了好朋友。
放学后,只要有空儿,我就往苹果园子里跑,那些在苹果园干活的人,吃了饭也到唐大爷这儿来。他们一来就说:接着来,接着来。
唐大爷便接着来。
讲完《雷公子投亲》,又讲〈杨家将〉,讲完〈杨家将〉,好像还讲了“姜太公封神”。那是文革后期,我爹经常严肃地批评那些喜欢听唐大爷讲故事的人,要他们注意,不能光听,要批判,要批判着听,别中了毒。
唐大爷也笑哈哈地警告他们:不能中毒呵哈,可不能中毒。咱一块批判,要多批判,很批判。
大伙儿也就哈哈笑着说批判、批判,明天咱再接着批判。
我爹和唐大爷有私交,有几个晚上,父亲还约唐大爷到我们家喝酒,东一家西一铺的,一说就是半宿。
从父亲那儿得知,唐大爷家是有钱人家出身,兖州城北,世代书香,也是望族。但唐大爷却不爱读书,上了不到五年的私塾,他便偷跑出来,跟着几个说书唱戏的戏班子跑了,把全家人气得四处乱找。找回来关起来,还是跑,一直跑到十七八岁。家里人说,这孩子,没治了。就由着他吧!
结果,他便成了民间艺人。
解放后,戏班子解散,他被迫回家,地里的活又不会干,城里边当了工人,好象也不大走运。有领导就专门治他,据说让他去要饭。
唐大爷笑嘻嘻地拿着竹板去要饭。
“竹板一打叭叭叭,
婶子大娘可在家,
门口来了讨饭的,
发发善心给点吃的吧!”
整个把人逗得哈哈直乐。
又有人看不下去,总觉得他活的太自在,就不许他要饭,要他“自谋生路”。想这阔宅门里里出来的少爷,自谋取生路还不得饿死?谁料唐大爷却做起糖葫芦来卖。
“咱姓唐,咱的糖葫芦儿也姓唐,谁的糖也不如咱的糖多。”
他的吆喝,比别人都揽生意。
于是,那些人更气不过,不许他卖糖葫芦,非要他“自食其力、自谋生路“不可。而且干脆就告诉他,补鞋!你只能给贫下中农衬鞋!
这鞋,唐大爷一补就补了三十多年,把当时谁非要让他补鞋的人是谁,都让他老人家给补忘了。
唐大爷补鞋的手艺,一直不断练习,练到在文革后期,他老人家怕是连中等水平也算不上。父亲常常笑着对他说:老哥,您别给补结实了,你这回补结实了,到下回生意可就少了。唐大爷就笑哈哈地回答:“就是,就是。都想让咱补结实点,补结实了,谁还给咱包子钱?他们说的我不能听。我,就听俺兄弟的吧!”
父亲在大队副业院当了三年多的领导。每年,唐大爷都在副业院呆上两三个月,补骡马用的皮具,补补胶轮车的带子,再给青年队的人补补鞋,这冬天也就快来了。平时,唐大爷就住到副业院里,一旦打道回府时,父亲除了给他结算工钱外,还送他点豆油或小麦什么的。逢这时候,唐大爷便哈哈一笑,装到车上再回首抱拳,笑哈哈地回城。
唐大爷后来告诉我说,你父亲——我们是老友。你大爷的老友不很多了,你父亲是一个。自从他不再副业院当领导,你们村的苹果园,我一次也没再去过。老友啊——得有很老很老的味才是。为什么苹果园这么多人,我只认一个?
嗨,神交呐。
唐大爷说。
到我高中毕业后又到煤矿工作,事也多了,见的人也多了,慢慢地,唐大爷的印象在我的脑海里却一天比一天清晰起来,他那一耸肩、一抬肘、一抱拳的神态,那亮堂堂的额头,那陶醉而迷恋的表情,时常闪现。那呵呵的直抒胸臆的笑声,不时在耳边响起。
唐大爷,您老还好吗?
记得是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在兖州教育局三楼旁听几位教授的课。课后天色尚早,便骑自行车在兖州转悠,到火车站边的一个阴凉里吃冷饮,刚要推车走时,却发现一个大木箱子上,写着杜甫的诗,乃是刚刚听教授讲过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路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字是用黄漆写上的,笔锋粗壮厚实,显得很墩实,又是楷体,更显古风。细看,一个大圆头正亮晃晃地闪着,不是唐大爷又会是谁?!
哎哟哟,呵呵,这不是贤侄吗?
唐大爷起身,耸肩、抖肘、抱拳,然后,又弯腰拣起一个小凳子递给我坐。
说了不到三句话。唐大爷便说,收工,收工。今儿的包子钱挣够了,咱爷俩到我家喝酒去。
唐大爷家在兖州东关,两间的正房,一间厨房,正房里除了摆下他补鞋的大木箱子,就只有一张旧桌子,一个大大的用土坯垒成的床,合上大木箱子,二个咸鸭蛋,一盘花生米,还有一大块五香豆腐皮。
我们爷俩便喝起来。
唐大爷问我这几年干啥去了。边喝边说当中,便扯到今天听课,唐诗中才讲到白居易。唐大爷一抿酒,竟然背起《琵琶行》来。不,他不是背,而是唱。老人眯缝起眼,看着远处,一边唱,一边轻轻用右手往左手心里敲着。几百句的琵琶行,他竟完完整整地全唱了下来。
看着我目瞪口呆的样子,唐大爷乐了。
唐大爷说,再听我给你背《长恨歌》。
说完,他抿了口酒,又“杨家小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哇,又完整地背了下来。
这下把我震住了。
我把这两年自学古典文学的看字底子掏出来,从建安七子到唐宋八大家,只要我提出人名或一部作品名来,唐大爷均能背出作者的名篇和名句来,不禁将我惹得酒兴大发。一直到鸡叫,唐大爷才呵呵笑着说,睡吧,睡吧,你要想听,啥时候都有时间。
我们挤在躺在床上的时候,唐大爷才告诉我,他的古文底子,也是后来学的,跟着说书艺人跑江湖,他就带着不少诗文选本,闲时就看,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倒也记上几遍就记住了,记住了,就不会忘了。
从此后,或到北京鲁院进修,或到上海复旦读书,或到外地出差,从兖州上下车的机会多了,或上车前,找唐先生聊上一阵,请教一番;或下车后和他老人家喝上几杯,总是意犹未尽,仿佛还有很多的话要问要说。
时间长了我才感到,唐先生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他丰富的诗文知识,更有魅力的是他那丰富飘逸的人格精神。也许,这便是我读古文时所一直所推崇的“品位”吧。试看:周围熙熙攘攘,他用一根针,一根线,针针线线,便给行人缝补好鞋子,满腹的才学,无一为时代所用,无一为世人所知,而他仍然自得自满,自乐自足,居贫困而笑看天下,处俗世而不媚权贵。一个咸鸡蛋、几块豆腐皮、一茶杯酒,咂咂有味,其妙处自感自悟,真有一种地老天荒的辽阔和弘远。
比起那些造假大学文凭当官,为职称哭爹喊娘之辈,唐先生之古风古韵,如青松一样高洁,如古柏一样虬劲。和唐先生的对话,使人有把酒临风之感,观先生之为人,又有与隔世圣贤谈话的酣畅。
到九十年代末,唐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我的称呼也随之改为唐老先生。他告诉我,眼花了,认不准针眼了。他便起了个算卦摊,用周易的六爻给南来北往的困惑者解问除疑。至于卦钱嘛,随意。一个早上,曾见有给两元的,也有十元的。收入还比补鞋强得多。
2004年的春天,我又一次来到兖州火车站,几位老人告诉我,唐老先生走了。
唐老先生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
一个从来不抱怨生活的人,一个总是笑呵呵的人,一个为天南海北的行者缝缝补补的人,……就这样走了。
我好像看见远古的崇山峻岭中,又有一位衣袖宽大的智者在崇山峻岭中餐风饮露,在他周围我们所熟悉的同类中,有那一啸万山静的孙登,有采菊东篱的陶渊明,……和他们在一起,唐老先生该不会寂寞吧!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5-09-14
我们永远记得这个面带笑容,淳朴的唐先生.
永远.......
去其娇气、傲气;造其呆气、傻气;谓之高人是也!


http://350684120.qzone.qq.com 我的个人空间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5-09-14
我们永远记得这个面带笑容,淳朴的唐先生.
永远.......
去其娇气、傲气;造其呆气、傻气;谓之高人是也!


http://350684120.qzone.qq.com 我的个人空间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5-11-16
洒脱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5-11-16
好人哦~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不诱于誉,不怒于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