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677阅读
  • 11回复

五点孩子不喜欢你的理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09-17
1.对孩子采取命令式。中国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些思想入人心。为人臣者、为人子者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提出异议的权利的传统思想观念,一代一代就这么承袭下来了。回忆一下,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当年从父母那里接受的也大都是命令式的、指令式的教育。这些命令、指令有时是对的,但有相当多的并不符合下一代的实际。我们当年面对这些不符合实际的指令时,心里不也是不喜欢吗?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长大,大了之后,他有一种自立意识,面对家长的命令,尤其不喜欢。
  2.唠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对症下药,总是那么翻来复去的那几句话。孩子学习不勤奋,或者只是觉得他不勤奋了,就说,得努力学习呀!努力学习呀!努力学习呀!不学习将来没前途……这些话也许已经重复过几千遍了。看到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常常来一番忆苦思甜,讲一些“我们当年”的故事,细细算来,也已经给孩子讲了上千遍了。设身处地地想想,我们当年听上一代讲那些讲了上千遍的故事时,不是也不喜欢听吗?不少学生都说:“我最怕爸爸妈妈忆苦思甜。”
  3.埋怨、指责。孩子犯了错误了,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了,一些家长听到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气不打一处来,把孩子叫过来埋怨一通,指责一通,训斥一通。许许多多孩子犯了错误都很害怕,考试失误后都很内疚。他们渴望得到帮助他们战胜错误,走出误区的方法,可得到的偏偏不是想得到的,想得到的又偏偏得不到。回忆一下,咱们读书时考试失误,在学校本已不安,回到家又受到一顿指责、训斥,那时咱们不也是不喜欢吗?
  4.打、骂、体罚。更有个别家长,用打骂来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信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的教条,岂不知这样即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更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更谈不到对你的喜欢了。
  5.爱得过分,爱得过细。有的家长,面对自己已经十七八岁的孩子,还像两三岁那种爱法。尽管付出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心实意的爱,还是不能使孩子满意。甚至反倒使孩子更不喜欢自己。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庸者无敌.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5-09-30
楼上说的好啊,应该和孩子成为朋友,多和孩子交流,关心孩子成长,尤其在思想上,绝对不能形成孤僻,自敖的个性!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ip.loveeroot.com/showip.php?user=81672&style=0></script>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5-09-30
思想老化,跟不上当前思想的潮流,也不理解孩子。孩子都希望跟自己的父母既是家长又是朋友,这样才能更好的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当前的思想状况。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5-09-25
上网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庸者无敌.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5-09-25
工作狂
泪在打转还能微笑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09-25
7.抽烟
喝酒
打麻将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庸者无敌.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09-23
还有朋友补充吗?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庸者无敌.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9-17
楼上的,谢谢啊!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庸者无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