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启示 鞋匠鼓捣出来的锯床能卖出去了吗?当然卖出去了,不但卖出去了,还因此就打开了晨龙专机锯床的口碑。连航天部都主动上门成了晨龙的客户。丁泽林一个铁匠出身,一个做了15年鞋的机械外行,5年之中成了锯床行业的老大,靠的是什么?一个好汉三个帮,说到底他就是懂得人尽其才,有诚意肯让利。这精神上一认同,物质上有激励,只要遇上好马怎么能不纵横驰骋呢?看来企业的用人之道还是大有名堂啊。
财富演义
鞋厂转行做锯床,员工炸开锅
20年前,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在哈佛商学院被一个人给难住了,那人问他:“哪些企业对德国出口贡献最大?”这位大师一时没了主意,只好回到德国找答案,直到十年之后他才发现,德国真正的出口引擎不是西门子、奔驰这些巨头,而是一些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它们名不见经传,全球市场占有率却高达70%~90%,它们才是市场真正的王者,这些企业从此就有了一个名字:隐形冠军。
像这样的隐形冠军咱国内也有。2000年盛夏的一个中午,浙江丽水壶镇是烈日当头,知了扯破了嗓子叫唤,这天就像下了火。在当地一个年产值上亿的大型制鞋厂的会议室所有人都攥紧了拳头,紧张地直冒汗,就因为经理丁泽林的一句话:要转行,所有人瞬间分成两派,剑拔弩张吵成了一团。
会议一开始,丁泽林就语出惊人,晨龙鞋厂要转行,从此以后不再做鞋改做锯床。锯床两个字一出口,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
丁泽林很有激情:“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锯床行业做大!在几年内要走向市场!”
丁泽林的豪言壮语一出口,从工人到干部眼睛都大了。看着老板说起锯床就像着魔一样的两眼放光,大家交头接耳一合计,这锯床是什么,除了丁泽林没有一个人见过,现在突然要转行做一个员工想像都想像不出来的东西,还夸口要把他迅速做大。这不是脑袋进水了吗?
很多人都说:“从橡胶
化工行业转到机械行业是跨行业啊,我们不要好高骛远,搞的这么大,现在已经很艰难了,万一不行的话,那我们企业就差不多要倒闭了。”
可不是吗?晨龙鞋厂从1985年就开始做鞋,到了2000年,做了15年,年产值已经上了亿,在当地也算是响当当的大企业了。放着眼前的光明大道你不走,突发奇想要做什么锯床。
说了那么半天,这锯床到底长什么样?
别说我们不知道,就是丁泽林他自己也是懵懵懂懂,只见过锯床一面。他对这个行当连门还没摸着呢。
2000年5月的一天,丁泽林听说一个朋友新开了一家锯床厂,就赶去参观看看新鲜,一进厂房,丁泽林就惊呆了。
他回忆说:“我以前印象当中的锯床我两个手就能摸到了,一个头、一个尾就可以摸到了,后来我看到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还有这么大的,看起来像小牛一样放在那里,原来这个东西跟我原来想象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眼看着手腕那么粗的钢管像被锯木一样锯了下来,丁泽林心里吃了一惊。心想这个玩意儿真是太厉害了。
丁泽林16岁就开始打铁,那个时候他要想截一段铁那得用手来锯,从早上锯到中午汗水都流满了全身才锯这么一点点。可眼前这锯床几分钟就把一天的功夫搞定了。丁泽林心里暗叫:“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东西”。
正在丁泽林对着锯床啧啧称奇的时候,突然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又让他心头一惊。
朋友说:“国外要卖七八万的,我们国内卖一万七八,成本说是七八千,能卖一万七八,无形中就百分之百的利润了。”丁泽林说:“哪儿有这么好的利润,我们做鞋子的,做到头一毛两毛的赚。”
成本七八千,国内一万七八,国外七八万,丁泽林一拍脑袋,这一算可不得了。
这七七八八几个数字一下来,丁泽林就瞧明白了:国内利润100%,国际市场是500%,朝阳产业啊。锯床这玩意儿现在看上去不起眼,可从汽车到
航天飞机只要机器制造都离不了。俗话说要随行就市,水涨船高,现在咱
中国经济正是巨龙腾飞,这制造业的前景不可限量。就算做鞋做到上亿,跟这锯床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丁泽林一番思量,干脆抓住时机,趁现在转行做锯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