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65阅读
  • 2回复

杭萧钢构(600477)股票的异动情况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6-16
   
    ( 2007-06-15 16:15 )
用脑子分析分析..
近段时间对于杭萧钢构(600477)股票的异动情况,引起了全国的新闻媒体、股民、监管机构以及其它公众的广泛关注。我是一名曾在杭萧钢构工作过的员工,离开杭萧钢构已经好几年了,在杭萧钢构的工作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经历,内心一直心存感激,所以一直关注着杭萧钢构的发展。

对于这一场巨大的风波,以我对杭萧钢构文化的了解,对其掌舵人单银木先生的了解,我觉得那些传闻不太可能。于是我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的结果让我感慨万千,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不过,我首先要声明的是,我不是为杭萧钢构做广告—如果是为她做广告,我就不会在前面提到我曾经是杭萧的员工)。我只是想以自己做人的良知告诉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悟,如果能因此而惠及他人,让他人也能有所感有所悟,吾愿足矣。

我察看了近来的网络报道,对杭萧钢构的质疑大致有一个顺序:先是合同的真实性---中基公司的实力---杭萧钢构的履约能力---涉嫌二级市场操纵---涉嫌信息提前披露。涉嫌信息提前披露是昨天新华社发的一个稿子,引起了今天网络媒体的转载。我不知道接下来会质疑什么问题?---是象某大报记者问这件事是否与单总婚姻变故有关系,想把话题引入单总个人的私生活,象娱乐记者一样去报道八卦一类的花边新闻?呵呵,如果真是这样,这就是中国新闻界最大的看点,也是最大笑话了。

一、 关于合同的真实性问题。这一合同明明是签订了的,为什么媒体一致怀疑是假合同。有媒体用的题目是“钢构还是虚构”。我觉得似乎看上去“太有才了”,但那绝对是小聪明。因为忽视了基本的事实就在那里妄自猜想,这不也正是一种“虚构”?我感兴趣的倒不是某些三流记者的小聪明,我在思考为什么媒体一致认为这个合同是假的?而一般的大众也不相信。这一点我在与媒介开始关注前与相关朋友提起来时,大家也觉得不太可能。这一普遍的心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折射出了什么?这是我们中国普遍的劣根性呢?还是长久殖民后的畸形奴民心理?我们的媒介们常常会指责中国的企业弱小,不能参与国际竞争,敬爱的胡书记、温总理也指示我们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而今天杭萧钢构终于走出去了,但招来的却是无尽的怀疑。社会学家们也应该好好地讨论了。

二、 关于中基公司的实力。中基公司是一家拥有很深背景的公司。不要光看其注册资本。在香港公司的实力不是看注册资本,这与大陆有很大的不同。你只要了解一下安哥拉主要的大型工程由谁承建就清楚了中基公司在安哥拉巨大的能量。有哪一家企业可以基本上垄断一个国家的所有大型工程?有谁可以代理其石油、钻石生意?中国从安哥拉进口的石油主要就是中基公司后面的石油公司,其石油总量占中国进口石油的16%,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还有不为媒体知道的军火、钻石等生意。关于网上报道的中基公司信誉较差的问题,我没有调查,似乎也不能说什么。但是我觉得我们考虑问题是否可以一分为二,这里面是否也有相关公司的进度、质量等问题有关系。温总理去年访问安国时,安总理还表扬过中基公司为安哥拉做出重要贡献。事实上后来真正接受采访的相关公司都表示中基公司的信誉是可靠的。

三、 关于杭萧钢构的履约能力。杭萧钢构在高层钢结构和住宅钢结构方面一直走在同行前列。特别是杭萧钢构拥有几十项国家专利,参编与主编了十几本国家、行业和地方规范,成为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说实话很多的设计师都是要按照这些规范来设计房屋的。公司为钢结构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住宅钢结构方面公司已经有了近十年的研发准备,而且早两年就引进了全自动的高频焊H型钢和方钢管生产线,其目的就是为了承接超大规模的建筑群,并可以向同行提供高品质的型钢。媒体报道的杭萧的产能只是其以前的产能,新的产能根本就没有去了解。说实在的,我个人觉得生产安哥拉项目简直对于杭萧钢构就是小儿科,而杭萧处事一贯低调,一直没有对外过多的宣称。国之利器,必秘不示人。同时,杭萧钢构不仅仅研发了住宅钢结构的主结构体系,同时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研发生产新型的绿色环保建材产品,实现了从主结构、楼层板到墙板的一体化,并完成了产业化。杭萧钢构以其拥有60余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而当之无愧地成为行业规模最大者。 有人质疑杭萧为什么目前的产值并不是行业第一。这个问题很简单:一是杭萧近几年大力投入住宅研发,大家知道研发阶段都是花钱的,不会产生效益;二是近几年奥运场馆建设很多,有企业主要从事机场和场馆建设,其产值这两年当然会高了,而杭萧钢构主要精力放在了高层写字楼、住宅钢结构方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奥运场馆马上就建完了,而杭萧钢构所主要生产的产品市场容量却是海量的—君不见哪个城市每年不会建很多写字楼,不会建无数的住宅?三是,杭萧钢构产值在前几年一直是行业的最大者,经过这几年的卧薪尝胆,重坐头把交椅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四、 涉嫌二级市场操纵。只要稍微动一下脑子就知道,杭萧钢构根本不会去操纵。如果杭萧去操纵,杭萧的决策者就是白痴,而一定认为杭萧钢构会去操纵的人就是弱智。你想一想,杭萧钢构有那么多的厂房,有那么多的固定资产,他会去玩那个?去玩二级市场又能收益多少?而所要冒的风险又有多大?引发股票异动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为什么只抓住杭萧钢构不放呢?为什么我们的视野不可以放宽到到其它可能发生的环节呢?

五、 关于信息提前披露的问题。单银木董事长在员工大会上讲一下明年公司的大发展,给公司制定目标,给员工加油鼓劲无可厚非,而且本来就是应该讲的。哪个单位的领导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讲这些内容。而董事长也并未指明安哥拉项目。2004年上半年商界杂志曾专访单银木先生,由于本人曾在杭萧钢构工作多年,也被记者找到接受了采访。在这篇文章中单银木先生就说到杭萧钢构的目标是年产值三百亿(大家可以去找到这本杂志,大约是2004年第五期或第六期)。但是为什么那个时候不叫泄密?而今天杭萧钢构只是内部员工年度总结会上提出了明年可能有较大发展的目标,鼓舞士气,一下子就变成了信息泄密?如此大的一个项目,公司在承接之前肯定会咨询相关的银行、海关、经贸委、甚至商务部都有可能,为什么只指责杭萧钢构泄密,而不追问这一过程中也存在泄密的可能?

六、 关于访问商务部、驻安大使不清楚这个项目一事。有很多媒体采访商务部和国家驻安哥拉大使,说他们不是很清楚这件事。当西方国家对我们国家表示不理解时,我们常常会说这是中国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而远在非洲的安哥拉与中国的国情差得远了,文化也是迥异,我们又怎么能以中国大陆的思维去考虑安哥拉的问题。中基公司老总是靠石油军火与安哥拉总统及高管建立良好的关系的,这种关系究竟具有多大的能量是在比较成熟的政府和国家这一语境内所难以理解的。这种情况下,中基公司有必要绕开总统去与商务部或大使馆联系,那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商人会寻求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与某些记者的思维完全不同,记者总是希望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总要在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上面挖出不寻常的东西来)。

七、 关于中国新闻状况的反思。

问题一:缺乏调查研究的精神。下午和一个正在读博士的朋友沟通,他正在做一个关于网络媒体对公众信息掌握的影响的课题。我也对此大有感想。普通公众所获得的信息其实全部都是被媒体过滤后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天看到的事件都不是事件本身,就如同法律事实和事实本身并不一样的。我们可能每天都在被大量的资讯所蒙蔽。毛主席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我们看了太多的记者都是在网上抄来抄去,以讹传讹。有几个真的深入一线去调查去分析了的?捕风捉影大行其道。新闻还有什么真实、准确和公正?更有甚者以抒情散文笔法大量地抒发个人情感也变成了新闻报道。

问题二:炒作之风盛行。媒体似乎不是还原事实真象,而是为了吸引眼球?记者似乎也是为了让自己了名,让自己的文章多一些点击率。

问题三:缺乏应有的公德心。记得有一位姓高的记者,大力质问杭萧钢构为什么不说清楚神秘资金来源何处。我打一个比方就如同她被一个蒙面人强奸了,警方在调查时会要求她说出是谁强奸了她吗?她的逻辑是首先假定杭萧钢构操纵了二级市场了,然后就刑讯逼供,要杭萧钢构招认。这是什么逻辑?这是典型的强盗逻辑,是自身道德缺失的表现。

问题四:缺乏说真话的勇气。曾有一电台采访了杭萧钢构,看到杭萧钢构的实力和合同后,不怀疑了,但是却因为某新闻单位发了杭萧钢构涉嫌信息披露的问题,它立马套用了这一观点播出。它自己的原则是在目前的状况下说真话似乎不行,还是人云亦云更安全。新闻的根本目的在哪里?就在于用内心的道德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把自己看到的事实真相公布于众。

问题五:太多的记者知识硬伤多。比如境外施工并不象国内要求必须具备总承包资质,比如香港和公司法与大陆的法律不同,比如某些记者在新闻时有大量的带有明显倾向的抒情文字存在等等。还有,最值得可笑的是居然有很多记者要求杭萧钢构提供中基公司与安哥拉签订的合同,中基公司作为发包方,他有义务提供与安哥拉签订的合同吗?真的是笑话,在全世界估计也没有这个商业游戏规则,分包方有权力向总包方要其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呵呵,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哪还有什么商业秘密?怀疑中基公司没有和安哥拉签合同,你可以去安哥拉、中基公司调查啊?我真的不清楚为什么在这点上大家的逻辑都出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玩味的问题。
所以记者还是应该让自己浮躁的心静下来,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一个很好且免费的,可查询superview超赢数据及dde大单数据深度分析的股票数据网站。里面有主力、大户持仓,大、小单差,等指标。很好用,且更新及时,值得去看看: http://www.dingniu8.com/?data=29878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6-16
八、希望:
希望之一:我认为争论是不能带来社会财富的。社会的财富还是要靠企业家们真刀真枪去干的。在遭到广泛质疑期间我曾面见过单银木先生,我能理解他所面临的压力,安哥拉工程是一个超大规模的项目,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其间他还谈到可能需要从中国带蔬菜种子,自己种菜,解决员工的吃饭问题,而且还需要考虑招聘医生长驻工地,以解决员工的医疗保健问题。而另一方面媒体又不依不饶地提出很多问题需要其澄清,不接电话却又招致更多的责难,弄得他身心疲惫。我觉得如果真正是关心股民的利益,关心杭萧钢构的健康成长就不要去分散他们的注意,让杭萧钢构公司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做好项目上,真正地帮助国内企业成功地走出去。这对于杭萧钢构是好事,对推动中国的钢结构事业是好事,对于推动中国和安哥拉的关系也是好事,我觉得把这一安居工程建设成中非合作的典范是符合安哥拉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

希望之二:中国的住宅钢结构体系在杭萧钢构等业内先行者投入巨资研发后,开始成长起来。但中国的住宅钢结构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认为媒体真正应该做的是协助杭萧钢构、协助这个行业推广住宅钢结构,推广新型绿色环保节能的新建筑体系。这也是符合目前全世界都在讨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别是拥有“话语权”的媒体更应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不是在那里落井下石,把一个好的苗子扼杀于摇篮之中。我曾看过某大报的记者在报道杭萧钢构时怀疑(甚至是肯定)安哥拉合同真实性的问题时,还提到了武汉正在建设的二十多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群(武汉世纪花园),但值得玩味的是他居然忘记了这正是杭萧钢构的杰作,压根儿就没有提这是杭萧钢构承建的。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作祟?

希望之三:新闻创造价值。这是央视某栏目的广告语。以事实为基础的新闻的确能创造价值,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自己出名,为了自己文章的点击率就可以捕风捉影,就可以妄自臆测,就完全背离了新闻的基本原则,也背离了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人的起码准则。曾经对记者这一职业怀有深深的敬意,但是自此事件后我开始怀疑很多记者并不应该为我们所尊敬,我开始理解了为什么在境外记者会有“狗仔队”的雅号---以前我真的不理解,尽管现在我仍对记者这一职业怀有深深的敬意,因为它能让我们看清事件的真相,让我们回归社会的基本良知,但我也仅仅是对这一职业怀有敬意,而不是对所有记者怀有敬意。

九、监管部门在此事件中的表现差强人意。我认为证监会在此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们纵容了媒体的捕风捉影行业。媒体在一开始其实还比较理性,都是客观地报道杭萧钢构签订了三百亿大单,后来有部分媒体开始质疑。在这种情况下,证监会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说杭萧钢构如果一旦涉嫌签订虚假合同、操纵市场,就将严惩!该媒体也评论说这是证监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调查未得出结论时就对媒体讲出这种具有倾向性的论调。第二天全国的媒体就铺天盖地而来,其势汹汹,接下来的数日就是昏天黑地,全是对杭萧钢构的冷嘲热讽、不顾事实歪曲报道!事实上,这样对媒体讲话是非常不严肃的,媒体以固有的嗅觉认为既然权威的证监会已经有这个声音了,这件事多半就是事实。所以,在报道中,媒体大多使用是定性的词语---“杭萧钢构忽悠”、“天大的笑话”、“杭萧钢构在开国际玩笑”、“杭萧钢构导演了”等词语。在全国一片声讨杭萧钢构骂声中,证监会变成了聋子哑吧。杭萧钢构有没有问题本不是媒体说了算,本来是自己的职责,明明事件正在调查之中尚无结论,为什么自己不站出来讲几句?让媒体不要无根据地指责,无根据地定性?证监会责任的缺失让中国的股市经历了痛苦、沉重而又黑暗的两星期!浪费了多少报纸的版面,浪费了多少记者的宝贵时间,浪费了多少普通老百姓的注意力,也让投资了杭萧钢构的股民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让人开始怀疑是否会因此而让中国的股市大大滑落,严重扰乱了中国股市的秩序。另外,据网友分析,泄密的可能正是证监会,十七日杭萧钢构被停牌,而十六日下午就有大笔资金出逃。这样分析也不无道理哦。如果证监会没有内鬼,说不定这些资金就不会逃的。
一个很好且免费的,可查询superview超赢数据及dde大单数据深度分析的股票数据网站。里面有主力、大户持仓,大、小单差,等指标。很好用,且更新及时,值得去看看: http://www.dingniu8.com/?data=29878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6-16
股价绝对不 是散户推上去的。散户只会跟风,背后肯定有庄,内幕就不得而知了
我的网站:仙客来城市导航http://Civiclife.cn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