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r(N$
[font=宋体] _pnJ/YE
过去,人们一般都有名、字、号。古人的名,只供长辈呼唤或自谦其名,或是在正式场合、公文也须用其名。社会上交往时都以字相称,以示相互尊重。字,也叫表字,是依名字的含义而取的,即互为表里的意思。比如三国的张飞,字翼德。翼,是翅膀的意思;德,本义是登高、攀登的意思,阐释了“飞”。毛泽东,字润之,泽被东方,自然有有润物之意了。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为同义互训;韩愈,字退之,愈、退其意相反,谓反义相对;赵家驹,字千里,驹与千里连义推想;清人赵承恩,原名曙,字扶桑,曙即晓,扶桑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曙与扶桑为连义指实;蒋琬,字季玉,琬为玉类,乃辩物统类;杜牧,字牧之,为辞连用;明刘侗,字同人,由名拆字;秦桧,字会之,桧去木为字,为增减偏旁取字;李宗仁,字德邻,取“德不孤,必有邻”之意。 %(79;
#2`
古人除了名与字外,还有号,号与名、字一般无意义的内在联系,而是寄意为号。如宋代诗人苏东坡,东坡就是他的号,即东坡居士,他的名叫苏轼。但在束鹿农村,号还是与名、字有联系的。即依照自己的名字或气质(俗称“号底”),起字,字前加一“老”字,即为号。如“无衔将军”王三欣的父亲王歧山,字瑞峰,号老瑞;王焕斗,字向辰,号老向。苏坤岗号老坤,孙汝敬号老敬,董影财号老影,董乾来号老乾。农村人有的只有“小名”,没有名、字 ,也就依小名而取——或正解,或反义,或补充,或矫正。如小五,号老端,取“正名”的意思。轱辘号老转,则取其意了。 “采号”之后要贺号。富豪之家要摆酒宴,招待亲朋或村中有威望者。贫苦人家贺号则很简单,如系一批穷苦人贺号,则可用一张红纸,把所有人的名、字、号写上,告知全体乡亲;如只一个穷苦人贺号,则可由长辈人在饭场当众宣布。一个人贺号后在公众场所则不再叫他原来的名字,而要叫他的号,以示严肃和尊重。新中国建立后,农村青年采号贺号者逐渐绝迹。对老年人直呼其名似不尊重,也还是时兴采号的。我记得的最后一次“采号”是在1968年,上工集合时当众一宣布,人们一咋呼,喊一声他的号,“ 采号仪式”就算举行了。 3i/$YX5@
写人的号时,往往把“老”字写成“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直隶束鹿县等地方查获传习离卦教之刘黑知等人,教徒中人很多名叫“老X”的,清代官员视犯案教门成员为邪教徒,奏折中将“老”改称“洛”。渐次,人们取其“谦”意,遂将“老”写成“洛”,但仍读作“老”。 S~.:B2=5K
此外还有自号、赠号、绰号、法号、年号、封号、谥号、庙号等,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