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的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广范,参与者众。 剪纸一般分为生活实用型和观赏型,前者线条较粗,图案较为简单。其风格典雅大方,凝重深厚,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后者线条较细,单独成幅。其风格小巧玲珑,细腻多姿,每一幅剪纸都是一幅图画。
民间剪纸多用于欢庆春节、祝寿贺生日、男婚女嫁、家庭装饰等。大体分为窗花、喜花、炕围子花、顶棚花。取材广泛,多为动物、花鸟、戏剧人物、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那吒闹海)、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欢乐喜庆、民俗风情(如舞狮、舞龙玩杂技、踩高跷、划旱船)、民间艺术,也有表现现代题材的,有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如将“连年有余”改造为“计划生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十几岁的姑娘们,中午歇晌凑在西房晾下,冬天挤在一间暖和屋里,一人一把剪刀,唧唧喳喳,一边说笑着,一边剪纸。过去剪纸首先要剔花样:谁的花样儿好,就把它附在一张白纸上,或直接附在红纸上,在灯上熏——过去农村的灯,都是以煤油或棉籽油作燃料,冒着股股黑烟。姑娘们就利用油灯的这一特性,待熏出黑印后,将黑印剔除,就得到一幅精美的花样儿了。后来,也有用复写纸勾描的。每个姑娘,都会剪出一打打好多好多的剪纸,一是平时用,如贴窗花,为自己的哥哥、弟弟、姐妹结婚时贴用,或做枕头顶儿用。甚至为自己结婚后用做准备。农村小孩的鞋、帽、肚兜都绣着花,也是先剔个花样儿,贴在布上,再用五色丝线绣。
当然,剪纸高手是不用剔样子的,她们直接将红纸拿过来,裁成所需大小,对折一下,再横过来对折,就开始剪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玲珑剔透、布局合理、造型准确的作品就出来了。
用剪刀剪纸,一般一次只能剪一两张。因而,有的就采用“刻”的方法,一次就可以刻个十张二十张、三头五十张的了。当然,刻纸需要手指用力,一般是小伙子们干的营生,姑娘们就难以企及了。
辛集有好多民间剪纸艺人,散在各村,天宫营乡王下村的王小俊,是辛集剪纸的代表人物。她剪纸从不画稿子,你任意出个题,她就能剪出来。她的六件作品参加了全国性的民间艺术展览。她的作品在省、市展览中屡获殊荣,在市里搞过“王小俊民间艺术展览”。外国友人专程到王下村访问王小俊并一次购买了她几十幅剪纸作品。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为她拍了专题片向海外播放。农业部部刊、《中国妇女》杂志、《经济日报》多次发表她的剪纸作品。她还被请到石家庄、北京,现场为 专家学者、国际友人表演剪纸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