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人民网发表了题为《“仇官”已经成了我们社会的一种病》的文章,读后深有同感。“仇官”,确实是存在于当今社会极少数人身上的一种病态,对此没有必要讳疾忌医。那么,“仇官 ^q4l4)8jX
ZTQ$Ol+{q
”这个新病种是怎么来的呢?说到这个问题,忽然想起了春晚小品《卖拐》。《卖拐》中,赵本山扮演的那个“大呼悠”,愣是把一个活蹦乱跳的范师傅给“呼悠”得“乎乎悠悠就瘸了”;在现实中,尽 b5iIV1g
K$Mx}m7l
管“仇官病”的病因复杂,甚至有一些正直的人是因“仇腐”而“仇官”,但不可否认的是,好些得“仇官病”的人,同样是让一些大大小小的“呼悠匠”们摇唇鼓舌生生地“呼悠”“瘸”的。换句话 G=
r(SJq
3EbnZb
说,有很多的官“仇”,是“大呼悠”们“人造”的。不信,您听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Gk{
"O%AE
u#zP>!
一是夸大渲染“瞎呼悠”。打开一些论坛,看看那些涉及到官员的评论吧,一说就血乎拉的,什么大官大腐,小官小腐,凡官必腐,无官不腐啦;什么中国的官场其实就是一个腐败大染缸啦等等论 4
+da
%f_)<NP9=
调甚嚣尘上,给人的感觉就像《卖拐》里“大呼悠”跟他媳妇说的:“严重了、太严重了”,“一个崭新的植物人马上就要诞生了”。如此把一瓢瓢的污水泼向政府机关及执政党,群众如果还能心如止 *b$z6.
!~Hafn-1
水,岂不成咄咄怪事了? sf.E|]isW
(hhdbf
二是瞪眼瞎搿“硬呼悠”。一些人在网络论坛上造谣惑众,硬是把没的说成有的,把小的说成大的,把死的说成活的,把红的说成黑的。什么31名行长集体逃跑国外啦;什么某宣传部长澳门豪赌涉
o1fyNzq<
5@w'_#!)
嫌一个亿啦;什么某省委书记勾结民营企业家搂了几个亿啦云云,不愧是得了“大呼悠”的“真传”,言之凿凿,情真意切,说得有根有蔓,有鼻子有眼,让你觉得如果不信的话,不是人家有问题,而 #U?EOm
<Z\MZ&{k{*
是自己的智商出了问题。其实,闹了半天,事后一看没一句是真的。千万可别小瞧这些“瞎搿”的力量,前两天去哈尔滨我还真领教了。就一句“要地震了”的谣言,让这个几百万人的城市陷入恐慌,人 qP7&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