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启示 当年《少林寺》公映的时候,很多男孩子都有上少林学功夫的冲动,北京少林武术学校的校长、总教头傅彪把这种冲动变成了现实,在少林寺一练就是七年,不但学成一身的好功夫,而且练就了很坚强的意志。凭着这坚强的意志,他怀揣170元独闯北京城,辛辛苦苦十几年打下了一片江山,面对日本徒弟的顽劣,他一脚踩下去,让懂得了什么是规矩;面对刻苦好学的美国徒弟,他分文不收,倾囊而授,看来,做生意不但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还要以德服人。
财富演义
一个“武”字引发的官司
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一部电影石破惊天,横空出世,引发了神州大地的一阵习武热潮。
有个重庆开县少年,姓傅名彪,受电影《少林寺》的影响,离家远赴河南嵩山少林寺开始学武,并拜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师,法号释延彪,成为少林俗家弟子。小傅彪潜心学武,在少林寺一待就是7年,学得一身的好武功,并赢得了“铁头王子”的美誉。19岁这一年,动了凡心的傅彪带着170元钱下山来到北京,梦想凭一身的好武功打下一片天地。从教一个弟子的武术训练班开始,傅彪在北京开始了办武术学校的生涯。时间一晃就是十几年,到了本世纪的2004年,傅彪的北京少林武术学校已经逐渐发展壮大,教过的弟子数万,武术学校也遍及全国8个地方。俗话说:书剑同缘,喜欢武术的傅彪同样对书法痴迷。他没想到,有这么一天,竟然会因为这个书法而打起官司。
这一切都缘于这个字——“武”。这个“武”字的书法作品,并非出自名家之手,真正的作者就是这位少林弟子傅彪。
傅彪写了一个多小时,发挥的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的感觉,在人民日报上也发表这个字,还得了90块钱稿费。
这个在《人民日报》都发表过的“武”字,当时也就是得了区区90元稿费,那怎么一场官司,它就值了300万呢?
2004年初,本来招生顺利的少林武校有一段时间突然发现招生下降,傅彪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候,有人告诉傅彪了,说是在报纸上发现,北京的另一家武术学校用傅彪书写的“武”字作为招牌做招生广告,听到这儿,您说傅彪能不急吗?好啊!你用我的名义招生,他就得赔偿我的招生损失啊!他把这所学校告上法院,并且提出了300万元的索赔请求。300万?那还算少的,要是论起损失,还不只这个数呢!
因为这个学校把它作为了一种商业广告,商业行为,因此,是要负版权责任的,这是傅彪写的,是他的专利。可是,一场官司,打来打去,渐渐的,傅彪没有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傅彪意识到了武术学校之间竞争的压力,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起诉金很高,但是实际上没有赔那么高,确实存在一种互相竞争的。傅彪说:“其实他如果希望用我的字,先跟我打招呼,我不会要钱。”
这打官司不是一天两天,慢慢地,傅彪了解到,这所学校也是一个正规的武术教育机构,主要原因是争夺生源的压力。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傅彪在最后结案中便象征性的收取了三万元的诉讼赔偿。
韩国武术总教头,留还是去?
但是,这场官司却让傅彪改变了以招收国内学员为主的做法:与其和国内其他武术培训学校竞争,咱不如把眼光再放的远一点,把国外那些对中国功夫好奇的老外吸引过来学武术,那也是推广中国
传统文化啊,而且还能有回报。
有了这个想法,傅彪这官司算没白打,尽管钱没赔多少,可这发展的思路算是开了窍了。就这么着,傅彪不再和其他武术学校无休止的争夺国内的生源,转而把目标对准了国外的武术爱好者。正琢磨着怎么能和国外的武术爱好者牵上线呢,一封韩国的来信让他乐了。
究竟是什么信呢?
2005年初,一封国际武术联合会在韩国举行武术比赛的邀请函通过中国武术协会送到了傅彪的手里,北京少林武术学校被邀请组队参加。这个韩国的世界武术节,中国武术协会派傅彪去的,当时李杰主席亲自给他打了电话。对傅彪来说,这是正瞌睡呢,给送来个枕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