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585阅读
  • 34回复

当代悬疑小说之父:《丹·布朗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7-10-06
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约翰·皮尼亚托。这人可是大有来头:他是美国工业安全协会新罕布什尔分会的会长,曾负责国安局调查员的培训工作,现任联邦大楼的安全顾问。虽然他早就跟布朗提过他对书中的一些地方有不同意见,但会议一开始,他却声称出于安全保密的需要,他将不发表任何言论,也不参与任何讨论。

最后他还是就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细节谈了下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这个细节里存在许多错误的法律描述,特别是对合法诉讼程序和法令制定过程这两点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与会的专家也向布朗指出书中出现的其他错误。其间一位在座的观众站起来说了几句。他认为,布朗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美联社肯定已经收集了许多有关布朗和《数字城堡》的报道,并传送到全国各大报纸上,现在布朗极有可能已在国安局的监控之下,而这次会议也可能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听到这个消息,这些专家立刻噤若寒蝉,一言不发。

听到这个消息,布朗表现得却非常镇定。布朗说。有个为他提供国安局内部情况的匿名人士早就提醒过他,由于他的小说的主题相当敏感,联邦调查局可能早就盯上他了,政府还可能在他的电话上装了窃听器。果然,参加完这次会议后没几周,布朗就收到了一封“热切真诚”的请柬:国安局邀请他访问国安局总部。那位匿名人士告诫他,一封“请阁下务必”的邀请可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

布朗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作家的难处:除了要面对来自市场和政府的压力,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还必须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与诘问。有些读者甚至抱怨他把故事的主人公——苏珊·弗莱切,在国安局工作的天才美女,和戴维·贝克,乔治顿大学的帅哥教授,外语专家——塑造得太超越现实了。布朗承认他喜欢那些有着超常智慧的天才人物,与其面对很多无聊的人,还不如欣赏那些有趣的人物。

布朗能这么快收到如此多的读者反馈的原因还在于,为了方便售书,他建立起了一个个人网站。作家为宣传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建立个人网站在今天看来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1998年,作家们却还在为网站的利弊争论不休。毕竟网络在当时还只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许多人都觉得没多大必要。虽然当时大多数的美国家庭都配制了个人电脑,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习惯上网,要么是觉得其中的技巧太难掌握,要么就认为网上能提供的有用信息实在是微乎其微。

《数字城堡》的阅读群体大都是早期的电脑爱好者,还有一部分是热衷于收藏电子装置的年轻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布朗马上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如果能在网站上放上许多此类的信息及开辟一些互动专栏肯定能吸引这些人的注意,因为不管怎么说,这在那时还是很少见的。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扩大《数字城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布朗还把它挂在网上当作网络电子书籍供人阅览。

布朗与布莱斯还把《数字城堡》推销到新闻网络组中。布朗不停地访问其中的论题小组,装作询问某个问题的样子,但有时也会被人一眼看穿。互联网刚开始兴起的时候,网络上的礼仪规范还未完善,许多人认为可以借助论坛帮自己宣传产品——书也一样——只要你点击了相关信息,一条建议,或是一个相关问题,都会进入该产品的网站。这样一来,这些人就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投机商贩和垃圾邮件制造者,遭到网民的唾骂。布朗就曾因自己的网络宣传不当一度引起公愤。

就这样,在磕磕碰碰中布朗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很快,他就发现出版小说比音乐创作更适合他。书就是书,你不需要为了它而当众表演,也不需要改变自己。媒体采访的感觉也不错,反正大部分时间就是谈小说,而不是作者本人。你宣传的是一个产品,而不是你本人,这就意味着聚光灯下的主角是书,而不是你。

<#>

1998年的深冬,布朗的经纪人帮助布朗与出版社签订了另外两本小说的合同:《天使与魔鬼》和一本无题小说。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7-10-06
拿到了预付稿费的布朗开始继续为罗伯特·兰登系列的第一部小说奋笔疾书。布朗对《数字城堡》出版后读者反应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他还在浏览网页和与新闻网络组互通邮件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他不再给读者一个既定的价值标准,而是采用一个“双刃剑”式的启发性故事。布朗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像书那样——越是鲜为人知越好——这就要求他善于从不为人知的书籍里挖掘有价值的材料。

《天使与魔鬼》的许多细节都是用这个方法得来的。布朗从一本没几个人知道的书里查到了选举教皇时红衣主教要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并把它运用到《天使与魔鬼》当中。2005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丧葬仪式让全世界数以万计的人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秘密会议室里的各种仪式与典礼:每轮投票后都要将选票烧掉,结果不同,从烟囱里冒出来的烟的颜色也不一样;候选的红衣主教在选举期间要与外界隔离,吃很简单的食物。许多读过《天使与魔鬼》的记者都把这本书作为获取教皇选举过程中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

<#>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个积极与布朗签约的出版社编辑,突然离开了公司。一旦为这本书说话的人不在了,出版社就会把它甩给其他编辑。而对这些早已积案如山的编辑来说,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无奈之余,也只有把它们暂时搁置一旁。

在已发展成为跨国联合经营的出版业里,出版社要的是不断增大的利润,而股东要的是稳步上扬的股票价格。昔日文儒高尚的行业如今成了一个骑虎难下的两难之地,而身处在这两面夹击中的就是编辑。因为正是编辑决定了哪本书上架,上架多久,是一年还是两年。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编辑必须确保他推出的每一本书都抢眼热销,如果判断失误造成损失,他要么就被打入冷宫,不再重用,要么就得卷铺盖走人。但编辑也不是傻瓜,如果他经手的这本书“市”途不妙,他会在赤字太显眼之前为自己物色好一个新的工作,溜之大吉,自然也就顾不得出版社里的那些“孩子”了。许多出版社里的编辑部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旋转门,不停地吐故纳新,新旧更替。

就这样,布朗的工作计划还没进行到一半,他和他手上的小说就被“遗弃”了。一些作家只有在与编辑保持稳定联系,得到出版社有力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定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创作。而此时的布朗却什么都没有,只能依赖妻子为他指出创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错误。布朗为自己苦心创作而出版社却无人问津的状况深感不安和焦虑——特别是他还为出版社内部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厚重微秒的学问伤透了脑筋——经纪人告诫他,这时所要做的就是继续埋头苦干,不要为外界的事分心。

几个月后,考夫曼成为了布朗的新编辑。有了一位新编辑,布朗又踏上了《天使与魔鬼》的创作之旅。布朗非常希望自己钟爱的密码也能融入这本小说。由于对称字是该书的一个醒目特征,他和编辑一致要求将对称字做成书的封面。

从手稿上交的那一刻起,老练的作家——即使麾下只有一本小说的布朗——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小说生产阶段的任务就算结束了。虽然他们也要参与小说的排版编辑,文字校对,但通常封面设计和小说内容最后都是由宣传部和销售部决定的。

此后,作者只能通过编辑表达自己的一些意见。但大多数情况,这些意见最远也就只能传达到编辑的办公桌上,因为宣传和销售部门的人都认为——而且他们的这种看法多数也是成立的——作家虽然在文字世界里纵横天下,但对如何吸引读者从书架上挑中他的书却一窍不通。

《天使与魔鬼》却是个例外,因为对称字是其核心部分,所以布朗和考夫曼都认为用对称字作封面就是理所当然的。经过讨论决定,文中的对称字在每版书里都要清晰地出现,但对称字封面仅用于第一版精装书。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10-06
《天使与魔鬼》于2000年的4月出版上市,布朗觉得这本小说的创作历程让他获得了不少出版经验。既然经验越来越丰富,那么他下面的几本小说就会一本比一本卖得好。他坚信,他的新作会让他越来越红,他的书迷也会越来越多,他以前的作品也会越来越引人注目。

理论上讲,这是商业小说创作者通常都会经历的一段路程。但布朗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估计是个多么大的错误。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10-06
第三部分
布朗还像以前那样,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各家书店签名售书。这时,有一些还没有出版经验的作家向他咨询,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出版社和文稿代理人——这个问题也曾被多次问到——他就从著名文稿代理人艾伯特·朱克曼写的《巨著的创作》中引用了一些话,作为自己的建议。布朗告诫他们只要先在故事框架和故事内容上多花心思,狠下苦功,这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10-06
第五章 迷茫岁月

尽管丹·布朗的第二部小说有了一位新编辑,但《天使与魔鬼》的宣传工作还是得像《数字城堡》那样进行,这也就意味着布莱斯将再次担起宣传重任。《天使与魔鬼》的故事情节虽不像《数字城堡》那样新潮时尚,但布朗和布莱斯还是一如既往,按照以前的模式为小说作市场宣传。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天使与魔鬼》上市后没多久就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读者没有因为悬念丛生的故事情节而瞠目结舌,却把这本书当成了一本旅游手册。

经常会有读者在罗马贝尔尼尼著名的“四水喷泉”雕塑附近那个全自动咖啡馆内给布朗发邮件,说他们是如何根据书中的内容进行游览的。

想着自己的作品——一部虚构的探险小说——居然被人当作旅游指南,布朗自己都觉得好笑。而布莱斯干脆将错就错,把这当成《天使与魔鬼》的又一卖点,广为宣传。

布朗还参加了许多电视和电台的谈话节目,向读者介绍《天使与魔鬼》。然而,布朗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有读者指责他敌视天主教会,亵渎上帝。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们还攻击他偏袒科学,蔑视宗教。他可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因为他的双亲身上就分别体现了这两种看似敌对的观点,但他们和平共处,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

现在布朗名下已经有两部小说了。不过,按照同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的合同,他至少还得再写一本。从四方奔走,多处取证,到埋头苦干,笔耕不辍,再到最后的字斟句酌,细心校对,经历了几次这一过程的布朗开始从中摸索出自己对小说构思和布局的一套心得体会。

布朗还像以前那样,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各家书店签名售书。这时,有一些还没有出版经验的作家向他咨询,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出版社和文稿代理人——这个问题也曾被多次问到——他就从著名文稿代理人艾伯特·朱克曼写的《巨著的创作》中引用了一些话,作为自己的建议。布朗告诫他们只要先在故事框架和故事内容上多花心思,狠下苦功,这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布朗永远都不会知道有这么多的作家把他的建议牢记在心上。随着这类问题的慢慢增多,布朗决定把它们写成一篇详细的文章挂在他的网站上。而事实证明,这个英明的决定帮助布朗打开了一部分市场,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他巧妙地暗示那些作家如果真想知道其中奥秘,最好还是去买一本,或是全部,他写的小说去揣摩。

没多久,布朗开始为第三部小说《骗局》收集资料。虽然他决定还是先从网上着手,但这次,从一开始他就注意同一些专家保持密切联系。

布朗又一次惊异于自己的发现,无论是多么机密的材料,无论来源于网上或是别处,对于志在必得的人来说,总是有办法弄到手。

由于《骗局》涉及到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几个政府机密机构,而且就其不为人知的一面展开故事情节,布朗决定再次依靠《信息自由法案》搜集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料库,许多领域的知情人士都可以自愿透露些信息。

与前两部小说一样,《骗局》的故事背景也是一个秘密机构——国家航空航天局。与《天使与魔鬼》里的梵蒂冈一样,这也是世界上最机密的组织之一,同时还是众人皆知的机构之一。那些隐蔽神秘的话题让布朗在搜集资料和创作过程中品味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觉得自己好像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间谍。同时,这种快乐也激励着他把它传达给读者,让他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许多东西。”

<#>

将《骗局》的手稿交给考夫曼后,布朗和布莱斯又开始考虑为下部小说——他的第四部小说——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这时候布朗更换了文稿代理人。在出版社这个由机会和运气做主的行业里,作家们相信成功方程式任何一边的变更——换家出版社,换个文稿代理人,甚至换个类型写作——都有可能让下本小说扭转颓势。布朗、布莱斯和新的代理人海德心里非常清楚,布朗的下一本小说必须成功,否则,布朗就要跟那些创作了两三部小说但战绩平平的作家一样,开始用笔名写作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10-06
确定下部作品主题之前,他们三人共同审视了一下布朗的早期作品,对其中的优劣之处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总结。他们发现每部书的销售情况差不多都是中等水平,《天使与魔鬼》卖得最好;《数字城堡》让布朗开始引起媒体的关注,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数字城堡》迎合了时下流行的时尚主题。此时还无法估计《骗局》出版后的销售情况,但是布朗和布莱斯明白,再写一本北极地区的书肯定是不行的。

旅行带给他们以创作的激情。他们俩决定,下本书的故事背景要选一个温暖和煦的地方,或者一个云集了诸多博物馆和文学契机的城市,而最好能两者兼顾。

布朗知道这本小说应该还是寻宝式的探险小说,置身于杀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场景之中的主人公依然能一次又一次地死里逃生,幸免于难。

三个人还认识到,《数字城堡》之所以能产生轰动效应还有两个原因:第一,它围绕着一个人们耳熟能详、但知之甚少的主题展开;第二,它向世人披露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内幕。经过这一仔细分析后,他们一致认为下部小说一定要综合体现这两点。

布朗将《天使于魔鬼》剩余的资料整理了一下,由于篇幅和信息量等原因,他不可能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全部用上,剩余的那些就被筛选和删减掉了。而布朗能收集到这么多资料也不奇怪,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家安全局毕竟才几十年的历史,而天主教会已有千百年的基业了。

布朗回想起在他的前几部小说中最引人争议的几个地方,以及那些个让读者们按捺不住、提笔写信给他的场景。他这次又能挖掘出什么样的让世人为之一震的故事呢?要知道,骂声越多,书卖得就越多。他记得很清楚,《天使与魔鬼》中关于贝尔尼尼《圣特雷萨》的雕塑,修女特雷萨“脚趾微微翘起,沉浸在性高潮中”的描写就为他招惹了不少的谩骂。

只要能将宗教和色情糅合在一起,无论什么形式的题材,肯定都会大受欢迎。布朗决定这一点也要体现在他的新作中。无独有偶,这时他又想起在塞维利亚大学上历史课的那一幕:那节课上,一位教授告诉同学们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实际上暗含了许多秘密,耶稣和抹大拉的马利亚之间的隐情就是其中之一。

就这样,布朗摸索出了下一部小说的大致方向。

故事脉络在头脑里成型后,布朗又开始考虑故事主人公的选择问题了。是重新启用一个新的主人公,还是沿用那个在前边已经闪亮登场的兰登?布朗和布莱斯都倾向于沿用罗伯特·兰登。在布朗设计的三个男主人公中,罗伯特·兰登最具多个故事情节发展的潜质,因为他的工作和特殊的专业背景足以让他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更为重要的是,罗伯特·兰登与布朗的人格特质最为相似。布朗觉得兰登和他有着相同的志趣爱好,对古代谜团、艺术历史和密码非常着迷。 海德也认为布朗就是兰登。他们的外表都是那么风度翩翩,英俊强健;而性格又都是那么诙谐幽默,果断勇敢。

由布朗来解开列奥纳多·达·芬奇隐藏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的密码再合适不过了。布朗对这位艺术家,文艺复兴的发起人之一,总是惺惺相惜。出生在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一生中在多个学科均有所建树。无论是在音乐、艺术、建筑,还是在工程设计领域都能发现他的足迹。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好几种新型工艺,有些直到他死后多年才得以应用。他还喜欢把东西拆得七零八落比便观察其内部结构,而且这一爱好让他在人体解剖领域也很有造诣。

达·芬奇设计这么多密码和谜团背后的动机,许多人都认为只是自娱自乐,布朗认为其实这是个恶作剧。达·芬奇一生钟爱密码,为此,他醉心于将一些秘密融入他的作品中,而且还为众人无法辨别而沾沾自喜。达·芬奇是个聪明绝顶的画家。如果他不想让世人为蒙娜丽莎是否是两性人而争论不休的话,那么他大可以在创作中避免这种误会。问题在于,他恰恰希望世人发现这一点。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10-06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布朗认为他和达·芬奇的宗教观完全一致。虽然达·芬奇与教会抗争多年,但实际上他是个很崇尚精神信仰的人。他一生都在为能勾画出永久的生命而不停地探索,但教会却认为他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包藏祸心,意图欺骗终极世界的上帝。人们都认为达·芬奇没有完成永久生命的探索。但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很有意思和意义的尝试。

<#>

布朗决定将自己以后的一切都押在列奥纳多·达·芬奇身上,而这个艺术家暗藏在他自己艺术品中的密码和谜团就由罗伯特·兰登来解开。布朗又开始忙碌起来。没多久,他就有了进一步的计划:罗伯特·兰登不仅将在这部新作里再度出场,如果可行,他将成为以后自己每部小说中的主人公。

就这样,布朗开始了新一轮尝试。为了全力打造兰登,他进行了一系列小说构思。这个符号学专家不仅会在下部小说里隆重登场,而且以后的每部小说都将成为他个人展现的舞台。对密码和谜团极度痴迷的布朗还决定将第四部小说设计成一个密码的大本营,将来每部作品里出现的密码都是这个大本营的分支。这不仅能让他在精巧的故事构思和绝妙的故事情节里过足“寻宝”的瘾,而且兰登这一系列人物的出现无疑可以紧紧抓住读者的视线,一起去感受一次又一次生死的体验。读者喜欢,销售额自然就会不断攀升,自己的身价也就与日俱增,出版社自然愿意跟他续签下本书的合同。

一切都定下来之后,布朗就开始从《天使与魔鬼》剩余的材料中挖掘新的创作灵感了。第四部小说将成为他的巅峰之作,成为兴趣爱好与学科研究的最佳结合:宗教、密码、艺术和秘密组织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布朗预感到,或许它将一炮而红。

同时,布朗也清楚,如果这一炮要是没红的话,除了破产,他将无路可走。与音乐创作相比,他更喜欢创作小说。创作让他找到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找到了兴趣与现实的完美结合点,让他再也不必曲意逢迎那些自以为是、自吹自擂的人,再不必为了迎合市场而改变自我。只要有机会,他愿意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精雕细琢地去完成任何一件事情,毕竟出版界里到处都是像他这样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人和在每本新书里慢慢成长的人。

布朗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如鱼得水了。他开始憧憬成功将给自己带来什么;他已经太熟悉失败的滋味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10-06
第六章 破釜沉舟

布朗的第三部小说《骗局》于2001年8月出版上市,销售势头并不看好。布朗成为一名职业小说家的梦想开始摇曳起来,甚至开始怀疑第四部小说的构思是否明智了。

他和布莱斯像以前一样,开始准备为新书作市场宣传,但这一次,他们却发现根本无从下手。《数字城堡》涉及到时下流行的网络安全问题,还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天使与魔鬼》也还能当作一本导游手册卖;而《骗局》,这个与冰河、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位权力欲望膨胀的总统有关的小说,再怎么延伸拓展,也难找到卖点。

祸不单行。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恐怖事件让一切都陷入了慌乱和停滞之中。那个秋季出版的一些早先很看好的作品一时间都销声匿迹了。《骗局》也在劫难逃。这部惊险小说里的许多场面描写现在看来都成了无稽之谈。不仅如此,在一片慷慨激昂的爱国声中,民主和共和一致对外的大环境下,它所反映的总统职权腐败显得是那么的不合时宜。此时此刻的美国民众只想知道如何将炭疽病毒与其他白色粉末区分开,怎样才能确保电脑存储的数据资料安全完整。

2001年9月11日的丹·布朗跟平常一样,在埃克塞特那间没有任何通讯设施的办公室里奋力创作《达·芬奇密码》。这时,布莱斯走了进来,告诉他这个消息。

创作《数字城堡》的过程中,布朗接触过许多情报材料,他的第一反应自然也就可想而知。痛苦彷徨之后,布朗最终还是决定重新拾起手中的笔,继续创作《达·芬奇密码》。他希望能为自己的同胞做点什么。他希望他的书可以使人们暂时从痛苦慌乱的现实中解脱出来。

也许是因为9·11的刺激,也许是出于一种不甘的精神,布朗和布莱斯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和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达·芬奇密码》的创作中。布莱斯对故事主题的精辟见解成为小说的灵魂所在。布莱斯的博学多识和她对达芬奇的钟情和研究都给与布朗的创作极大的动力,布朗更加努力地创作。闪动的笔尖流淌出了最为巧妙精致的故事构思,最为扣人心悬的故事情节。

<#>

《达·芬奇密码》的创作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布朗对妻子的感情,而且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布朗对宗教和精神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没多久就发展为质的改变。

布朗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与以往所接触的教导不同的问题,他感到苦恼,但是很快他在一位历史学家的指点下明白,当人们阅读和阐释历史时,并不是在阐释历史的真实面目,只是在阐释这些历史事件的记录。说深点儿,只是在阐释他人的阐释。没有人能够回答如何保证历史真实性的问题,但它并不阻止人们对历史的询问。

有了这样一个清醒的意识,布朗更加明确自己的创作状态了。

希思老师的名言——简洁即美——又一次在布朗的耳边回响,但布朗觉得自己离这个目标还差得太远。他只能先将能想到的都写在纸上,然后再去删改,最后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部分都被删减了。

第四部小说带给布朗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不仅要思考研究小说的主题,还要搜集大量鲜为人知的材料,除此之外,他还要将所有备用数据和资料从多方面进行审查考证,特别是众多艺术作品的完整历史,及小说中出现的每个场景的准确方位。

布朗和布莱斯曾经被准许参观卢浮宫内所有的景点,包括一些平时根本就没法进去的地方。 布朗觉得这趟考察抵得上他们在网络上忙碌几个月。写《达·芬奇密码》之前,布朗就拥有了相当多的关系,帮助他收集机密材料,参观秘密地点。

从一开始,布朗就希望《达·芬奇密码》能带领读者从郇山隐休会和天主事工会纷繁复杂的关系和历史中领悟艺术人物的真谛,揭开列奥纳多·达·芬奇艺术作品中暗藏的玄机。为此,他不仅要充分利用自己收藏的大批艺术历史和宗教书籍,还要向那些在这类学科已有建树的专家请教。还有,普兰顿。布朗知道普兰顿可以帮上其他人帮不上忙。这位热心的图书管理员总是为布朗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为小说找到不少隐秘的信息。而且分文不取。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