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643阅读
  • 5回复

“一九现象”与蓝筹股泡沫(转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从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看,A股股价中的“一九现象”是否合理呢?截至10月24日,境内及境内外上市公司有1520家。《福布斯》杂志按销售额排列世界100强。因此,按“一九”比例,笔者把主营业务收入靠前的152家公司划入“一成”公司中。由于北京银行(601169.SH)、S*ST兰宝(000631.SZ)未公布业绩,因此,实际划入“一成”和“九成”公司的分别为151家和1367家。

  我们先看看这些上市公司的主要会计数据。2007年中期,1518家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85.18亿元、净利润3716.41亿元。其中,151和1367家公司的情况是: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30.26亿元和9354.92亿元,占1518家公司的74.64%和25.36%;分别实现净利润3009.15亿元和707.26亿元,占1518家公司的80.97%和19.03%。上市公司净利润确实高度集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流通A股股东享有的净利润,也会按上述比例分布。10月24日,1518家公司总股本19828.41亿股,由流通股份9441.87亿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A股10119.70亿股、尚未流通股份266.83亿股组成。其中,流通股份9441.87亿股则由流通A股4244.28亿股、B股243.61亿股、H股4952.98亿股、S股1.00亿股组成。流通A股股东在其中的权重为4244.28÷19828.41×100%=21.41%。因此,他们可享有3716.41×21.41%=804.07亿元净利润。而151和1367家公司流通A股分别为1648.35亿股和2595.93亿股,占其14595.91亿股总股本的11.29%和5232.50亿股总股本的49.61%。这就意味着,151和1367家公司流通A股股东分别享有468.96亿元和335.11亿元净利润,占上述804.07亿元净利润的58.32%和41.68%。因此,就属于A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布而言,这与市场上误传的“一九”或“二八”现象很难沾边。

  就每股收益而言,“一成”公司确实有一些优势。由于各家公司流通股份、有限售条件的流通A股、尚未流通股份比重不一样,按10月24日股本计算的1518家公司2007年中期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和属于流通A股股东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1874元和0.1894元。其中, 151家公司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2062元和0.2845元,1367家公司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1352元和0.1291元。因此,绩优股主要集中于“一成”公司中。

  但是,由于过度炒作,“一成”公司的A股股价也存在明显的泡沫。10月24日,全部上市公司A股加权平均收盘价为19.6717元。我们假设上市公司下半年盈利状况与上半年相同,那么,当前的市盈率就是19.6717÷0.1894×1/2=51.92倍。其中,151和1367家公司A股加权平均收盘价分别为23.9253元和16.9708元。据此,其当前市盈率就分别是23.9253÷0.2845×1/2=42.05倍和16.9708÷0.1291×1/2=65.73倍。这就意味着,“一成”公司A股股价市盈率不仅在历史高位,而且仅比市场平均水平低9.87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过“5·30”以后的炒作,“一成”公司股价与“九成”公司股价的市盈率差距已明显缩小。我们不难想象,如果“一成”公司股价再上涨20%、“九成”公司股价再下跌20%,那么,究竟是蓝筹股沦落至绩差股之列,还是绩差股混迹于蓝筹股之中,恐怕也难以区分。(西南证券 周到)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喜欢静静的守候,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那份无法更改的浪漫,那份总想追求的完美,我会守候一辈子。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10-29
“二八现象”面面观

  截至10月25日,上证指数收报5562点,标志2007年以来的涨幅为107.9%。更有甚者,深成指从2006年的6647点涨到10月25日的18175点,涨幅高达173%。这几乎超出了所有投资者的意料。然而,让人更加难以意料的是,在指数大踏步前进的同时,许多股票回到了今年四月、乃至年初的价位。今年1、2月,上证指数的平均价位为2800点上下,四月中旬之前也没有超过3500点。这就是说,许多股票不仅没有同步上涨,而且走上了回头路,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二八现象”的真相。

  “二八现象”概述的数量界限并不严格、清晰,具体所指也不固定。也有人用“一九现象”表达同样的意思。为了避免语义上的混乱,笔者将它们等而视之,其核心是指少数股票的上涨与大多数股票的边缘化共存这样一种现象。当然,这些少数股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诸如分属金融地产、能源资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的龙头企业,而且权重大,业绩不差,兼有伴随宏观经济发展而固有的想象空间。以此为标准,其余的股票统统被打入另类。

  少数股票大幅上涨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其一是业绩。据统计,2007年中期,沪深共1518家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85.18亿元、净利润3716.41亿元。其中,前151家和后1367家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30.26亿元和9354.92亿元,占总数的74.64%和25.36%;分别实现净利润3009.15亿元和707.26亿元,占总数的80.97%和19.03%。假设上市公司下半年盈利状况与上半年相同,那么,当前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就是51.92倍。其中,151家和1367家当前市盈率就分别是42.05倍和65.73倍。照此来看,这些少数股的估值并不过分,甚至还有上涨空间。

  其二,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投资持续增长,主要行业的盈利状况明显改善,从而推动上市企业盈利加速增长,尤其是处于龙头地位的具有垄断优势企业。2007年,招商银行、深发展盈利增长都可能在1倍以上。A股市场的大牛市使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宏源证券等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业绩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又给少数股价格的腾飞增添了想象的翅膀。

  其三,H股的回归不断壮大权重蓝筹股的队伍,每每挑逗市场的神经。每一次回归都会进一步强化蓝筹股优势,强化投资者的蓝筹思维。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推波助澜使蓝筹股行情的演绎真实而具体。尤其是因股指期货预期而对权重蓝筹股的追逐更助长了趋势的分化。就上证指数而言,前四 大权重股分别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为了保障自己的话语权,基金无论新旧、大小,都要配置这些权重股,而新发行的蓝筹股毫无疑问成为追逐、瓜分的对象。

  有了这些“杀手锏”,权重股、权重蓝筹股不仅股价飞涨,而且还博得了“价值投资”的好名声,可谓名利双收。这是目前格局下的必然结果。与此相对应,被打入另类的就只能倒霉认栽。

  权重股、蓝筹股的崛起有其合理的一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最新排名显示,前20强中,中国公司占有7席,其中中国石油超过美国通用电器排名第二。中国公司进入排行榜的都是能源、金融、电信领域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这是未曾有过的事情,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但这与权重股、蓝筹股的具体行情走势是两码事,尽管两者之间虽然有关系,有牵连。

  比如说,蓝筹股讲稳健,将回报,讲价值投资。上述最新排名显示,上榜第一名的美国埃克森—美孚的市盈率只有13倍,俄罗斯的一家上榜公司市盈率不到11倍,而中国石油的市盈率为23倍,中国移动为43倍,中国人寿是66倍。如果按照价值投资理念,国内权重股、蓝筹股的估值肯定是高了。至于稳健性、成长性、持续性、乃至回报,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处在有待检验的地步,没有成规成矩。因此,说到底,权重股、蓝筹股的炒作仍然脱不了“讲故事”的干系。

  所不同的是,这个“故事”主导了话语权,很多人在讲,而且还会讲很长时间。(证券时报)
我喜欢静静的守候,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那份无法更改的浪漫,那份总想追求的完美,我会守候一辈子。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10-29
大盘调整主要来自结构性分化压力
  
  在上证指数创出6124 点的历史新高后,A 股市场进入持续的下跌,10 月25 日上证指数单日下跌4.8%或280 点,为5 今年以来单日第五大跌幅。我们看到,近期大盘呈现震荡明显加大的特征,主要是以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为代表的大市值股票成为左右市场的权重指标股,这也造成仅从上证指数来看,股市的波动幅度并不显著,沪深两市仍处于上行的基本运行轨道,但投资者普遍都有一个感觉,就是上证指数越来越难以反映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和运行状态,所持有的股票更是难以获得与大盘相应的收益率。在此情况下,接下来市场的趋势会如何演变?股市运行的格局是进一步延续还是会有所改变?我们的投资策略是否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消化累计风险的需求

  本轮行情的启动可以理解为从7 月初的3800 点开始,随后进入快速上涨轨道,并在10 月16 日创下本轮行情的新高6124 点,期间涨幅超过60%。对于短短72 个交易日就出现如此巨大的涨幅,累计的风险可想而知。随后大盘进入新一轮的调整,由于上涨快,累计的风险大,回调的速度也必然更快。因此,我们可以把本次回落理解为市场风险释放的合理要求。按照从3800 到6100 点的涨幅,我们认为上证指数回调的低点应该在5200-5300 点之间。

  高估值分歧带来减仓压力

  导致大盘剧烈变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当前的高估值带来的分歧。经过持续的上涨,沪深整体的动态市盈率水平已经从7 月初的30 倍上升到10 月25 日收盘的43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必然产生分歧。同时,每到基金公布季报的期间,大盘都会进入调整阶段,主要原因是基金都会主动选择调整持仓结构,同时在市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还存在降低仓位的需要。从已经公布季报的106 只基金看,75只可比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为78.84%,较2 季度的78.91%略有下降,持股集中度也从2 季度的47%下降到3 季度的45.37%,整体操作偏于谨慎。从行业配置来看,3 季度基金的配置进一步集中到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采掘等行业上,那么接下来这些行业就存在潜在的减仓压力,由此也必然引起大盘的回调整理。

  市值结构导致持仓变动

  大盘调整压力加大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结构性分化。从上证指数站上5000 点后,沪深两市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天相风格指数表现迥异,从8 月23 日到10 月25日午盘收市,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3%,天相A 含H 指数成为唯一超越大盘的指数,期间涨幅高达25%;其它表现良好的指数分别为天相大盘成长、天相大盘指数、天相大盘价值、天相大市值,同期涨幅分别达到12%、11%、10%、7%;天相小盘成长、天相小盘指数、天相小盘价值走势明显弱于上证指数,同期分别出现6.22%、7.91%、9.61%的下跌。

  导致大市值蓝筹股活跃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H 股回归带来的A、H 股互动,中国神华、中海油服等H 股回归A 股市场后成为机构资金的配置对象,上市之后的连续上涨进一步激发了含H 股的金融、石化股的走强。同时,近期QDII 的快速推进,使得港股特别是国企股大幅走强,并由此形成了A 股、H 股互动的正相关的走势。

  二是股指期货仍然在引导大资金向大市值股票集中。一旦股指期货推出,由此带来的深刻变化是可以明确的,会引导主要资金进一步围绕成分股中的权重指标股进行交易,形成与小市值股票的进一步分化。

  三是这些上涨的大盘股、回归的H 股很多都是央企旗下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和整合是它们受到追捧的很重要的原因,如中国神华、中国远洋。在央企整合的大背景下,这些行业的龙头显然更具有获得溢价的能力。

  从时间窗上看调整

  自从我国股市进入牛市轨道以来,存在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上涨――调整――新一轮创新高行情――新一轮调整。每一次大的上涨,面临的回调压力都带来市场情绪的极度不稳定,同时再新高面前一些市场泡沫论者会再出江湖。

  从调整的时间窗来看,基本都发生在每个季度的最后月份和下个季度的第一月份,如12 月与1 月,6 月与7 月,9 月与10 月。如果为其找到合理的解释就是基金公布季度报表前后,背后的因素可以理解为基金在新的季度中都需要对上季度的组合和配置进行新的调整,这种调整表现为对前期涨幅较高、配置较重的行业进行减持,寻找新季度可以增加配置的行业与股票,由此导致市场的波动和调整压力。从历史来看,这种调整的时间一般会延续1 个月左右,在市场分歧大的情况下,甚至会延续2个月。从调整的幅度看,一般在15%左右。

  我们认为,上述状况还会重演,那么在10 月、11 月份大盘会进入新的调整就是可以理解的。按照一般15%的调整幅度来计算,本次上证指数回调的低点就会在5200点左右。

  另外,在经济仍然增长过快过热的情况下,宏观经济调控、加息预期会增强股市调整的幅度。同时,由于股市处于新的历史高点上,投资者对于监管层加强市场监管、增加行政调控手段的预期,也会加剧市场的波动。这些情形已经在历史上的多轮行情中表现出来,我们认为当前对于股市的各种传言仍然不可信。

  综合这些因素的分析,当前股市的调整与近一年来的每次调整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股市站得更高,风险更大。由于支持牛市的基本因素仍然没有改变投资者的基本预期,我们认为沪深股市仍然没有进入中期调整,当前仍然是上涨趋势中的合理休整。这种休整的时间应该在1-2 个月左右,意味着四季度接下来的股市走势不是很乐观,但上证指数回调的幅度并不会很大,基本可以在5200-5300 点之间得到新的支撑和企稳。(天相投资 仇彦英 徐炜)
我喜欢静静的守候,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那份无法更改的浪漫,那份总想追求的完美,我会守候一辈子。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10-29
延续“二八现象”市场持股心态稳定   
  
  从国庆长假之后沪深两市个股的表现来看,虽然上证指数一度上冲至6124点,但是两市个股分化则愈加明显,权重指标股表现较为稳定,而多数品种股价则持续调整,8元以下的品种加速扩编,市场呈现出“二八现象”,甚至是“一九现象”。本周的专题调查以“'二八现象'下的投资策略”为主题,分别从“近来'二八现象'愈演愈烈,你预期它会持续到何时?”、“权重蓝筹股一路上涨,你是否还敢追高?”等五方面展开,此次投票合计收到3155张有效投票。

  股指期货撬动“二八”

  根据首项调查“近来'二八现象'愈演愈烈,你预期它会持续到何时?”的结果显示,选择“持续到中国石油上市”、“持续到股指期货推出”和“持续到2007年年报披露”的投票票数分别为782票、1540票和833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24.79%、48.81%和26.40%。以上投票结果来看,投资者普遍倾向于“二八现象”会持续到股指期货的推出,得票比例接近半数。而我国首个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沪深300指数,机构之间为获得今后股指期货的话语权,必然会加大对沪深300成份股的争夺,尤其是其中一些具有明显权重作用的品种。中国神华等上市之后获得炒作与此有一定的关联。不过目前不确定性的因素在于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一直未明确,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炒作权重股的难度。此外,认为将会持续到中国石油上市和2007年年报披露的比例均接近四分之一。从时间上推算,中国石油预计将会在11月5日上市,也就意味着选择此项的投资者认为“二八现象”不会长久。而2007年年报披露工作则要等到明年1-4月份,也就表示选择此项的投资者认为“二八现象”持续的时间跨度会比较长。

  六成投资者不追涨

  事实上,从5.30以来个股表现已经开始分化,虽然两市股指一路上涨,由最低时的3404点上涨到6124点,但是不少品种股价并未创出新高,股指的上涨主要是受到少数权重指标股的推动,如中国远洋、中国铝业、中国石化、招商银行等品种的涨幅相当可观,上证50和上证180的静态市盈率上升到60倍以上。根据第二项调查“权重蓝筹股一路上涨,你是否还敢追高?”的结果显示,选择“是”、“否”和“犹豫不定”的所占比例分别为23.23%、60.03%和16.74%。从以上投票结果可以发现,由于目前权重蓝筹股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处于高位,投资者追涨的意愿已经大大减弱,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投资者表示会追涨,而六成投资者表示不会去追涨。应该注意的是在经过本轮的上涨后,对于周期性行业类正处于周期增长高峰的品种,投资者应警惕高估值后潜在的风险。

  “二八现象”并不正常

  第三项调查“你如何看待'二八现象'?”的结果显示,选择“合情合理,代表市场发展趋势”和“并不正常,难以持久”的投票票数分别为1151票和2004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36.48%和63.52%。以上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二八现象”并不正常,难以持久。在“二八现象”下,虽然表面上股指在不断上涨,但是少数品种的上扬掩盖了多数品种调整的现实。而究其原因,这种现象或多或少与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抱团”有很大关联。机构投资者通过资金优势集中持股,推动权重蓝筹股不断走高,而且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思维也较为明显,短线操作频繁。不过,换个角度考虑,“二八现象”也是机构投资者与现实妥协之后的选择,毕竟基金等要面对基金持有者对净值增长预期的压力。

  超七成持捂股策略

  那么针对市场出现的分化走势,投资者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呢?根据第四项调查“在'二八现象'下,你的投资策略是什么?”的结果显示,选择“抛'八'追'二'”、和“捂'八'待涨”的投票票数分别为906票和2249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28.72%和71.28%。从以上投票结果来看,投资者追逐权重蓝筹股的意愿并不足,多数投资者准备采取死捂的被动投资策略,这一方面反映出投资者担心换股操作会得不偿失,进而加大持仓成本,另一方面若“二八现象”持续时间较长,采取死捂的策略也会丧失投资机会。

  投资者持股心态相对稳定

  随着市场的调整,周五上证指数最低已下探至5462点,仅就上证指数而言从高点以来的最大跌幅已经超过10%,而部分个股跌幅则更加惨烈,市场存在着反弹的动力。根据最后一项调查“如果大盘继续调整,你认为上证指数年内的调整目标是什么位置?”的结果显示,选择“5500点”、“5000点”和“5000点以下”的投票票数分别为1540票、1061票和554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48.81%、33.63%和17.56%。以上投票结果显示,投资者对于此次市场的调整并不悲观,近半数的投资者认为将在5500点附近,而另有超过三成的投资者认为在5000点,反映出投资者的心态依然相对稳定。

  综合以上投票结果,笔者认为,影响当前市场运行的因素主要有:其一、上市公司三季度报告的披露工作进入尾声,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整体盈利水平上升毋庸置疑,目前应关注的是扣除因新会计准则以及投资收益部分上市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一旦增长放缓势必会对市场的整体估值造成影响。其二、9月份,CPI增速达到6.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后续央行会不会出台加息等进一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故从操作上看,投资者应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在中国石油抽离资金压力解除之后,若权重蓝筹股继续走强将有望推升股指重回6000点;而另一方面,市场已经出现中期性顶部的信号,应适当控制操作频率和节奏,谨防市场出现调整。(万国测评 谢祖平)
我喜欢静静的守候,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那份无法更改的浪漫,那份总想追求的完美,我会守候一辈子。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10-29
中小投资者期盼和谐牛市    

  当前市场的结构性牛市,完全凸显了“二”“八”之间的矛盾。周四的大跌表明,这种博弈只能是两败俱伤。那么拿什么来化解这样的矛盾呢?拿什么来应对这样的市场呢?记者本周走访证券营业部时,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并不认同结构性牛市,表示期盼和谐牛市。

  业界人士认为,大跌当前,虽然受伤最深的可能是高位“站岗”的普通投资者,但如果占“八”的投资者心态不安定,占“二”的主力未必日子会好过。要达到和谐牛市目标,当务之急是“二”要稳定市场,不能一味拔高;“八”要心态安定,不要一味杀跌。

  结构性调整不等于结构性牛市

  证券时报最新主题调查显示,尽管大多数中小投资者跑输大市,仍有八成以上表示要坚守“岗位”,看好后市。另一方面,截至25日,已有34家基金公司222只基金公布了2007年三季度报告。多数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表示,虽然目前A股市场各行业的估值水平普遍偏高,但支撑本轮牛市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和盈利高速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对牛市仍然长期看好。

  既然看好长期牛市的大目标一致, “二”“八”之间为什么出现明显的矛盾呢?随着超级大盘股的次第登陆,市场上出现了一波炒“大”的狂潮,少数大盘权重股涨了再涨,看得股民目瞪口呆。大部分个股却逆指数而行,跌得面目全非。业内人士所担心的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一方面市场由结构性调整演绎成结构性牛市;一方面股票由结构性泡沫演变成整体性泡沫。而用股民的话说,就是“八”在挤压泡沫,“二”却可能制造泡沫。

  应该看到,市场对“二八现象”的普遍非议是在“十一”长假之后。此前,市场对“5.30”以来个股结构性调整一直是认同的。多数股民认为,眼前的大象跳舞已经与前期大不相同。先前的炒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股盘子太大,以致价值被大大低估,所以是一种价值发现、价值挖掘型的。而在这些个股多数估值已经高企的情况下,现时的炒作已经明显转化为题材炒作型了。股民王先生说,前段绩差垃圾股挤泡沫没有人讲不好,可现在不分青红皂白地“弃八从二”,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叫好。

  市场分析人士还指出,个股的结构性调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结构性牛市。从本质上看,当前结构性牛市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调整。当前“二”中的一些大盘热门股如重工业、房地产、化工等,恰恰是经济结构调控的重点。而“八”中的许多新兴产业、科技行业、景气行业,却是产业结构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

  “二”“八”撕裂不利牛市发展

  5月29日上证指数收盘报于4334点,而10月24日上证指数收盘5843点,期间沪指的涨幅约33%。据统计,同期两市涨幅超过33%的A股约220只,占比不足两成。换句话说,超过八成的个股期间涨幅跑输了大盘。怪不得不少股民股市越涨,火气越大。这种情绪化必然反映在盘面上,23日、24日,权重指标股强势拉抬,但市场无人响应,大盘线与小盘线持续背离,“二”“八”终于撕裂,导致了25日两败俱伤,指数出现“5.30”以来的最大跌幅。

  老股民韩女士分析说,“十一”长假后,市场甚至由前期的“二八”转变成“一九”,使很多投资者迷失了方向。据分析,“5.30”时“八”中相当一部分是私募控盘的个股,或由于基本面不佳,或由于控盘的私募过早看淡后市,以致这些个股成了无主力关照的“弃儿”。据了解,此轮牛市中多数私募因踏空行情,有的转向一级市场,有的转向直接炒港股,所以“二八现象”的加剧很大程度上是公募和私募博弈的结果。公募虽然击败了私募,但一个只有单一机构的市场结构并不正常,从而导致了“一九”现象的出现。

  接受采访的证券营业部都认为,轮炒少数权重蓝筹股不可能持续下去。以往一线蓝筹发力主攻后,二、三线蓝筹股会接棒助攻,如今二三线蓝筹也被错杀,出现“一九”的撕裂现象,不利于牛市的纵深发展。他们不认同一些时下的观点,如有人主张在机构化越来越成为主流的今天,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习惯于“二八现象”,似乎“二八”已是固定的模式和定律。

  一些券商、基金等机构分析人士也认为,“二”与“八”不是割裂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二”中有“八”,“八”中也有“二”。目前中小投资者最要紧的是不要错杀了“八”中的“二”。证券时报信息部最新统计证实了这一看法,沪深300指数自2005年创建以来,已经有133只股票被剔除,其中就有目前炙手可热的中金黄金、宏源证券、中船股份、山东铝业、东方航空、上港集箱等。换句话说,另有133只新面孔出现其中,它们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保利地产等。也有如上港集箱,整体上市更名上港集团再次荣登榜上。整体上,变更率达44%以上。

  “二”稳“八”安是必由之路

  多数中小投资者认同大盘蓝筹股主导行情的积极一面。去年5至7月1500点-1700点箱体屡攻无果,是中国银行上市一举攻克千七大关。去年四季度,冲破2000点大关和2245点历史高点也是靠工行、中石化、国航、大秦铁路等大盘蓝筹股群体所为。今年7月至8月,消除“5.30”、“6.20”暴跌阴影,攻克4000点、5000点大关又是靠人寿、平保、中石化、联通等大盘蓝筹股的轮番攻势。国庆后冲5800点、5900点大关同样是靠建行、神华、工行、中铝、中石化等大盘蓝筹股的轮番涨停的拉动。本周五,当指数跌破5500点而大盘岌岌可危时,又是金融地产权重蓝筹起到稳定人心的定海神针作用。尤其是大盘蓝筹股的回归,对指数及业绩的贡献率不言而喻。而回归后,融到的巨额资金,迅即用来整合相关行业,购买稀缺资源,提高核心资产,其做强A股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证券时报信息部统计显示,截至10月24日,沪市新上市股票的A+H股已达19家,总市值达88972.9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32.64%。

  但是,也有不少股民反映,在机构主力一味疯狂抢筹权重股的背景下,指标股单兵独战,大部分个股被边缘化,对稳定大盘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权重大盘股要强化和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另一方面,在“八”中站岗的中小投资者的安定作用也十分重要。市场人士指出,经过一轮惨痛的狂跌,“八”股中除少数无业绩支撑和无实质性重组的个股外,确实没有必要再杀跌换股了,再杀跌,就成为前期踏空的私募基金和游资建仓的良机。随着中石油的上市,H股回归暂时告一段落,而红筹股的回归尚未明朗。在此背景下,目前势头正酣的权重股行情可能还摆脱不了“涨一周歇一月,涨一月歇一季”的固有规律。该是“二”向“八”平稳过渡的时候了。(证券时报 汤亚平)
我喜欢静静的守候,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那份无法更改的浪漫,那份总想追求的完美,我会守候一辈子。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0-29
短期控制仓位关注金融地产   
  
  10 月25 日以来沪深股市遭遇大幅度调整。消息面上,对A 股形成影响的有: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第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信贷投放过多,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前三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信贷投放、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物价指数)仍然偏快。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四、中石油确定A 股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15 元至16.7 元,低于市场预期。

  我们认为:一、随着3 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仍将接踵而至,但调控力度应该在市场预期之内。从近一段时间的宏观数据来看,政策调控对实体经济的负面累积效应已经出现。

  二、中石油申购冻结资金,并且还有相对一部分投资者卖出其它股票,静等其上市,这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对于炒股收入所得税问题,市场存在误解。“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实际上早在征税范围之内,但买卖股票差价收入不在其中,而且从管理层前期的表态来看,未来几年征收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市场大幅调整的背后,在于前期权重股大幅上涨造成股指虚假繁荣,而大部分个股出现了连续的下挫,市场人气受到了极大冲击。在目前多重利空消息和传言之下,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盘中出现非理性的大幅杀跌。

  我们对短期市场仍然保持谨慎。一方面在于调控政策的不明朗预期,投资者心态仍然谨慎;另一方面许多投资者亏损较多,信心严重受损,市场抛售压力加大。

  我们建议短期宜控制仓位,不应盲目抢反弹,但不认为此次大跌拉开了中期调整的序幕,未来一段时间大盘将以宽幅振荡为主。

  从市场层面来看,关注金融和地产板块,原因在于:一、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受益者;二、3 季度业绩超预期,与全部A 股比较起来,估值水平尚不算太高;三、我们注意到新增基金开户数近期持续上升,而未来停止审批的基金发行也可能打开闸门,在这一情况下,未来市场仍将由机构资金主导,股指期货预期及资金偏好决定了金融、地产仍有机会。

  未来“二八”现象仍然可能持续。虽然目前许多股票股价已跌回至“5.30”之前水平,甚至出现“腰斩”,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基本面良好,深跌后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但在当前市场投资者结构和资金偏好之下,未来能否出现持续的反弹似乎值得怀疑。(广发证券 武幼辉)
我喜欢静静的守候,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那份无法更改的浪漫,那份总想追求的完美,我会守候一辈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