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1386阅读
  • 74回复

生活休闲 -肯·威尔斯 -《美国啤酒文化之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美国啤酒文化之旅内容简介】

    这是一次沿着美国啤酒长河的文字和形象之旅。跟随着肯威尔斯从明尼苏达州出发,沿着密西西比河,踏遍美国各州,一路去寻找”完美啤酒酒吧“!你可以惠顾那家曾经属于美国黑社会首脑卡蓬的酒吧,再到猫王埃尔维斯的伤心旅馆去等个记……你将涉足所有啤酒制造者、经销者、消费者以及那些共同把滔滔的啤酒长河绵延下去的思想者的领地。所成就的不单单是美国啤酒地图,更有趣的是透过玻璃啤酒瓶来审视七彩的美国。啤酒在美国文化中所获得的威力是巨大的。与大麦同游,有趣、给人以启迪,它保留了WELLS作品中标志性的神韵,是献给千百万名啤酒爱好者以及所有对非小说类中的上等之作感兴趣的敏锐读者的完美礼物。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11-10
关于酒的一些有益提示

  上帝爱我们,希望我们快乐,啤酒就是证明。

  ——本杰明·富兰克林

  啤酒(Beer):本·富兰克林和法国人干杯时推崇的饮料;比萨饼亲切的同伴;在美国(和世界)销量最好的成人饮品。通常由麦芽(发芽的干大麦)、啤酒花、水和酵母制成。除非是超烈啤酒——普通啤酒的原料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当你沿着啤酒长河漫步时,记住这点,这啤酒长河由以下两条主要的支流汇合而成:

  淡色浓啤酒(Ale):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种类,为法老和朝圣者所钟爱。莎士比亚提到过的这种英国酒馆里的啤酒早于1620年就乘着五月花号来到美国,但之后很大程度上被美国的啤酒爱好者遗忘,两个世纪后它被人们顶礼膜拜的无人不晓的贮藏啤酒所代替。可笑的(和无知的)美国喝酒者把淡色浓啤酒贬称为“那种暖和的英国啤酒”,但是淡色浓啤酒——通常被保存在地窖并在此环境的温度下供人饮用——已经经历过了一次翻新,特别在美国和新一波的英国手艺酿酒人的手里,他们还会将酒稍稍冰镇一下。从技术上讲,淡色浓啤酒是由第一流的酵母在最暖和的温度下发酵而成;它以泥土气息、葡萄风味和色泽多样为特色。现代几种知名的样酒是:塞拉内华达麦酒和巴斯淡色浓啤酒。

  贮藏啤酒(Lager):一种清爽的、金色啤酒。它征服了世界并且现在占全球啤酒消费总量的95%。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捷克人和德国人;(在美国)这种啤酒的同义词是沙滩、棒球场和派对。贮藏啤酒是由酵母在贴近酵母桶底部冷发酵而成。它比酿造淡色浓啤酒酵母要花更多的发酵糖,大多数人士认为它的口味与淡色浓啤酒相比更为新鲜、清爽和干冽。比尔森那·厄奎尔是世界上第一种清爽、金色的贮藏啤酒。现代几种知名的样酒是:百威、克罗娜和米勒淡啤。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11-10
为什么是啤酒,为什么是我?(1)

  喝啤酒者必定思考啤酒。

  ——华盛顿·欧文

  第一次喝啤酒是在我十一岁那年。夏日里的一天,我挨着爸爸坐在我家前门的台阶上,他替我拿着啤酒罐,所以我才不至于贪嘴多喝。可能,他知道些什么。那是一罐弗斯塔夫啤酒,喝起来暖暖的。由于我们住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南边一点的卡真①三角洲路上,这里的气候炎热得要命,像啤酒这样本该冰凉的东西在开罐以后也保持不了多久。

  不过,我才不管这许多,直接就灌了一大口。

  老爸钟爱弗斯塔夫这个牌子,并不是因为它冰爽可口,也不是因为它比其他的牌子强多少,而是因为它很便宜,尤其它还是每周六下午电视转播的全美职棒联赛的赞助商。我们兄弟六个,从会说话起就是狂热的棒球迷。那时我们刚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暗黑色的厚重机身,排列整齐的黄色塑料大旋钮,正中间是一个小小的显示屏。不过,在我们住的乡下,电视信号并不理想。但如果某人跑到屋外去,把天线调准新奥尔良转播台的方向时,屋内的人便会叫喊并告知前者已有图像,我们就能看到一场略带雪花的灰白色比赛转播了。

  皮·维·里斯和帝兹·迪安两人一起进行实况转播。他们俩我们都挺喜欢,但还是偏爱帝兹·迪安。这是因为:第一,他会在休息时间■唱那首“瓦伯什炮弹”,这是我爸爸最喜欢的歌曲之一;第二,我爷爷以前曾和小帝兹以及他兄弟保罗在阿肯色州一起打过半职业性的棒球比赛,而阿肯色州就是我爸爸、我爷爷和迪安一家共同的家乡。

  我爸爸觉得弗斯塔夫不仅仅是在赞助棒球比赛,它还在帮助阿肯色州的人民,尤其是那些我们认识的人。(当然,阿肯色州的人们也是这样想的,并且我也看不出这有什么错。)我爸爸也常喝蓝带,有闲钱时还会来点瓶装的米勒高生命。但是,他一直忠诚于弗斯塔夫这个牌子,直到这个公司被竞争和金融家们拖垮。

  起初,我对所喝的那一大口啤酒并没多大的感觉,很可能是给吓住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真正给我切实震撼的是在我喉咙口跳跃的微苦的气泡。接着,啤酒发散而上,刺激着我的鼻子,弄红了我的耳朵,刺痛我的头皮,顺着脊梁阵阵发冷。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原罪吧。

  尽管我是在上大学后才经常喝啤酒的,但是当我喝下第一口后就知道无法自拔了,许多啤酒爱好者都和我一样。时至今日,我的朋友们大多是啤酒的爱好者。

  不过,我得承认界定啤酒爱好者的范围并且找到适当的标准是很困难的。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诚然如我在《华尔街日报》的一名同事所说,这不是写一两篇文章所能解决的,我应该认认真真地写一本有关啤酒的完整著作。恰好有一位出版商对此深感兴趣,当然这也就非常明显地意味着这本书应当浸润着深刻新颖的观点,尤其是在我发现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有关啤酒的书籍的时候。其中大多数是有关啤酒品尝的,还有一部分介绍了啤酒的历史,再者就是涉及啤酒工业、市场状况、业界大亨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了。当然,作为探讨介绍的主题,这些都是有其价值的,并且成为许多书籍的基础,但是它们却丝毫不能引起我写作的兴趣。不过,我想到从一个更折衷的视角去看待啤酒,将上述所有元素同我小时候那段对啤酒又爱又惧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我打算从美国啤酒文化这个与啤酒爱好者紧密相连的角度入手,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

  如果你告诉别人你在写书,他们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关于哪方面的?”但是当我周游全国为这本书搜集资料,走访了许多啤酒爱好者的时候,紧接着第一个问题,他们会问:“为什么是你?”

  其实,啤酒爱好者真正所想问的是:我是否是他们中的一员。那怎样证明这一点呢?据我所知,啤酒爱好者之间有着很多交流,但对于“外人”,他们对自己的热情有所保留。所以我会告诉他们自己小时候曾坐在父亲的双膝上饮啤酒,尽管自己还喝过单一麦芽威士忌和葡萄酒,但是什么也比不上在一个暖和的天气里坐在球场或是海滩上来上一杯冰啤酒——当然我得承认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比普通人更多的啤酒知识以及品尝经验甚至是偏好,除了不太喜欢淡啤酒,当然我对喜欢它的人并无意见。在写这本书之前或是现在,我都不会装作对啤酒很在行。在我成长的年代里,人们只知道两种坏啤酒:温啤酒、淡啤酒,最坏的情况是根本没有啤酒。另外,求学期间的穷困生活令我喜欢上了廉价啤酒,它有益健康的功效足以让我对大众市场上那些毫无特色的产品和中产阶级啤酒人士的品味偏好不屑一顾,尽管长期以来我也是个中产阶级的啤酒爱好者。一个能在99纯度,喝上半打巴克红啤酒的家伙是不会喝醉的,这是个你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11-10
为什么是啤酒,为什么是我?(2)

  不过,当我1971年刚大学毕业,按惯例去欧洲旅行,进入了以前毫不知晓的欧洲啤酒世界时,我是真的给吓倒了。后来,90年代早期,当时我正好担任《华尔街日报》驻伦敦记者,开始喜欢上了所谓的英式啤酒,发现所有能满足狄更斯和塞缪尔·约翰逊的啤酒,也能满足我。现在我已经泡在啤酒的世界里一年多了,有机会在全国各地品尝不同口味的啤酒,自然而然我的知识和经验也得到了积累。

  在美国市场上,把国产和进口的啤酒品牌都算在一起大约有3400种。我差不多喝过其中的15%,并且能闭着眼睛分辨星鲨的60分IPA(印度麦酒)、司马特诺斯·朴次茅斯贮藏酒、百威之间的区别。不过我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贬低其他的品牌,因为这并不是在统一的标准下可以衡定的。

  我在这本书里所能带给读者的是一个观察者在进行丰富考察之后所呈现出的感知和了解。这可以恰当地用一个隐喻来表达:那是一条贯穿全美激荡着美国的商业文化,滋润了全美8400万啤酒饮用者思维、心灵以及情感的啤酒长河。如果你对此有所质疑,那么就看看整个啤酒工业吧,年销售额大约750亿美元,超过了音乐影视、移动电话、有线电视以及采矿业。啤酒对整个经济的贡献或是说一个“啤酒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4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五十个州中二十四个州的产值总值和几十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其中包括了几个以字母B开头的国家,如白俄罗斯、玻利维亚、保加利亚等国家。

  但是啤酒在美国并不仅仅是一项产业,它已经融入我们的历史了。乔治·华盛顿在独立战争前就在芒特弗农酿造啤酒,并且强烈指责国会缩减他麾下将士的啤酒供应(每人每天1夸脱)。本·富兰克林也自己酿酒,据说他对啤酒的热爱不亚于霍姆·辛普森。①

  长久以来,啤酒已经成为美国社会最寻常的万灵药、是体育和观众不可分割的伴侣、通向兴奋的大门、上班族的镇静剂、大学生活的发酵剂。你得承认,在配上比萨饼的时候,啤酒是唯一的成人饮料。这项产业以人们对其品牌的忠诚为基础,就像我父亲同弗斯塔夫之间的关系那样。这种忠诚并不是简单的通过口味所获得,而是由市场营销所奠定:巧妙的广告宣传,特别是把品牌同体育、球队,尤其是那些明星运动员联系起来。

  啤酒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是我们抓住了它,把它晃动搅拌,摇匀,提纯,变成我们自己的了。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酿造公司——安豪塞-布斯公司,有世界上最大的单点酿造商——阿道夫·科士公司,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戈尔登。居住在捷克、德国、爱尔兰、奥地利的人们也许就单个人来讲要比美国人喝更多的啤酒,但是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市场,甚至超过中国,尽管这个国家有13亿潜在消费者。美国在2002年共消费了63.5亿加仑啤酒(据最新数据),每个合法饮用年龄以上的美国公民平均每人31.3加仑。这是啤酒的两大竞争对手——烈酒和葡萄酒消费数量总和的7倍。

  过去25年以来,受革新观念的驱使,这种观念我们最后一次见识是在技术萧条前的硅谷,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精神的酿酒业。小酿酒商、酿酒俱乐部和中型地区性的酿酒企业,一起服务于美国的啤酒消费者,并提供了数千个新选择。尽管这些令欧洲啤酒界那些自命不凡的家伙心生不快,但是美国的进展是不容否定的,正如英国著名啤酒专家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Jackson)所说:“这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啤酒景观。”

  不过近来,一些手艺酿造商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生产比主流啤酒公司“更好的酒”了,他们开始坚持自己的“超烈啤酒运动”。我们还能把这些啤酒称作什么呢?要么是通过分析从有2700年历史的土耳其王室坟墓里挖出的饮酒器底部的沉淀物中分离出的成分,进而逆推出酿制方法而制成的;要么就是放弃了所谓的“新鲜”标准,特意把啤酒放在橡木桶或是雪梨酒桶里贮藏一段时间,而后用豪华装饰的瓶子包装,作为上等白兰地的同类酒投入市场;不然就是搀和了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以类似“残破火车风味”这样的名字登堂入室。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11-10
为什么是啤酒,为什么是我?(3)

  但是除了“超烈啤酒”外,你又能称呼吉姆·科赫的“千年王国”什么呢?科赫,作为波士顿啤酒公司和塞缪尔·亚当斯商标的创始人,把啤酒中的酒精含量提高到令人震惊的24%(绝大多数啤酒只有5%)。2001年生产的灌装啤酒不仅是有史以来最烈的啤酒,而且简直就是在啤酒界发射了一艘登月飞船。

  连俄国人都没能超越这次酒精度的“月球之旅”。但是萨姆·克拉基诺,一个“超烈酿造师”,位于特拉华的星鲨手艺酿造厂的创建者,把他的2002年世界黑啤提高了23.6%ABV(酒精含量)。

  他和科赫,谁也没能打败谁。许多啤酒爱好者看待这一切就如同棒球迷们看待20世纪50年代躲避者队同扬基队的对垒。

  据说,在美国每卖出两瓶啤酒就有一瓶是安豪塞-布斯生产的。最近百威淡啤已经超过它的哥哥百威啤酒成为美国销量第一。事实上,大约美国啤酒总销量的38%是低卡路里的淡啤,但是令人震惊的是这种啤酒直到1975年才由米勒酿造公司引进美国市场并随之流行起来。安豪塞-布斯、米勒(2002年由南非酿造集团收购并易名为SAB米勒)、阿道夫·科士这三大公司占有全美啤酒市场份额的80%。除了这些厂家以外,还有曾经实力强大的伯巴斯,现在则是老式啤酒的合同生产商,与它同类的还有斯利兹和弗斯塔夫,仍有为数众多的崇拜者。一些地方生产商包括原林酿酒厂、高瀑布酿酒公司和拉特罗布酿酒公司,还有不计其数的手艺酿造作坊。从进口量来计算,引人注目的有克罗娜和喜力。

  英国后裔也许能带给我们关于民主和自由的理念,但是他们土里土气的浓啤酒并没能在美国生根发芽。德国后裔,像布斯家族、伯巴斯家族、斯利兹家族、哈姆家族、米勒家族等,都在美国的啤酒生意上获益。因为美国这个大熔炉在某种程度上喜欢泡沫丰富的冰爽淡啤。百威把贮藏啤酒的特点——清淡、金色、口感好,发挥到了极致。但它19世纪40年代才被引入美国,三十年后才开始大受欢迎。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冰箱和低温杀菌技术的使用,使得啤酒成为易于运输并且不易变质的商品。从此,贮藏啤酒就再也没有停下挺进的脚步。

  事实上,美国的主流口味,尤其是对淡啤酒的偏爱,并没有同世界分道扬镳:全球啤酒消费总量的95%仍然是淡啤酒。这个民族对啤酒喜爱程度的深入,伴随着迄今已成为一项10亿美元产业的大众啤酒市场的开拓,让像布斯家族和科士家族这样的酿造王朝一朝崛起,也令其他相关产业,诸如种植者、分销商、制瓶商、餐饮经营者、广告业等,获益匪浅。

  除此以外,这也生发出不少小酿酒作坊,今日数量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他们遍布美国各地,通过英特网等现代科技互相联系,构筑起一个微型酿酒世界,并以此重新定义着啤酒的涵义。

  这样,我们就能看到这样一种矛盾:啤酒在世界范围内一片热销,但是主流啤酒却半死不活;在利润方面,手艺酿造者和业余啤酒爱好者却发现德国人、比利时人、捷克人以及英国人都想分一杯羹。手艺酿造者代表了美国啤酒的创造灵魂,尽管他们只占市场份额的3.4%。不过,啤酒也成就了出品克罗娜的墨西哥人家族的亿万财富,他们铸造了举世无双的进口业绩。现在,我们把啤酒放到地窖里贮藏5年,就像红酒和威士忌那样,然后卖到35美元一瓶。同时,啤酒早已渗入流行文化中。我们不得不对一位马里兰州的企业家的精力和眼界表示惊奇,尤其对他花费无数时间的创意——啤酒电视。

  噢,你能想象么,啤酒——如同“美国就是苹果派”般美妙的啤酒——在华盛顿如此积极与精明地维护着自身的利益,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它是美国实力最强大的游说集团之一。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1-10
为什么是啤酒,为什么是我?(4)

  这个矛盾,包括它内在的压力和张力、感情的积聚和分歧、企业家和品格,看起来只能通过一次旅行才能了解。这也正是我想要去做的:这是沿着啤酒长河的文字和形象之旅,穿越啤酒制造者、经销者、饮用者、思想者的领地,努力去探询推动大河前进的不朽动力。

  这本书的记叙核心是我的一次汽车旅行,沿着贯穿我们这个啤酒之国的密西西比河去寻找神秘的“完美啤酒酒吧”(PerfectBeerJoint),我得承认这就好比是透过玻璃啤酒杯的折光来看美国。既然所有的大河都有它的支流和回水处,那我也就不可能在每一个港湾或俊秀的岸边停留下来。所以这本书不是美国啤酒地图或是酒吧、酿造商手册,而是探究(而且是主观的)美国啤酒文化的一种视角。

  为了让读者了解我的部分想法,我必须要申明几点:关于大啤酒(BigBeer)的论述是不可避免的;“超烈啤酒”让我有了关于成熟啤酒酿造业的全新看法。那些耗费一生收集啤酒罐和勉强能称作酿酒人的人仅仅是居住在啤酒世界的边缘。我觉得他们并不适合被我写进书里。在涉及到啤酒酵母的走私和偷窃时,我犹豫了。不过,我认为啤酒女郎在现代啤酒零售中的支柱作用被令人痛苦地漠视了。

  啤酒长河在召唤。这就是我的发现。

  ①SeventhInningStretch,美国棒球比赛会在七局上和七局下的中间作短暂休息。

  ①HomerSimpson:卡通片《辛普森家族》的主人公。

  ①卡真(Cajun),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为18世纪中期由加拿大逃亡到此地、至今保留中世纪法语语言习惯的族群居住地,“Cajun”有时也指法裔路易斯安那州人。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11-10
啤酒塞的剖析(1)

  不要停止喝啤酒,要享受佳肴,要麻醉自己,要做爱,要庆祝那美好的岁月。

  ——古埃及谚语

  佛罗里达州的帕第多礁——佩吉·赖特塞已经被一股喜庆气氛所包围:在一个四月天暖和的下午,一大群人熙熙攘攘地聚集在海边。赖特塞小姐身材高挑,金发碧眼,腰身纤细,穿了一件蓝色斑马条纹的比基尼,光着脚,手里拿着装有米勒淡啤酒的塑料冰水罐。她把罐子抱在身前,就像地铁里的上班族手中拿着报纸一样,从痛饮啤酒的人群中挤过。

  这帮人里有好多都是自行车手,其中一个穿着T恤衫,后面印着:“如果你能读出T恤上的字,婊子跌倒。”

  喧闹的人群中,一个被晒得黝黑的金发女郎穿着惹眼的两件套泳衣,泳衣的图案竟是美国南部联邦的旗帜。当她走近时,以挑逗性的姿势,摆弄着身上的星星杠杠,结果真的有一个身材瘦削、光着上身、穿着宽大的游泳裤的男人停下致敬(尽管并不是朝着旗帜的)。

  自行车手们一阵哄笑。

  赖特塞小姐今年33岁,在亚特兰大的一家私人金融机构工作,对这样的场面已经习以为常了。她只希望自己的酒罐别被撞倒,把辛苦排队得来的酒洒了。这个64盎司的酒罐装得满满的,一根塑料长麦管在里面上下起伏着,她可不想同别人分享。她坐到海边人行道的栏杆上,双手举起酒罐,深吸了一口。

  “我嗜好啤酒,用酒罐喝更方便,”她说着,碧绿的眼睛从棒球帽的帽檐下看过来。“这样我就不用一趟趟回去排队了。”

  她指着一个邻近的酒吧——这是附近17个啤酒站中的1个——在这排队要花10到20分钟等待。已经有80华氏度了,而且气温还在上升,等待就成为让人不耐烦的事情,尽管商家也造出一些东西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消磨时间。旁边,海滩舞台上的一支乐队正在演奏12节蓝调;而另一家露天酒吧的木质台阶上,一位女歌手正在练习克力·登斯克利尔沃特复兴乐队的曲目。酒旗在微风中飘扬,酒吧墙上装饰着俗丽的字迹:“禁止穿鞋,禁止穿苏格兰裙,自助服务。——科利安啤酒”。另一条这样写着:“露出你的屁股比赛”,这是由荷兰啤酒制造商喜力发起的。(扫兴的是,并没有公布奖品是什么。)

  一个酒吧附近有一座亭子,那里卖文身贴纸。图案从卡通小猫到哥特式恶魔,就是被有一定倾向的宗教人士称作撒旦的那种,应有尽有。文身5美元起价,如果多付100美元,你就可以随意选择文身的部位。“是啊,我已经做了不少了,”雪莉说着,她就是一个假文身艺术家,“到现在,没有什么比这更狂野的事了,但是天黑以后,谁知道呢?你会对人们的文身要求惊讶不已。”

  这就是发生在佛罗-巴马酒铺的情景,当时正举行鲻科鱼投掷比赛。这幢有名的海滨酒铺,刚好坐落在佛罗里达与阿拉巴马的分界线上。鲻科鱼是一种银色的小鱼,体长一英尺,在海湾岸边很常见。此地通常被称作乡下的里维埃拉(南欧度假胜地),并且以其碧水银沙闻名于世。无论是熏或炸,鲻科鱼都是当地的美味。这项每年一次的享乐主义盛会,已经举办到第18届了。比赛没有什么特别规定,谁都可以参加,而后通过性别、年龄分组,看谁能把一至两磅重的鲻科鱼扔得最远。这是吉米·路易斯——长期在佛罗-巴马作乐手,最先向酒铺的法定老板——乔·吉尔克莱斯特建议的。他在此之前刚观看了俄克拉荷马州牛仔表演间歇的扔牛尾比赛。鲻科鱼似乎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吉尔克莱斯特既有丰富的幽默感,又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当他听到这个建议时,立即意识到这是个销售啤酒的好机会,于是“扔鲻科鱼大赛”就诞生了。

  这项比赛的全称是:“州际扔鲻科鱼大赛”,因为选手必须站在位于佛罗里达州一侧的直径10英尺的圆圈里,然后猛然把鱼扔过分界线,投向阿拉巴马州。场地选在沙滩上,就像经过精心布置过的玩跳房子用的小方格,并用那种警察用来设置路障的红色塑料飘带来标明场地。旁边设有白色的积分牌。裁判带着标尺来回跑着,就好像是判罚一场标枪比赛,而后有人通过扩音器宣读成绩。唯一的规则是:不能带手套并且不能越界投掷或是把鱼扔出边界,因为这会砸到在一旁的观众。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11-10
啤酒塞的剖析(2)

  投掷技术在不断翻新。有人用扔铁饼的方法;有人用投球的方法;还有人张开鲻科鱼的侧鳍,就像纸飞机一样把它“飞”出去(小贴士:鲻科鱼飞得不怎么远)。不过最常见的方法是把鱼首尾对折,然后举过头顶,像摔球那样扔出去。来自田纳西州奥科希尔的迈克·“吴迪”·布鲁恩就是用这种方法在1996年创造了178英尺的记录(这相当于在扬基棒球队主场的右中心把鱼打回本垒)。

  布鲁恩,看起来就像演员伍迪·哈里森所扮演的工人,是六届冠军的获得者。多年来,北美橄榄球大联盟的四分卫肯尼·“蛇”·斯塔伯勒也参加了比赛,这令布鲁恩的纪录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同样令人难以忘却的是布鲁恩的战略。几年前,他在“鲻科鱼大赛”的纪录片中作了解释,这一般可以在佛罗-巴马的礼品店里花15.99美元买到录影带:“在我投之前,我会喝四五罐啤酒,当然不能把自己喝醉。”

  事实上,不论是选手,还是像佩吉·赖特塞这样的观众,都会以饮酒来为比赛助兴。准确地说:扔鲻科鱼比赛不过是为大家畅饮啤酒找个乐子罢了。尽管你也能在佛罗-巴马酒铺喝到像致命的黑泥流这样的烈酒,但它却是美国最棒的啤酒铺之一。而“扔鲻科鱼比赛”也是全美最盛大的周末啤酒聚会之一。

  在夏日旅游季节的高峰日子里,一个拥堵的周六夜晚,巴马通常会吸引1500人。现在这里有大约2000人,夜深后,会增加至3000到4000人。而这只是3天活动的第一天。在全部活动结束以前,则会招揽20000名顾客。好在巴马占地1.25英亩,并且除了五间室内酒吧外还拥有野外帐篷、饮食摊位、简易建筑和野餐桌(更不用说专门为这些活动准备的25间移动盥洗间)。所有这些都得益于美丽的海滩,它既是巴马的财产,更是公众的财富,让人们在这里驻足嬉戏。24年前吉尔克莱斯特罄其所有——100美元,外加朋友的借款买下这里的时候,这儿不过是幢破房子。而今,经过不断地增建和翻新,它看起来已经是一连串的简易房子了。给人的印象就是有建筑师精心为好热闹的酒徒们设计的夏日露营场所。巴马已经在2002年被《材料》杂志选为全美最好的酒吧之一,这不是讽刺挖苦,而是对吉尔克莱斯特设计的最高奖赏。

  当我以作者的身份畅游美国啤酒文化的时候,我来巴马过周末,既不是来扔鱼,也不是来喝啤酒或是体验那狂欢节式的大场面。相反,我只是想凑近一点来观察巨大的美国啤酒机器:市场的聚集、分散和大众零售商的英勇冲锋把年产值750亿美元的啤酒业不断向前推进。巴马在自己的网站上宣称自己是“全美最后的公路之家”。口头的自夸很可能会导致口水战。德克萨斯州啤酒店也不逊于巴马,并且营销理念和数量要远远超过对手。不过,巴马的确位于一个有真正价值的地方,年销售额超过50万美元。它又是美国啤酒、音乐、流行文化的汇合处。这里蕴涵着难以捉摸的环境和精明老练的商业本能,就像乔·吉尔克莱斯特一样。

  乔·吉尔克莱斯特是一个随和的人,说话带着那种令人愉悦而又慢吞吞的南方腔调,有着他家乡——佛罗里达州的彭沙科拉的口音。他已经60岁了,但看起来只有49岁。他开朗、友善、笑容可掬,带着调皮的神情,而这又被他故意弄皱的衣服和棒球帽或是船长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他就是个被岁月强行带到成人世界的小捣蛋鬼。他6英尺高,中等身材;这个形象可能正适合他这么个生意兴隆的旅店老板。他的店使他能在深夜制出各式酒样。他的手中握着造就啤酒肚的所有原料,他试图通过不时的高尔夫赛把它们留在海边。他自己住在海湾上的一栋木质房子里,离巴马不到10分钟车程。家里养了两只猫,43英尺长的帆船虽不能算是游艇,但也足够让他在上面休息了。他最喜欢的车是一辆相当破旧的1976年凯迪拉克敞篷轿车。对于任何一个百万富翁来说,这种生活都是相当低调的。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