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567阅读
  • 36回复

空明传烽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卷一 顺流逆流 三十二回 五人
 
  桓震虽然颇不甘心,但是话已说绝,不走是不行的了。他站在街中,望着夜色中信王所乘的马车辘辘而去,想到这一分手,以后不知可能再有机会接近这个未来皇帝,心中忍不住追悔不已。懊恼了一阵,终于无法可想,只得慢慢走回谯楼去寻杨家四口。其时已经是深夜,杨太夫人、杨夫人和杨渊都已经睡熟了。傅山和那红衣少女却都不曾睡,两个人坐在那里,一面等待桓震,一面闲聊胡扯,打发时间。
  傅山看见桓震上来,叫道:“大哥快来,咱们想出了一个法子,管教能顺顺当当地劫了杨之易出来。”桓震大喜,连忙催他快说。傅山不慌不忙地道:“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要救得杨之易,全在这十个字上。”说着与他嘀咕了一番,桓震听了,也是大声称好。只是细细盘算之下,傅山这条计策,至少须要四个人方能成事,自己这里三个人固然全都要去,终不成让杨家的三个妇女一个孩子,也都披挂上阵罢?然而这桩事情,又不是能够请外人助拳的。这倒一时没了计较。桓震突然想起信王门下那几个探子来,心想这等人身手定然不差,倘若得他们相助,哪里用得着这般麻烦,直接冲了进去,抢人便走,何等干脆利落。只是刚刚才与信王失之交臂,此刻却到哪里再寻他去?然而杨之易却又不能置之不理,说不得,便是三个人也要硬着头皮上了。
  岂知次日一早,刚出得谯楼,便见一大群人聚在那里,不知看些甚么。桓震分开人群,奋力挤进去看时,却是一张告示,说是甚么杨之易代父泣告,家贫不能奉养母亲祖母,鬻子求活云云。下面还盖了一个殷红掌印,倒像是用血印成的。桓震甚是惊讶,挤将出来,与傅山和那少女说了,两人也是十分惊讶,不知怎么会有这等东西突然出现。
  正要快些回转告知杨家人,却听围观人群当中一个挑着担子、菜农模样的道:“杨大人一世清廉正直,想不到死后遗族竟然这般凄凉!”旁边一个似乎是个屠夫,粗声大嗓地应道:“正是正是,杨大胆的为人,咱老子向来是十分佩服的。”又一个小贩打扮的道:“杨大胆是谁?”那屠夫嗤道:“杨大胆你也不知么?杨大胆便是杨大人的绰号了,当日他给下狱的时分,当真是胆大过人,宁死也不低头,始终也不曾认得赃,那汪……”他想了一想,始终没想出是汪甚么来,只得道:“汪大人,不是说‘世岂有贪赃杨大胆在’么?”他此言一出,菜农小贩纷纷应和,一个头戴方巾,生员模样的笑道:“你说错了,不是‘杨大胆’,是‘杨大洪’,杨大人的别字叫做大洪。”说着不由神往道:“世岂有贪赃杨大洪哉!”他在那里摇头晃脑地说些甚么别字,那几个贩夫走卒却并不睬他。那菜农道:“我瞧大胆也没甚错,杨大人敢去捋那人的虎须,可不是大胆了么?”众人又是一阵纷纷附和。
  那屠夫性子甚急,焦躁起来道:“管甚地大胆还是大洪,现下杨大人的儿子要卖杨大人的孙子了,难道咱们便眼睁睁瞧着不理么?”那生员击掌道:“正是,尊兄言之有理,晚生这里却又一议,咱们写了捐帖散去,各人凭自己力量认捐,若能少助一二,岂不也是一桩千古美事?”众人纷纷称是,当下那生员便要去写帖子。
  只听人群之中,一个人尖声说道:“一班无知愚民,尔等全给那杨之易骗啦!”众人瞧时,原来是一个读书四十年不中的老童生,名字叫做范晋,生得扫帚眉,尖下颏,两撇鼠须,勾肩缩背,样子十分猥琐。这人屡考不中,后来便索性弃了学业,做了街巷间一个包揽词讼的讼棍,官府黑道皆有勾结,时常做出些事来,远近驰名,人人皆知是著名的血吸子,惹不得。他这等人,自然不会有人愿意听他说话,当下挑担的挑担,推车的推车,便要散去。范晋见无人理睬,急道:“怎地尔等不信么?我对尔等说,那杨之易是一个好赌成性的赌棍,甚么家贫无力赡养母亲,杨涟临死留下的钱财,全都被他将来赌博花销尽了。前几日我还在大树胡同那边瞧见他伏在赌摊上耍钱,后来百赌百输,想是没钱还债,给人扣了起来罢。”
  这等人素日胡扯八道惯了,怎会有人相信他口中言语?一个后生突然在旁道:“原来那日我瞧见的便是杨之易?”众人看他时,却是一个卖烧饼小贩,向来买卖诚实,信誉甚好,再问他究竟瞧见了甚么,原来这小贩那日走街串巷,经过大树胡同,远远看见一群粗汉,拥着一个破衣烂衫的文士,推推搡搡而去,他不愿多管闲事,径自叫卖烧饼去了。此时给范晋一提,立时便想了起来。若说范晋口中说出之话都是放屁,这个烧饼小贩言之凿凿,却教众人不由得信了几分。当下便有人纷纷议论,说甚么父贤子未必肖啦等等。多数人却仍是不信。
  那少女与杨家素来相好,听着众人纷纷议论,便即有些按捺不住,双眉一挑,面露怒色,就要上前呵斥那老童生范晋。桓震一把扯住,在她耳边低声道:“不可莽撞。敌暗我明,还是观望为上。”她面色一红,甩脱了桓震,将头一偏。桓震讪讪地收回手,摸了摸自己鼻尖。
  这时只见人群又是一阵喧哗,一个中年妇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地挤将进来,倚在墙上,拍着那鬻儿告示大哭道:“好狠心的夫啊!”跟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数落个不了,说的既是湖北话,又是边哭边说,语音很是模糊,桓震好容易听了个大概,却是埋怨丈夫狠心将儿子卖去,一时间不由得大大惊讶起来:杨之易的妻子自己却是见过的,虽然穷困,可没潦倒到这等乞丐般的地步,身上衣服固然破旧,却浆洗得十分干净,哪里有如此邋遢模样?这女人自然不是杨之易的妻子,却又是从哪里冒出来作怪的?当下不由有些发楞,岂知他这一会愣神,却坏了大事。
  众人自不会知道杨之易的老婆竟也有人冒充,那些原本半信半疑的,一见她哭哭啼啼,当即信了八分;那些原本便信八分的,现下就十足当真了。范晋怪声怪气地叹息道:“杨大人一世英雄,生个儿子却是这般无耻,真是可怜啊可怜!”众人平日虽不齿他为人,此刻听了这句说话,倒觉十分有理,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议论。但凡世间谣言,都是如此,愈传愈是活灵活现,这群谣言源头四散而去之后,或说与丈夫听,或说与妻子听,或说与朋友听,一传十十传百,杨之易这个嗜赌鬻子的名头便算是打出去了,甚至有人还说得如同亲见一般,道是某月某日杨之易将儿子卖给了谁,还有说是他连老婆也都卖了的,便在某某家青楼,竟也真有那等无聊之人,居然巴巴地赶了去光顾。
  桓震见了这等情形,一发相信自己先前的判断正确,那大猢狲定然是为了甚么目的,要大坏杨氏一门的名声。只是究竟为了甚么,这却无处着手。瞧事态发展,对方似乎并不想伤害杨之易性命,现下既然谣言已起,对方的目的也算基本达到,近日便该当放杨之易出来,要他做过街老鼠,被大众戳脊梁骨了。己方虽然这一回终于失败,好在杨之易性命无碍,也可松一口气了。至于谣言,传谣原就是人的天性,尤其是杨涟这等名人之谣,更是人人津津乐道的饭后谈资,那也只好由得他去。
  不论如何,这件事总算告一段落。桓震想起自己早就要去山西会馆探问周老消息,却给杨家这件事情绊住了不得闲,算算囊中盘缠所余不多,还是快些办完了事上路的好。当下便要与那红衣少女告别了,心中倒隐隐有些舍不得。两人站在街中,挥手告别。桓震瞧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突然间想起,自己与她这数日相处下来,竟然彼此都未通姓名,连忙高声大叫道:“姑娘,芳名可能见告?”那少女听得他呼唤,回头一笑,俯身在地下拾起一块石子,在怀中取出一件物事包了,远远向桓震掷了过来,笑道:“我姓颜!”桓震手忙脚乱地接了,一面大声道:“我叫桓震!”但见那少女冲他挥了挥手,径自去了。他伫立良久,方才看自己手中,却是握了一条淡绿色的帕子,散发出浅浅香气,仔细看那角上,却是绣着“佩柔”两个小字,心中道:“原来她叫做颜佩柔……”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卷一 顺流逆流 三十三回 重逢
 
  京中的山西会馆,总共也只有那么十四五家,桓震一间间地问去,却都说不曾见过这般的两个人。直问到最后一家临汾西馆,方才探到了消息,那会馆的一个执事,说是大约七月间确有一对周姓的祖孙,前来落脚,但却只待了不到半月便即离去,此后再没往来,也不知去向何方了。桓震心中郁郁,谢过了执事,告辞回到下处。他与两人相处时间并不算久,对于周士昌在京中的人际关系所知甚少,除却山西会馆,再也想不到还能往何处去探听两人的去向。当日蒋秉采与他分手,只说周士昌进京是为了寻一个旧交替他设法转圜,却没说明那旧交的名姓住处。然而现下要再寻蒋秉采去问,也已不能。
  他一面吃饭,一面冥思苦想,猛然记起周老曾在工部营缮所任职,心想若是到该处去问,或者还有记得他的,甚至于他进京之后,曾去寻访昔日同僚,也未可知。只是自己一个布衣白丁,没头没脑地闯到衙门中去,未免太也可笑。况且六部衙门是在内城,若是就这么撞了去,多半要给扣一个骚扰禁宫的罪名,杀头了事。愈想愈觉希望渺茫,不由重重叹气。恰好伙计送菜上来,听得他拍桌长叹,也是好管闲事,便问他何事烦心,听说要寻工部营缮所的官员,当下笑道:“那有甚么难了?”说着伸手向东一指,道:“朝阳门外现下正有大工程,客官一早去工地上候着,定能见着营缮所的主事。”桓震甚喜,顺口问道:“甚么工程?”那伙计左右一瞧,摇摇头,闭紧嘴巴去了。
  桓震虽觉奇怪,却也不以为意,只道明日便能打听得周老消息,甚是高兴,这一夜睡得十分安稳。次日一早,便约了傅山一同往朝阳门去。这朝阳门是北京内城的东门,定名于正德年间,与阜成门隔着皇城相望。两人一路走,便见许多担瓦挑坯的小工,随着行不多远,果然见一片地基,范围甚大,距离内城城墙,不过二三十丈光景,工匠往来忙碌,挖坑的挖坑,竖桩的竖桩,个个热气腾腾,眼中哪有他这两个闲人在?站了片刻,并没人来管他。桓震拦住一个工头模样的,问他管事的官员可曾来,那工头百忙之中伸手一指,跟着便又去了。桓震顺着他指的方向瞧去,却见不远处一个长衣男子,独个儿坐在一堆泥土之上,手中握了一只紫沙茶壶,迷着眼睛小口啜饮,想来便是这里级别最高的人物了。
  当下上前与他搭讪,那人是营缮所的所丞,为人性子却也随和,听说桓震要寻数年前做过所正的周士昌,想了一想,道:“当年他做所正之时,我不过是个小小文书杂吏,与他并不相熟。”顿了一顿,又道:“现如今的所正公铭乙,早先与他很是交好,你要打听周士昌的下落,不妨便去寻他。”桓震问了公铭乙住处,谢过了他,顺口问道:“不知这里是甚么工程?瞧来似乎规模甚是宏大。”那所丞苦笑道:“便是厂公的生祠了。”桓震大为惊讶,没想到自己居然有“幸”目睹这种中国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个人崇拜建筑,虽然只是地基,占地之广,规模之大,却也教他大开眼界。这时一个工头奔了过来,叫道:“林爷,不好了,那边土坑滑壁!”那所丞霍然跳起,对桓震一拱手,匆匆说声“少陪”,随着那工头疾步而去。
  傅山叹道:“这般劳民伤财的勾当,居然如火如荼,当真不知那些大人老爷们都在转些甚么念头。”桓震却知道后世的另一些事情,想了一想,笑道:“若是我对你说,一国之中人人说话吃饭,睡觉拉屎之前都要念颂一个人说过的言语,你相信么?”傅山瞪大了眼睛,道:“这人是谁?是佛祖、观音么?”旋即自己摇头道:“不对,不对,佛祖观音并不是人,却是神灵。”桓震叹道:“不是。我说的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傅山摇头道:“我不信。便是本朝太祖,虽然颁行大诰,命令人人阅读,也从没有要百姓如此这般尊奉。”桓震苦笑不答,心想连明朝人也不相信的事情,居然发生在二十世纪,若是掉转过来,自己是明朝人,恐怕也不会相信这等荒诞言语。
  两人并不耽搁,一路问讯,很快便找到了公铭乙的宅子。一问之下才知,原来周老自从离开临汾西馆,便一直在此处借居。这一来真是喜出望外,公铭乙听说老友的女婿来了,自然殷勤相待,一面令人去请周老和雪心出来。过不多时,只听得雪心一面叫“桓哥哥在哪里?”一面奔将出来,瞧见的却是一个蓄起络腮胡子的瘦高条子,一时间竟没认出来,倒在那里怔住了。桓震摸摸自己两腮胡须,心想几个月不刮胡子,连自己也都不认得自己了,何况旁人乎?当下冲着雪心做个鬼脸,嘿嘿一笑,道:“怎地才几月不见,便不认得了?”
  雪心大喜,上前扯了他胡须一把,笑道:“桓哥哥,怎地你留了这么一把胡子,看起来好生奇怪。”桓震自嘲道:“哪里是我想留,只是连个剃须刀都没有……”他剃须刀三字出口,立时发觉不对,连忙把下半句吞了回去,过去跟周老见礼。周老却并不知道他这几个月间的遭遇,只道他是刚从灵丘来,当下问道:“你怎地便来了?灵丘可有甚么事情么?”桓震一转念间,便觉能不告诉他们的还是不要告诉,当下只说并无甚事,拿几句闲话撇了开去。
  几人说话之时,傅山一直瞧着周士昌面色,只觉他气色甚是不对,过了一阵,终于忍耐不住,吞吞吐吐地开口要替他把脉。周士昌这才发觉旁边还有一人,责怪桓震道:“震儿,这是你的朋友罢?怎地也不叫咱们认识一下,好生怠慢。”桓震连连称是,只说傅山是自己来京路上结交的义弟,医术乃是家传,十分精湛,给他看看有益无害。周老听说如此,自然欣然答应,当下坐了下来,请傅山把脉。
  傅山两手轮换,直把了一个多时辰,又看了周士昌面色、瞳仁、舌苔,问了他平日一些病状,这才道:“周老此症,称为肺胀。凡人肺脏久病不愈,相互交织,肺脾肾三脏虚损,乃至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因有此病。先严早年著书,曾提到此病验方加减,分为水停痰凝、气虚气滞、痰瘀相结三种。我观周老唇暗舌紫,当是最后一种。”周士昌道:“肺胀之症,老夫瞧过许多大夫,早已诊出,至于三种病状,却不曾听医家说起。”傅山笑道:“那是先严自立之说。”周士昌“啊”地一声,道:“佩服,佩服。可惜……”傅山面色一黯,道:“小子自幼从父学习医道,这病却也治得。”说着要雪心记下了几个验方,每日服用。至于那甚么三子猪肺汤,自然便不必多事了。
  当晚饭后,几人在院中闲谈,桓震这才知道,原来周士昌当日上京,本意是要寻自己的一个同年,在京中刑部清吏司供职的,请他设法挽回蒋秉采之事,哪料到得京中,方才得知这同年数月以前得罪了魏忠贤,已给削了官职,逐回原籍去了。周士昌无法,只得暂且在临汾西馆住下,候灵丘那边有消息来,再作计较。不久听说蒋秉采罢官还乡,已然离开,想想自己在京无用,也要打点回灵丘去。哪料刚要启程,突然病发,数度垂危,临汾西馆的执事见状不妙,将他祖孙赶出。幸好他虽然病重,神智倒还清醒,挣扎着写了一封书信,雇人送到公铭乙处。公铭乙闻听老友落难,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当下将两人接到自己家中居住。好在这公铭乙是个老年鳏夫,一个独女早已出嫁,家中正是冷清,倒乐得有人做伴。当下周士昌便在公家养病,直至如今。
  谈了一阵,公铭乙笑道:“你们一家久别重逢,正当好生聚话,老夫可就不打搅了。”说罢,自去安歇。傅山见状,便也回自己客房去了。又过片刻,周士昌推说身体不适也去了。一时间院中只剩下桓震与雪心两人。
  雪心瞧着桓震的大胡子,格格直笑,道:“桓哥哥这胡须当真好玩。”桓震伸手摸了一把,苦笑道:“有甚么好,每日早起洗脸都麻烦得紧。”心中忽然想起,不知有没有法子自己做个须刨之类的东西使用,不然就这么留一世胡子,岂不郁闷到死?他后世学的是机械工程,虽然与须刨并不相干,但一艺通百艺通,细细回想曾用过须刨的内部结构,倒也给他记起了十分八分,只是这个时代,哪里有法子造这种东西出来?不过空想罢了。连带想到,后世的甚么自行车之类,若有合适的材料,要自己做一辆出来也并不是甚么难事。
  然而四川虽然产钢,他对炼铁炼钢之类却是一窍不通。若说大跃进时期土高炉的遗迹,幼时在山间玩耍,倒是见过几座的。转而想到不知这个时代的炼铁技术发展到甚么地步了?依稀记得,明代山西一带已经用焦炭炼铁,只是自己却并没见过。钢铁对于制造兵器固然重要,但17世纪中叶的战争,火器已经占了一定的比重,同样的时间,与其花来研究铸铁,不如用以琢磨火药。只不过这两样哪一种都非自己所知,看来以后须得时时注意,遇到此道中人万不可轻易放过。
  雪心见他摸着胡须发呆,只道他甚是不喜留须,眼珠一转,突发奇想,跑回自己房间,取了一柄小小剪刀来,笑道:“我来替你剪去,可好?”桓震要过了剪刀,道:“多谢你,我自己来。”剪得两下,发觉自己给自己剪胡子,甚不趁手,当下将剪刀向怀中一揣,道:“等我回房,对着镜子剪去。”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卷一 顺流逆流 三十四回 义方
 
  [——笔者注,回目源出春秋左传: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桓震所以在京中逗留,便是为了探望周老,确定他两人平安无事。现下既然见过了面,便要赶紧赴遵化去了。起初他应承赵南星,只是为了暂且谋一个栖身之地,后来渐渐起了有为之心,便觉这遵化兵备乃是一方守将,实在是一个可以结交的角色。次日起来,只对周士昌说要同傅山去遵化投傅家的一个世交,以谋进身之途。周士昌见他肯图上进,自是一口答应。雪心素常便给爷爷教训,自己将来要做桓哥哥妻子的,现下才刚跟他见面,又要分别,未免有些不乐。傅山见她嘟着嘴几乎要哭,当下拉着她讲说周士昌用药须得留心之处,雪心关心祖父,给他这么罗嗦一回,居然也就忘了桓震要走。
  当下胡乱用些点心,便要告辞。公铭乙瞧他心急要去遵化,也就不加挽留。桓震临走之前,却还想再去瞧瞧杨家的情形。傅山自然是无有不可,当下两人一起往谯楼去。哪知甫到城下,便见一大群人围在那里,对着城头之上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仰头看时,却是一个青衣老妇,颤颤巍巍地立在城头,竟然便是杨太夫人。[——笔者注,这一回写杨家三个女人,着实混乱。杨太夫人指的是杨涟的母亲,杨夫人指杨涟的妻子,杨妻指杨之易的妻子。明代仅一二品大员的正妻可称夫人,我这里也不管那么多了。]桓震大吃一惊,连忙拨开人群,奔上城去,却见杨太夫人双足立在城墙罅处,大约站得久了,两腿略略发抖,叫人十分担心。杨夫人、杨之易和杨渊,四个人围做一圈,都离开太夫人数丈开外,没一个敢上前。城墙的另一边,却也站了一个女子,自己却不曾见过面,哭哭啼啼,倒像是也要寻死一般。他见颜佩柔并不在,心下略略有些惋惜,旋即在心里自己掴了自己一个耳光:这甚么时候,居然还能想起这等事来?
  他这却是初次与杨之易见面,只见他一张脸颜色苍白,眼窝青黑,两眼无神,头发胡须似乎几日未梳理过,如同一堆茅草。身上着一件青布直裰,满是污秽,如无一条黑边,看起来倒像僧袍。杨渊瞧见桓震,连忙跑了过来,带着哭音道:“不好了,哥哥!阿爹一早回来,说了几句话,太婆婆便跑上城来,说是要从这里跳将下去,跟着娘也跑到那边,”说着一指另一个要寻死的,道:“也……也要跳下去!”至于事情真正缘由,他究竟年纪幼小,又是受了刺激,颠三倒四地怎么也说不清楚。桓震见问他无用,便去与杨之易见过,简单通了名姓,只说自己是杨渊的朋友。杨之易瞧着他,似乎对于杨渊能有这般大的一个“朋友”,十分狐疑,瞪了半晌,猛然间扑上来揪住桓震,歇斯底里地道:“你们害我还不够么?还要来害渊儿!”他神智混乱,发疯一般地卡住桓震脖子,桓震给他卡得透不过气,挣扎着伸腿在杨之易足下一钩,杨之易立足不稳,仆倒在地,放声大哭。
  杨太夫人转过身来,呵斥道:“逆子,哭甚么?徒作小儿女态!”对桓震道:“逆子无行,倒教桓公子见笑了。老身代他赔罪。”桓震连称不敢,便请她下来说话。杨太夫人笑道:“桓公子,老身站在此处,自然便是寻死了,怎肯下去?”杨渊听她说要寻死,又哭了起来。桓震暗暗寻思,太夫人为什么忽然这样?不必说,根源定然是在杨之易身上了。杨之易却又是一副痴呆模样,不论怎么问,也不会出一声的。
  傅山却过去与杨夫人扳谈,三言两语间竟给他问了出来。原来前日桓傅两人和颜佩柔离开之后不久,杨家便接了一个消息,道是教他们翌日何时何分,往何处去接杨之易,却没再索要银钱。一家人心中大喜,到了时候,便由杨妻依约前往。那约定的所在,却是一条繁华大街,往来人等甚多。杨妻瞪大眼睛瞧着每个来往的行人,生怕一不留神,错过了丈夫。直等到中午时分,这才瞧见丈夫身影,这一见之下,几乎将她三魂六魄吓得飞了一半,杨之易蓬头赤脚,胸前挂了一块大大水牌,上写“鬻儿资赌,失节无行”八个大字,下面又有一篇骈四骊六的记,将杨之易如何好赌成性欠了大笔赌债,如何卖儿卖妻云云写了一大篇,字里行间处处都在羞辱杨家先祖。杨妻也是出身书香,认得字的,看了这篇记,不由得几乎气死。杨之易却像已经傻了一般,也不管旁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只是挂着那块水牌,一壁痴笑,一壁在街中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
  杨妻又是恼怒,又是心痛,连忙将他拖到个僻静去处,取下了水牌,正要给丈夫整理容貌,杨之易却一把推开,狂奔而去。杨妻目瞪口呆,无计可施,只得回到谯楼。太夫人问起事情经过,她不善说谎,只得着实回禀了。当下便将老太太一气一个死,不住口地咬牙发誓,一旦逆子回来,必要一顿痛杖打杀了方罢。
  杨之易却是不知在何处直游荡到次日清晨才回,神色间仍是呆呆的。杨太夫人原本赌咒发誓要将孙子打杀,一见他面,却又杀不落手,提起拐杖乒乒乓乓地敲打一顿,可远不至于死。打罢,只觉得教孙如此,自己人生了无意趣,不如追寻老爷去罢,当下拄了杖,颤颤地爬上城来,便要跳下。余人大惊,也都跟着奔了上来。杨妻见祖母为了自己丈夫寻死觅活,登时羞愧无地,也要随着跳城。杨夫人两边解劝,说得嘴皮磨破,杨之易却只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若不是方才桓震上来,引得他动手打人,想必两个女人跳了下去,他还要在那里发呆呢。
  桓震但觉杨之易的情形十分奇怪,倒像后世见过一些服了迷幻剂的不良青年模样。当下教傅山给他把脉,傅山把了一回,只说脉象十分紊乱,却瞧不出是何病症。桓震也不管他,心想杨之易老婆寻死,乃是为了杨太夫人要死;只消劝得太夫人下来,那么杨妻自然也就不死了。
  当下凑上去打了一躬,道:“太夫人,人生何等有趣,何必要死?”杨太夫人摇头叹道:“娑婆有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而极乐众生,有莲华化生之乐,而无胎狱生苦。有相好光明之乐,而无衰变老苦。有自在安宁之乐,而无痛痒病苦。有寿命无量之乐,而无四大分离,数数死苦。有海会相聚之乐,而无爱别离苦。有上善俱会之乐,而无怨憎会苦。有所欲如意之乐,而无求不得苦。有五蕴皆空之乐,而无五阴炽盛苦。两土秽净、苦乐悬殊,切愿往生,离苦得乐。”她这一段话,却是杂阿含经中的句子,桓震对于各种宗教向不感冒,想了一想,才明白她是说,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相聚分别,有求不得,皆是苦楚,不如极乐往生,无生无死,五蕴皆空,离苦得乐。
  沉思片刻,道:“既然五蕴皆空,那又何必介意?既不介意,那又何必要死?”杨太夫人凄然摇头,道:“少年人,你不懂。”说着仍是要跳。桓震大急,所谓人急智生,突然间想起什么来,当下喝道:“佛祖说万物一般,众生平等,是也不是?”杨太夫人笃信佛教,听得桓震跟她谈佛,便不即跳下,转过头来,道:“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桓震这却听不懂她说些什么了,正要开口再劝,却听傅山道:“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心下大急,暗道自己正在这里费尽口舌劝她不可死,怎地兄弟却说出这等话来?正要拦阻,傅山又道:“轮回六趣,如旋火轮。有业感即入轮回,太夫人我执我见,恐怕不能离苦得乐。”他却是说,如果执着于极乐和现世的分别,那便是存了“我执”,有了业感,必定重入轮回。
  杨太夫人闻听此言,脸上变色,须知对于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而言,还有甚么比给人断言死后不能往生极乐更加可怕的事情?一阵强风吹来,太夫人身子晃了一晃,微微发抖,几乎摔将下去。当下惨然自语道:“各随缘去。”对着杨之易道:“尔好自为之,无改乃父之志。”说着纵身而下。桓震扑上前去阻拦,一把竟没拉住,眼睁睁地瞧着她从十数丈高的城墙直坠而下,摔得血肉模糊。
  他始终不知,杨太夫人究竟有甚么非死不可的因由。想起读古史列女传,都说某某女守节、自尽、自残,后汉书中更是载了一个谏夫不成以死明义的赵阿,想这杨太夫人也是赵阿一流人物了。然而这般死了,究竟又有甚么用处?他读史之时,见到此种故事,往往不以为然,甚至嗤为道学家胡编乱造,料想人人爱惜生命,怎会有人去做那等无用之事?如今亲眼见了,但觉心中十分迷惘,一则以为太夫人死得十分不值,一则也开始怀疑,那历代列女传中的守节、自尽、自残故事全是真实,不由得毛骨悚然起来。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卷一 顺流逆流 三十五回 再会
 
  死者已矣,倒是操办身后事要紧。然而出殡手续很是烦杂,桓震却不能等过头七出七,接三唪经,当下寻家店铺,借了纸笔,要傅山给周老写了封信,求他一力支持,又指点杨家人去公铭乙处不提。
  城下人群见死尸已经抬走,唯余血渍一滩,想也是没甚看头,也就渐渐散去。桓傅二人方才一阵忙乱,耽搁了许多时候,看看天色已经不早,当下便要上路。岂知正要出城,忽然听得一阵喝道之声,后面支支呀呀,来了一辆囚车。桓震连忙扯一把傅山,闪在路旁,瞧着那囚车过去,忽然觉得车上囚犯的面孔很是熟悉,细细一想,竟然便是当日自己过卢沟桥时候遇到的那个房山县杨柏。他的妻儿却并没看见,不知何处去了。杨柏似乎也认出了桓震,远远地向他瞧了一眼。有心拦住一个押送的差役问问这是去往何处,却又怕惹祸上身,只得罢了。
  眼看着囚车越行越远,终于出了城门,忽然觉得后颈一凉,似乎给人塞进了什么东西,连忙伸手去掏,哪知却给人在腕上弹了一下,当即手臂又酸又麻,不由自主地垂了下来。他心中大惊,只道有人要对他不利,岂知等了半晌,竟然毫无动静,回过头看时,身后却并无一人。傅山见他脸上神色古怪,出言相询,他只推说要去登东,匆匆寻个僻静所在,解开上衣,果然啪嗒一声,一物掉了出来,拾起看时,却是一个指头粗细的蜡丸,剥开来,里面是一张纸条,打开来看时,写的却是“今夜春华楼听小苏三”几个字,笔锋很是秀丽。他心中十分奇怪,细细回忆,猛然间恍然大悟,心道定是朱由检命人约他,心中不由得大喜。
  他只道上一次已经错过了结识信王的机会,没成想就在离京之际,竟然又与他搭上了线,这一来真是喜出望外。然而大喜之余却也想到,自己一介白丁,无财无势,信王找自己干什么?所谓投以木瓜,必望琼瑶,蚀本买卖可不像朱由检这等人会做的。但这般空想终究无用,还是要晚间前去赴约才能明白个中究竟。
  这件事情他却不想这么快给傅山知道,当下将纸条团成一团,吞了下去,这才走回来寻傅山,只说自己有些事情未了,要在京中再停一日。傅山神色间颇为疑惑,终于也答应了。既已与周士昌等人告辞,他也不愿回去徒惹口舌,万一周老问起,还要编个理由搪塞。当下寻个客栈住了。
  到得天色将黑,他便寻个借口,溜了出来,径往春华楼去。不成想到得门口,抬眼瞧见一人,低着头站在那里发呆出神,居然便是傅山。他吃了一惊,心想难道他得知自己要来此处与朱由检会面,故而特意赶来?但瞧他低了头在那里苦苦思索,却也不像是瞧破了自己作伪。他自从认得傅山以来首次骗他,虽说这是不愿他卷入更多事端,乃是为了他好,心中却着实内疚。
  当下走了上去,一拍他肩头,叫了一声“青竹”。傅山正在沉思,被他这么一拍,吓得身子一抖,抬起头来见是桓震,不由得奇道:“大哥?你怎知我在这里?”桓震听了这一句话,便知他定然不是跟随自己而来的了。但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来,递给桓震。接过看时,便与自己上午拿到的那一张别无二致,都是“今夜春华楼听小苏三”。
  傅山道:“我还道是那大猢狲要约我等寻衅,瞧大哥似乎不知,便想自己前来赴约。恰好大哥说有事要再稽留一日,倒省了我一番借口。”桓震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离开之时,傅山也收到了一张一模一样的字条。他心中却知那自然不会是大猢狲所约的了,只是朱由检约他一人也就罢了,何以又连傅山一同扯了进来?
  待得进了春华楼,那小苏三已经在台上献艺了,桓震却没心思瞧什么歌舞,一双眼睛四下逡巡,只是找不到朱由检。他心中奇怪,难道还没来到?难道约自己的并不是他?一个青衣小婢走上前来,福了一福,道:“两位可是桓公子和傅公子么?”桓震点头认了,只听她声音娇滴滴地道:“有位朱公子,在楼上雅间相候。”桓震这才明白,原来朱由检早已到了。既然如此,想必他那一干暗探,也已经在此伏下许久,忍不住扫视厅中,却并不见有一个人像个暗探模样。转念一想,不由得失笑,心道暗探若能给人一眼瞧出,那便不叫做暗探了。当下随着上楼去,走到最里面一间雅间门前,只听那小婢叫门道:“爷,人来啦!”房门应声而开。桓震心中微觉哪里不对,但却不及细想,一步跨了进去,哪知一脚刚刚迈进,背后给人一推,直向里跌了进来,险些仆倒在地。回头看时,却是傅山给人推入门来,连带将自己撞了进来。
  桓震作色道:“朱兄,我们好意前来赴约,你这是甚么待客之道?”朱由检笑道:“手下人多有得罪,信代他们给两位请罪罢。”他口上虽如此说,语气之中实在半分歉疚之意也无,何况朱由检乃是出了名的脾气暴躁,他的手下,哪里敢不听吩咐做事?桓震自然想得到这一层,当下冷笑道:“那可不敢当。”瞧瞧四个随从,个个都是身强体壮,有意无意地堵住了门窗,自己两人要想逃走,简直如同天方夜谭。瞧着朱由检,一字一顿地问道:“朱兄约我二人来此,究竟有何贵干?”
  朱由检哈哈一笑,端起面前茶碗,轻轻吹了吹水面茶叶,微啜一口,道:“桓兄不觉那小苏三的唱工甚佳么?”说着手指在桌面轻扣,打起了拍子。桓震凝神细听,果然小苏三正在献曲,所唱的曲子,便与朱由检所打的拍子一般无二。他心中一动,没料到这雅间的隔音竟然这般差,既然里面能听到外面的声音,外面自也能听到里面的声音。心念一转,已有了计较,笑道:“朱兄,在这里打拍子,无人鉴赏,不觉无聊么?咱们何不一起出去,打给大众听听,也好叫人知道朱兄是何等人物?”朱由检心思繁密,听他话中口气,当下明白,若是自己苦苦相逼,他便要在这里拆穿自己身份。他身为信王,出宫玩耍虽然不是什么太大罪过,但究竟是不合规矩之事,现下魏忠贤权势如日中天,倘使自己私自出宫这件事情被他知道,不免要惹来一番麻烦。
  他为人性格很是多疑,那日只因听桓震说了“杨涟”二字,少年人一时好奇,与他交谈片刻,兼且还露了暗探的行迹,事后旋即后悔,深怕自己身份给他看穿,或者有所猜疑,那也不妙。万一这人竟是魏忠贤一党的,自己豢养暗探的事情泄露出去,那可就要大大不利。想来想去,还是死人的嘴巴最为保险,当下令手下人安排,要将他二人灭口,按说这等事情,本不用他自己出马的,堂堂一个王爷,岂能做这种杀人勾当,没得污了自己的手?然而他既然性情多疑,凡事总要自己亲眼确认,这才放心得下,因此还是亲自前来。听得桓震那一句“何等人物”,心中立刻明白,对方已经看穿了自己身份,只是并没说出,显见是给自己留着三分余地,那么便未必是魏党中人了。
  然而现下不是魏党,未必以后便不是魏党;就算以后不是魏党,也未必不会趋炎附势,将自己的秘密拿来交易,以图进身。总而言之,只有死人,才最叫人放心。虽然心里略略有些过不去,杀那还是要杀的。当下笑道:“那却不必,外面何等吵闹,还是这雅间中安闲自在。”意思是说,你若不张扬我的秘密,我便让你好好活着。桓震深知他的为人寡刻少恩,倒不敢轻易相信他所说之话,附和着干笑了几声。忽然想起,他并没见过傅山,当下捺着心跳,给他们两个互相介绍了,只说朱由检姓朱名信,却不道出他真名。
  傅山笑道:“好稀奇面相!”朱由检没料到他第一句话竟然是大赞自己面相,究竟是少年人好奇心性,不由得反问道:“稀奇在何处?”傅山却不答他,只要他伸出手来,上下看了一番,不住点头赞叹。朱由检给他撩拨得心痒,暗想杀他之前,听听他说些什么,倒也无妨,当下不住催他快说。傅山仰头道:“我自幼从父习学相人之术,从没见过这等面相,天庭虽然高耸,地阁却不方圆,少年固然富贵,中年荣枯难期。既是大富大贵,紫气东来的至贵命格,却又十大空亡、十二孤神样样俱全。容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若在名门宦家,必是破家子弟。”
  朱由检耸然变色,他是皇家之人,此人竟说他必是破家子弟,那不是暗含着说大明要亡国了么?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卷一 顺流逆流 三十六回 乱君
 
  [——笔者注,回目“乱君”源出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
  朱由检听了傅山一语,禁不住勃然变色。饶是再善于掩饰自己心理,听了这种言语,也都不能不大怒起来,何况他还是出名的性格暴躁?伸手用力一拍桌子,将桌上三只茶碗震得一起跳起,一只跌在地下,另两只却歪倒在桌上,热茶淋漓,三个人身上淌得到处都是,却谁也不动一下。傅山屏住呼吸,双眼一瞬不瞬地瞧着朱由检,目光中毫无半分怯意。朱由检也反视着他的眼睛,流露出来的却是愤怒,疑惑,不安,以及旁的一点什么东西。
  沉默良久,桓震突地笑道:“相者有云,凡相必有破。朱兄何不请教一下破法?”朱由检冷哼一声,不屑道:“这等怪力乱神之谈,吾不与闻。”傅山微笑道:“听与不听自在朱兄,说与不说,却在傅某。”徐应元一直伺候在旁,听着两人一往一来的交谈,朱由检并不占上风,此刻再也忍耐不住,跨前一步,怒道:“爷不听,便不准你说!”桓震哈哈一笑,道:“两人之口易封,难道天下人攸攸之口,也是封得的么?”朱由检神色不变,淡淡地一挥手,示意徐应元退下。傅山见他态度少和,当即打蛇随棍上,紧逼一句,道:“面相须合命格,才能断人一生。朱兄何妨以生辰八字告我?”朱由检目光中疑惑之色一闪而逝,随口报了一个八字。
  桓震却是晓得他生日的,那应该是万历三十八年的立春日,很是好记。可是听他报的日期,却是十一月二十四,就算古今历法略有差异,无论如何也不会是立春。他脑中一转,当即明白朱由检是拿了一个捏造的生辰,来诱骗傅山上当。倘若傅山当真洋洋洒洒地推算一大篇命格出来,料想他便要立时发作,喝令砍杀了自己二人。然而当此时众目睽睽之下,又没法子知会傅山,一时间只急得出了一身大汗,虽在深秋寒天,后背也已经湿淋淋地。
  傅山定定地望着朱由检,手心中也已经满是汗水。他并非想不到对方虚报八字诓骗自己的可能性,然而可能终久只是可能,不论自己误真为假,或是误假为真,那都只有一种结果而已。想要借机瞧桓震眼色,朱由检、徐应元以及四名随从的十二对眼睛,却都是一瞬不瞬地瞪着自己,哪里能给他这种机会?到了这等时候,也只有押上一宝,赌他和桓震两人的运气了。
  他心中波澜翻腾,脸上仍是一片镇静,慢慢扶起桌上翻到的茶杯,瞧瞧杯底,还有一点残茶未曾倒尽,张口一饮而尽,终于下定了决心,放声大笑道:“朱兄既然信不过我,只管赶我出去,砸我招牌便了,那又何必编造一个假八字来欺哄于我?这个八字,乃是主一生孤寒之命,岂能合得朱兄的面相?傅某虽然见识浅薄,还不至于连这也瞧不出。”说着,连连摇头。桓震听他如此说,心知他是孤注一掷,押定了朱由检会用假八字骗他。这一铺若是赌赢,朱由检立时便会相信他的“神算”,若是赌输,自己两人今日便不用离开春华楼了。
  朱由检听了这话,嘴角微微一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终于却又没说出来,只叫过徐应元来,低声吩咐了几句。徐应元一面听,一面瞟着傅山,待得朱由检说完,应了声是,便自开门出去。桓震不知他去哪里,强笑道:“朱兄要替我们叫小曲么?”话刚出口,便觉这个笑话着实半分也不好笑,连忙讪讪然笑了两声,闭上嘴巴。
  朱由检瞧着傅山,来回上下打量了半晌,忽然叹道:“我可真是糊涂,明明年纪不大,怎地连自己生辰也会记错。”他这句话一出,桓震、傅山都在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傅山只觉头脑一阵发晕,连忙打起精神,笑道:“那打什么紧?先严在日,每到生辰都要咱们做小辈的提醒方能想起,便连五十大寿那天,也是儿女们将寿筵预备齐全了,他老人家才记起的呢。”朱由检也是哈哈一笑,道:“那是当得如此。”话头一转,压低声音道:“然则本朝成祖的故事,傅兄可曾听过么?”
  他所说的,却是明成祖朱棣,还在燕邸时候的事情。据说那时有一个算命先生跑去寻朱棣,说他有帝王之相,将来定要做皇帝。其实他也未见得是甚么神算,不过是瞧出了朱棣一心想做皇帝的一个投机之徒罢了。哪料到朱棣那时候正在韬光养晦,以至于佯狂称疾瞒骗建文,哪里能容得这等人活在世上?当即寻个什么妖言惑众一类借口,将他砍了。后来朱棣果真坐了帝位,然而那算命先生却连骨头也都烂了。此时此刻说这么一个故事出来,自然便是警告傅山,不要学那个算命道士机关算尽搞政治投机,反误了卿卿性命。
  傅山笑道:“山孤陋寡闻,不曾听过。但山却知道辰戌丑未全。”辰戌丑未全便是指太祖朱元璋的八字乾、戊辰、壬戌、丁丑、丁未了。算命的理论以为,辰戌丑未俱全是十分了不得的八字,而传说之中,朱元璋也正是因为刘基给他推算八字,这才揭竿而起,终于成就一代伟业的。朱由检是太祖子孙,自然熟知太祖的生辰,听得傅山这般说,那是将自己比作刘伯温了。他虽然目下居于信邸,可是心中未必没有过做皇帝的念头。在他小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次,扯着哥哥天启皇帝的龙袍问道:“哥哥这是甚么官儿的官服?将来我也能做这官儿么?”皇帝哥哥却也并不生气,倒笑嘻嘻地将他抱在膝头,说道:“这个官儿么,再过得两年,便轮到你来做啦。”
  此刻他与傅山来回驳诘,两人引用的都是一些不可尽信的街谈巷语,一个说你敢政治投机我便要杀你,一个说你须得借我臂助,才能成就大事,这一个回合,却是不分胜负。以朱由检的身份,大可以一声令下,叫四名随从一起上前,便踩也能将两人踩死了。只是他的心中却有些什么东西,不准他那样做,有一个声音仿佛在诘问他:难道你要杀了你的刘伯温么?然而更多的却是顾忌,恐惧和担忧。这些感情,自从他身为皇家子弟,身为信王的那一天便已经存在了,它们混杂起来,叫他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面前的这两个人,难道正是上天降下,能帮助自己高枕安眠的人么?十六岁的年轻王爷,在他的心里一遍遍地扪心自问。
  桓震见傅山已经掌握了局面,心中略觉安定,当下要来添一点油,烧一把火。哈哈一笑,道:“青竹,我瞧朱兄的八字,必定与他面相相似,因此不愿告诉你罢了。”方才傅山既说他面相主破家子弟,此刻桓震又说他八字与面相相合,那不是破上加破了么?朱由检哪里容得这等言语,当下又要暴跳起来,恰好这时房门轻轻扣了两下,却是徐应元在外道:“爷,老奴进来了。”朱由检听得这两声轻扣,似乎恍然大悟一般,脸上暴戾之色渐渐褪去,重又坐了下来,扬声道:“来罢!”徐应元轻轻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到朱由检身后站定了,也不说话。
  朱由检瞪了桓震一眼,向傅山道:“某的生辰乃是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廿四日。”傅山装模作样地掐指算了一算,道:“嗯,那是辛亥、庚寅、乙未、己卯,此命格……”故意顿了一顿,重重地道:“主的乃是志大才疏,身死家破!”朱由检再也忍耐不住,伸足踢翻了椅子,叫道:“给孤拿下!”四名随从一拥而上,擒手的擒手,捉脚的捉脚,将两人按了个结结实实。
  桓震给按在地下,毫无还手之力,面临生死关头,心中反而并不害怕,高声道:“相士据命而论,并无错处!”朱由检怒道:“你可知道孤是甚人?敢在孤面前这等放肆!”桓震笑道:“那自然知道的。只是王爷自己却又是否知道自己是何等人?”
  朱由检冷哼一声,示意按住桓震的随从将手稍松,让桓震抬起头来喘息,冷笑道:“孤怎地不知自己是何等人了?”桓震但觉颈中压力稍轻,连忙透了两口大气,瞧着这个将来的亡国之君,忍不住叹了一口长气,说道:“便是一个志大才疏,身死家破的可怜人罢了。”朱由检本意之中,是料他定会吹捧自己一番,以为进身之资的,没料到从他口中竟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一时间不由得怔了一怔,旋即回味过来,这句话中实在有极深的含义,一方面是说皇兄龙驭之后,自己便要继位;现下天启皇帝身体羸弱无后,那是宫中人人皆知的,万一哪天有个万一,能够继承大统的,必定就是他信王。这一点,不光皇帝哥哥知道,他自己知道,连魏忠贤也都知道。正因如此,平日里他说话做事,不敢有一毫逾矩的把柄给人抓住,至于说暗地里豢养了许多死士,那不是他想造反,却是怕死而已。另一方面,却又是说大明朝的天下,终于也要在他手中丢掉。
  不知从哪一天起,信王朱由检瞧着自己那个只懂得拿绳锯墨斗,提起朱笔来便要打颤的皇帝哥哥,心中便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厌恶之情。他虽然闭户读书,躲在自己宫里做缩头乌龟,但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山西叛乱了,他知道;南京地震了,他知道;河北蝗灾了,他也是知道。这个国家,许多皇帝哥哥不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了,然而知道了又有甚么用处?他并不是皇帝,不能下旨捕杀河北的蝗虫,也不能发银赈济陕西的灾民。也许在他的心中,经常想到假若有那么一天,自己坐在皇帝哥哥的龙椅上,手中握着皇帝哥哥的玉玺,那么他一定是大明朝的中兴之主……决不是什么亡国之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