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5401阅读
  • 202回复

网络玄幻小说《空明传烽录》作者:公子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一 顺流逆流 四十八回 冰山

 

  从这以后,桓震便在南司正儿八经地做起了百户来。魏忠贤隔一两日便差内侍前来,催他做一些新奇玩意,桓震也只能搜肠刮肚,想出后世一些简单的机械玩具,交给手下军匠制作。好在那些军匠都是手工熟练,只消他在旁指点,倒也能把零件做得像模像样,只是最后装配就非得他本人动手不可了。他屡屡向来人探听这些东西究竟是做甚么用处,只是每个人都不肯说。

  耿如杞一直押在镇抚司狱,虽然不曾审问发落,可也没再过堂挨打,想来是崔应元收了重贿,从中做了手脚。好在桓震也不图他立刻便给释放,只消不让他在狱中拷掠而死,这般不放不审地耽搁过了八月,天启一死,自己便可着手帮助朱由检搬倒魏忠贤,那时耿如杞的事情自然便好分辩。

  想固然是这般想,然而目前在这南司中却什么也做不得。想到差不多这个时代的西方,已经将要进入工业革命,而自己拥有后世的机器知识,居然是用来制造这些华而不实的玩物,不由得苦笑不已。眼看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朱由检登基之后,不几年就要爆发陕西大乱,继而李自成攻入北京,满清趁机入关,中国三百年的文明倒退从此开始。自己明明就知道这一切的发生,可是却又无力改变,难道要他跑到大街上见人便说皇帝要死了,魏忠贤要倒了,李自成要反了,大明朝要亡了?

  这一日,魏忠贤又叫个小内侍来取前几天所要的东西。那是一个类似于后世旋转木马的模型,用水流推动的。小内侍在接过去的时候不慎手一滑,模型掉在地下,摔得粉碎。那小内侍见摔坏了九千九百岁的物事,当即吓得手足无措,放声大哭。桓震瞧他哭得可怜兮兮,当下应承陪他一起去见魏忠贤分辩求情。魏忠贤果然大发脾气,令人将那小内侍拖下去痛笞。桓震见状,连忙上前打岔,只说自己想出了一种新奇玩意,是以特地前来求见九千九百岁。

  魏忠贤本就需要他的那些玩意儿取悦于天启,一听又有新花样,当下顾不得管那小内侍,不住催问。桓震却只是随口拿来骗他的,见他当真问起,如何回答倒也颇费思量。既要新鲜有趣,又要是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所能做出的。想了一想,答道:“下官眼下也只是有个念头,至于能不能成,还要托庇九千九百岁的恩德。”魏忠贤笑道:“那还不易?咱家明日便发一道手谕,南司之中工匠财物,一任尔随便调用。”桓震连称不敢,脑中一转,俯首道:“下官只想向九千九百岁借一个人。”魏忠贤双眼一眯,道:“何人?”桓震指着那小内侍,道:“便是此人。”魏忠贤本以为他要说出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不想竟是个在自己眼中连一堆狗屎也不如的内侍,当下挥了挥手,意思是你随便拿去好了。

  桓震要那小内侍却不是看中了他,只是见他年纪不过十几岁,不忍心瞧他被魏忠贤拷掠而已。两人出了九千九百岁府,走过一个拐弯,小内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桓震伸手搀他起身,笑道:“我不欢喜别人跟我叩头的。”又问:“你叫甚么名字?”那小内侍道:“小人没名字。”桓震奇道:“没名字?你父母不曾给你起名么?在府里他们叫你甚么?”那小内侍摇头道:“小人是陕西人,父母早在小人还没满月的时候就将小人给卖啦。平日人家都叫我阿六,连小人也不知甚么缘故。”桓震感慨不已,这就是一个下层贫民连正经名字都没有的时代!

  想了一想,道:“那么我可不能总叫你阿六罢?”那小内侍流泪道:“大人是小人的救命恩人,便叫阿猫阿狗也是该的。”桓震笑道:“我可不喜欢叫人家阿猫阿狗。这样罢,以后你便姓陆,我送你个名字,叫做陆义,道义之义,可好?”那小内侍连忙跪下拜谢,桓震一把拉起,道:“说过了我不喜给人跪拜。九千九百岁既已将你指派给我,以后你就不必再去府里照应啦。若有去处便可自去,若无去处,便随我到南司去如何?”陆义自是乐从,当下便跟着桓震回了南司的住处。

  他将陆义带出,本来只是一时兴起之举,不想此人居然有如万事通一般,对魏忠贤府中诸般流言知之甚详,又是个爱嚼舌根的家伙,加上年龄幼小,府中人谈论一些隐秘事情,往往也不避他。从魏府一路走回南司,桓震听着他絮絮叨叨,不由得目瞪口呆:若是生在后世,这人简直就是天才狗仔队!虽然他口中所言全是谣传而来,却也有些许是与桓震所知相符的,倒叫他不能不重视起这个人来了。

  从陆义口中,桓震终于知道了魏忠贤要自己做那些木质机械的用意:原来是拿去讨好同样钟情木器的天启皇帝。看来傅山前几天所说,天启跟客氏之间出现了“感情危机”的事情倒有几分是真了。然而陆义所描述的那个魏忠贤,却令他困惑不解:后世所有的史家,都说魏忠贤是一个大奸臣,致力于颠覆大明天下,可是陆义却说,每天一大早,魏忠贤便要起床听别人诵读公文,尔后口述意见,一处理往往就是一天。他对认在门下的干儿义孙义重孙们讲究情义,来者不拒,给予丰厚的回报,可是面对失败的政敌却恣意发泄积怨,报复起来残酷无比。他爱讲排场,爱听恭维,狂封滥赏近乎病态,可是骨子里却异常地自卑,有一次内侍不小心说了一句“外官诌哄老爷”,竟引得他垂首冷笑,长吁短叹,切齿曰:“原来天下人都是诌哄虚誉我”,更因此数日称疾不起。桓震愈来愈觉得,魏忠贤似乎并不是那么一个简单的符号。他是一个传说,一个给大明天下带来噩梦的传说,一个叫自己捉摸不透的传说。

  与陆义长谈之后,桓震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三天,三天过去,他做了一件连自己也感觉不能接受的事情:他拜入魏忠贤门下,成了这个大太监的义重孙。拜祖父的帖子是由崔应元替他送上去的,当时桓震还以为魏忠贤虽然起初对认他做义父义祖父的人来者不拒,可是现在权力熏天,未必还会将自己这种草根阶层小虾米放在眼里的,不想帖子与礼物一送,魏忠贤居然一口答应下来。也许这个没有后代的太监,对于干儿干孙子打从心底就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吧。那个崔应元,不也是市井流氓出身么?

  魏忠贤果然对他的干重孙子不薄,在桓震忍着恶心对他吹牛拍马了一番之后,终于天颜大悦,过不两天,随手便叫人替他捐了监,给了他一个兵部武库司主事的六品官儿。这武库却是兵部下面专掌后勤和武官子弟培训的一个机构,最高官员是郎中,正五品,次一级是员外郎从五品,再下面便是主事正六品了。武库司主事,也就是相当于今日军队后勤部门的文职中校副处长。桓震以一个还没来得及正式上任的南镇抚司百户,一跃而为武库司主事,心中着实惊讶万分,暗叹境遇之奇,实在可以同三盲院长姚晓红并驾齐驱。

  惊讶之余,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许多人打拼一世也不一定能获得的东西,只要揭掉自己的脸皮,靠上魏忠贤这座冰山,便能轻易落入掌中了。他突然明白,为什么明朝要亡,这样的一个朝代,不亡简直没有天理。从他跪在魏忠贤面前,唤了一声“九千九百岁爷爷”的那一刻起,他就暗暗在心里发誓,一定要亲手结束这种体制——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体制,哪怕要他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无所谓。

  这一天是二月初二日。大明的史书将会记录下这个日子,因为这是一代名臣第一次正式登上政坛的日子,尽管这种出场的方式并不怎么光彩,以至于桓震直到临终之时,都还对这段历史给他带来的半世攻訐耿耿于怀,引为平生最大的污点。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一 顺流逆流 四十九回 三凤

 

  他做这桩事情,却是事后才告诉了傅山的。傅山听了,很是惊讶,如同瞧甚么怪物一般瞧了他许久,方才重重叹了一口气,颇有失望不解之色。桓震心知以他的价值观,决然无法接受自己这种做法,当下也不解释,只说日后自有分解,更要他好好辅助信王,以后没有大事,不必见面。傅山只觉得眼前这个桓震突然间变得十分陌生,完全不复是当日小五台中那个同生共死的大哥了。只是大哥明知道今年年底魏忠贤就要倒台,干么还投入他的门下?这个大哥身上有太多的谜团,太多不叫自己知道的东西了。忽然心中一动,若有所思地看着桓震,良久,略一点头,拍拍桓震肩头,起身便去。

  桓震瞧他神情,就算不了解自己的真实用意,至少也能明白此举是有目的而为的,照他的聪明才智,用不了几天便能想出个中端倪,当下也就放了心。

  二月二一过,在京各衙门便要开印办公,桓震自然须去兵部报到。那时兵部的尚书乃是王之臣,也是阉党中一个出名的人物。下属拜见堂官,无非就是那么一套繁文缛节,也没有甚么可说。好在桓震事先同公铭乙打听清楚了,倒没至于出甚么洋相。王之臣似乎也知道他拜在魏忠贤门下这回事情,言谈之中似乎对他很是照顾,谈了一回,便分他去管武学。

  京城武学本在城东,还是嘉靖年间,迁到了皇城西面的大兴隆庆寺旧址之中。凡在京大小武官子弟,以及世袭勋爵,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在职武官,年龄二十以下,十五以上的,就都要在这里学习。学满十年,便要接受考试,通过的可以担任武官将职,不能通过的就要送到京营当兵。实际上到了明末,已经很少有现职武官在武学中学习,绝大部分都是武官的子弟。

  对于这个职务,起先桓震还是十分满意的,武学的主事,那不就相当于黄埔军校的校长么?看看蒋介石凭借那个校长头衔对军队的控制,啧啧。岂知到了武学之中,才知道想要凭借武学建立自己的势力,那是痴心妄想。按照京卫武学制度,设置教授一人,训导六人,明伦堂、居仁、由义、崇礼、弘智、敦信、劝忠六斋,各置斋长一人。实际上负总责的是教授,所谓主事,不过像是个私立学校董事长一般的职务,并不直接教导学生。

  这一来桓震可就十分郁闷,本以为总算跟“兵”字沾上了边,可以培植一支用得着的军队了,不想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搭上自己的自尊人格,弄来弄去竟然弄了一个闲职,当真叫他懊恼至极。可是既然已经上任,总不能去对魏忠贤说我不中意这个没有兵的职务,你再给我换个地方罢?那一来还不叫魏忠贤大起疑心才怪。只得委委屈屈地在武学中住了下来。学中虽然设有供官员和武生住宿的公舍,但教师学生大多家在京中,往往不在学校居住,因此空房甚多,桓震随意占了一间,当日便搬了进去。

  新任主事到学,全体学生自然要来参见。照武学的规矩,原是每日辰时初刻入学的,桓震这天早早地爬了起来,梳洗一新,站在明伦堂中等来等去,直等到日上三竿,看看已经巳时将过了,六百二十五名学生之中才来了三十来人,另有两个训导,三个斋长,那教授却还不见人影。再看来到的学生,一个个都是懒洋洋的,年纪轻轻,东倒西歪呵欠连天地毫没精神,倒像一群鸦片鬼一般。

  桓震心中恼怒,扯过一名训导,没好气道:“你们教授——叫甚么来着,怎地还不来?”那训导的名字叫做许晋平,眼珠转了两转,推说不知。桓震瞧他一副滑头样子,也不再问他,冲着三十几个学生大声喝道:“都给本官站好了!”众学生仍是谈笑自若,没一个理睬。桓震心中冷笑,凭你们这些十五六岁的叛逆青年,还能跟我斗?他在高中时代,班主任就是一个号称辣手神棍的人物,治得一帮川痞子服服帖帖,见了他的面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根据辣手神棍的多年经验,整治不良学生,要诀在于五个字:擒贼先擒王。

  他嘿嘿一笑,道:“本官今日初来上任,没甚么见面礼好给诸位武生。”环视众人一眼,忽然喝道:“都给我去校场,跑一百个圈子,跑不完不许吃饭!”诸生给他声色俱厉地这般一喝,一时有些发懵,就有几人乖乖移动脚步向校场走去。一个武生忽然道:“你说要跑,咱们便跑么?”桓震一喜,知道出头鸟在此了,看那人时,却是一个身材不高,脸色白净的少年,看来不会超过十五岁,活脱脱一个小白脸模样。心中暗忖,这多半是哪家的官宦子弟,不知是不是能得罪的。想要问身边训导,那又无异于当面示弱,自己正须立威,怎能做这种蠢事?

  当下硬着头皮叱道:“究竟你是主事,还是本官是主事?”那白净少年也怒道:“小小一个主事,咱们姓吴的,何尝怕过来?”桓震心里一沉,难道这人是甚么权臣家的子弟?然而细细想了一回,并不记得明末有甚么姓吴的大臣格外出名,现在又是个少年郎的,不由得将他瞧了又瞧,心中很是疑惑。忽然心中一动,“啊”地一声叫了出来:“你是辽东人氏?”那少年哼了一声,道:“我是高邮人。”桓震心中略疑,听他说话,分明一口东北腔,何以却是江苏人起来?当下追问了一句,那少年不耐烦道:“吴氏寄籍辽东,那又有甚么奇怪?”桓震大吃一惊,强压心跳,又问道:“你爹名字叫做吴襄!”那少年怒道:“家父是辽东总兵官,他的名字岂是你一个小小主事随便乱叫的!”

  桓震只觉得头晕脑涨,面前这个小白脸竟然是吴三桂!自己竟然碰上了这个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的“大人物”吴三桂!他心情复杂,不觉脱口而出:“你是吴三桂!”

  那少年怒道:“甚么三桂,那是咱的弟弟。咱的名字叫做吴三凤。”桓震大奇,他只知道吴襄有个儿子叫做三桂,却从没听过三凤之名。但那吴三凤确实也是吴襄之子,而且还是长子,大了吴三桂三岁,今年刚满十六。三凤自小脾气急躁,性情志向武艺弓马兵略一样也赶不上小自己三岁的弟弟,现下见面前这个主事,一听说自己父亲是吴襄,立刻便提起三桂,心中还道三桂在京中的名声远过自己,当下十分不快,连带也没给桓震甚么好脸色看。

  桓震很有一点崩溃边缘的感觉,吴襄不是辽东人么?他干嘛把儿子送到京里来读武学?真是个疯子!他却不知,当时吴襄为了结交京中权贵,还曾经令吴三桂拜在高起潜门下做义子,照此来看,他将三凤送到京卫武学读书,却也不是甚么奇事,借着求学之机,便可以布开一张关系网了。何况三桂三凤兄弟素来不和,这吴襄也是知道的,自己喜爱三桂,想将他留在身边,三凤便只得委屈一下了。

  面前这人居然是吴三桂的哥哥……桓震原想打两只出头鸟,震慑一下学纪松散的诸生,不想这一枪竟然打中了一个将门之子,不由得暗地苦笑不已。他毕竟有过了小五台土匪窝里给人架空的经历,深知军伍之中最要紧的便是威信二字。现在瞧起来,这个吴三凤俨然便是一群武生的首领人物,自己若不将他慑服,以后便难在此立足。不过瞧这个吴三凤,似乎倒不像弟弟三桂那样是一个将才,很有些头脑简单的意味,或者能将他制服也未可知。只是却要他乖乖服输才好,不然一状告到吴襄那里,自己也就不怎么好过。想了一想,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当下笑道:“我还道吴襄之子是何等人物,原来不过如此。三凤尔尔,不知三桂如何?”他方才提到三桂之时,已经注意到吴三凤面色颇有不悦,是以故意再度提起,定要触他之怒。

  吴三凤果然发怒,喝道:“三桂便如何?你若不服,咱们便来较量一番,若我胜了,以后不许你再多事。若你胜了,以后诸生尽皆俯首听命。”桓震等的便是他这一句话,却不答应,笑道:“你一人可能做得了六百余人的主么?”吴三凤哈哈一笑,颇为自豪地道:“咱说做得,那便是做得。”身后诸生纷纷点头称是。桓震心中一动,他知道这些武生若是真心敬服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必定有过人之处,能将他们压服。可是瞧三凤这副样子,体格还不如自己高大,又能有甚么惊人本领?心念一转,道:“既是你要较量,那么较量的法子须得由我捡定。”吴三凤大笑道:“武艺弓马,任你挑拣!”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一 顺流逆流 五十回 立威

 

  桓震瞧他答得自信满满,一时间倒不好贸然决定了。吴三凤大约也瞧出他神色犹疑不定,当下道:“怎么,怕了么?若是当众认输,咱不与你计较便是。”是时诸生已经渐渐齐集,虽然仍旧不足六百二十五人,却也有了五百八九,都在瞧着这一场主事与武生之间的赌赛,将要如何了局。桓震已经到了骑虎难下之势,倘若此刻吐口认输,以后再也莫想驾驭众生,当下咬着牙道:“自然不认输。只是今日仓促,明日再比如何?”吴三凤显然不相信桓震一夜之间便能有甚么良策,自认是将门之子,决然不会输给一个文官,当下一口认了。

  次日一早,照着前一天的约定,桓震和吴三凤面对面地站在了校场之上。今天武生们来得倒早,不但早,而且全,似乎六百二十五人一个也没剩下,大约全是来瞧新任主事出丑的。一个教授六个训导也都到齐,一个个用一种悲天悯人的眼光瞟着桓震,甚至叫桓震疑心这群人已经预备好要给自己收尸了。

  叫你们瞧瞧究竟谁高谁下,桓震心里暗暗咬牙。比弓马武艺,自己绝对是不如吴三凤的。然而武学之中,他若提出比甚么诗词歌赋,恐怕当即便要给武生们扔将出去。吴三凤已经等得不耐烦起来,问道:“究竟比甚么?大人?”桓震却是早有准备,笑道:“不必着急。本官初来,还没认识诸位,这便先来唱名如何?”说着竟从怀中取出一本花名册,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地唱起名来。诸生面面相觑,不知这个新来的主事大人葫芦里卖的甚么药,然而既然人已经来了,主官唱名总不能不应,当下一个个地答应。桓震不慌不忙,唱一人便与他交谈两句,待到唱完六百二十五人,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吴三凤好歹等到他唱完了名,当下问道:“可以了罢,大人?”桓震哈哈一笑,道:“吴小将军急甚么?本官瞧这京卫官学甚大,不知有几多去处?倒想一一瞧上一瞧。”当下叫那教授领着他,将明伦堂及居仁、由义、崇礼、弘智、敦信、劝忠六斋一一看了一遍,连存放刀矛火枪的库房也没放过。一面参观,一面还要同教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互相吹捧,也不厌烦。吴三凤跟在他身后,渐渐焦躁起来,终于忍耐不住,一把扯住桓震,叫道:“你这官儿,莫要哄弄我等,究竟比是不比?”

  桓震看火候已够,当下笑道:“自然比。”作个“请”的手势,引着众人进了明伦堂,自己却抽身出去,不晓得作甚去了。吴三凤左等不来,右等也是不来,正要再发脾气,却见桓震手中捧了一个大大木盘,笑嘻嘻地走了进来,将木盘放在桌上,道:“咱们便用这个赌赛。”说着示意吴三凤揭开上面的盖布。

  吴三凤依言揭开盖布,却是一个沙盘,细细看去,居然便是辽东的地形。中国宋代已经有了沙盘的雏形,沈括便曾经用面糊木屑与熔蜡制作地形模型,那是最早的沙盘。然而桓震这个沙盘,却比宋人所做要精致许多,上面山川河流无一不备,很是详尽。说起来还要拜耿如杞那本辽东笔记所赐,他昨夜半宿不睡,便是根据那笔记,做了一个宁远一带的沙盘。虽然颇有出入之处,但也差近事实了。

  桓震指着那沙盘道:“袁辽东宁远一战,扬名天下,咱们后进之人,原当倾慕学习才是。”点着宁远城,道:“袁辽东以一万二千之军,拒十三万之敌,今与你三万军守城,另火炮百门,我领十万军攻城,宁远四面孤立,并无援军,城中粮草,足支两旬。且守来我看!若守得住,便算你胜,若给我攻下,便算我胜,如何?”吴三凤不加思索,应了一声“好”。桓震知他性子急躁,方才有意一番耽搁,便是要引得他发怒,不能冷静思考。宁远大捷,要在坚壁清野,凭城固守,加上红衣大炮的利害。只要自己能够趁他心浮气躁之机诱他野战,火炮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

  原来明军自戚继光以降,出战习惯布成方阵,火器列于阵前,炮置地面,每临交锋,必先放射火炮,以杀敌首锋,扼敌人进攻于一时。但此种布阵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逐渐为敌所窥,后金兵改以铁骑冲突,以速度凌厉之长争取先机,抢在明军点燃发射之前,迅速突入射程,火炮虽则发射,却是弹弹落空;或伺明军第—次发射后,骠骑全速冲锋突破明军阵势,不给明军机会发射第二炮,于是火器功能顿丧,明军为逃避骑兵冲击,每每望风弃火器而溃。袁崇焕之所以能够取得宁远大捷,首要因素便是将火炮用于守城而非野战。

  桓震料想这个吴三凤未必便能想到这一点,果然双方僵持得半月,桓震有意示弱,佯作退兵,却在身后卖下一个破绽,吴三凤以为得机,当即挥军出城列阵,桓震立刻从山后调出四万骠骑兵,猛冲吴军阵形,吴三凤的火器方阵一击而溃。

  他顺手一推沙盘,站了起来,笑道:“如何?一万二千军还剩多少?”吴三凤面色发青,他并非不知道袁崇焕守宁远城之法是固守城池,决不野战,只是刚才被桓震退兵之计迷惑,究竟还是十六岁的少年,一时间心中起了追击的贪念,这才贸然出兵,引致大败。当下叫道:“不服,不服,你使诈!”桓震哈哈一笑,大声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将来的中外武将,国之干城,难道战时上了敌人的当,也要去埋怨敌人使诈不成吗?”吴三凤无言可答,叹道:“输便输了,任你处置。”桓震嗤道:“我处置你,却于我有甚么好处了?本官既然忝任此地主事,本不该与尔等做此儿戏之事,只是非如此不能叫尔等知道边疆之急。”瞧了吴三凤一眼,大声道:“丈夫立志,当存高远,尔等多是将门之后,哪怕不为国家,也须顾得自己家世名声!今日学业马虎,将来当真叫尔等统兵打仗,便能制胜沙场,青史留名了么?”

  众武生听了他这番话,固然有霍然动容者,更多人却嘴角连撇,不以为然。吴三凤也是一脸不服,只是刚刚大败亏输,不好意思反口罢了。桓震却也瞧得出他并不服气,心想须得再杀一杀他的威风才好,当下笑道:“吴小将军,你待怎样?”

  吴三凤眼珠转了一转,道:“纸上谈兵,不为能者。你若要我甘心敬服,那便当真在两军阵前赢我。”桓震微微一怔,道:“两军阵前?”吴三凤似乎很是得意,一指围观诸生,道:“六斋之人,你我各领一半,作为两军对阵,彼此较量。”桓震笑道:“本官乃是初来,众人面孔尚且不识,如何统兵?何况倘若部下皆与你通联一气,故意败阵,本官岂不是输得冤枉。”吴三凤哈哈笑道:“姓吴的不屑为那等偷偷摸摸的勾当。”大声对众武生道:“尔等为桓大人部下者,须得精诚听命,若有一人暗地作弊,便算我输!”众人哄然叫好。

  桓震这才安心,想了一想,道:“我只要敦信、劝忠两斋二百余人便可,余下四斋全都归你。”吴三凤口唇一动,似乎想要反对,终于又没出口。桓震见他默认,当下又道:“自古无有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而能作战者,本官要用十日时间训练士卒,你也是一般。”回头对那教授道:“自今日起,居仁、由义、崇礼、弘智四斋日常功课全由吴三凤作主,尔等不可干预。”那教授虽觉此举很是荒唐,但武生游荡废学,师道不尊已是陈年积弊,诸教授训导也是深受其苦,眼下来了个着意整顿的主事,心中倒有几分暗自高兴,当下满口答应。吴三凤自然无有不可,当下两人击掌为诺,一言而定。

  次日一早,桓震令敦信、劝忠两斋武生于辰时会集校场,诸生听了吴三凤的吩咐,居然并没迟到。桓震先将其中年龄尚幼,身材矮小,气力不足不适战斗的尽皆挑出,叫他们照常跟随训导上课,以后不必参加自己的特别训练。余下的还有一百六十人,桓震将他们分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队,每队挑了一个看上去比较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为管队官。

  扫视一眼一百六十名武生,桓震开口了:“让本官瞧瞧你们平日都学了些甚么!”原来明代武学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儒家经典与军事理论知识,还要进行适当的军事训练。幼官武生每五日一次习演弓马,成绩优异的会受到表彰。作为一个合格的武生,至少应当能骑马射箭,能使用一般的火器,还要有一定的徒手搏斗技能。

  可是这些武生都是平日娇纵惯了的,哪里懂得这些?桓震严令之下,不得不硬着头皮操演一番,结果给矛砸了脚面的有之,射箭去靶数百步的有之,骑马给马儿摔下来的有之,个个丑态百出,不一而足。桓震倒不意外,这种状况是他早已预想到了的。想必吴三凤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两军作战,除了天时地利之外,最要紧的便是人和。一军上下都要服从主将指挥,这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这是他在小五台得出的经验。

  冷笑一声,桓震喝道:“方才长矛砸了脚面的,射箭脱了靶子的,骑马摔了下来的,统统上前!”便有过半数武生扭扭捏捏地向前跨了一步。桓震也不多说,一指约莫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校场,道:“跑不完五十圈,今日不许回家!”[——注,按照现代足球场的规格,这么五十圈估计得三十到三十五千米,马拉松赛跑的标准距离为42.195千米,目前的男女马拉松跑的最好成绩分别为2:06′50″和2:21′06″。]众武生不论受罚的还是没受罚的,尽皆脸色发白,便有几个胆子小的,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桓震怒道:“哭甚么哭!本官同尔等一起跑!”他在小五台的时候本来时常跑山,虽然过了一段时日,这跑山的工夫却还没有扔下,跑起平地来自然不在话下。说到做到,这一天工夫,校场上只见接近百名武生浩浩荡荡跌跌撞撞地跑圈子,后面还跟着一个大汗淋漓的兵部主事,倒也算是一大奇景了。吴三凤那边一开始还在演练布阵,后来索性全丢了手中兵器,跑来瞧桓震这帮人的热闹,更有人指指点点,不断嘲笑。桓震也不管那么多,只是驱赶诸生不停地跑下去,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叫他们去路边休息片刻,又回来继续跑。这一天从午时不到直跑到了太阳下山,好容易跑完五十圈,莫说这些武生,就连桓震自己,也累得只想一头栽到地上再不起来了。

  桓震看看今日已经将这些人操得其惨无比,当下道:“明日各随武训导学习弓马火器,后日再行考察,再有今日一般的,便是百圈!”说罢下令解散,也顾不得跟几个训导说话,径自钻回房去,把自己扔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次日一早再集合的时候,却有三十来人无故不到。桓震心中冷笑,心说这下子可有你吴三凤好看的了,当下寻了他来,叫他查点人数。吴三凤虽然暴躁,却不蛮横,一点之下发现逃兵甚多,脸上便挂不住起来,毕竟自己乃是这帮武生的首领人物,事前又曾经说过只要桓震手下有人不服管理,便算自己输的,现下倒有三十多个逃兵,岂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么?当下一张白脸气得铁青。来了的诸生也是纷纷臭骂,都说逃跑的便是脓包,给大众丢人,一时间舆论倒像偏向桓震这边了。

  吴三凤想了又想,终于还是决定认输,低着头道:“桓大人,是学生输了,学生认罚。”桓震哈哈一笑,道:“哪里话,是本官输才对。”吴三凤一愕,抬起头来瞧着桓震,眼神很是不解。桓震正色道:“为将者须得善于约勒部下,临阵之时方不致慌乱。似本官这等,一天过去士卒便纷纷逃逸,怎能上阵打仗?因此是本官输了。”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一 顺流逆流 五十一回

 

  吴三凤却非不懂道理之人,一转念间便明白这个主事大人实在给自己留了一个大大面子,辽东人本性豪爽开朗,既然对方敬我一尺,我自要敬对方一丈。当下跪了下来,大声道:“三凤衷心敬服大人,以后但凭大人教诲,不敢违抗!”桓震哈哈大笑,伸手把他拉起,郑而重之地道:“武官上跪天地天子,下跪父母尊亲,此外不跪旁人!”这话着实惊世骇俗之至,吴三凤听在耳中,便是一怔。

  桓震也不去管他,大声对校场上众人道:“还有谁要较量?”连喊三声,并没一个答应,想是那吴三凤既然真心依服,诸生也不会再有疑议。这种结果,却是他始料未及的。原以为至少也要费上一番力气,才能搞定这个叛逆少年,没成想竟然因为自己的失败,叫他心甘情愿地俯首帖耳,真是匪夷所思。不过话说回来,吴三凤的这种爽快个性却也叫他十分喜欢。不管怎么说,自己初来乍到,总算是在这里站稳脚跟了。

  如今的桓震,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给众匪架空权力,无处着手的愣头小子了,在耿如杞军中时间虽短,却让他领会到了正规军编制训练的方法,融合上一些明代军事家比如戚继光的著作,以及后世解放军的训练手段,倒也给他创造出一套“桓氏训练法”来,只不过没有什么正式名字罢了。

  明代的武学规章条例称作《武学事例》,虽然不曾规定管理武学的主事可以直接干预武生的教育,可是也没有哪里说过主事不能这么做。桓震钻定了这个空子,反正背后有魏忠贤给自己撑腰,料想也没有哪个都御史老爷闲着没事干来参他一个小小的主事。已有定员的教官、学生编制自然是不能乱改的,但是大明《武学事例》却也没说武生训练的时候不能分成小队,于是从次日开始,所有武生就被分成了二十五人一队,每队照例有一个管队官。每个武生都被反复训诫,要绝对服从自己的管队官,而管队官则要服从本斋的斋长。原本五日一次的习演弓马,被桓震自做主张地改成了隔日一次;好在年少孩子都是好动的,骑马射箭又是颇好玩的玩意儿,训练时间一旦增加,武生们的弓马技术也在不断上升。只是火枪却没安排训练,因为火药消耗是无法申请补给的。

  练兵重在三练:练手力,练足力,练胆力。练习手力自然没有比引体向上更好的法子了,好在器械并不难弄,只要几根木头钉一钉便搞定了。练足力那就更加简单,在小五台用过的跑山训法,直接搬来便用,只不过改作了跑校场而已。跑步时候足囊以沙,渐渐增加,那是戚继光已经记载过了的。这些都是日常每天要做的训练。

  至于胆力,却必须在实战中培养,因此他又规定,诸生中有愿意比较武艺的,都可以向本斋斋长报告,由斋长和主事本人一同作证,当众比赛,或弓箭马术,或兵书韬略,任其自择。挑战者每赢一次,便可以从桓震那里得到一枝箭,而每输一次,则要在自己的箭中拿一枝给对方。有人积累满五十支箭,桓震就会在所有武生的面前赠给他一把好刀。为了培养武生的集体作战意识,也准许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比试。凡是孩子,总是想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的,这条规定一出,立刻得到了武生的广泛欢迎,一时间倒掀起了一阵比武夺箭的风潮,以至于有些武生晚上回家的时候鼻青脸肿,给父母盘问出来,那些武官听说儿子同人比武争胜,正是武将本色,倒也十分高兴,并不来找桓震的麻烦。

  吴三凤自从那次以后,再不提跟桓震分个高下之事,反而帮着桓震管理起武生来,俨然倒成了助理辅导员一类人物。几个训导教授,虽然以为桓震此举颇为不合常规,但见在他管理之下,诸生非但武艺较前大有进步,并且讲经书兵书的文事课也渐渐认真听了起来,心中隐隐觉得这个荒唐主事似乎也是不错的。

  [——笔者注:这些训练和比较武艺的办法,基本都是学戚继光。]

  就这样,一支六百二十五人的小部队,似乎正在按照桓震心目中设定的路线成长发展着。然而时间也在一天一天过去,转眼之间已经是四月秀葽,眼看便要五月鸣蜩了。一个多月之间,桓震一直跟魏忠贤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时不时也还是送他些新鲜东西,让他拿去孝敬天启。魏忠贤喜他恭谨,数次说要觑个机会,再提拔他一步。可是机会哪里那么容易降临,何况自己又是在一个绝无战事的武学之中?他也没有袁崇焕那种胆略与本领,能够单人独骑,出关巡视,然后大发豪言,说甚么吾一人足以守关之类。袁崇焕说这话叫人崇敬,换作是他桓震,那便要笑掉人的大牙了。

  然而俗话说得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果没有机会,那么桓震自然可以创造一个机会。现在他已经是个兵部主事了,向兵部尚书进言也不算是甚么骇人听闻的事情,何况兵部尚书也是魏忠贤的干儿子,自家人总是好说话。有一桩大事,是他知道马上便要发生的,那是这年五月初,皇太极自朝鲜回师之后,出兵宁、锦,三路并进,会师于锦州城下,四面合围。这场战役,桓震曾读金庸《袁崇焕评传》,知之甚详。此刻眼看时候将到,虽然这一战有袁崇焕在,终于还是大捷,但明军死伤也是惨重。于公于私,桓震都觉得应该上一道题本,细细叙明这一场战役。只是他自然不能说自己早已知道,却推说平日关心辽事,根据辽东形势推测而来。

  那时明朝边备很是松弛,中央大员,多不懂得提早预防,总是虏兵叩关,这才匆匆迎战。桓震这一道题本上去,还没到得尚书那里,便给一个侍郎看了两眼,丢在一边去了。直至五月初六日,后金军队果如桓震所言,三路齐发,一连攻占大小凌河、右屯卫等城堡,眼看便要合围锦州。边报如雪片般急至,兵部这才慌了手脚,倒亏那侍郎记心甚好,想起不久之前曾有一个主事上书预言建虏将要出兵犯境,现下果然如此。他将此事说了出来,兵部尚书王之臣也甚以为奇,当下叫人搜寻一番,将桓震当日的题本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已经是落满灰尘了。

  王之臣一看之下,桓震本中所预测的虏兵动向,竟然与刚刚送到的边报毫无二致,此人若不是建虏奸细,定是一个绝世将才。倘是建虏奸细,怎可能自己将军事部署说了出来?那自然便是绝世将才了。再细一看,却是不久之前刚刚拜门的同道中人,那可更是好办,当下迁桓震为兵部职方主事,加了一个参将衔,叫他克日领京营五千,从山海关总兵满桂出关救援。

  桓震听了消息,原本以为没指望了的事情,居然峰回路转,而且远过自己期望,不由得欣喜若狂。他盼望了小半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回到武学,对诸生讲明这件事情,不想许多武生一听之下,纷纷要求赴边从军。那自然是吴三凤从中鼓动的了。桓震原本正有此意,这些少年武生都是将来的中下级军官,好生培养他们对自己大有好处。当下叫他们联名起草了一个奏折,无非是甚么世受国恩,欲图报效之类,自己递了上去。兵部阅罢,自然无有不允之理,当下令凡是父母不禁的,尽可以从军出征,就归在桓震部下统领。结果六百二十五人之中,倒有四百人符合条件。如此一来桓震更是高兴,这可是自己第一支嫡系军队啊!

  至于傅山那边,桓震来不及约他见面,只留了一封语义含糊的信函在公铭乙处,嘱他一旦见到傅山便转交与他。耿如杞自然还在狱中,那也顾不得管他了。兵贵神速,即日便在京营点了五千骑兵,祭旗誓师,全速开拔。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一 顺流逆流 五十二回

 

  明代军队的编制,原是两分习刀矛,六分习弓弩,两分习火器,然而桓震此次带领的五千骑,却是六成用弓弩,四成用鸟嘴枪的。他知道辽东边情紧急,不敢怠慢,因此挑选的全是骑兵。出发这天是五月初十,从京城到山海关六百余里路程,他四日四夜连续急行军,居然在五月十五这天的清晨赶到了山海关。进得关去,方知五月十一日锦州被围,袁崇焕守在宁远,下令宁远、义州两城守兵不动,只遣外围游骑四千,使尤世禄、祖大寿将之,前赴锦州绕击后金军之后背;又请朝廷调蓟、宣、大兵守山海关,而令山海关总兵满桂前移于前屯,昨日诏令已到,满桂已经领兵出关去了。

  桓震不敢迟疑,下令士卒在关中歇息半日,午时一过,便叫三军用饭起行,赶往广宁前屯卫去与满桂会合。宁远距离山海关约有二百余里,而前屯卫恰好就在靠近山海关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到达的时候,已经接近子时,好容易叫开城门,见了满桂,便递上朝廷的委任诏令,说明自己此来乃是听他指挥的。满桂一手接过诏书,瞄了两眼,顺手递给身旁一个将官,道:“既来此,可从本官巡城!”桓震心说此人倒是干脆,我连日奔波不曾停留,他一句话便要我跟他巡城。瞧他长相时,却是典型的蒙古人,身材比自己这个四百年后的人还要足足高了一头,少说也得一米八五上下。脸膛方正,颜色黑里透红,须发很是浓密,并且还略略带卷,看来倒像一头雄狮。满桂似乎觉察桓震在注意他,反瞪了他一眼,道:“还不走?”桓震躬身道:“请问大人,卑职带来的五千四百骑兵,要安置在何处?”满桂不耐烦道:“自有人去打理。”说着大步出门,桓震只得紧紧跟上。

  广宁前屯卫并不是一座大城,甚至于严格来说并不能算作是城。城墙是用土夯筑而成,只有两丈高,数尺厚。城中连营房都无,从士兵到主将,睡的全是帐篷。桓震跟在满桂身后,沿着城头转了一圈,处处停留视察,只不过花了小半个时辰工夫。满桂给他的印象,虽然脾气暴躁,御下严厉,却深得士卒的爱戴,而且好像认得城上的每个兵卒似的,一路上随处可以听见部下向他问好、致敬的声音。桓震心中暗想,统带军队到这种程度,大概就算一声令下,人人效死,也都不是什么奇事了罢。

  巡城已毕,满桂便邀桓震到主帅营帐少坐。桓震也想了解前屯的兵力情况,当下欣然而从。原来昨日满桂接了朝廷发兵旨意,当即便点关兵一万,移屯广宁,一面派出斥候,打探虏兵消息,一面与袁崇焕联络,一面修葺城墙,补阙弥漏。连同广宁原本的守卒八百,以及桓震带来的五千四百骑兵,现下他们手中共有一万六千二百人。

  谈得片刻,满桂忽然叹道:“本官听得京中来使传说,早在上月,便有一个兵部侍郎上书预言辽东将有战事,可惜朝廷之中尽是不学无术之徒,没一个放在心上,到了虏兵大举南下,这才翻出那侍郎的奏折来。”双掌一拍,大声道:“料敌先机,方能处处制胜,倘使大明朝武官个个如这侍郎一般,何愁辽东不平!”桓震却是怔了一怔,这才明白他说的是自己。只是他却并非有甚么大才,只是预先知道了发生过的事情罢了,并且他也不是侍郎,只是个小小主事而已。

  他却并不告诉满桂,只唯唯附和了几句。时候已近天明,桓震数日来疲劳至极,此刻进了城池,只想好好睡觉,偏偏满桂又是精神百倍,仿佛永远不需休息的一般,主帅不睡,部下将领哪个敢睡?只当是巡岗守夜罢了。陪坐一回,实在支持不住,就在椅背上一仰,睡了过去。刚刚合眼,便觉光当一声,屁股底下一空,身子失了支持,重重摔在地下,直痛得呲牙咧嘴。

  爬起来看时,却是满桂怒气冲冲地站在面前,大约方才那一声巨响,便是自己的椅子给他踹倒了。满桂怒道:“敌情紧急,大军时刻都要预备开拔,你倒还有心思睡觉!”桓震有苦说不出,只得连连请罪。满桂哼了一声,也不睬他,对着帐外大声叫道:“斥候可曾回来?”便听一个将官答道:“不曾。”满桂又是大怒,连骂了几句桓震听不懂的土语。

  桓震凝神细想,记得锦州城有赵率教婴城固守,不会被攻下。此时后金军队攻锦州城不利,已经退兵扎营,准备截击从宁远发出的祖大寿部援军。不久以后,后金兵便要南下转攻宁远,满桂这一支兵,也该奉调前去支援才对。他这么想着,口中不自觉地便说了出来。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赫然发现满桂的那张狮子脸就在距离他不足一尺的地方,一对大眼眨也不眨地瞪着他,不由得吓得大叫一声,霍然跳了起来。满桂倒被他吓了一跳,倒退半步,仍是一脸不可思议地瞧着他,摇头道:“你怎么知道?”桓震奇道:“甚么?”满桂哭笑不得地道:“方才战报来,你不曾听见么?”桓震这才知道自己发呆发出了水平,竟然连斥候飞报也都没有听到,当下赤红着脸摇摇头。

  满桂居然也不发怒,道:“十二日虏兵猛攻锦州城西,城池险些陷落,赖有赵总兵死战,虏兵退五里而营,百般诱锦州兵出城决战,赵总兵并不理睬。”说着瞧定了桓震,道:“你怎知虏兵定会南下?”

  桓震这才知道不慎说漏了嘴,亏得他转圜灵活,当下道:“卑职以为,赵总兵勇而有谋,必知虏兵远来,急于求战,只消坚守不出,彼欲战而不能,只好移兵转攻宁远。那时我军于路拦击,可奏捷报。”满桂略一迟疑,正在思索,忽听帐外一声急报,却是袁崇焕的将令到了。

  满桂拆开来看过,大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天明拔营,开赴宁远!”桓震正要问他将令中说些甚么,却听他道:“你很好,居然同元素所言一般无二。”桓震一怔,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袁崇焕这一道将令,却是要满桂移兵宁远,协助防守。他心中暗笑,心想我原本就是记得他所发的命令,又怎会不一样了?

  说是天明开拔,其实东方已经发亮了。当下三军造饭,吃了起程。桓震部下的五千四百军,长途奔驰数百里,还没好好歇息,又给拉上马背,一个个都是没精打采的。满桂见了这等士气,不由得又要发火,瞧了桓震两眼,居然终于给他忍住了。满桂的部队之中,火枪兵、炮兵约占了半数,更有数百门火炮,因此行军便要稍慢,到二十日过午,方才全军赶到宁远城下。

  满桂站在城下,向着城头大声呼喝,那守军似乎是认得他的,遥遥应了一声,不久城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了下来。桓震心中砰砰直跳:须臾之间便要见到袁崇焕了!这个刚强侠烈,孤胆独骑巡边的兵部袁主事,这个一炮打死努尔哈赤,两守宁远吓得虏兵闻而破胆的辽东袁巡抚,这个心苦后人知,耗尽心血经营辽东,终于一身亡后,全功尽弃的大明督师,这个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的广东书生,这个生死以之的“痴心人”,这个无法无天的“泼胆汉”,这个每一片肉每一滴血,都进了京城老百姓肚子的磊落丈夫!

  袁崇焕的容貌,与桓震在后世所见的画像差之不远。鹅蛋脸尖下巴,三缕长须,眉毛略弯,虽不怎样俊美,但洵洵儒雅之气溢于眼眉之间,叫人很难相信面前这个穿着常服,不披铠甲的官员,就是传说中那个豪情万丈,倔强刚猛,一人扼守辽东的国之干城袁崇焕!

  [——笔者注,袁崇焕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英雄人物。桓震对袁崇焕参与过的大小战役如此了解,原因无他,只因为他跟我一样,是袁崇焕的超级fans而已。]

  他瞧着袁崇焕,一时之间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被一刀一刀地剐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京城的人们呼喝着要吃他的血肉,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更不能相信,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居然会因为那一条拙劣的反间计,死在那样一个愚蠢好杀的皇帝手里!就在见到袁崇焕的那一刹那,桓震突然起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朱由检,他的性格、才能、年龄,都绝不配做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的皇帝!

  ****************************************

  以后的文字,可能会有人说我极端汉族主义。在此不多辩解,仅引一段《袁崇焕评传》中的话,诸君可以自己体味。如果伤害到满族读者的感情,唯有鞠躬致歉而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腐败、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中国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明朝当然应该亡,对于中国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然而袁崇焕抗拒满清入侵,却不能说是错了。当时满清对明朝而言是异族,是外国,清兵将汉人数十万、数十万的俘虏去,都是作为奴隶或农奴。清兵占领了中国的土地城市,总是烧杀劫掠、极残酷的虐待汉人。不能由于后代满清统治胜过了明朝,现在满族又成为中华民族中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就抹煞了袁崇焕当时抗御外族入侵的重大意义。正如将来世界大同之后,也不能否定目前各国保持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的主张。清朝比明朝好,只不过中国人运气好,碰到了几个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然而袁崇焕当时是不会知道的。只要专制独裁的制度存在一天,大家就只好碰运气。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一 顺流逆流 五十三回

 

  但他的这个念头,并没在脑中持续多长时间,就给袁崇焕打断了。那是自然的,任何一个人看到别人在自己面前傻愣愣地掉眼泪,大约都会问上一句的罢。不过袁崇焕却要一连问了好几句,才能令得他从心潮澎湃中清醒过来。桓震这才发觉自己居然在偶像面前大大失态,连忙反手一抹,行礼参见。

  袁崇焕听得他自报官职,却是与自己当年方守宁远之时一般,都是兵部职方主事,不由得心中起了一分亲切感觉,当下也不怪罪他当众失态,伸手扶他起身,说了两句客气话儿,便转向满桂道:“锦州城前日险些给建虏攻破,幸得率教誓死以守,眼下暂且无恙。崇焕要满兄来,却是要商议如何援锦。”满桂大声道:“这有何难,只教俺带兵去罢了。”袁崇焕摇头道:“不是这么说。此次建虏南下,据报有四旗五万余人,且八旗兵素擅骑射野战,倘从宁远发兵援锦,则以短击长,必遭兵败,况一旦分兵,宁远城内势弱,万一建虏南下,回援不及,城池危矣。”满桂细细一想,点头称是,道:“宁远兵不可动,然则万一锦州不能守,虏兵大举南下,到时又当如何?”袁崇焕道:“崇焕已经调集水师援兵,自山东发兵,将至山海。此外还有蓟州、宣府兵,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也都要陆续聚集,到时方可破敌。”

  桓震听得他说出“援军”二字,猛然想起,到了二十五日,固山额真博尔晋、图尔格将会率沈阳援军抵达锦州,那时双方兵力对比,明军不见得能占据优势。他却不能明说,只道:“卑职闻得虏兵初围锦州,猛攻西北,给赵大人阻挡之后,并不猛力再攻,却是遣使往锦州招抚,数日之间两方使臣往来多次,可有此事?”袁崇焕却是在战报中知道了的,一面奇怪桓震如何能晓得,一面点了点头。桓震道:“然则大人以为这是为何?”袁崇焕疑道:“为何……啊!莫非虏酋已经遣人往沈阳调援兵了么!”桓震见他立刻也想到这点,心想果然不愧是袁督师,自己早知战役的整个经过,知道有援兵并不奇怪,而袁崇焕仅凭这样一点情报,也能推断出来,那可当真了不起。

  只听袁崇焕自语道:“不错,不错,那皇太极原是做事谨慎的性子,倘不预先安排下后援,是决然不肯轻易来犯的。”桓震这才知道,原来他的推测,也是建立在对自己敌手的深刻了解之上的。满桂道:“那怎么办?”袁崇焕沉吟道:“锦州城中,火器俱备,兵马甚多,如加意防守,何能攻克。只是彼一旦添兵,于城内士气必有妨碍,加之彼以新锐之军,攻我残破之城,那倒确乎有些险。”满桂急道:“援又不能援,坐视不理又怕守不住!”

  袁崇焕摇头道:“崇焕以为,今番建虏南侵,其意非在锦州,而在宁远。”满桂一惊,反问道:“你怎知道?”袁崇焕道:“宁远乃是关外重镇,宁远一失,山海关便直面敌锋;锦州断了与关内联络,也必不能守。因此夺宁远胜于夺锦州,我料虏酋必也能计及这一层。”桓震至此真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却听厅中另一人道:“袁侍郎,那么你待如何?”语声尖锐,却是一个太监。桓震心中明白,这便是明代特有的所谓监军太监了。记得在宁远的这个太监叫做刘应坤,锦州的那个叫做纪用。据说这两个太监都还不坏,非但未曾对袁崇焕掣肘,更亲自上城督战,颇为勇敢。

  刘应坤这句话一问,厅中众将纷纷各抒己见,毕自肃、许定国、尤世威、彭簪古等人,有说当出城迎击的,有说当固守不战的,孙祖寿大声道:“祖寿愿领一军,驰援锦州!锦州城下,便是第二个宁远!”袁崇焕瞧他一眼,道:“必之[——祖寿字]不可莽撞。前次宁远一战,虽然险胜,但何时开战、何时撤走,尽皆取决于虏,若论野战,我军比虏差之远远,守已十分勉强,追击更不必言。所谓大捷,不过迫虏撤退,而非击之使溃也。”孙祖寿急道:“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建虏增兵围锦?”袁崇焕沉吟不语,救也不好,不救也不好,这却当真是一个难题。

  桓震再也忍耐不住,出列上前,道:“卑职有几句话,不知讲得讲不得。”袁崇焕看了看这个暂归满桂统领的参将,略微有些惊讶,但他向来爱惜人才,不禁言论,当下点头道:“但说。”桓震轻咳一声,道:“卑职观诸位大人,只是想如何援锦守锦,难道便不能引诱虏兵,使之南下转攻宁远么?如此则锦州受迫必定骤然而轻,也可少得喘息,修葺城墙,再有援兵来时,又何惧哉?”

  这一点却是袁崇焕从没想过的,主动引诱敌人来攻打自己的城池?未免也太过冒险,太过儿戏了。万一宁远失守,山海关可就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山海关一破,河北千里之地再无防御,后金骑兵就可以长驱直入京师了。这个险,他不敢冒,不能冒。然而细细想想,这个参将说得也不是全没道理。诱敌分兵,各个击破,本来是兵家作战的方法,可是用在宁远城上,总觉叫人有三分担心。

  桓震见他犹豫,当下又道:“卑职还以为,我军其实不必等候虏兵在城下决战。眼下局势,主动在虏,我军只是虏攻何处,我守何处。卑职以为,应当主动寻战。”袁崇焕听得“主动寻战”四字,心中略感不悦,去年他所以能够守住宁远,便是靠了坚壁清野四字,不论敌兵如何挑衅,都是坚守不出,从城头以大炮猛轰,轰死了努尔哈赤。在他心中,早已存了明军不善野战的成见,是以一听桓震说要主动寻战,便觉他毫不知兵。欲待训斥,又碍着满桂的面子,只得任由桓震说下去,哪知道越听越是有理,听到后来,忍不住双掌一拍,大声道:“就是这般!”

  原来桓震的法子,说来也很简单,只不过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他在后面来了一下推波助澜罢了。首先要袁崇焕写一封书信给赵率教,信中须得极力夸大援军规模,且说不日便可到达,要他安心守城,却要故意给虏兵获去;其次出一万军在宁远城北中左所塔山一带,虏兵南下的必经之地预为工事,紧急掘壕,却与明代普通壕沟不同,是桓震特意为了坑陷骑兵设计的,壕窄而密,高度须高于一般人的身高,壕上覆以草皮。勒两日完成,掘定之后,全军退入塔山堡中待命。其三,列车为营,伏以火器,候虏兵抵城之日,列阵于宁远北二里的山冈,其四,城上仍照袁崇焕的办法,以红夷大炮押阵。

  袁崇焕细细想了一番,道:“还需两军在西门、东门扎营列阵。”当下分派诸将,令总兵孙祖寿在北门掘壕,以车为营,列火器为守御,副将许定国在西门扎营,副将尤世威、参将彭簪古列阵于南,桓震防守东门,满桂引本部一万军,多携鸟嘴枪与火药,往塔山设伏。桓震又将挖掘反骑兵壕的方法要求,细细与满桂讲了,直到他点头表示明白,这才作罢。

  当下袁崇焕修书一封,叫人送到锦州。是时后金军围困锦州甚紧,那送信的斥候果然给捉住,皇太极看信之后,知道将有大量明军来解锦州之围,到那时对己不利,他本意之中是要在明援军未到之前,占领锦州,再攻宁远,只是锦州城坚兵盛,一时不易攻占;况且此次南犯,主攻目标是宁远,却不是锦州,倘若恋战日久,一旦明军后援大至,那时要破宁远,可就更加不易。反之若是占领宁远,锦州则不攻自破,轻易可取。皇太极这么想,自然是千对万对,只是他却不能料到,明军之中,已经有了一个预知他想法的桓震。

  于是二十五日博尔晋、图尔格援军一到,皇太极便下令放弃攻打锦州,只命觉罗拜山、巴希等率领少数人马监视,亲统大军南下进攻宁远。塔山的位置,恰好在锦州与宁远的中间,乃是从锦州到宁远的必经之地。皇太极从锦州出发,时候是上午,到达塔山之时,天色已经全黑。这一带的城堡仍然都是明军所占,他不敢停留,下令全军不打火把,连夜行进,眼看便要进入满桂所部的埋伏区。

  *****************************************

  真实的历史是:袁崇焕给赵率教的书信被皇太极截获,这是袁没有料到的;袁遣满桂以四千军迎击于塔山,双方激战笊篱山,死伤都很惨重,明军因寡不敌众,退入宁远城。二十八日黎明,决战于宁远城下。另,我没有找到中国古代有挖掘反骑兵壕的记载,因此默认没有。哪位曾经见过请告诉我。满桂的字我也查不到,想来因为他是蒙古人,所以不曾有字。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一 顺流逆流 五十四回

 

  

  满桂率领四千健卒,伏在反骑兵壕以南不远的一片树林之中,时不时派出斥候打探前方敌军的动静。这四千人是他此次带来一万人中的精锐,全都是火枪兵。等着瞧罢建虏,老子定叫你有来无回!身材高大魁梧的总兵满桂,努力伏低自己的身子,暗暗握紧了拳头。不断有人来报,抓住或者打死了一个两个建虏的斥候,这时他便简单地称赞一个“好”字,此外再不说话。

  就在他的牙关因为紧张而咬紧,以至于有些酸痛的时候,他感到了大地微微的震动,那是一种有规律的震动,对于身经百战的满桂而言,分辨出这种声音简直就像喝凉水一样地容易:那是马蹄声!是一支规模庞大骑兵队的马蹄声!

  不等斥候回报,满桂轻声而果断地下了命令:列阵!这句话迅速地被传开去,顷刻之间,已经传遍了五千人。辽兵们兴奋起来,要作战了!没有丝毫的扰攘拥挤和混乱,他们在黑暗中一下就摸索到自己的位置,端着鸟嘴枪站在那里,浑身的神经全都绷紧了,只等着自己的满桂大人一声令下。

  马蹄声愈来愈近,愈来愈响,终于进入到壕沟的范围了。最前锋的骑兵,马腿首先陷进了窄壕,纷纷摔倒在地。有些骑兵干脆连人也给摔进了壕里,手脚并用地往上攀爬。然而这些壕沟的深度比人还要高,他们怎能爬得出来?一时间马匹悲嘶声,满洲话的怒骂声响成一片,皇太极自在中军,发现前锋情形不对,连忙下令停步,却又有一些勒马不住的,一般摔入了壕中。

  满桂瞧敌军骑兵大部迟疑不进,心想时机到了,当下令四千人照着原先安排好的,以五百人为一排,一共八排,轮流放枪装弹,成一个方阵,缓缓向北推进。后金军给战壕陷了一次,惊魂未定,又遭明军火枪袭击,这些八旗精兵,竟然不感慌乱,还没陷进战壕的,纷纷跳下马来,试图步行跨越战壕带,可是夜色深沉,全没半点月光,加上桓震特意吩咐在壕沟上覆盖伪装,他们怎能看见壕在何处?又有不少转骑为步的步兵,也纷纷脚底踩空,掉了下去。

  战壕带的宽度在明军火枪的射程之内,火枪方阵逼近战壕带前,也就不再行进,却是对准了战壕对面,一轮一轮地放起枪来。虽然黑夜之间看不到对手,但好在明军所用的火枪原本就是无法瞄准的。几轮枪放过,后金军又死伤了不少。

  皇太极却是仍然十分冷静,略略一想,大声下令三军后退,向东而行,绕过战壕带。满桂也不追赶,只叫部下猛放了一阵火枪。后金军自东绕行,行得一程,果然前面不再有战壕阻挡。皇太极暗笑明人愚蠢,凡是战壕,都有穷尽,只消被我绕了过去,再利害的战壕,又有甚么用处?当下令三军转头南下。岂知南行不过里余,突然又响起一阵火器燃发之声,这次却是从自己两翼传来的。皇太极当即下令,两翼骑兵改向两侧突进,冲破明军火器阵形。但冲了一阵,居然不见一个明军,倒是黑暗中自相践踏了一番。

  他心中打鼓,连忙招回两翼将领,大军合成一股,不问甚么袭扰,只管南下。岂知便是如此也要中伏,行至笊篱山前,忽然前军鼓噪大作,前锋回报,却是明军在山前列了车阵。皇太极微微冷笑,心道论起野战,南蛮焉能与我八旗铁骑抗衡?当下令骑兵不须理睬敌人放枪,只管猛冲,只消冲得近了,火枪便是无用。岂知冲到近前,并不见一个明军,只有车阵摆在那里,皇太极心中疑惑,辽兵向来勇不畏死,怎地这一支却望风而逃?难道是关内新来的明军么?猛然间记起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弃粮烧曹兵来,大叫一声不好,忙令后撤,便在这时,但见山脚树林之中火光纷纷亮起,跟着一阵火箭,如雨而至,大部却射在车上。说时迟那时快,转眼间整个车阵都熊熊燃烧起来,跟着便是惊天动地的几声巨响。

  原来这也是桓震出的主意,将战车木板浸过桐油,有意弃下,待到后金骑兵近前,便用强弩射出火箭,将车点燃。车中却是预先安下了轰天雷霹雳炮一类物事,遇火便炸将起来。虽则黑火药威力并不很大,但如此近距离的爆炸,却也杀伤了许多后金兵。

  这一支明军却全是骑兵,射罢火箭,上马便跑,皇太极这边一团混乱,也来不及追赶,只好由得他撤入塔山堡中去了。他素来自许谋略,号称一部三国打遍天下,今夜连连中伏,心中很是不甘,当即令三军小心前进,直挥宁远,务要在宁远城下新仇旧恨一并清算。

  此后一路上却也再没有明军伏击,到得中午时分,给他平平安安地到了宁远城北三里的地方。皇太极勒马南望,前面不远就是宁远!那个杀死了自己父亲的地方,那个令八旗铁军蒙羞的地方!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他的心中泛起。袁崇焕,快要见到这个强劲的对手了,他的心里有几分期待,又有几分不安。

  明军这边,自从满桂部与虏兵交上了火,宁远城便一直战报不断,袁崇焕接着斥候报告,不断调派人手,城中战将一个个减少。桓震这还是首次参加这般规模的大战,而且还是后世声名赫赫的宁锦大捷,不由得紧张起来。他穿不惯战甲,只觉窒闷无比,渐渐有些透不过气。袁崇焕无意之间瞧见他脸色潮红,呼吸急促,只道他是畏葸惧战,心中不由得略起藐视之意。大声道:“兵部职方主事桓震!”桓震猛然一醒,脱口应了一声。

  袁崇焕道:“与你二千步军,炮三十门,出南门列阵防守,虽然虏兵未必攻来,但须小心在意。”桓震答应一声,接过兵符,自去点军。他心中也知道袁崇焕认为自己没有实战经验,是以不派他要紧的岗位,心中暗暗发狠,定要好好表现一番给他看,然而后金兵从北而来,南门受击的可能性理论上是最小的,便是他想表现,那也无从表现得起。

  当下径引二千军出了南门,安下阵来。二十八日黎明时分,听得北面隐约传来炮声隆隆,想是皇太极已经发起攻击,与孙祖寿部对上了。桓震虽然明知此战明军必胜,但听着火炮声,喊杀声混杂在一起,也不由得心惊肉跳起来,心中但想万一宁远失陷,满清入关可就要提前十几年了,那岂不是自己的到来,反倒加速了外族入侵?一面想,不觉已经是汗透重甲。虽然心中七上八下,碍于职守,仍是不敢擅离一步。京中带来的四百武生,桓震想叫他们见一见战阵,请得袁崇焕允可,让吴三凤带着他们在城头观战。四百人之中,除却吴三凤等少数边关将领子弟,对这等激战司空见惯,虽没亲身参与过,却也不会给吓倒之外,其余多是出身内地的,哪曾见过如此炮声震天,血肉横飞,尸积如山的局面?有几个年纪小些的,当即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袁崇焕恰好与监军刘应坤、副使毕自肃带着几个亲兵督战过来,一面口中大喊“射炮!射炮!”,一面俯身抓住一个正在哭泣的武生,握着他手臂拉了起来,伸出手掌满把一抹,擦去了他的眼泪,又匆匆往别处去了。那武生怔怔地瞧着袁崇焕的背影,忽然之间胸膛一挺,泪水也不知去了哪里。

  北冈战事,愈来愈是激烈,城上不断向下发射炮弹矢石,十五门红夷大炮一齐轰鸣,到得后来,炮身烫热,已经不能用手触碰,炮兵装填火药之时,都需在双手裹上厚厚布片。城下孙祖寿的部队已经陷入肉搏作战,个个杀的遍身血红。后金兵攻城不克,迫于炮火,不得不再次退回原先的阵地。皇太极仰望城头,心中不祥的感觉愈来愈强,这里是宁远!是去年自己父汗折戟的所在!一种深深的屈辱感和无力感,充溢着他的心胸,皇太极大叫道:“点兵,点兵,本汗要亲自攻城!”大贝勒代善闻言大惊,拉住皇太极的马头,叫道:“八弟不可!”阿济格也道:“距城近,不可攻,愿大汗勿进!”皇太极怒道:“昔日父汗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如我军威何!”挥起鞭子,一鞭打在代善手臂之上。代善吃痛,不禁松开了手,仍是叫道:“听我一言,此城不可强攻,否则当如父汗!”

  皇太极怒气更盛,在他的心中,一直将努尔哈赤宁远城下之败引为毕生大辱,自己的兄长当面如此揭疮疤,怎能让他好过?铁青着脸哼了一声,道:“兄长不敢去,那便由你!”莽古尔泰性子粗暴鲁莽,当年他母亲富察氏触怒了努尔哈赤,他一怒之下,竟将自己母亲给杀了。此刻受明军拼死阻挡,久在城下不能前进一步,早已经忍耐不住。听得皇太极要亲自率兵硬攻,那是正中下怀,粗声叫道:“好!杀入城去,活剥了袁蛮子!”

  皇太极本就决意亲自攻城,听得莽古尔泰附和,当下长啸一声,大叫道:“女真的勇士们,雄鹰们,随着我飞上宁远的城头,吃南蛮的肉,饮南蛮的血吧!”长刀一举,拍马便前。后金骑兵见大汗如此,个个斗志奋发,飞骑跟在皇太极身后,直向宁远城下冲去。贝勒阿济格却是比较冷静,见哥哥皇太极已经给仇恨和怒气冲得昏了头,自己须得跟在身边保护才是。当下一声呼哨,率着自己的侍卫护军,紧紧追了上去。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一 顺流逆流 五十五回

 

  皇太极挥军直冲宁远城,后金兵以板车厚盾为掩护,一面躲避飞矢抛石,一面挥刀砍杀,在孙祖寿部中间撕开一道缺口,突入城下。孙祖寿一面激励部下,一面指挥以红夷炮、木龙虎猛轰后金兵,李春华、尤世威等人更是各率部下,冲入敌军阵中,奋勇砍杀。李春华身中数箭,尤世威的坐骑亦被射伤。双方死伤,数以千计,一时间宁远城下,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此刻在外围后金阵中,大贝勒代善却在与阿敏商议如何迂回破城。代善瞧着城头道:“我观蛮子的红夷炮,大多部署在北城。我们何不绕攻南城?”阿敏摇了摇头,并不回答。他本是皇太极的堂兄,其父舒尔哈齐获罪被圈禁至死,自己也曾经犯下大过,因此丢了汗位,是以向来能不说话便不说话,能不负责任便不负责任。代善知道同他说也无用,皇太极不在,最高领导人自然便是自己,当下对儿子萨哈廉道:“你领本部八千,同你弟弟瓦克达一起,绕行南门,若守兵薄弱可攻,便从南攻之,若防守严密,即刻回转!”萨哈廉大声道:“领命!”济尔哈朗忽道:“我也同去。”这个济尔哈朗却也是舒尔哈齐之子,排行第三,为人很是稳重,后来清朝开国,他也是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也觉有他在十分放心,当下便点了头。

  济尔哈朗等人领着八千精骑,兜了一个圈子,避开明军的防线,绕到南门,远远便看见敌人列阵以待,想是一早已经打算好了。然而对方人数似乎不多,火炮也只有几十门,并且看上去仿佛并不是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红夷大炮。再说桓震这边,一接到斥候报告,说后金分兵向南门而来,便即令士兵做好战斗准备,一面叫人缒上城去,禀报袁崇焕。代善所料不错,宁远的大炮果然是主要配置在北,南面城头的数目,大约只有北面的三分之一。城上接到桓震报警,立刻便准备好了火炮,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发射。

  桓震眼看敌骑愈逼愈近,渐渐进入自己这边火枪的射程,扯开喉咙叫道:“一齐举枪,放!”只听得一阵枪声齐发,后金骑兵马匹给射中的甚多,纷纷倒了下去。桓震知道不能再叫士兵装弹射击,否则光是装弹的工夫,自己这两千人就要给踏成肉泥了,当下又叫道:“持矛举刀,退!”二千步军,前排持长矛,后排执刀,面向敌军,齐步倒退。

  济尔哈朗却从没见过这等战法,哪有大敌当前,不进反退的?心中暗笑南蛮怯懦,大声呼喝,率领骑兵驰近城下。忽然间一声炮响,继而是两声,三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原来济尔哈朗只顾冲杀,却没注意到自己的骑兵已经进入明军大炮的射程了。城上守将见机甚快,一声令下,众炮齐发,桓震这边也是一起配合,城头高处发炮射程稍远,平地反之,后金骑兵挨完一阵炮击,又是一阵,死伤很是惨重。但是大炮射击范围毕竟有限,倘若敌人距离太近,那就没有用处。济尔哈朗咬紧牙关,挥军猛冲,很快便突进到了城下。后金兵攻城的方法,一般都是骑兵在前先行冲杀一阵,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然后由后面的步兵抬着破城槌上前槌城。

  桓震方才一阵后退,已经退到了护城河边。这一下当真成了背水一战,自己人数较少固然占了劣势,然而地方狭小,敌人骑兵也再也冲杀不开,此情此境,马匹非但不是利器,反倒成了累赘。他看着后金骑兵迫近,大呼一声,长矛兵一起冲上,举矛攒刺,一时间便有许多后金兵落马。明军这边死伤也是甚众,二千军对上八千,不久便战得势不能敌。桓震眼看不妙,再战下去恐怕将要支持不住,然而北门方向正在死战,无论如何不可能有兵力分来援助;此刻开城出兵,又无异于自杀,他知道援军无望,索性把心一横,今日就算是死,也得死在阵前了。

  辽兵向来骠悍,面临生死之境,更是毫不畏死,大家抱定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心思,全不顾及敌人刀枪,只管挥刀杀去,火枪兵一轮接一轮地不住放枪,放到后来,枪管发烫,枪手掌上皮肉都给烫的起泡,枪膛过热,也无法再放了。桓震在武学的一段时间,除却监督武生练习之外,自己也接受战斗训练,现在虽说不是甚么盖世猛将,但比起一般的士兵来还是稍好了些,毕竟是四百年后人的身体素质。众兵将都在死战,他自然不能坐而旁观,一般提了长刀,四处与人缠斗,战到后来,只知道挥刀砍杀,至于砍的是谁,全然弄不清楚了。

  忽然只听得后金军队大哗,原来混战之中,济尔哈朗的坐骑给人一矛扫翻,济尔哈朗跌落地下,还没爬起,便给不知何处来的一刀斩去了脑袋。主将被杀,即令再是铁军,也不免一阵混乱,桓震趁机挥军大杀一阵,萨哈廉见叔父阵亡,不敢恋战,当下号令撤退。桓震也不追击,候得后金兵退去,查点自己这边伤亡人数,不由得冷汗直冒:二千人之中,毫没受伤的估计不超过一百,而还活着能喘气的,也就只有三分之一而已。他甚怕敌兵去而复返,那时自己如此残兵,只要一个冲锋,便要尽数丧生在马蹄之下了。当下向城上打出信号,要求增派援军。然而北面战事正紧,此刻城中早已经无兵可派,全仗红夷大炮方能镇压住后金兵的猛烈攻势。直战到日色薄暮,皇太极仍未占去丝毫便宜,便连自己的大帐也给红夷炮一轰而塌,惊惧之下只得下令撤兵北去。桓震提心吊胆地候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听到了建虏撤兵的消息,一时间只觉心中一松,再也支持不住,两腿一软,坐倒在地,顺势躺了下来,瞧着天上飘来飘去的云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天这地,终于还是我们的!

  当下城上开了南门,迎桓震所部入城。当晚清点俘虏,才知道原来桓震守卫南门,竟然斩杀了一个后金的贝勒。袁崇焕听说,心中对这个战前怯懦,战中勇武的参将不由得刮目相看,很是赞扬慰勉了几句。桓震给大炮震的两耳仍是轰轰作响,也没听清楚他说些甚么,只是诺诺答应。心中却想,那济尔哈朗本不该此时死在此地的,他是清朝开国后封了铁帽子王的,怎能死在这里?难道自己的介入,已经渐渐开始改变历史了么?以后不知还会有些甚么样的变化一一出现?

  袁崇焕居中而坐,对众将道:“此次退虏,多亏诸位戮力同功,将士一心。本官当详为奏明天子,论功行赏。”特意转向刘应坤道:“刘监军不避锋矢,登城督战,其功彪炳,崇焕当据实以奏。”刘应坤笑得眼睛眯成一线,连道不敢不敢。袁崇焕话头一转,道:“现下虏兵暂退,却不敢保其便不再来。这一战宁远兵力损失十中有四,火药炮子消耗更大。众将谁有良策,可以守城?”

  众将纷纷议论,孙祖寿出列道:“禀大人,卑职以为,此刻言守不如言攻。”袁崇焕眼睛一亮,道:“如何攻法,必之你且说来!”孙祖寿道:“虏所以野战胜我者,为有铁骑也。倘若我趁其下营之后不备之时,偷而袭之,则彼仓卒之间无法整骑冲击,定是我军占了便宜。”

  袁崇焕沉吟片刻,道:“如此固然甚好,只是现在宁远兵将方经苦战,恐不能长途奔袭。”想了一想,又道:“满桂现在塔山,所部甚众,但若现下发令叫他从塔山出兵,多半便要失了先机。”捻着胡须细思一番,忽然道:“立刻传令,叫满桂接令即刻开拔,北上助赵率教攻锦州之敌。尤世威领精骑一千,探勘敌人下营之处,夜间不断点火骚扰,不可接战,虏兵若大举来追,立刻向宁远撤走。”便有斥候领命而去。他分派已毕,又将城内人手部署调动一番,把伤重不能作战的士兵都换了下去。

  实际上便在皇太极大军抵达宁远的同一日,锦州守将赵率教、监军纪用等,得知皇太极统率大军去攻打宁远,留在锦州城外的后金兵不多,为了牵制后金兵,以减少宁远的压力,便率明军出城向宁远进发,为觉罗拜山、备御巴希部所阻,双方连场激战,觉罗拜山、备御巴希为明军杀死,后金兵也大部被歼。赵率教继续南下,欲图支援宁远。这天夜间皇太极败退至双树铺,还没扎营,便接到锦州传来败报。宁远城久攻不下,监视锦州的后金兵败,拜山、巴希二将被杀,锦州明军也已会合塔山满桂部南下进逼,整个形势对自己不利,而且后金兵伤亡惨重,夹在宁、锦之间腹背受敌,归路被截。他思前想后,终于不敢久留,决定不攻宁远,挥军北上,再围锦州。当晚后金兵在双树铺下营,一夜之间给尤世威的一千骑兵来回骚扰,苦不堪言,士兵不能休息,清早拔营出发的时候都是无精打采的。

  袁崇焕派出的斥候,在路上探得皇太极转军北归,急驰至赵率教、满桂军中禀报,两人听说皇太极又再向锦州而来,当下决定满桂分兵四千给副将带领,归守塔山准备拦击虏兵,亲率余下六千军与赵率教一同赶回锦州。三十日,皇太极再抵锦州,连占骆驼、大兴等数堡。他在宁远一场大败,心下很是不甘,暗自咬牙要在锦州寻回面子,攻起城来也就分外凶狠,亲自督战,发动多次强攻,皆为明军火炮击退。满桂亲自率军出城死战,拼命厮杀,同时塔山兵又攻其背后,到六月四日,后金兵已经是伤亡惨重,不堪再战。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