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2357阅读
  • 15回复

从辛集走出的皮革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从辛集走出的皮革匠             [size=4[b]]—忆祖父母二、三事  
   祖父名叫刘宁轩,号老赢(河北当地土话读“赢”字的发音同“宁”字,故在山西当地人们直呼其“老宁”)。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生,1973年无疾而故,享年84岁。

1932年,祖父一根扁担挑着全部家当,长途崎岖徒步600多里,从河北省辛集市(原束鹿县)仁慈乡礼璨村来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原榆次县)张庆村。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困境中,他又凭着自己的精湛手艺“裹套云”,(骡马拉车时脖颈上带着的一种防护用品),起早搭黑,走村串户,忍饥挨饿,用他那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硬是养活着一家4口人,并置了3亩土地。用他的话说:这钱来的不容易,是我风吹日晒,一锥子一锥子扎来的(裹套云要用锥子扎眼,然后用针穿线缝合)。
    

套云示意图(即将消失的手艺
   他一生以裹套云为主要生计,兼顾农耕,不会提笔写字,但可通读《三国演义》等书籍,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因为这些字是靠看别人写、自己听而认识的,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名叫刘就臣,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打的一手好算盘。河北那地方时兴赶集,一般大的村庄逢五、逢九或逢六都有集市,每集都有交易粮棉之类物资的市场,他的父亲就在集市上为收棉者记账,由于他账目清晰,计算速度快且准确无误,所以受到大伙的喜爱,收棉商都争着聘请他为自己记账。这样,一年下来也是一笔大收入,他在礼璨村东头添置了一所大门院,里外两处,很是气派。给祖父娶了本村西头温家闺女为妻,那就是我的祖母温氏如玉(生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1969年无疾而终)。温家在村里开有米面店,也是有头面的人家,所以说曾祖父为他的儿子订亲,也考虑到了门当户对这条传统原则。祖母是位勤快的家庭主妇,从早到晚她那一双小脚就忙里忙外,一日三餐的饭菜,衣衫的缝制、织补、洗涮,室内外卫生等日常事务,农忙时还要到地里帮助祖父干活。别看是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足,走起路来还挺快,干起活来也很利索。我是在祖母的被窝里长大的,直到八岁上学后,才把我赶出来,另备一套被褥,睡在了祖父母的中间,1959年我随父到新疆参加了工作,才离开疼我爱我的祖父母。
     祖父举家迁晋的原因主要是与他的父亲不和,一气之下就一个人挑着担子离开家乡。担子的前面是裹套云用的皮革、棕榈叶子、白布等,另一头挑着一个木制的套云楦子,它的作用同鞋楦一个道理,当套云做好后用它打楦成形,这个物件是专用工具,一个三市尺左右高,上小下大,空心的类以椭圆形的筒子,筒子内还可用来装一些针头线绳、钳子之类的工具,以及其它如路上吃的干粮等。祖父一路边做生意边赶路,出石门(石家庄)过井陉,在娘子关前与几个河北老乡摊钱顾当地人带路,绕过盘查严格的娘子关口进入山西。然后又经平定、盂县、寿阳到达榆次。在榆次城内皮货行找到了老乡,有了临时落脚之地,这才挑担在榆次周围的村庄做生意,经过一段时问观察,他认为榆次这个地方土地肥沃,经济状况较好,大户人家多(只有大户人家才养得起骡马,有的人家是两套或三套马车),正适合他手艺的发展,而且这个地方没有天灾,人们生活平稳,不像河北那样,不是水灾就是蝗灾。特别是张庆这个村子,是榆次周边的一个大村庄,外来人口多,因此不存在“欺外”现象。就拿最后定居的张庆村小西头(街)说吧,就有河北来的卖蒸馍的武家、卖豆芽的杨家、卖老豆腐的温家,以及来自本省其它县市的开饭店、做小卖买的外地人。再者裹套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所以最终选定在张庆安家落户。做出决定后二次返回河北,携我祖母和他们的两个儿子(长子刘金生,次子刘金章——我的父亲)来到张庆,在河北留下了他们的一个女儿——梅花,因为她当时已经嫁人成家。
    虽然是初来乍到,但他凭着高超的技术,很快就得到用户的认可,打开了局面。因为其他人裹的套云,牲口戴上后,干一天活下来就会打膀子(即因套云的大小、软硬不合适,而使牲口的左右膀子轻者将毛磨掉,重者磨破皮肤而出血),而祖父做的套云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而且样式美观又耐用。逐渐有了固定用户后,经这些养车户和赶车把式的宣传推荐,张庆有个裹套云的“老宁”便名扬四方,使方圆百里都成为他的服务范围,这为他日后去挣养家糊口的收入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从我记事起,看到祖父外出做活计是全凭两条腿行,一根扁担六股绳,挑着担子走四方。新中国成立后,土改时分到5间房,结束了寄人篱下的困境,同时分到土地5亩,这样势必加重了他的体力劳动,再加上父亲在外谋生,一年难见得一面,祖母和母亲只能干点轻活,我和弟弟年幼,帮不上忙。因此,祖父买了一头小毛驴,农忙时拉犁耙地,收秋时,祖父推着独轮车,前面小毛驴拉着,一路走来轻轻松松,省劲多了。外出做活计时,把工具往驴背上一搭,轻轻快快地赶路。我相信,这时的祖父对未来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不知什么时候,祖父的小毛驴不见了,是将它入了农业合作社(入社就要将自己养的牲畜、大型农用工具如马车、犁、耙等,交给合作社集体管理,集体使用);也许是祖父在入社前就卖掉了,记不起来了。继而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这辆外出做活计的自行车一骑就骑到七十多岁,直到再也不能出外了才不情愿地在家抱重孙子。就在这个时候,也不断有本村或外村的老用户找上门来,他只好在家里给他们裹,后来实在感到力不从心,唯恐做不好有失自己一生的好声誉,这才婉言谢绝。在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中,祖父无疾而终,子孙们将他安葬在他用自己双手挣来的钱而购置的那三亩土地之下。他以自己艰苦奋斗创事业,勤劳俭朴建家业的平凡人生,实践了他的家训“自己摔倒自己起”。
    小时候就看到祖母有个毛病,她在吃饭时,拿筷子的手总是微微颤抖,还有她那头部也不停地左右轻轻摇晃。长大后才知道这是因气而得的一种病征。祖母生有一女二男,我父金章排行老三,乳名小三儿:他有个哥哥叫金生,比他大两岁,17岁时托乡亲介绍送到太原西半坡街梅记皮革厂当学徒,1939年阴历四月二十三,突然在厂里暴病而亡,时年24岁。噩耗传来,祖父母泣不成声,尤其是祖母,当时哭的死去活来,活生生的一个小伙子离家外出,如今看到的是一辆马车拉着一口棺材,材上放着他的自行车和日用品,这惨景怎能不令她痛不欲生。至此,祖母落下了手颤头摇的毛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抖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大,一直到她84岁无疾而终为止。这位大伯被寄埋在一个叫寇村道的地方,祖母曾带着我去那里上过坟,第一次去时还找到坟地,第二次我们去时由于土地集体化,小块变大块,整地修路使那个地方面貌大变,祖母找不到坟头,就在路边划了个圆圈,将纸烧掉就算寄托哀思了。那时祖母口中念念有词,但已没有眼泪了,或许当年已将泪水哭干,现在只有思念留在心中。从那次起,再没有听祖母说过上坟的话。在祖父年迈之时,我曾试问过,在他百年之后,我的这位伯父是否迁葬在他的身边。祖父略加思索,说:“不用。他那个地方风水很好,你看咱全家不是人丁很兴旺吗,日子也过的挺好吗?!”是的,当时他已有五个孙子孙女,还有重孙重外孙,家里不愁吃穿,日子也过的舒坦。
     经过这次打击,使他们二老对儿孙的生活与安全更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每年的年三十,都要在家里摆大供敬神,每年祷告的第一句话总是让神灵保佑他们的儿子在外平平安安。对我们孙子辈更是倍加呵护。这种关爱超过了常人。
    往事越千年。祖父母创业的艰辛可师可表,为子孙后代幸福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将永志不忘。
    尊敬的祖父母,您们安息吧。
                                            
[ 此帖被刘氏后人在2012-11-29 20:23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1-29
尤其是【在祖母的怀里长大的】那一句。我深有同感。怀念我们的祖母。。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1-29
人生在世,不容易啊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11-29
   浓浓乡情在,只身在他乡~!
UC头条、大鱼号“辛集越战老兵”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2-11-29
引用第1楼常听林涛于2012-11-29 20:45发表的  :
尤其是【在祖母的怀里长大的】那一句。我深有同感。怀念我们的祖母。。[表情]

期待花开时节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11-2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11-29
我记得那东西名字叫 格拉 用于牛马出力用的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1-30
格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