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 |Gb~[6u
早晨又换了个早点店吃早点,这回吃了点豆腐脑,这本没有什么稀罕的,不过这里的是在一个碗里点的,不是现盛碗里的,当然味道也差不多,还吃了几个和包子差不多用油炸的东西是死面的,馅里有一点辣椒,味道不错忘了叫什么。 r*ry8QA
吃过饭去了碑林,我们又是坐车到了南门,下车往东走可以看见一座古塔,旁边一条小街就是书院门,西安很多地名叫“XX门”其实就是一条街,不知道是不是过去有个什么“门”。这书院门名气不小到这里刚开始觉得有点像北京琉璃厂,但是仔细看看这里买文房四宝的不少,字画的也不少但是没有古玩买。中间还有个关中书院,始建于明朝但是现在没有开放。 xkz`is77Y@
到了碑林买票果然凭兵马俑买票给按85折,孩子的半票不给优惠,但是也给省了20多块钱。后来我看碑林有人不是太多可能也是某种形式的降价吧,毕竟碑林有一点曲高和寡。 j 2Jew
进入碑林才知道这地方其实是过去的孔庙,我过去不太明白碑林在最初是干什么用的,肯定不是旅游景点嘛,这下明白了其实我也去过不少文庙、孔庙什么的,都收藏有一些石碑,只不过这里比一般地方多的多。 As#/ln$nE
一进碑林院子里有几座大碑亭,锁着门从顶上的黄琉璃瓦我判断是皇家赏赐的,从栅栏门仔细看看果然是。后面才是主要的石碑,最初因为印刷术还不成熟,皇帝把儒家经典刻成石碑让人们来拓,称《开成石经》字都比较小,这样虽然也不省事也不便宜,但是至少避免了抄书出现的错误了。但是我还是发现有些话和咱们通行版本是不一样的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学问的给解释一下。比如常见的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里却是“三人行必德我师”。 !AL?bW
收藏石碑多了就更喜欢收藏石碑,世界上的事情都这样,有钱人更喜欢有钱;你们家孩子学习好考第二他自然会和第一去比;要是学习不好成天考倒数第二那完了他成天跟倒数第一那个傻子比,气死你!!! c5HW.3"
再往后的展室都是收藏的名碑,差不多常见的那些字帖的原碑原来都在这里,用玻璃罩着周围有金属架看来有时还要打开拓拓。再后面的展室里正在拓碑,这回看到怎么拓碑了,当然这些都不是太有名的碑,可能是“拓”对碑还是有些伤害的,旁边就有拓片卖,不过不便宜,当然对于内行人来说拓片和印刷品拿在手里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吧,其实我对这东西也不懂附庸风雅! d8f S79
出来西边有石刻艺术室,石刻和石碑有点关系所以也在这里,看看著名的昭陵六骏,东边是新石刻艺术馆佛教造像居多都转累了而且没有太大兴趣在哪里休息了一会儿。 jATN):8W
看了碑林里的一些图片介绍,在新陕西博物馆建成之前好像是碑林也是陕西博物馆,我看在古代也有点类似博物馆的功能。这地方还是值的转转的。 'KNUPi|
从碑林出来外面也有很多拓片在卖,据说很多是用拓片重新刻一个石碑然后再上面重新拓的,我这外行人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 pkA(\0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