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0日下午,多日高温的常熟终于迎来了一场倾盆大雨。一家中等规模的服装厂内,工厂老板李勇(化名)将办公室中仅有的几把雨伞分给了工人,自己冒着雨跑回了家。晚上,淋了雨的李勇感觉不适,发起了低烧。
躺在床上的李勇谈起自己的“让伞行动”有些无奈,“不是我好心,而是现在招工人太难了,对他们好点,才能留下来。”
这只是国内最大的服装生产批发地——常熟服装厂老板们的一个缩影。
摆在这些老板眼前的,有日益攀高的工人月薪、同行的突然挖角以及90后工人日益增加的多样化诉求。
工人月薪已过万
“年后工人月薪最高爬过一万三,年中淡季有些回落,但好的技术工人月薪仍然在一万块钱左右,普通工人在七八千,现在五六千块钱是绝对请不到工人的……”李勇向《金证券》记者述说着常熟服装厂工人薪资水平的变化。
常熟是国内最大的服装生产批发市场。在这里,大大小小的服装厂达到千家之多,还不包括作坊式的服装生产商。大规模的服装生产效应,使得这里常年聚 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
李勇说,“往年给工人发放工资,基本是每个月先给工人发几百块钱生活费,然后每半年或者每一年结算一次。工人对这种发放工资的形式也没有太大意见”。
但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各种成本的增加,工人工资水涨船高,万元起聘成熟的技术工人已非常常见。另外,多数工人不满意原有的薪水发放方式,开始要求工资月结。
李勇担心,按月发工资,万一工人跳到别家怎么办,但不发,又害怕得罪了工人。
最害怕工人跳槽
半个月前,李勇服装厂的数十位工人被同区的另一家服装厂给挖走了,工人连前面三个月的工资都没要,因为对方给的待遇更高。“常熟到处都是服装厂,到处都缺人,工人不怕没有工作,但服装厂却害怕没有工人。这些工人可能上午还在你家干,下午就被别人请去了。”李勇说。
《金证券》记者从一位服装厂工人口中了解到,他今年已经换了四五家单位了,“哪家给的工资高就去哪家”,“老板为人不爽快就换老板”。
“出来打工,赚钱是一个,但心里也不能憋屈。”这名工人说。
常熟八达市场一家服装厂负责人调侃称,“现在工人是老大,我们不但不能让他们受气,还得巴结他们。”
李勇坦言,现在对手下的工人,从来不拖欠工资。“从我们的角度,拖个几天在这个行业都是惯例,但现在不敢了,稍微一耽误,工人立马就有想法。”
90后工人要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90后年轻工人们的诉求增多也令老板们很“头疼”。
李勇称,很多90后工人开始主动要福利、要尊重。《金证券》记者走访了两个工厂的部分工人,90后比比皆是。这帮年轻人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略显羞涩,但聊到对薪资、福利的要求时却头头是道。 “工作环境不好,我肯定不去”,“每周至少要休息一天”,“最起码每个工人宿舍得有台电视”……
《金证券》记者获悉,在以往的常熟服装厂,一般工人一个月休息一次;旺季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9点,加班另算;宿舍一般是在大厅有一台电视。不过,随着年轻工人们的多样化诉求,很多东西正在改变。李勇说,“我今年在工厂里放了一个大冰柜,里面放满了冷饮、饮料。楼下还有个台球桌,让他们下班了玩。”李勇称,“以前小工厂都不包吃包住,现在不得不放下身段巴结年轻工人,保持队伍的稳定性。”
多位服装厂老板称,现在都在琢磨如何和年轻工人打交道,“我们希望和工人能更融洽,这个市场才能发展得好,发展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