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东西一直有个争议,就是主题先行,或者是率性而为。前者说是要先确定主旨大意,然后在主要目标的前提下组织材料。后者就是类似于我们老家的王瞎子,走到哪儿算哪儿。这个问题我也做过留意,但以自己写东西而言,是大方向有,小细节则会凭运气。慢慢的我越来越反感主题先行的方式。就像现在,其实想写点东西,但是内心并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想写的是什么,但是就是想写。刚才对着屏幕想认真梳理思绪的时候,却怎么也归拢不到一起,怎么也抓不到重点,高大尚的,矬矮丑的,五香油炸的,干煸素炒的,阳春白雪的,下里巴人的.......很多的念头交错的占据着这有限的智商,索性就不再理会,下面的文字现在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是不管说什么,我都很希望说点,把这原本可能苍白的时间,填充点点缀也好!就像我常对着的一张素纸,总不能叫丫的就这么一直白着吧!哪怕飞过一只苍蝇,拉个一星半点的粑粑也比白着好。 d>-EtWd
老王 不知道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儿时的邻居,老王辞世有些年了,他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多么重要,至少那时候,我姥姥姥爷就反复告诫我,离那个老不正经的远点!实话说,我并不那么听话,幼小的心灵对是非的判断并不像大人们明晰。我小时候的反叛也是叫爹妈伤透脑筋的。所以,偷偷听老王讲闲话就顺理成章。为了减少大人对我的约束,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拉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听老王摆龙门阵,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大人知道不是我一个人去亲近老王,会减轻他们对我的失望和愤怒。其二,更利于隐蔽我去听老王瞎侃的行踪。夏末秋初,夜空里星星摇曳着,经常是四五个小伙伴围着老王,逼着他讲神仙鬼怪的故事,或者就干脆讲他当兵的经历。现在想想能觉得出那时候老王的孤单,因为村子里的大人们似乎都跟他过不去,我的爹妈偶尔提及他,都是一脸的不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