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与实用技巧
透视数码相片信息
我们知道,目前的数码相片打印机能不经电脑就直接将里面的相片打印出来,而不必像打印传统相片一样要先把相片扫描到电脑中,而后由电脑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那么数码相片打印机能直接打印数码相片凭的是什么技术呢?其实是数码相片中存在一种叫做“EXIF”的格式,现在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是将拍下的相片储存成带EXIF格式的JPEG图片。在EXIF中记录了数字照片的各种信息,比如:相机厂商、相机型号、像素大小、曝光值、白平衡值等参数。有了这些参数后,就可以由能读取EXIF格式文件的相片打印机根据该相片的EXIF里所提供的参数直接将相片打印出来,而无须再用电脑来读取这些数据。那么我们又如何才能获取这些信息呢?其实并不难,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实现:
①通过Exif Show来实现查看EXIF信息。从
http://download.pchome.net/multimedia/viewer/13087.html下载最新的Exif Show 1.3软件,这个软件其实是IE浏览器的一个插件,下载安装完成后,当我们用IE浏览器在网页上看到数码相片时,在该相片上点击右键,就会看到右键菜单上出现“查看EXIF信息”这个选项,选中这个选项后,我们就能看到相片的详细信息了,是不是很详细啊。
②ACDSEE是一款老牌的图像浏览软件,它的作用如何我在此就不多说了,相信朋友们都是很了解它的。用ACDSEE打开数码相机所拍摄的图片后,按顺序打开菜单上“文件”→“属性”→“元数据”,这样就可以看到相片的信息了。
③用Windwos XP自带的功能。双击数码相机所拍摄的图片,Windows XP自带的图片和传真查看器就可使我们看到图片了。然后在图片上点击右键,打开“属性”选项,出现三个选项卡,点击“摘要”这个选项卡,选其中的“高级”一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该数码相片的信息了。
数码变焦真的是摆设吗?
数码相机一般都有数码变焦这项功能,但大部分的DC使用者认为数码变焦毫无用处,认为它所实现的功能完全可以在电脑上后期完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如今家用DC已进入了500万像素的时代,但从实用的角度来讲,200万的像素足以满足冲洗普通5英寸照片的需要了。因此许多人虽然有400万或者500万的机器,却喜欢用1600×1200的分辨率来拍照片。
可是CCD并不会因为我们用低于相机的实际分辨率来拍照就会闲置一部分像素,它依然是全像素工作。我们通常不会用RAW文件格式来记录照片,而是用JPEG格式,这样一张图片得到的大体过程是这样的:
① CCD捕捉拍摄景物原始数据(全像素)→②传送给DC的数据处理系统(全像素)→③接着对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全像素)→④如果你设置了某种特效,比如黑白照片或者旧照片模式,DC数据处理系统还会把照片处理成你想要的特效(全像素)→⑤然后把照片数据有损压缩成JPEG(用户设定的分辨率)→⑥最后由相机来自动缩小照片到我们设定的相片分辨率,并最终保存到存储介质中去(用户设定的分辨率)。
假设有台400万像素的相机,它的最大分辨率是2272×1704,我们在1600×1200分辨率下拍摄照片,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数码变焦。然后把经过数码变焦和没使用数码变焦拍摄出来的图片在电脑中缩放到同一尺寸,就会发现,使用数码变焦的图片效果明显要高得多。因为原始分辨率越大,放大后细节会保存得越好,它需要的插值像素会越少,相片会越清晰。
特别是当相机的像素数很高,而照片分辨率设置得比较低的时候,比如500万像素DC上拍摄640×480的照片,在DC上进行数码变焦和在计算机上进行后期放大,得到的效果差别非常大。换句话说,相机实际像素数和设定的照片像素值差得越大,经过数码变焦的图片优势越明显。
同样,高像素的数码摄像机(包括能录制视频的DC)也是一样道理,比如SONY DCR-210,200万像素的CCD,即使记录的是MPEG2画质的视频,依然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真正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定不要忘记用数码变焦来发挥200万像素的潜力。
总之,数码变焦好处多多,应合理使用。但数码变焦局限性也很大,有许多数码相机,如PowerShot G3,如果你用RAW格式来存储照片,数码变焦功能就被自动屏蔽,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数码变焦毫无意义。
翻拍的学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说一张老式的照片要拿去冲洗却找不着底片,或者是突然碰见好的海报可不知怎么才能拍摄出好的效果。这时,我们就要使用到翻拍的技术。翻拍是微距拍摄的一种,它的拍摄对象一般是平面物体,例如印刷品或照片上的图像、图形和文字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用数码相机来翻拍好的图片。
1、图片的翻拍
在进行翻拍时,为了提高图像的质量,我们建议使用三脚架,这样可以防止按快门时的抖动。在调焦距时,要根据被摄对象的尺寸大小而定,长、短焦距都可以,但选用标准焦距时效果比较好,这时我们还可以选择微距模式。在拍摄时,应该使相机正面与被摄对象的主体平面平行,同时要使镜头正对被摄对象的中央,这样翻拍出的图像各部分才都是清晰的。在考虑取光时,最好光源是自然的散射光,它能使图像均匀受光,减弱成像的凹凸感。切记不要使用闪光灯,这会使哪怕稍微不平的表面都产生反光,从而形成光斑影响效果。此外,较慢的快门速度和较小的光圈可以增加景深,提高成像的清晰。
2、荧光屏中图像
难度较大的翻拍是从电视屏幕、电脑显示屏中翻拍图像。屏幕图像翻拍,也应使用三脚架,并要尽量避开外部的光源,以防止屏幕上出现眩光和反光。在拍摄时,应使用中焦或长焦镜头,这是为了避免大的透视感或者说是压缩感(畸变);相机的镜头要平放在屏幕正前方,取景时尽量让屏幕的大小正好占满或稍小于画面。在拍摄时你会发现取景框中出现的图像是一闪一闪的,这是因为屏幕每1/30s要刷新一次,此时我们的快门速度就要调整为1/15s或更快,这样在抓图时就可以准确地捕捉到闪动中的图像。另外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也要做适当的调整,直到屏幕中所取的全部画面都能清晰地显示,再根据亮度来确定光圈的大小,一般在F8或更小一些会达到一个比较出色的效果。
全景摄影技巧
全景视图凭借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和逼真的现场临场感,成为许多国内外旅游、房地产公司进行产品展示、市场推广的法宝。制作全景图只需要对拍摄好的照片进行缝合,而缝合的软件实在是让人有很多的选择,可以帮助你轻松完成这项工作,如PixAround.com的PixMaker、Apple公司的Apple QTVR Authoring Studio、Live Picture公司的Photo Vista和Real VR Studio、VRTOOLBOX的VR WORX等都是相当专业的。因此,全景照片的拍摄就成为制作全景图的难点所在啦!
一、怎样拍360度全景照片
拍摄全景照片时,建议利用三脚架将相机固定,且让相机与地面保持水平于地面,确保拍摄同一场景时相机在同一高度(这里就体现三脚架的价值啦!)。相机位置的选择,最好确保固定于脚架的旋转中心与相机的旋转轴心是在同一垂直线上。拍摄时镜头焦距要一致,以同一方向旋转,每隔一固定角度拍摄一张,每张相邻的照片最好能重叠30%以上,且每张照片重叠部分应尽量相同。建议采用纵向拍摄以使照片获得足够的视觉高度。
二、全景拍摄的装备
1、三脚架
三脚架可以确保相机能绕着一个固定点旋转而仍然能保持水平。有个三脚架拍需长时间曝光的照片时也会更轻松点。检查一下你能否牢牢锁住三脚架的顶部,如锁住的话就不会晃动了。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使用软件拼接的时候才能准确无误!
2、拍摄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在进行实际拍摄后,我们需要经常面临的问题就是需要计算拍摄的照片数量、调焦,还有就是曝光。
3、需要多少张照片缝合
每张照片和下一张照片重叠至少要达到30%(一般在30%~50%之间都可以),拍摄的时候尽量能够多拍一些照片!
4、焦距
通常全景照片捕捉的是一个场景而不是一个瞬间,换句话说,大多数的全景照片拍的是地点而不是人或者事件之类的东西。因而,你的目标可能是一卷画,捕捉到一直到地平线的整个场景。这样做的话你要设一个很大的场景范围,才能把每样东西都拍进去。其中的关键因素是焦距和光圈。要避免更改场景范围,因为如果更改量范围,你就要改变焦距,而当你改变焦距的时候,就已经轻微地更改了透镜的视野领域。这样在用软件缝合时由于景深的差异会使得整张全景照片变形。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决定你是否想让每样物体都在焦距内。确认你使用这些装置对这个系列的每个框架都有效。换句话说,如果图中有一样物体离相机很近,而你又想将它设在焦距内,那么你应该为所有的图片设一个很大的场景范围。
5、曝光和光圈
为了保证曝光的连续性,要手动设置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以免自动曝光改变这些参数。如果光线层次太多,建议先拍一套光线充足(明亮)的场景,再拍一套光线灰暗的,然后通过Photoshop合成一套明暗适宜的场景照片。毕竟缝合软件是通过重叠图像之间的光效和色彩相符来合成照片的,当然有些缝合软件能自动地对图像间的光效差异进行补偿,非常适合非专业玩家说明。
数码照片偏色的预防及纠正
有数码相机使用经验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相片经常出现偏色的情况;例如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
偏色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这就涉及到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了。简单地说来,这是因为在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的时候没有正确地设置数码相机的白平衡。例如以前手动调校过白平衡设定,但这个白平衡设置又不适合目前拍摄环境的光源,或是因目前的光线环境比较复杂,使得相机本身的自动测光系统无法正确地判断该用何种白平衡设定。
防止偏色的方法:防止数码相片偏色一般只要正确地设定白平衡便可。现在主流的数码相机一般都提供自动白平衡功能,不过用户也可根据光线条件手动进行设置。白平衡一般分为太阳光、白炽灯光、日光灯光等。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养成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之前检查当前数码相机的拍摄模式以及相关参数,是否符合现场的光线环境;
2、充分地熟悉自己的数码相机的性能,特别是测光特性。在拍摄照片时选择正确测光点或者参照物进行测光,使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尽量接近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
3.积累数码相机的拍摄经验,特别是了解光线环境与白平衡、曝光补偿之间的关系。丰富的经验可以提高我们相片的拍摄质量,甚至可以利用白平衡拍出一些有特色的照片来。例如在拍摄夕阳时,对着蓝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
电脑后期处理纠正偏色:数码相片的后期处理是非常重要并且必需的。需要处理的方面也非常多,例如噪点的去除、消除红眼、色彩的调整、皮肤的优化(数字美容)以及特殊效果等。当然所有这些处理都离不开PHOTOSHOP这个强大的图片处理大使了。下面我就结合一个实例来与大家交流一下偏色的纠正问题。
1、分析照片:用PHOTOSHOP打开要处理的照片,整个画面严重地偏红了,只是树后的天空的色彩还基本正常。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纠正天空以外部分的偏色了。
2、选中PHOTOSHOP菜单“Select”下面的子菜单“Color range……”来打开Color range对话框。用吸管工具在图片中提取天空的色彩,并调整Color range对话框中“Fuzziness”的值以选中树枝的缝隙中露出来的零星的天空。点击“OK”退出对话框。
3、注意,小孩胸口的白色部分也被选中,为了去除这一部分,选取“方形选取”并按住“Alt”键(这时可以看到鼠标箭头变成了一个“十”字下带一个减号的形状),用鼠标框中小孩胸口的白色部分。
4、选中PHOTOSHOP菜单“Select”下面的子菜单“Inverse”进行反选,这样我们就选中了除去天空以外的所有图像。
5、选中PHOTOSHOP菜单“Image”下面的子菜单“adjustments”,并选择“curves……”打开curves(色彩曲线)对话框。通过拖动曲线来调整画面的色彩,直到你感觉满意。
6、经过上面的处理,发现树叶颜色有点偏黄,不够鲜艳。我们可以用Color balance来调整三种基本色的数值进行调整(选中PHOTOSHOP菜单“Image”下面的子菜单“adjustments”,并选择“Color balance……”),直到色彩满意为止。
用好光圈优先功能
许多DC上都有光圈优先拍摄功能:由拍摄者设定一个光圈大小,然后由DC根据拍摄现场光线的明暗来自动设定一个合适的快门速度,并由此产生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
拍摄时选用不同大小的光圈会产生不同景深的照片。在镜头的焦距不变时,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在光圈大小不变时,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了解到这些知识以后,我们在拍摄人像、风光、建筑等静止或运动速度很小的被摄物体时就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的光圈拍出不同风格的照片了。
通常我们拍摄建筑物时可以设定一个中等大小的光圈。例如某DC的光圈范围是F2.0~8.0,那么一般拍摄时可以选用光圈F5.6,这样通常成像质量与清晰范围都比较使人满意。有一个简单的法则,一个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通常是比最大光圈小二挡左右。例如一个28mm~105mm/F3.5~4.5镜头,它的最佳成像光圈比F3.5小二挡左右,即F5.6左右,拍摄日常生活照时可以选用F5.6,用这个光圈拍出来的照片成像质量与清晰范围都比较使人满意。
我们在拍摄人像时通常要求人物从背景中“突出来”,也就是说主体人物要求是清晰的,而人物的背景部分则是模糊的,也就是说利用浅景深使主体人物突出。因此,我们在拍摄时尽量使用DC的最大光圈。有一点要引起注意:拍摄时最好使用长焦距,特别是一些普通消费级DC的CCD很小,焦距也很短,景深很大,拍摄时更是要变焦到长焦距这一端。使用长焦距拍摄人像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与被摄者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被摄者因与镜头距离太近而产生拘束感。
用大光圈拍摄还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动物园。通常,动物园中的猛兽都是关在大铁笼子中的,并用铁丝网与游客隔开。你不想拍出的照片上有明显的铁丝网吧?因为安全上的原因,我们不推荐把DC的镜头伸进铁丝网去拍摄猛兽。其实也好办,可以把DC的镜头尽量靠近铁丝网,用大光圈拍摄,结果出来的照片上是基本看不到铁丝网的。
我们在拍摄风光或广阔的场景时,通常要求前后左右的景物都清晰,也就是说想要景深大一点。因此我们在拍摄时尽量使用DC的最小光圈。在现场光线不是太明亮时,使用最小光圈拍摄,DC选择的快门速度可能会比较慢,为了防止拍摄的照片模糊,最好能把DC装在三脚架上。
使用小光圈时的景深比较大,对于微距摄影特别有用。在微距摄影时,因为DC与被摄物的距离非常近,稍不注意就会产生对焦点部分清楚,前后部分则模糊的现象。如果你想使用手动拍摄的话,记住要把光圈收到最小。好在现在的DC上大多有一个“微距”摄影选择项,使我们的拍摄更方便。
用好快门优先功能
快门优先: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有快门优先功能的相机通常会有一个功能转盘,转到TV一挡(有的用S表示)就是快门优先了。快门优先时只能调整快门值,相机会根据这个快门值自动确定光圈大小。
拍摄时选用不同的快门速度不会影响景深的大小。在拍摄时,如果要“冻结”运动物体的影像,应选用高速快门,想要拍摄出模糊的但有强烈动感的照片,则应选用慢速快门。
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通常我们在拍摄运动的被摄物时选择快门优先功能,根据被摄物运动速度的快慢以及我们想要表达的效果来选择快门速度。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被摄物通常运动的速度都比较快,如果只是让DC用全自动挡拍摄,结果拍出来的照片往往是模糊的。为了在照片上“冻结”快速运动的被摄物,我们在拍摄时就要选择比较快的快门速度。例如在拍摄篮球运动员投篮动作时,我们可以用1/500秒或者更快的快门速度来“抓”住他出手的瞬间。
有些朋友想拍出水珠落下的瞬间,我们可以使用1/2000秒或更快的快门速度,可是有些DC的最高快门速度只有1/1000秒,怎么才能得到更快的快门速度呢?这里介绍一个“偏方”:在一个非常暗的地方,打开DC的B门(Buble setting,也叫手控快门),让闪光灯闪光,因为通常闪光灯的发光时间都少于1/1000秒(甚至有少于1/8000秒的),这样在照片上就可以“凝固”水滴。
但是在拍摄快速运动的被摄物时,有时为了特殊的动感效果,也有采用慢速快门来拍摄的,比如用追随法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或者拍摄雨丝及雪花飘落时,只需要1/60秒的快门速度,被摄主体是清晰而且有动感的,背景则是虚化的。在使用追随法拍摄运动的物体时,要让DC的取景器以被摄体为中心,在追随运动物体的同时,拍摄者以自己的臀部为中心,转动自己的身体和DC;并让运动物体一直保持在取景器中央,同时在自己身体的转动过程中按下快门按钮。记住一点:按下快门按钮后,身体不要立即停下来,仍要保持一段追随拍摄的动作。
我们在拍摄流水时常想使照片有一种如云彩一样飘渺的感觉,这时可以选用大于1秒的快门速度,因为快门速度很慢,为了防止DC抖动而使照片影像模糊,必须使用三脚架。因为拍摄流水时通常是在白天,为了能使用大于1秒的快门速度,可以首先把DC的ISO感光度调到最低,然后在DC的镜头前安一个中密度滤镜(灰度镜)以减少进光量。通常10秒左右的曝光量就可以得到一张“行云流水”的照片。
夜景拍摄也是一样,如果你想使照片有一种迷人的感觉,最好也是撑上三脚架用慢速快门拍摄。拍摄夜色时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使被闪光灯照亮的前景与原本较暗的背景在照片看上去都比较明亮,而不致使背景成为漆黑的一片。许多DC的“夜景”挡其实就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如果快门速度大于30秒钟以上,还可以使路上的汽车灯光在照片上形成光带,增加照片的动感。
小辞典:数码图像的存储格式
玩数码相机的用户,都会遇到菜单中有关于JPEG、TIFF、RAW的选项,同样是图片,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JPEG压缩格式,可以用不同的压缩比对图像文件进行压缩,由于压缩后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所以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Internet上,它更是主流的图片格式之一。而TIFF格式对于那些要求进行高质量图像处理的用户来说是首选格式,它最大色深为32bit,可采用LZW无损压缩方式进行存储。RAW格式是直接读取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上的原始记录数据,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尚未经过曝光补偿、色彩平衡、Gamma调校等处理,因此深受专业人士的青睐。
用好白平衡:白平衡即White Balance,这个概念来自数码相机的运用中。在数码摄影中,如果白色还原正确,其他颜色还原也就基本正确了,否则就会出现偏色。我们知道: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物体的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颜色。人眼可以辨别各种颜色,而DC的CCD不具备这种功能;为了能让DC拍摄出的图像色彩与人眼所看到的基本一样,就需要“白平衡”来调整。白平衡能使DC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见的基本相同。不同光源的色温见文后附表。
如果使用传统相机,我们只能用日光型或灯光型胶卷加上一些滤色镜来调整色温。DC在调整色温方面的方便之处就是可以在相机内直接设置白平衡,使景物的色彩比较准确地重现。通常我们在拍摄时可以简单地使用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是DC根据当前画面,找出最亮点(白点)和最暗点(黑点),然后以此两点算出色温。使用自动白平衡能应付许多通常的拍摄任务,拍出照片的效果也不错。
不过,自动白平衡虽然方便,但准确度有限,所以现在的DC除了自动白平衡以外还预置了日光、阴天、白炽灯、日光灯等多种自定义白平衡,让拍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光线条件是多种多样的,灯光类型也各不相同,于是许多DC又增加了手动白平衡功能,即按标准白色设置白平衡参数。在拍摄现场光照条件下,用DC的镜头对准纯白色物体,并使景物充满DC的取景范围,手动调整白平衡。
另外,在拍摄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白平衡。
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因为电子闪光灯发出光线的色温与日光基本相同,所以应把白平衡设置为日光,即使是在拍摄夜景时也应如此,这样的设置对近景人物色彩的还原也比较好,而远景灯光在照片上一般表现为温暖的黄色,为大多数人所喜欢。如果你在拍摄夜景时只有远景而没有近景人物的话,则可以把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
花草是摄影爱好者经常拍摄的东西,拍花时不要用自动白平衡,根据当时的光源调整就行了。如果在日光下拍花而把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则可以让白色的花拍摄出来带一些蓝色,如同情人节花店出售的“蓝色妖姬”!
现在学校教室、单位办公室基本是用日光灯照明。日光灯看上去是白色,其实是我们的眼睛在“自动白平衡”。日光灯发出的光的光谱不是连续光谱,只能用近似色温大约4000K来表示。在日光灯下拍摄时可以设置白平衡为日光灯;如果你嫌拍出来的照片有点偏绿色,也可以设置白平衡为日光,然后在镜头前面加一个专用的日光灯滤光镜,它是品红色(Magenta)的,只是市面上不常有卖。
在拍摄日出或日落时,色温比较低,别用自动白平衡,也不要设置成白炽灯,而应设置成日光。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会比较红一些,更加符合日出或日落时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