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历史性地冲上6124点的历史新高,给持续两年的牛市画上了大大的惊叹号,同时也是句号。那时候,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是139%,最厉害的中邮核心优选赚了216%。
短短的一年时间后,2008年的10月16日,上证综指却已滑落至1909.94点。基金业绩同样惨不忍睹,一年来,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均净值跌幅分别达55.06%和54.55%,指数型基金更高达65.48%。这意味着投资股票方向基金的持有人在一年时间里财富缩水一半以上。
是人就会问:为什么会这么惨?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环境的变化。股票方向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是股票,尤其是股票型基金,还有60%的仓位下限。(这并非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而是证监会在划分基金类型时,规定股票投资比例在60%-90%的属于股票型基金。)仓位的限制使股票型基金不可能把股票投资比例降得很低,在市场整体下跌的情况下损失自然很大。实际上,同大盘相比,基金的跌幅要小很多。自国内证券投资基金诞生以来,在上证综指下跌的01、02、04、05年,股票方向基金的平均跌幅均小于上证综指。
不过,尽管市场系统性风险难以回避,基金业本身就对净值大幅下跌、基民遭受如此损失毫无责任么?当然不是。
如果我们的基金公司不是把股东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而是真正将持有人的利益作为首先考虑的东西,去年就不会出现大比例分红、拆分等持续营销盛行的情况,也不会有那么多连基金是何物还搞不清楚的老百姓义无反顾地投身基金,结果今年被结结实实地套牢。
如果我们的基金公司不是把相对排名作为考核基金经理业绩的主要标准,就不会出现基金经理只关注相对排名,导致基金投资短期化、散户化,甚至个别基金经理漠视个股流动性风险,以“赌徒”的心态“押宝”一些停牌股票,最终给基金持有人带来重大损失。
如果我们的基金业不是在过去两年的牛市中不断流失优秀的人才,导致目前基金经理整体过于年轻化,甚至不少人根本没在熊市中买过股票。那么在今年单边下跌的市场环境里,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可能会更注意风险,提前减仓,最终让老百姓的损失更小一些。
我们,每一个基金持有人,也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过错。如果我们在投资基金前多做一些功课,少抱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我们会不会更积极地面对基金净值的变化,提前止损?如果我们掌握更成熟的理财知识,构建合理的投资组合,我们的损失会不会更小一些,面对如此的跌幅会不会心里更踏实些?
不过,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事已至此,能做的只有认真的反思,吸取经验教训。熊市总会过去,牛市还会再来,那时,但愿不会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