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书店,走过三十年 y g(Na
2022年08月17日 +$ djX=3
^n~Kr1}nj
本报记者 张运乾 ?yAb=zI1b
A*0X~6W
在河北省辛集市著名的“河北一集”市场,有一家800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辛集市科技书店。这家书店创办时不足10平方米,目前已走过了33年。创办这家书店的是今年78岁的张吉响。 -n"f>c_{>
j7_,V?5z
从小梦想开书店 YkF LNCg4}
GtmoFSZ
张吉响五六岁时,邻居家一位从北京回来的哥哥,带回来了几本连环画,阅读这几本书成了张吉响魂牵梦萦的事。上学后,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以“我的理想”命题写作文。他写的作文就是——“我想开一间书店”。老师把这篇作文当做范文,读给全班听,班里掌声如潮。 Y{j~;G@Wl
yj_/:eX
1989年,凭借2000元的资金,张吉响租赁了辛集市文化馆一处橱窗,创办了这个书店。当时,书店的所有图书充其量有一两百册。这些图书一部分是新书,一部分则是张吉响的藏书。 />Zfx. Aj6
n5~Dxk
书店一创办,张吉响就坚持走正路,创名店,进品牌书,卖名家书,图书选购求新求实。仅仅半年时间,他的书店声名鹊起。每到周末、假日,许许多多的读者争相涌到他的店里购书。 aO1.9
!<v
/xgC`]-
寻找冷门觅商机 5u9 lKno
, Zie2I?q
辛集是闻名全国的皮革皮衣之都。在不断调查研究中,张吉响逐渐认识到,辛集需要皮革方面的图书。 Z*3RI5)dx
FDuA5At
那个年代皮革图书出版品种少,于是,张吉响不知多少次去石家庄、北京展销会,去各地的出版社,坐着长途汽车抱着一包包苦苦寻来的书。当时,从辛集到北京只有一趟大巴,总是深夜11点左右出发,凌晨5点左右到达。这趟大巴车上座位少,人却很多。返程时,张吉响总会带回一包包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图书。“开书店不仅是脑力活儿,更是体力活儿。”2001年一年时间内,他就因淘书往返北京达21次,每次往返三四天的时间…… f1SKOq
`_LQs9J0J
慢慢地,张吉响和全国各地与皮革相关的单位、个人建立了联系,网罗全国各地的皮革书刊。在他的书店里,有皮革书刊的专柜,种类经常保持在近百种。由于书店皮革特色声名远播,天南海北的不少皮革从业者慕名而来,购买自己需要的皮革书刊。 V$
DB4YM1k
5KB Z-,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辛集市举办“皮革交易会”。张吉响以书为媒,参加交易会销售皮革类图书。 (BH<\&yHE
C\"C12n{
服务三农不停步 'g<{l&u
0aR.ct%
对张吉响来说,选择坚守农村图书市场,是他的初心所在。“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说,创办书店绝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传播文化。 .=}\yYGe
FP{=b/
这些年,张吉响一直在思考农民读书、农村用书的问题。他认为,农民兄弟读书难,难在寻找他们真正需要的实用书。“农民读书需要‘引领’,要给他们推荐真正需要、有价值的图书。”他总是千方百计地购进农民读者学得懂、用得上、能立竿见影帮助解决问题的图书。“苹果、梨是辛集市林果业的当家品种,我的店里就有几十种这类图书。”张吉响说。 uYs45 G
4S>#>(n7=
如今的辛集市科技书店,5万余种图书装满了200余个书架,涵盖各行各业,不缺门、不少类,品种广、版本多,既有大部头的传世之作,又有一看就懂的通俗小册子。“全品种服务是最好的服务。”张吉响说,只有打造书店品位特色,才能引得读者们来。 oD2! [&
,~$sJ2
g7
近些年,张吉响结合书店经营,先后以“农村图书发行”为主题,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刊登在《中国出版》《现代出版》《科技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等20多家报刊。在各类专题征文中,他多次获奖。2015年,他荣获《藏书报》“金鼎杯”十大藏书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