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992阅读
  • 2回复

转载:《机器与风格》李树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7-27
机器与风格
现在,摄影已经大众化了,因为技术壁垒被破除,相机自动化了,一个相机的性能完全可以凭借一串数字和字母描述出来,而我们所拍摄的照片,也可以用一串技术指数加以描述。如果你手中有一台电子化的相机,把功能放在自动挡位,或者设为程序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什么的,只要你对着对象按动快门,没有曝光不正确的。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给记录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果还是手动、暗房工艺,那摄影不可能被解放出来,成为大众化的工具。
但是,相机功能的自动化,也带来一些问题。因为自动化的流水作业,都一样,就是生产标准化的产品,特点是快速批量生产,而且产品都力求符合一样的标准。现而今我们穿、用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动化生产出来的,你如果要穿衣服,可以去商场买,一件衣服不合适,可以试穿其他衣服,反正琳琅满目,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就连吃的东西,也部分自动化了,如速冻饺子,就有机器包的。机器包的速冻饺子,只有类的区别,一类中这个与那个区别不大,即使有些花样,一类饺子花样也一样。照片也一样,如果在同一时间、同一位置对着同一棵树,都用自动档和一样的镜头、焦距拍摄,一些人用佳能5D MARK
Ⅱ拍摄,照片差不多;另外一些人用尼康D700拍摄,照片也差不多,而这两种照片只有类的不同,类的内部是区别不大的。
回顾摄影史,手动化的时代,摄影家的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如郎静山、张印泉、金石声等,他们除了关注内容不同,技术掌控也是有区别的;而如今机器自动化的时代,许多有名的摄影家,都很难说出他们的个性,他们的个性特点丢到哪里去了呢?
仔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发现,这与机器自动化有一定的关系。摄影本来是一个个具体化的人一次次用心控制的过程,都被机器取代了,机器按照统一的模式完成这个过程,什么都是标准化的设置,这样一来,大家拍出来的东西效果差不多,而后期要么E6工艺冲洗,要么标准化的工艺打印,怎么体现个人的主观性呢?用自动化的相机拍出来的东西,如果大家都一样地曝光,技巧由机器完成,那么技术层面的个人特点就很难表现。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技术全部一个样,那人与人作品的不同只有在内容上体现了。
为了抗拒这种标准化,追求艺术效果,体现个人化风格,我们首先就必须在技术上下工夫,如构图、角度(机位与距离)、曝光控制等等,都要动脑筋,都要有意识地融入主观的理解,不能存在争取拍得与别人一样的求同心理,而要有意识地求异,争取拍得与别人不一样。
当然,是不是摄影家,并不全看技术,而是要看思想的深度与技术的成熟度,以及两者的融合。摄影家的根本标志是形成个人风格,而个人风格来自于独特的观看方式,来自于为表达思想所采取的技术和工艺。
一句话,不是有了贵重的相机就能找到个人化的语言,就可以形成风格,机器与风格根本就是两码事;我们还是要深刻认识自己的拍摄对象,找到发自自己的、也适合拍摄对象的独特拍摄方法。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7-27
      
加V,孩子学习资料免费领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7-28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