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8348阅读
  • 25回复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6-02-11
晁错(上)
  内容简介: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政权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全文)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是汉人,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汉王朝四百多年,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它的级别是叫做秩比千石,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的五个王国,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怎么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这么一个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拟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的中央政府它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九个部长,三公:首先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那现在好了,一个政府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不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这儿切下去,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他还会动,非常惨,所以这个刑罚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腰斩,看了以后他觉得非常惨,他自己用手蘸着血写了三个字,惨、惨、惨,把这个刑罚废掉了,晁错是腰斩。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是主张削藩,晁错是非常坚决地主张削藩,而且一有机会就跟汉景帝说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说削藩这个事儿是晁错一手鼓捣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晁错是不是死得冤,我们来把削藩这个事儿来交代一下,而我们要弄清楚削藩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要大致地讲一下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外面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天底下也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就这么多人,天下这块地方,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就是天的儿子,叫天子,这是一个概念。
  然后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最正中的这个地方,这个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国家联盟,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呢,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条沟,把这个沟里边的土翻上来,然后在这个土上面种树,这个叫做封,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怎么办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把这个制度给废除了,代之以郡县制,什么叫郡县制呢?就是原来诸侯的国,现在我把它改成郡,原来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县,郡管县,郡和县都直属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个政府,一个主权,一个领袖,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那么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大概十几年。
  秦始皇死了以后,这个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是汉王朝,那么汉灭秦以后,是实行原来周代的封建制呢?还是实行秦的郡县制呢?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在中央周围,京畿地区,京师周围这个地区,实行郡县制,就是实行秦的制度,在边远一点的地方呢,实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国出去,就是一个王朝,两种制度,我们不妨称之为一朝两制。那么分封在京师周围的这些国家呢,就称做藩国,为什么叫藩呢?藩是什么呢?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你们像篱笆一样地,在周围保卫中央,所以这些王侯都称之为“藩王”,他们回到自己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主权的,也是有财源的。
  不过汉高祖刘邦虽然实行一朝两制的这样一个方案,他还是留了一手,做了一个规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就是只有我们姓刘的,你可以封他一个国王,不姓刘的,姓吕的或者姓别的,那你只能封一个侯,所以你看汉代的贵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刘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都封侯了,你可以封侯,留了这一手。那么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执政,就破坏这个规矩了,她就封姓吕的做王,所以在历史上就被视为乱政。最后吕后死了以后,大臣们就起来商量说要把这个事,我们要把他摆平,那么请谁来摆平呢?太尉周勃,因为周勃手上有军权,于是找到周勃,说周勃出来,你看把这个事情摆平吧。周勃摆平了以后,所以周勃是一个大功臣。周勃是谁呢?周勃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吗?现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说吴王刘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吴王刘濞是什么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古人这个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就是刘二,这个刘二,他是个没用的,刘邦当时也封了一块地方给他,他守不住,他儿子刘濞很能干,也很勇敢,会打仗。刚好那个时候吴楚那个地方刚刚收归中央,刘邦一想,吴楚这地方也不能不派个能干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刘濞你去吧,就把刘濞封了吴王,封完了以后,刘邦就后悔,他说,刘濞这个人,我怎么看他有“反相”,这小子将来是要造反的,但是君无戏言,你封都封了,你怎么能收回来呢?刘邦只好摸着刘濞的背说:“孩子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人作乱,那不会是你吧,咱们天下姓刘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别干这个事”,刘濞马上跪下来说:“臣不敢”。
  那么事实证明,刘濞是造反的,但是刘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还是叫晁错逼出来的呢?晁错的理论是认为必反。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独立主权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政府,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政府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就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甘心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政府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政府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站在后人的立场,站在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晁错的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吴王刘濞不反,不等于他儿子不反,吴王刘濞今天不反,不等于他明天、后天不反。你看曹操没有反,曹操儿子反了吧,还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孙子,因为他的皇太子,是已经先死了,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号刚好就是吴楚之乱的旗号:“清君侧”,反了嘛,所以这个藩国太强大,对于中央政权是个危害,这一点肯定是对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因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证明刘濞是反的,我们不能这样反推,但是应该说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藩国开刀,就是吴王刘濞,我们不管他是反,还是不反,都要拿他开刀,这个冤大头他当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何况吴王刘濞最后一削他,他就跳起来,也从某种程度上反证了他多多少少还有一点,至少有谋反的条件。那么在那样一个时代,你具备谋反的条件,是可以视为谋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晁错对于巩固那样一种国家制度,巩固汉代的中央政权,他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很多人有共识的。晁错之前的贾谊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贾谊向汉文帝提出削藩,没有被汉文帝采纳,汉文帝觉得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到这个时机,所以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时候,就问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谈政治,所以后来有诗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觉得这个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错的死都是因为袁盎,也是主张削藩的。所以你要说整个汉代朝廷当中只有晁错一个人清楚,这个也不是事实,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问题在于晁错一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一片反对,挑头反对的是窦婴,窦婴是公开反对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对的,而到了最后提出来要诛杀晁错的时候,朝廷是一片喊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汉王朝的治国理念。我们知道,一个统一的国家,它要有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秦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法家的学说,汉王朝武帝之前的国家形态是道家学说,汉武帝以后是儒家学说,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就是一个笃信黄老的人。窦太后有个规定,就是自己的儿子和窦家的人只准读老子,只准读老子的《道德经》,不准读别的,所以整个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态度比较温和,窦太后态度比较强硬。
  有一天,汉景帝主持一个学术讨论会,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汤武革命是否合法,什么叫汤武革命呢?汤就是商汤起兵打败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说这个事情对不对。道家说不对,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黄生,一个姓黄的先生,黄先生,黄先生说:他说,这个帽子再破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破也要穿在脚下,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夏桀再坏,殷纣王再无道,他也是君,所以汤武革命是造反。儒家的代表叫辕固,辕固先生说,照你这么说,我们高皇帝,取代秦王朝也是造反了,这个事情就不好讲了,你如果赞成这个黄生,那意味着我大汉政权是来路不明,如果我赞成辕固,那意味着我大汉王朝也可以被别的王朝取代,这汉景帝怎么表态呢?汉景帝说:好了,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懂味道,马肝是什么?马肝是有毒的,是不能吃的,所以我们还是喝排骨汤吧,汉景帝他是比较温和,窦太后就很厉害了,窦太后就把辕固叫过来,说你读读老子的书,辕固嘴巴一撇,什么老子的书,那是奴才的书,窦太后勃然大怒,你怎么说本太后读的是奴才的书,那你到野猪圈里去,你跟野猪斗一斗,就把他扔野猪圈里头,最后还是汉景帝赶快塞给他一把好刀给辕固,辕固一刀把野猪杀了,保了一条性命。所以这个时候整个朝廷人的思想,他是倾向于道家的。
  那么道家的治国理念是什么呢?用老子的话说叫“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什么叫做小鲜呢?就是这个小鱼,小虾要怎么做呢?拿一个盘子,放一点油,不要多了,把小鱼,小虾放在里面,弄点小火慢慢烤,烤焦了以后再反个面再烤,烤得酥的骨头都能吃,得这样,你这个如果是小鱼,小虾在锅里面,你不能拿个锅铲不停地炒,最后成什么,成渣子,所以老子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做小鱼,小虾一样,你不要折腾,不要搞运动,你安静一点,安安静静地等它慢慢地走,所以削藩那是要削的,不能像你晁错这样急吼吼,你得一点一点来,慢慢地做,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大家认为,这个吴楚之乱完全是晁错惹出来的祸,本来人家也没有造反嘛,人家都很规矩嘛,该缴的税也都缴了嘛,该做的事情他也做了嘛,惟一的不合礼节的是吴王没有来朝见嘛,那吴王没有来朝见,那是有原因的嘛。是因为当年吴王的太子进京的时候,和文帝的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两个人下棋,下棋两个孩子下棋怎么下火了,汉景帝拿起棋盘砸过去,把吴王的太子砸死了,砸死了以后呢,这个文帝就把吴王太子的尸体就弄车运到吴国去,给你拿回去埋葬,吴王就发脾气了,什么意思嘛,在那儿死的,为什么不能就地埋葬呢?非要给我送回来,他又把他送回去,这么两家就翻脸了,吴王说:我生病了,我病了,我气病了,我再不上朝了,后来汉文帝也很后悔,就赐了吴王一个几杖,一个拐棍,说兄弟你既然年纪大了,就不来了吧,那没事了嘛,那你要去削人家的地,惹的人家造反,那你要担当这个责任,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那就归结到晁错的为人了,晁错这一回为什么一片喊杀呢?我认为,不但因为他这次犯了众怒,而且因为他平时就不得人心,这就牵涉到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且听下回分解,谢谢。
毫无疑问,你是对的。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6-02-11
晁错(下)
  内容简介: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防止重蹈秦朝覆辙,便大封同姓诸侯,立为藩王。可刘邦没有预料到,同姓王势力强大后,同样对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晁错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政治家。他少习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晁错的悲剧是源于他的性格所致。他是一个善于为人谋,不善于为己谋的人,他锋芒太露,不知迂回,触人太多,不知多结善缘。而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之状却浑然不觉,只依仗皇上的宠信,便以为天下事不可为。像这样一个谙于国政却疏于世故的忠臣,在朝廷大臣中就会不得人心。晁错一心为汉室尽忠,极力主张“削藩”,但是到头来却成为平息叛乱的牺牲品。自古以来作为一个政治家应该忠须有道,“削藩”是一件有关大汉的江山社稷,千秋大业的大事,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像晁错这样一个书生意气的政治家来主持削藩是完全不对的?所以当“七国”叛乱后,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汉景帝方寸大乱。这时当他需要晁错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帮他解围时,这个书生意气十足的政治家,不但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反倒不知所措,性情之下竟然向汉景帝出了两个馊主意,正是这两个馊主意,直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全文)
  首先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晁错最早是学“刑名之学”的,什么叫“刑名之学”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政治法律的。也就是说晁错是政法学院或者政法系毕业的。因为学习成绩还不错,而且主要是文字工夫好,就当上了太常掌故。我们要知道,古人判案子很讲究判决书的起草,要求判决书写得很有文采,晁错很有文采,所以选他做太常掌故。
  晁错时来运转是什么时候呢?是被太常选拔去读《尚书》。我们知道,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古代的典籍失传,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间,传人一代一代地没有了。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懂得《尚书》的只剩下一个人,叫做济南伏生,但是等汉文帝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不可能把他请到朝廷来,怎么办?所以只好下命令说:太常寺不是教育部吗?选拔一个可造之材,到济南伏生家里去学。苍天有眼,太常寺选中的就是晁错。晁错在济南伏生家,跟着济南伏生学了《尚书》,这就是儒家的学说,他原来学的是法家的东西,现在又学了儒家的东西,这叫做学贯儒法,学问大长,名声也大长,回到朝廷以后,说起话来是头头是道。汉文帝说这是个人才啊,这个人才不能浪费了啊,那就去辅佐太子吧,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于是就任命晁错做了太子舍人,后来又做了太子门大夫,后来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个什么级别呢?算是一个中层干部。
  晁错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口才特别好,能言善辩,他进了太子府以后,太子嘛,他是储君,就是他等着做皇帝,他平时不管事儿,他没什么事儿做,晁错又一肚子学问,就天天跟太子谈学问,谈得太子对他有点崇拜,经常和他坐而论道。太子的家人也对他有点崇拜,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智囊”。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虽然在太子府里面做一个家令,或者还只是做一个门大夫等等,官职不大,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时常研究国家大事,向汉文帝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他给汉景帝上了好几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谈两件事情的:一件事情是守边,一件事情是劝农,这篇疏文后来被收入《汉书》的时候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错的本传,一部分收入《食货志》,收入《食货志》的后来被命名为《论贵粟疏》。《论贵粟疏》是一篇有名的文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晁错,他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办法的人,还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正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有思想的、有能力的、还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会来趟朝政这汪“浑水”,他一定会来管这个国家的事情。
  晁错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中的大臣关系就不好,我们看《史记·晁错列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袁盎及诸大功臣都不喜欢晁错,很不喜欢他,你想想,他在太子府里面不过做个舍人,门大夫,家令,并不是什么职权很大的,很重要的官员,只不过喜欢发发议论而已,大家都不喜欢他,一旦他进入中枢,担任重要职务的时候,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果然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继位以后就重用晁错。因为汉景帝觉得晁错是一个“智囊”,所以汉景帝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就任命晁错为内史。内史是个什么官呢?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一个首都市的市长,所以晁错是越过了副部级,直升正部级。这样一来,晁错恐怕是有点得意忘形,至少是有点趾高气扬,仗着汉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兴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它有官场上一整套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矩,而汉代的政治在汉武帝以前是以道家的治国理念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张清静无为,主张一动不如一静,主张以柔克刚。总而言之是不喜欢折腾,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汉初的那些高级官员基本上是贵族,或者功臣,有的是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虽然能力不一定强,但是熬熬年头也就慢慢地熬上来了,所以大家对于像晁错这样一个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就青云直上的家伙,看不上眼。所以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像根“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大家对他就忍无可忍。
  第一个被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惹毛了以后,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找了个什么岔子呢?晁错不是当内史吗?那就是首都市的市长,内史有一个办公机构叫内史府,内史府有一个门朝东边开,晁错觉得这个门朝东边开,出出进进不方便,他就南边开一个门,南边是什么?南边是太上皇的庙,南边开一个门就把太上皇的庙外面围墙打一个洞,申屠嘉想,好家伙,太上皇头上动土啊,大不敬。于是商量说,我们明天上朝的时候弹劾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就走漏了,晁错得到消息之后连夜进宫去见汉景帝,就把情况都说了,汉景帝说:这个事情朕给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把这个事提出来,汉景帝说:哎呀!这个事儿朕知道了,这个晁错他是在太上皇庙的墙上开了一个洞,不过那个墙不是内墙,那是外墙。那我们大家都是北京人,知道北京,看看就知道,故宫、太庙都是一圈一圈的好多墙,他开的是最外面的那个,没戳到里面去,外面那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呢?是安置闲散官员的,没什么了不起的。最后汉景帝说了一句关键的话,这个事是朕让他做的。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就是晁错一上台就气死一个宰相,申屠嘉是什么人啊?申屠嘉是跟着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啊,这样的人都搞不定晁错,还谁能摆平他?晁错,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他在朝中更加是恃宠骄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这个申屠嘉,他不是小人。我们去看《史书》对申屠嘉的评价,申屠嘉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清官,叫“门不受私谒”,什么叫“门不受私谒”?就是他在自己家里头是不接待客人的,其他的官员你不要到我家里来谈事,有事咱们上朝,到办公室去谈。袁盎曾经找过申屠嘉,申屠嘉说:袁公有什么事吗?公事明天到办公室找办事员谈,如果是私事,本丞相无私事,清官嘛,所以这件事情申屠嘉在这个朝廷当中威望是很高的。你得罪了申屠嘉,你就得罪了一批正人君子。比方说后来联名上书要杀晁错的廷尉张欧,什么人,大好人,廷尉我不是说了,是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他办案子有一个原则,就是他拿了这个判决来了以后,他要看,看了以后,他发现如果这个案子有疑点,比方说证据不足,程序不对,发回去重审,如果交上来的案卷左看右看都挑不出毛病,那确实是证据确凿,这个人也确实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能赦免他,他会亲自到监狱里去宣读判决书,流着眼泪,一边哭,一边读,说你犯了什么滔天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后弄点好酒好肉伺候你上路吧。是这么一个人,你想这样一个人都主张杀晁错,你说晁错得罪人得罪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想而知了。
  那么晁错为什么不得人心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政见不和,他主张削藩,其他人主张不动,“道不同,不相与谋”。第二个原因,性格不好,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峭,什么意思呢?严厉;直,什么意思呢?刚直;刻,什么意思呢?苛刻;深,什么意思呢?心狠。一个人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讨人喜欢吗?不讨人喜欢。谁会喜欢这样的人呢?谁会跟这样的人成为好朋友呢?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一个好的人缘呢,而没有一个好的人缘,你怎么能在政府里面混呢?这就是晁错性格上的原因。
  晁错的这个性格,我们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也看到有表现。晁错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后,朝野哗然,晁错的父亲就千里迢迢从颖川赶到长安来找晁错,他是这样说的:那么这个情节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晁错的忠心耿耿,晁错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深谋远虑的人。按说这实在是国家的一个栋梁。但是晁错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谋远虑都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而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这样的人,按照我们一般来说的道德标准,这是一个大好人啊,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一往无前,奋不顾身,这不是很好吗?怎么不好呢?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为自己考虑的人,他往往也不能为别人考虑,不懂得民情的人,不懂得那些人之常情的人,也往往不懂国情。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具体的人民构成的,人民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你不了解人,你就不能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你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情,包括人之常情,你不能够没有人之常情,一个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里的人,往往也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一个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的人,也不会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你既然不能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的话,你怎么为民众谋福利呢?一个连自己都保卫不了的人,你能够保卫国家吗?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奋不顾身,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承认他道德上高尚的一面,也看到他缺陷的一面。
  忠心耿耿又有什么问题呢?忠心耿耿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我既然是一心为公的,谁反对我,就是一心为私,我既然是忠臣,谁反对我,那就肯定是奸臣,他就会以自己来划线了,他就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了。而一个人不能够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兼听则明嘛。那么你要兼听的话,你就不能说我是一心为公的,你们是一心为私的。晁错就是这样,这是不是有问题呢?
  第三个问题,就是他那个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我们以前也认为是一个很高尚的品德,当然我们某些时候是需要一往无前,需要奋不顾身的,也需要执着,需要认死理,但要看什么人,什么事儿,什么情况,比方说你做学问,执着是好的,为什么呢?追求真理,一个学者,一个科学家,一定要执着,一定要认死理,我认准了这个,我就这条道走到黑了,我不碰到南墙,我绝不回头,也许就在我探索过程中,我还没有碰到南墙的时候就找到真理了。但是政治家不行,政治家必须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妥协的时候妥协,该让步的时候让步,该迂回的时候迂回。而且政治家要考虑的问题,一件事情不仅仅是该不该做,而且还要考虑能不能做,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这是一个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质,他得看三步。而晁错是执着,坚持,认死理,只看一步,削藩就是对的,就是要做,能不能做,他不考虑,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也不考虑。
  而汉文帝是考虑的,所以他一再向汉文帝上书,汉文帝不采纳,后来晁错给汉文帝上书的时候写了这样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就是说我是一个很狂妄的人,我说了一些狂话,请英明的皇上来做出决策。汉文帝批示是什么呢?汉文帝批示说:“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就是一个国家最糟糕的是什么?是提意见的人其实并不狂,但是做决策的人他糊涂,这就糟糕了。所以汉文帝是政治家,他是清楚的,他很清楚建议归建议,决策归决策,建议没有狂不狂的问题,什么建议你都可以提,但是决策有英明不英明的问题,决策不能不英明,这个道理文帝懂,景帝不懂,景帝不懂的结果是什么呢?采纳晁错的削藩策,而且让晁错自己来主持这项工作,这一下子麻烦就大了。
  为什么说晁错来主持削藩是不对的呢?削藩不是他的政治主张吗?他提出这个政治主张就让他来推行不是很合适吗?我们要看削藩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儿。
  对于这件事情,宋代的苏轼,也就是苏东坡,有一篇文章叫《晁错论》,《晁错论》一开始,苏东坡就提出一个观点来,他说一个国家最困难的事情,最难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看起来天下太平,实际上埋藏着隐患,这个事情是最难办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要怎么办呢?只有那些特别的、杰出的、优秀的那样一些人才可以担当这样一个重任,而晁错不是这样一个人。也就是说削藩其事是其事,晁错其人非其人,削藩这件事情做是该做的,让晁错来做是不对的。因为按照苏东坡的观点,做这件事情要有三个条件:“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第一个条件,知其当然,就是事先把这个事情想得清清楚楚,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厉害关系,我如果做的话可能会怎么样,我如果要做的话应该怎么样,全部都把它想清楚了。晁错想清楚了没有呢?没有想清楚。我们看到他提出的就是一个口号:“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只有这八个字,没有看到他做什么可行性研究,有没有看见他提出可操作方案,他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没有了,所以不具备第一个条件。
  因此他也就不具备第三个条件:“徐为之图”,“徐为之图”就是到了最后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办法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来处理问题,他也不具备这个条件。更重要的呢?他也不能做到“事至不惧”,“事至不惧”就是事情来了以后不害怕,因为你做的事情,讲清楚你做的事情是非常难做的,是大家都不能接受,都不能相信,都不能同意的事情,你硬着头皮硬要做,你这叫“冒天下之大不韪”,你应该预计到,你一旦发动以后会引起强烈的反弹。你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麻烦,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做到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神闲气定,然后“徐为之图”,没有。
  吴楚叛乱以后,晁错自己也蒙了,可以说是景帝、君臣都蒙了,虽然他们有一点思想准备,讨论过这个问题,说削藩以后,他们会不会反呢?晁错说:不管他的了,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的,管他呢?汉景帝说:是啊,是要反的,我们就搞他一下,两个人说,真反啊,他们还真反啊,没有主张了,完全没有主张。
  晁错的两个馊主意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杀袁盎,为什么要杀袁盎呢?因为袁盎原来是吴国的丞相,袁盎到吴国去的时候,他就不想去,他觉得吴王这个人很恐怖,摸不清楚他是什么意思,而是他是跟着高皇帝打天下的大功臣,国家又强大,我去做一个丞相,如果中央政府和吴国他们两个有矛盾,我夹在当中,我不是风箱里的耗子啊?他不想去。有人就跟他出一个主意,说你反正会喝酒,你去吴国以后就做一件事情,喝酒。如果这个中央派使节来问吴国怎么样?你就报告说吴王不造反,吴王没有造反的意思,袁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被晁错找了个岔子罢了官,现在是一介草民。这个时候吴国一造反,晁错就把他的御史府的人召集起来开会,说你看看,我主张把袁盎杀了,因为袁盎接受吴王的贿赂,老是来报告说吴国不造反,现在吴国造反了嘛,我们现在只要把袁盎一杀,我们就知道,他们两个搞了什么鬼名堂了。结果他的下属都不赞成,说这个部长啊,这个吴国要是没造反,你把袁盎杀了,说不定还有用,你把袁盎抓起来看吴国有什么反应,现在吴国反都反了,兵都打过来了,你把袁盎杀了有什么用呢?再说袁盎也是我们朝廷的大臣嘛,不是吴国的大臣嘛,他怎么会有阴谋诡计呢,就不同意杀。不同意杀。晁错就在那里犹犹豫豫举棋不定,消息就传出去了,袁盎得到消息就出去找窦婴,因为袁盎现在已经是一介草民,罢了官了,没有资格见皇帝,窦婴就赶快去找汉景帝,说你应该把袁盎找来问一问,因为袁盎是吴国的丞相,他熟悉吴国情况,我们现在既然要对付吴国造反,我们应该请袁盎来讨论一下。
  汉景帝觉得有道理,就召见袁盎,召见袁盎的时候,晁错在旁边,汉景帝就说:袁盎,你曾经是吴国的丞相,你熟悉吴国的情况,你觉得吴国的造反能成还是不能成气候啊,袁盎说:不能成气候。汉景帝说:怎么可能不成气候呢?你想想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那么有钱,一大把白头发,他还造反,没有足够充分的准备会反吗?袁盎说:吴国有钱不假,有人也不假,但是吴王招募的是一些亡命之徒,都是一些黑社会,这些人是没有义的,不忠不义的人,不忠不义的人怎么能打得过我们正义之师呢?肯定不能成气候。汉景帝一听,这个人不错,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说说,袁盎说:臣有一个主意,但是只能单独和陛下汇报。景帝说:好好,走开,晁错还站那儿,袁盎说:“国家机密,人臣不得与闻”,景帝只好跟晁错说:你也,晁错就只好走掉了。袁盎说了一句话:“今计独斩错”,现在我的一个锦囊妙计就是马上把晁错杀了,因为古人打仗讲究的是师出有名,你如果没有名义去打仗是打不赢的,那叫做不义之师。现在吴楚两国的旗号是什么呢?他不是造反,因为吴楚两国一再说,我们不是造反,我们是“清君侧”,我们是帮助皇帝,我们是巩固大汉江山,那么最好的办法,不管他是借口也好,是旗号也好,是真实原因也好,最好的办法是把他这张嘴堵起来,堵他这张嘴的办法是杀晁错,杀了晁错,它就没有起兵的理由了,它就不战而退。“兵不血刃”,即可平定叛乱。景帝就说,我想想吧,如果真的能起作用呢,我也不在乎一、两个人的,这一、两条人命又算什么呢?这是晁错的第一个错误,他不该提出杀袁盎,他不提出杀袁盎,袁盎也不会杀他。
  第二个馊主意更糟糕,他提出什么?他提出请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苏东坡说:谁都知道外出打仗是危险的,留下来看家是安全的,谁都知道的。你怎么能在这个紧急关头,你怎么能把最危险的事情派给皇帝,最安全的事情留给自己呢?这是没有任何人会同意的,所以苏东坡说:这才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说你晁错这样做简直是奸臣嘛,你把皇帝推向第一线,你自己躲在家里面,是不是等皇帝打败了以后,你当皇帝?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所以苏东坡说,这个时候,没有袁盎,晁错也是死路一条。相反,如果晁错这时候提出:削藩是我提出来的,这个祸是我闯的,我负责任,请皇上任命我大将军,我带兵去打,然后我冲上前线,我身先士卒,让皇帝觉得很安全,他会杀你吗?他只会派军队,给钱,给粮,给草,支援你去打。你打败了,死掉了,你是烈士,打胜了,打赢了,你是功臣,你怎么会想出这个馊主意来?
  当然了,晁错最大的错误那是太相信皇帝了,他认为他忠心耿耿,他认为他一心为公,他认为他一往无前,他认为他奋不顾身,他认为他给皇帝出了这个好主意,皇帝怎么着会保他,没想到,文帝、景帝虽然在历史上算是好皇帝了,同样是要杀人的。这就是晁错之错,他太急于成功了,他就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干成一件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也太个人英雄主义了,他不知道即使是一个英雄,也是需要有后援的,要有后盾的。而他这种孤军奋战,是既无后援,就是朝廷的大臣不帮他,也无后盾,就是最后皇帝也不帮他,皇帝也舍弃他。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毫无疑问,你是对的。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6-02-11
袁盎与士
  内容简介:
  历史的记载,用事实告诉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袁盎,他不避亲疏,正直无私,而且斋心仁厚,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所以,他不是小人,而是君子,是忠臣。但为什么他被称为汉代的“无双国士”?“士”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袁盎因为提议杀晁错,而晁错是忠臣,所以后世某些人就称袁盎为小人。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君子,认为他的言行举止,是汉代国士的风范。那么,他到底是小人还是君子,是奸臣还是忠臣,是非曲直,历史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袁盎呢?
  一个朝代的风云跌宕,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多少名臣将相沉浮其中,演绎出令人叹息、令人称颂、或悲壮、或激昂的风云故事。汉朝的大臣袁盎就是其中之一。他正直无私,却因为一件事而被称为小人。他忠心耿耿,却依然逃不脱横遭惨死的命运。他侠肝义胆,是汉代典型的“士”,那么,袁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士”又是怎么回事?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您解读《袁盎与士》。
  (全文)
  汉、尤其是西汉,从高祖刘邦到武帝刘彻,这个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风流人物辈出的时代,而这些人物都未必有一个好的结局和下场。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昨天讲的晁错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今天要讲的袁盎也是其中之一。
  袁盎和晁错是搞不来的,他们两个势不两立到什么程度呢?只要袁盎在,晁错就不坐下。晁错坐在那儿,袁盎就不进来。两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吃饭,不能在一个地方说话,可谓势不两立。我们昨天已经讲过,晁错是对大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那么袁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晁错的死与袁盎是有关系的,是袁盎首先向汉景帝建议杀掉晁错的,所以历史上往往把晁错之死归罪于袁盎,其实这个是有点冤枉的,因为第一:首先是晁错提出来要杀袁盎,袁盎才向汉景帝提出来杀晁错的,用现在的话说,袁盎这可以算是正当防卫,顶多也就是防卫过当。第二:袁盎向汉景帝提出的建议,是一个个人建议。因为这个时候的袁盎是一个已经被罢了官的,贬为庶民的,这样一个没有身份的人,完全是一项私人建议,而真正最后决定杀晁错,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报告,汉景帝做了批示,才把晁错杀掉的。第三点:晁错被杀以后,吴楚没有退兵,但是政治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些观望的,中立的国家,就觉得吴楚两国师出无名了,对于后来平定吴楚之乱,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点,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往往是种二元两分的方法,斗争的双方这一方如果是正人君子,另一方肯定是小人、一定是奸臣。既然历史上肯定了晁错,就要否定袁盎,晁错是忠臣,袁盎就是奸臣,晁错是君子,袁盎就是小人,所以历史上也有很多人,用这样的小人,奸臣之类的词来称呼袁盎。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袁盎不是小人,也不是奸臣。
  袁盎是一个很正直,很正派的人。我们都知道,西汉初年有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叫做“吕氏之乱”,就是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吕后专政,吕后去世以后,汉廷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平定诸吕。而平定诸吕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就是当时的太尉周勃,也就是后来平定吴楚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周勃平定了吕氏之乱,安定了刘家的江山,当然是大大的功臣。所以汉文帝继位以后,对于周勃是非常地尊敬,周勃在上朝的时候也是得意洋洋,退了朝以后,我们看很多电视连续剧,看历史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是宣布退朝的时候,是大臣们跪下来,说吾皇万岁万万岁,然后皇帝先走。这是一般的礼仪,但是周勃上朝的时候,周勃先走。文帝目送之,这是很高的礼遇。有一次刚好袁盎就在旁边,袁盎就问汉文帝,说陛下觉得周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汉文帝说“社稷臣也”,就是社稷之臣,什么叫社稷之臣呢?就是能够和国家、和君主同生死,共患难,休戚与共,荣辱与共,这样的一种大臣,就叫做社稷臣,袁盎说,不对,周勃是功臣,不是社稷臣,汉文帝问他为什么?袁盎说你想想看,当年吕后专政的时候,周勃就是太尉,手上掌握着全国的军权,太尉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三军总司令,他手上是有军权的,他为什么不动作?那个时候刘家的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气若游丝,危在旦夕的时候,周勃为什么纹丝不动呢,而后来吕后死了,所有的大臣都起来说,现在我们要平定诸吕,要把吕家封的王,都把他灭掉,去找周勃,周勃这个时候才出来,他不过是顺应了形势,顶多就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怎么能算是社稷之臣呢,所以只能算是功臣。那么袁盎说了这些话之后,汉文帝从此对周勃的态度就变了,汉文帝就庄重起来,或者说就把皇帝架子端起来了,周勃也就开始害怕了,诚惶诚恐了,周勃出去以后,就跟袁盎说,你小子混蛋,我和你哥是哥们儿,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袁盎不做任何回答,后来没有多久,周勃的丞相职务就被罢免了,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的人一看周勃失势,丞相不当了,那些人就落井下石,就诬告周勃造反、谋反。汉文帝就把周勃抓到了监狱里面,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惟独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周勃辩诬,这个人就是袁盎。而且袁盎上下四方奔走,把周勃从监狱里营救了出来。从此周勃和袁盎也成了铁哥们儿,请大家想一想,这样一个正直正派的人能是小人吗?
  第二个例子,袁盎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袁盎当吴国的丞相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人和他的婢女,就是他的丫鬟私通,按过去的说法就是私通,现在我们的说法就是相爱,但是在过去这个是不行的。袁盎知道了以后装糊涂,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照旧信任他的这个下属,后来有人就给他的下属说,说你小子不要太得意了,老爷已经知道了,于是这个下属就畏罪潜逃,袁盎听说以后骑上马,把这个下属追了回来,说你不要走,我把这个婢女,把这个丫鬟赐给你,你们两个正式结合吧。所以这个人是非常地感激袁盎,后来袁盎出使吴国的时候,被吴王刘濞扣在军营里面,准备杀头,看守袁盎的军官就是这个人,这个人晚上跑到关押袁盎的地方,把周围的士兵用酒都灌醉了,然后对袁盎说,大人,你是我的恩人,现在跟我走吧。这个情节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真实的表现了这个细节,所以袁盎这个人,他不可能是一个小人。
  实际上,袁盎在朝廷当中,和在江湖当中,都有崇高的威望。汉文帝时期有一个有名的大法官叫张释之,张释之判决所有的案子,是依法办事的,就是按照当时的律条,规定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分,他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分。为了这个事多次顶撞汉文帝,有名的大法官,这个人是谁发现的?袁盎。是袁盎发现以后,推荐给汉文帝的。汉武帝时代也有一个有名的清官,一个很正派的官员,叫汲黯,汲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汲黯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他在皇帝面前从来就是说实话的,他曾经非常直言不讳地批评汉武帝,那话说得非常重,他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说你这个人内心深处是很多很多的欲望,说的好听叫做雄才大略,说的不好听就叫好大喜功,说的再难听一点就是贪得无厌,你是这样一个人,可是外面还装出一副仁义的样子,你能做尧舜之君吗?这个话说得非常重的,另外他还有一个话也说得非常直,因为汉武帝他是这样,他登基以后,亲政以后他要提拔自己的人,赞成他的治国理念的,赞成他的政治路线的这些人,他从基层迅速地提拔起来,把这些老人逐渐地排挤出去,所以很多出身很低很差的人青云直上,坐直升机似的、坐电梯似的往上升。汲黯又去跟汉武帝说了,说陛下用人怎么跟堆柴火似的,堆柴火就是后面来的就放在上面,“后来居上”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汲黯是这么一个耿直的人,汉武帝这样一个皇帝,对于汲黯是非常地敬重,我们知道,汉武帝的亲信大司马卫青是地位非常之高的,卫青到宫里见汉武帝,汉武帝坐在马桶上接见他。卫青如果求见的时候,汉武帝正在上厕所,那来来来,坐在马桶上就跟他谈话。丞相公孙弘,这是总理了,政府总理了,职位很高的了,如果求见汉武帝,还要问一问是什么事儿,如果没有什么事,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汉武帝衣冠不整,就接见了。如果手下说汲黯求见陛下,他说要等一会儿,我把衣服穿好,一定要把衣服穿好,把帽子戴好,衣冠楚楚,才跟汲黯谈话。就是给汲黯最高的礼遇。汲黯是这么一个人,而汲黯最佩服的人是谁?袁盎,汲黯最敬佩的就是袁盎的为人,我们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汲黯这样的人最敬佩袁盎,袁盎会是小人吗?所以袁盎不是小人。
  袁盎不但不是小人,而且是真正的“士”,堪称无双国士。那么“士”又是怎么回事呢?什么叫做“士”呢?我这里给大家看的,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一个“士”字,就是“士”这个字,战士的“士”这个字,最早就是这个字形,从这个字形看,很清楚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他的头发梳起来,上面用一根棍,把这个头发串起来,这就是“士”,所以“士”的本意就是成年男子,特指未婚成年男子,古人一个男子成年的标志就是这个。就是把头发梳起来,然后插上一根棍。因为我们知道,在清代以前,我们民族是留全发的,人的一生只剪一次头发,就是出生三个月以后,大概基本上是百日,或者不一定是百日,是一个吉日,三个月以后的吉日,剪一次头发,就是把胎毛剪掉。这一天母亲就抱着孩子来到父亲面前,由父亲抚摸着孩子的头,给他起一个名,这个仪式叫做命名礼,就是从此这个小孩有名了,表示承认他来到了人间,加入了我们家族。然后这个小孩子头发就继续长,长长以后不再剪了,从当中齐眉毛往两边分,这个叫做“两髦”,所以这个小孩子也叫“童髦”,这头发再长长以后,就开始往两边盘,男孩子盘在两边,要盘成一个兽角的形象,野兽的两只角,这个叫做“总角”,所以儿童时代也叫“总角之时”。女孩子呢,也往两边盘,盘到最后这个形状像什么呢?像一个树桠,所以小女孩叫“丫头”。
  那么男孩子长到20岁,女孩子长到15岁,就不能再总角、再是丫头了,这个时候就要把头发往当中梳,当中盘起来,给他戴上一个帽子,再插上一根杆,这个男孩子的礼仪就叫做“冠礼”,女孩子不戴冠,插一根簪子,叫“笄礼”,这个时候,表示你加入社会,表示成人了,正式加入社会,可以有社交活动了。但是在周代,秦代,汉代,它有一个等级,就是只有贵族的男孩子才能够行冠礼,就是只有贵族的男子才能戴冠,才能戴帽子,平民不行,平民只能戴头巾,只能把头发盘起来,弄一个头巾把它盖在上面,把它一捆,你没有资格戴帽子,所以高帽子不是随便好戴的,戴高帽子是要有资格的。
  这样一来“士”我们就明白了,它就是贵族的成年男子。贵族分四个等级,最高一级就是王,就是天子,第二级就是诸侯,第三级是大夫,第四级是士。那么前三级贵族和“士”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天子、诸侯、大夫除了可以加冠以外,还可以加冕,冕是什么呢,就是皇上上朝的时候戴的那个礼帽。冕,它的上部有一块板,这块板叫延,延的前后要垂着珠串,用珍珠一串一串地串起来垂在前面后面,这个东西叫旒,但是我们可能有一个细节不一定有,就是除了前后要垂旒以外,在这个地方,也要垂两颗玉,在耳朵旁边也要垂两颗玉,这两颗玉叫做充耳,它的意思说,正确的话你就听,不正确的话你就不要听,什么谗言,恶语,污秽之言,不要听,叫做“充耳不闻”,“充耳不闻”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那么前面的这个旒是什么意思呢,视而不见,就是不该看的你不要去看,不该听的你不要听,这是冕的作用。如果又有冠又有冕,那就叫做“冠冕堂皇”。天子、诸侯、大夫都有资格加冕,士加冠不加冕。所以天子、诸侯、大夫是有冕之士,士是无冕之王,“王”字,来看一下,“王”字实际上是“士”这个字上面再加一个冕,就是王了。
  但是不管你哪一级的贵族,都是加冠的,加冠呢一共三次,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可以看到这个镜头,这个汉武帝15岁的时候,还是太子,汉景帝来给他加冠,举行冠礼,一共加三次,第一次加的叫缁冠,缁冠就是一个黑的帽子,加了缁冠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有治权,就是有统治权,第二次加的叫皮弁,皮弁是什么呢,皮弁是军帽,也是猎装,加了皮弁以后呢,意味着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所以我们去看《汉武大帝》的电视连续剧,你会发现那些皇帝一天到晚剑不离身,走到哪儿都是把剑带着的,因为剑是当时贵族男子的特权,也是他身份的象征,你必须有一把剑配在这里。第三次加的呢,叫做爵弁,爵弁是宗庙之冠,就是有祭祀权,就是有资格参加祭祀天地、祖宗的活动,我们知道当时国家大事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战争,“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那么一个贵族男子第一次加了缁冠,有了统治权,第二次加了皮弁,有了军事权,第三次加了爵弁,有了祭祀权,那他就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男人了。所以对贵族的男子来说,到死这个冠,都是不能脱下来的,所以有一次内乱的时候,孔子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在战斗中用被敌人用戈把系冠的这个带子砍断了,子路马上放下武器,说“君子死不免冠”。作为一个君子我死了以后,这个冠都不能没有的,于是他就去系带子,不打仗了,这个时候,士兵们一拥而上,把他剁成了肉酱,孔子听说这个消息以后,立即吩咐厨房,把已经做好的肉酱倒掉,从此不吃肉酱了,吃肉酱他就想起他的学生子路来,他很伤心。
  所以加冠不是一件小事情,所以我们看,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我们看到,汉景帝那时候已经是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但是挣扎着也要起来给他的儿子刘彻加冠,而且不到年龄,男子是20岁才加冠,他知道他不久人世,国家要交给这个太子,让他立即成人,就强行地给他加冠。
  所以当时的“士”,他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那就是绅士风度和侠肝义胆。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士人,如果他是绅士的话,他有侠肝义胆,如果他是一个侠士的话,他会有绅士风度。
  袁盎就是一个兼有侠肝义胆和绅士风度的人,袁盎是非常喜欢结交江湖豪杰的,他有很多很多江湖上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也进了朝廷做官,有的在外面做隐士、做侠士,做游士,袁盎一视同仁,都皆为朋友。其中有一个大侠,江湖大侠,叫做剧孟,剧孟的镜头也曾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出现,就是当时剧里面是讲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有人报告说有人求见,周亚夫说谁都不见,报告的说,这个人说他来这里你一定见,周亚夫说谁啊,说剧孟,啊剧孟,剧孟见。有那么一个镜头,周亚夫一看到,说吴王如果还没有把剧孟网罗在自己的账下,吴国这一次叛乱是肯定要失败了,这就是剧孟。
  剧孟和袁盎是好朋友,袁盎后来罢官,在家里面待着,斗鸡走狗,游山玩水,和剧孟是好朋友,当时就有人劝他袁大人啊,剧孟是一个赌徒,剧孟好赌博啊,非常喜欢赌博,赌博是一个很坏的事情,赌博是很害人的,赌博的人你不要和他来往,袁盎说,剧孟是个好赌博的人,没错,但是你知不知道,剧孟的母亲死的时候,前来送葬的车子有上千辆,他说这个人如果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缘,他说我看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了灾难,上门求救,能够不以父母在家为托辞的,也不装作自己不在家的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季心,一个是剧孟。
  季心是什么人呢?季心是季布的弟弟,季布和季心这哥俩都是大侠,但是特点不一样,季布的特点是重然诺,季布只要答应你一件什么事,绝对是要做到的。所以当时有一句话说,千金不如季布一诺,你有一千斤黄金都不如季布说一个“诺”,我们现在看电视剧里面,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所有人本来,应该按我们说“是”的,他们都说“诺”,还有观众提出来说,那听起来像NO,汉代的时候,是、承认、就是“诺”,诺言。诺言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诺”是什么意思呢?是,对,承认,认账、埋单,都是“诺”,季布是很重然诺的,而季心是非常勇敢的,就是他们两个都是闻名的大侠。而季心最敬重的人是谁呢?袁盎。那我们现在知道了,剧孟一个,季心一个,这些人都是侠士,也都敬重袁盎,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袁盎这个人是有侠肝义胆的。
  那么袁盎既是一个有侠肝义胆的人,又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这就是他最后死于非命的原因,因为他太关心国家大事,他坚决反对立梁王为储,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以后定了一条制度,就叫做父死子继,就解决皇位继承这样一个问题。皇位的继承问题在中国历代王朝一直是一个麻烦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秦始皇开创新的帝国制度,这个制度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来封建时代的世袭制度,基本上全部取消,只留下一个就是皇位世袭,官员再不世袭了,秦以前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这个官是世袭的,你的爸爸是大夫,你就是大夫,将来你的儿子也是大夫,从天子到诸侯到大夫都是世袭的,秦以后呢,官们都不能世袭了,惟独皇帝是世袭的,所以留下了一个皇位继承的问题。
  这个皇位继承在殷商时期它有两种方式,一个叫父死子继,一个叫做兄终弟及,就是一种是儿子接老子的班,还有一种是弟弟接哥哥的班,从周以后,就不能再兄终弟及了,因为弟弟接班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由于窦太后很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就是梁王刘武,多次提出来要汉景帝立梁王为储,就是汉景帝如果死了以后,就让他弟弟刘武来接班,窦太后这样考虑,一个是出于她喜欢小儿子了,做父母的总归是有些偏心,有些小女儿、小儿子总是占便宜的了,再一个就是窦太后觉得自己身体很好,而她的儿子景帝身体不好,她想再有一个儿子当皇帝,她继续做太后,这个是不符合制度的,不合规矩的,是非对不对,这个我们是说不清楚,你说是刘武做皇帝,对我们民族好,还是刘彻做皇帝对我们民族好,这个是已经说不清楚的问题了,但是从当时的制度来讲,肯定是不对的。袁盎反对,而袁盎这个时候是犯不着来反对的,因为袁盎这个时候已经退休了,你都已经退休了,在家里闲居,你管这闲事干什么?那就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忠心耿耿,为国家考虑,惹起梁王刘武的仇恨,派刺客把袁盎杀了。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很重要的,就是第一个来杀袁盎的刺客没有杀袁盎,这个刺客来了以后,到处打听。逮住一个人就问,你看袁盎这个人怎么样?他说好人啊!你看袁盎怎么样?君子啊!请问你觉得袁盎怎么样?侠义啊!这个刺客问了一圈以后,回来以后他下不了手,于是他跟袁盎说,我是梁王派来的,梁王派我就是来杀你的,可是我下不了手。但是我告诉你,我不杀你,还有得是人来杀你,你还是躲起来吧,袁盎没有躲,终于被梁王派来的刺客杀了,所以袁盎也是死于非命,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袁盎也是死于国难。
  和袁盎一样反对立梁王为储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窦婴和袁盎是好朋友,他们两个和晁错都搞不来,最后,袁盎死于非命,窦婴也死于非命,窦婴的死是怎么回事呢?窦婴又是什么样一个人呢?我们明天再讲。  
毫无疑问,你是对的。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6-02-11
窦婴与外戚
  内容简介:
  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这些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辅佐高、惠、文、景数代皇帝,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才成就了武帝的辉煌盛世。他们是大汉王朝的功臣。但是,这些功臣并非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结局。其中窦婴就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人物。他是外戚,曾经权倾朝野,最后却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窦婴之死成为武帝时期的一大疑案。窦婴之死起因于灌夫在丞相田蚡婚宴上的一次闹酒,之后以伪造先帝遗诏定罪。而制造这个冤案的背后操纵者就是丞相田蚡。作为外戚集团势力的新兴代表,丞相田蚡早把没落外戚窦婴看做是眼中钉。面对这两大外戚集团你死我活的斗争,汉武帝是如何协调这些外戚的关系呢?
  据《史记》上的记载,汉景帝临死时候留给窦婴一份遗诏,告诉他如果遇到了麻烦,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窦婴以为有了先帝遗诏这个上方宝剑就可以免死了,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最后窦婴以伪造先帝遗诏罪而被斩首,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份遗诏呢?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易中天教授将为您揭开这个历史尘封久远的谜团。
  (全文)
  窦婴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个大案,案子虽然很大,起因却非常之小,起因是什么呢?就是灌夫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闹酒,那么灌夫为什么要在田蚡的婚宴上要闹酒呢?是因为他发现来参加婚礼的人对窦婴不尊敬。具体地说,就是田蚡给大家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宾客都避席了,而窦婴来给大家敬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避席。那什么叫避席呢?我们知道古人是席地而坐,他是坐在地上的,席地而坐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这个叫做席地而坐,所以,你要召开会议,或者是举行酒宴,要先把这个席子放好,你的席子放在哪里,你的座位就在哪里,这个叫做席位。主人坐在正中,主要的地方叫主席,其他的人分成两列排在旁边叫列席。如果是主人来或者重要的贵宾来给咱们敬酒,要避席,避席就是离开这个席位,避席,要离开这个席位,然后退下来说,不敢当。这个叫做避席。那么在田蚡的婚宴上,田蚡来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避席了,而窦婴来敬酒的时候,大多数的客人都半避。半起,避开,不敢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客人对窦婴不够尊重。而窦婴他的资格是比田蚡老,当年窦婴炙手可热、红极一时的时候田蚡是什么?是个郎官,想拍窦婴马屁都拍不上了,现在田蚡当了丞相,窦婴下台了,你们就这样。你们太势利眼了吧,所以灌夫就发脾气了。灌夫发脾气他也不好找别的人发啊,他瞄准一个是灌家的人,是他的晚辈,我家里人可以教训吧,这个家伙在干什么呢?和程不识将军在说悄悄话。灌夫就跑过去说,干什么干什么?老夫来跟你敬酒,你像个女人一样的说悄悄话,干什么呢?你平时说程不识将军一钱不值,你现在跟他说什么悄悄话。田蚡就不高兴了,打狗要看主人嘛,这个是我的客人嘛,田蚡就说灌夫了,你这话什么意思?程不识将军和李广将军都是卫尉,你这样说程不识将军,把李广将军的面子往哪儿放,灌夫说,老子今天豁出去了,管他们什么姓程的姓李的,就闹起来了,闹起来就把灌夫抓起来了,因为田蚡的婚姻是太后懿旨要田蚡办的,那么你不给田蚡面子便是不给太后面子,这叫做大不敬,是可以论罪的,把灌夫抓起来了。灌夫抓起来以后,窦婴想灌夫为什么闹酒呢,是为了给我面子,我不能不救灌夫啊,窦婴就出来救灌夫,就把窦婴也抓起来了,窦婴抓起来一看急了,马上托人给皇帝说,我有先帝遗诏。先帝遗诏上已经说了,我窦婴可以怎么怎样。
  汉武帝接到报告看,说有先帝遗诏,我们就去查一查吧,就到尚书那儿查,尚书是什么意思呢?尚书在汉代是保存国家的图书、资料、档案、文件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兼国家档案馆,兼国家机要局。派人到尚书一查,没有。没有存档。于是,给窦婴定了个罪名,矫诏,伪造先帝遗诏,这是很大的罪过,就把窦婴给杀了。所以窦婴这个案子的疑点就在于所谓先帝遗诏,这是本案的一个疑点。
  那么史书上的记载只是这样记载,说窦婴说有先帝遗诏,档案馆里没有先帝遗诏,这就有好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窦婴矫诏,伪造了一个诏书,第二是没有存档,第三种可能是存档的诏书被毁掉了。那么没有存档,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景帝忘了存档,第二种是景帝故意不存档;被毁掉也有两种可能,是王太后和田蚡把遗诏毁了,或者是汉武帝把遗照给毁了,五种可能。
  现在我们在电视连续剧里面看到的是选择的太后、田蚡毁诏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太可能,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根据《史记》的记载,窦婴的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叫“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九个字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窦婴如果遇到了什么麻烦,你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你怎么说都行。也就是这么九个字,这九个字不是很严重啊,不是像我们电视剧里面说的,说窦婴手上有一份先帝遗诏,根据这个遗诏窦婴可以做周勃,就是平定诸吕之乱的周勃,拥有这个权力,可以废掉太后,可以平定王氏田氏,根据“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九个字看不具备这样一个性质,就是并没有授权窦婴可以做周勃。而且根据汉景帝对窦婴的看法,也不大可能留下一份遗诏说窦婴你做周勃,看到出问题以后就把王太后废掉了,不大可能,因为汉景帝对窦婴评价不是很高,窦太后曾经建议汉景帝让窦婴当丞相,汉景帝说了这样的话,说魏其,窦婴是封了魏其侯了,说魏其“沾沾自喜,多易,难以为相持重。”什么叫沾沾自喜呢,沾沾就是洋洋得意,洋洋得意就是沾沾。自喜,就是自恋、自爱,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沾沾自喜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多易就是草率轻浮。持重,担当重任。就是窦婴这个人自鸣得意,自视甚高,草率轻浮,很难承担丞相的重任,他怎么会让他做周勃呢?
  当然了,哪怕只有这九个字,王太后和田蚡也不会高兴,也会紧张,汉武帝可能也不会高兴,他们也可能想把这个遗诏给毁掉,但是毁诏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宫廷里的存档应该有两份,就是既存件,又存目,现在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看的是装遗诏的盒子没有了,这个盒子和遗诏是可以拿去烧的,但是还有一个登记册啊,还要登记啊,某年某月某日,上赐魏其侯,诏书一份,存在第几行,第几格,哪个柜子,得有这个东西啊,这个目录你删不掉啊,那么你怎么毁得掉呢?甚至也可能只有一个目录,只是登记了一笔,没有什么副件,我们也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副件,有副本,但是即便没有副本,但是登记的这么一行字是有的,这个东西是毁不掉的,所以毁诏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矫诏的可能性也不大,窦婴没有那么大胆子,伪造一份先帝遗诏,他哪有那么大胆子。而且根据司马迁的记录看,当时的人都相信窦婴手上是有一份先帝遗诏的,上面就是这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景帝给了窦婴一份诏书,那不是写几个字就行了,要加印,加玺。你这几个字你能够伪造,玺印你能伪造?汉代是个非常重视印信的朝代。我们看电视剧已经看到了,拿着皇帝的节杖和诏书没有虎符不能调兵啊。这个是汉代的一个特点,它是认图章不认人的,认证件不认人的,我是谁你还不认识吗?不行,拿证件来,拿虎符,拿印章来,没这个我不认识你。那窦婴怎么去伪造这个玺印呢?也不大可能。
  那么就只剩下两种可能了,一种是汉景帝给了窦婴一份密诏,忘了存档,如果汉景帝他做周勃的,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会不存档呢?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汉景帝故意不存档,故意不存档就是坑他啊,我给你一份密诏,我又不存档,只要你一拿出来你就完蛋,这个汉景帝好像对窦婴也没有如此深仇大恨吧,要设这么个计策来陷害他吧。最后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就是汉景帝当时也就打了一个白条,随手写了张便条,也没有盖章,也没有用印,这种可能性问题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我觉得先帝遗诏是个谜。
  什么是外戚呢?外戚就是皇帝的母族和妻族。所谓母族就是母亲家的人,妻族就是妻子家的人,当然皇帝的妻族范围比民间的范围大一点。民间是妻和妾分得很清楚,妻的家里的人算婚姻关系,妻家和夫家是婚姻关系,夫家和妾家没有关系,不算婚姻关系,这是在民间。但是皇帝特殊一点,有时皇帝妾家的人也可以算妻族里面的,这个是一个人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家族,再加上自己一族──父族,合为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这叫三族,但是这三族性质不同,分量也不同。父族是什么关系呢?是血统关系,同姓的,父系的,这个叫血统关系;母族是血缘关系;妻族是姻缘关系。就是妻族和自己一点血的关系都没有了,就是他们分量是不一样的。对于皇族来说,父族就是皇族,也叫宗室。当然,在西汉的时候,这个母族和妻族也可以算宗室,到了清代的时候,规定只有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从塔克世算起,直系才能算宗室,所以各个朝代的宗室的算法也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算起来这个可以算宗室,这个叫做凤子龙孙。母族和妻族不同姓,他是外姓人,这个叫外戚也叫做皇亲国戚。宗室就是同姓的凤子龙孙是可以封王的,外戚,也就是异姓的母族和妻族只能封侯,这个是政治待遇不同,但是待遇不同不等于关系,待遇高的不一定关系好,为什么呢?同姓的这些宗室有威胁,他也有皇位的继承权,一旦在位的皇帝死了,没有儿子,那就要到同姓的宗室里面去找一个人,汉文帝就是这样嘛,汉高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汉惠帝继位,汉惠帝死了以后,惠帝没有儿子,只好把他的兄弟汉文帝从藩王的位置上请进京城来,请他做皇帝,所以这些藩王们都有一点点当皇帝的意思,至少是,总觉得自己是有资格当皇帝的,你姓刘我也姓刘,你是高祖的子孙,我难道不是高祖的子孙吗?凭什么你当我不能当,所以刘濞想造反嘛,刘安想造反嘛,他就因为他姓刘啊。那么你不姓刘的,姓窦的,姓田的,姓卫的,你本来就是没有资格做皇帝,你要做皇帝的话,那就是谋反,大逆不道,他反而对皇帝来说,相对安全。所以在这个时候,皇帝在政治上会倾向于外戚而不是宗室。所以汉代外戚在政治舞台上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汉王朝一开始就是夫妻店,汉高祖刘邦的正妻吕雉,她不是什么弱不禁风的娇小姐,也不是什么养尊处优的嗲太太,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女强人,她是和汉高祖刘邦一起打江山的,打天下的,还做过项羽的俘虏。当时项羽杀过来以后,把刘邦的爸爸和刘邦的老婆就是吕雉都俘虏了,楚汉两军交战的时候,项羽就在军前架起一口大锅,锅里面烧着油,然后把吕后刘邦的父亲太公都绑过来,然后喊话,刘邦,现在你老爸和你老婆都在我这儿了,你要是不投降的话,我现在就把他们下了油锅。刘邦说,嗨,项羽呀,别忘了咱俩结拜是兄弟啊。咱俩是兄弟啊,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把咱爸烹了呢,别忘了给我分一碗肉汤啊。这个是大英雄就是大流氓,我跟你说就是一回事。所以吕后她是出生入死,同甘苦、共患难,这么当的一个皇后和太后。刚好刘邦去世以后,吕后的儿子惠帝,汉惠帝很懦弱,就是说得不好听就是懦弱,说得好听就是仁慈。对于很多事情是下不了手的,吕后把她的情敌砍去手脚,装在坛子里面,那种事情,他儿子看了以后就痛哭流涕,说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妈,我还怎么做皇帝呢?所以一直是吕后专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太后干政的传统。
  第三个原因是汉代号称孝治天下,就是他们治国的理念就是一个字“孝”。皇帝要带头孝,皇帝带头孝以后,下面的子民也都孝。为什么要提倡孝治呢?就是根据这样一个原理,在家是孝子,出门就是忠臣。因为皇帝是整个国家的君父,你在家里面孝顺你的父亲,你出去做官的话,当然忠于国家的父亲──皇帝嘛,所以他提倡孝治天下,所以你看汉代的皇帝的谥号,就是皇帝死了以后要上一个尊号,一个谥号,统统前面都有一个孝字,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汉高祖,高皇帝,还有一个世祖,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叫光武皇帝。其他的皇帝前面都有一个孝字,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孝昭皇帝,你孝治天下你当然要尊敬太后嘛。太后就可以干政,所以外戚的这个力量在两汉一直是很强很强的,所以我们看历史也好,看电视剧也好,我们看汉武帝刚刚登基的时候,主持朝政的人是窦太后,是窦太后管事的,重大的,国家的重大政治问题都必须通过她老人家。她老人家如果不愿意的话,你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可惜窦太后也不能万寿无疆啊,她也是要死的,她死了以后就是王太后了,就是汉武帝的母亲。窦太后那个时候已经是太皇太后,王太后也想学窦太后,继续管她这个儿子。谁知道汉武帝不是一个那么,像汉景帝那样好控制的人。汉武帝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起了心思,就是必须把母族的外戚要把他剪除掉,不能够让她们再在自己的头上指手画脚。而这个时候呢,由于窦太后的去世,窦家这个外戚集团它就失势了。王家田家,就是王太后的这个集团,这个家族势力开始上升,所以田蚡就一路青云直上。
  当田蚡和窦婴发生冲突的时候,武帝这个时候没有办法,碍不过王太后的情面,武帝退朝以后去看他的妈妈,王太后是绝食 ,说老娘还活着,他们就敢这样欺负我的弟弟,老娘要死了,我们田家人,我们王家人还不成了人家案板上的鱼肉了?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窦婴下狱。
  《史记》说窦婴这个人的性格是“任侠,自喜”,《汉书》说他的性格是“侠,喜士”。什么意思呢?“任侠”就是以侠义自任,就认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担当就是行侠仗义,这叫“任侠”。“自喜”就是自视甚高,自鸣得意。“喜士”就是喜欢结交江湖上的人。这是窦婴的特点。
  正因为他有这样一个个性,所以才跟灌夫成了好朋友。窦婴和灌夫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什么时候成为好朋友的?是窦婴失势之后,窦婴因为窦太后去世,窦家的势力就下落了,窦婴自己也被罢了官,门庭冷落车马稀,窦婴手下的门客都慢慢离开他了,这个时候灌夫来了,灌夫也是做过官的人,这个时候也被罢官了 两个下了台的官员同病相怜,而且惺惺相惜,两个人结为生死之交,所以灌夫被捕入狱以后,《史记》上说的说法是“魏其锐身为救灌夫”窦婴要挺身而出救灌夫。窦夫人就劝窦婴说,你看啊,灌夫得罪的是谁?是当今太后啊,是当今丞相啊,你救得了他吗?窦婴怎么说呢,“侯我自得之我自失之”,我不就是个侯爵吗,这个侯爵是我自己挣来的,我自己把它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能够说我眼睁睁看着灌夫死了,我窦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那是不可以的。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哥们儿义气,江湖义气。
  然而灌夫这个人是有问题的。灌夫是个什么人呢?用现在的话说黑社会老大,灌夫也曾做过将军,出生入死,在平叛吴楚之乱的时候,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九死一生,但是为非作歹,至少是他的家人、他的门客为非作歹。灌夫的财产是非常之多,富甲一方,他是颖川人,和晁错是老乡,他在颖川势力非常大,财产非常多,每天家里开流水席,白吃白喝的百十号人,都是些什么人?都是江湖上那些人。说得好听是些侠客,说得不好听,是些流氓,是些土匪,是些地痞,是些恶霸,你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什么英雄豪杰,江湖好汉、流氓地痞,黑社会老大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太多区别,那是混为一谈的。这些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霸占田亩,垄断水利,所以当时他们家乡有一首歌,这个歌在电视连续剧里面田蚡出来告状的时候还唱了,说“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河水难道会总是清的吗?只要有一天我们颖川混浊了,你们灌夫一家就全完蛋了,可见当时民众对他们是恨之入骨,更重要的是作为汉武帝这样的一个皇帝不能容忍地方豪强势力的壮大。
  汉武帝终其一生,其实他最要做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中央集权,而且是集权于皇帝。他实际上一生做的就是这件事情。加强皇权,首先是加强中央的权力。在中央的权力当中又要加强皇帝的权力,所以他做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比如设内朝和外朝,就是为了从宰相那里夺权,这个情节在电视剧里面一笔带过,就是任命卫青为大司马,作为内朝的领袖,什么叫内朝,就是搞两个政府,一个政府由宰相领导,叫外朝,一个政府由皇帝领导,叫内朝,一个国家两个政府,这个是他发明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一步一步从宰相那里把权力夺回来。另外汉初规定宰相权力是相权,相权和皇权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三公坐而论道啊,皇帝是五日一朝,只对重大的事情做一个批示,具体的国家事务是宰相在处理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三个宰相在处理,汉武帝要把它夺回来的,这个从夺相权为皇权。另外一个夺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他不可能容忍地方有一个非政府的,非官方的这样一个豪强势力存在,对于这个豪强他是一定要打击的。窦婴和田蚡实际是两个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两个人物呢他们的关系不能从私人关系去看,要看到他代表的两个利益集团,当然就个人而言,窦婴应该说更有人格魅力,而田蚡呢应该说是猥琐小人,是一个贪官,贪得无厌,田蚡做了宰相以后,基本上把官员的任免权都拿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汉武帝可能更讨厌田蚡,因为田蚡太腐败,太跋扈,太霸道,太嚣张。田蚡和窦婴不是有一个廷辨嘛,在东宫辩论,窦婴就揭发田蚡贪污腐化,买官、卖官这些事情,田蚡说是呀,我田蚡就是一个贪官,我是贪得无厌,我是腐化堕落,我喜欢女人,喜欢狗,喜欢金银财宝,喜欢好吃的东西,喜欢漂亮衣服,那不就是因为现在天下太平嘛。天下太平我又是皇亲国戚,我享受一点怎么了,我怎么着了,可是你窦婴在干什么呢?你和灌夫两个人整天躲在家里面鬼鬼祟祟地勾结一些地方豪强,江湖好汉,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日议朝政,夜观星象,一天到晚是不是想着我们圣上怎么样了你们好怎么样啊?这句话很厉害,这句话实际上打动了汉武帝,那么他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就不能容忍地方豪强,他要加强皇帝自己的权力,他就不能容忍外戚集团的权力过大,势力过大,如果你外戚集团居然和地方豪强勾结起来,那就非打击不可,所以他尽管更讨厌从内心深处,从心理上更讨厌田蚡,但是更不能容忍窦婴和灌夫。我认为这才是灌夫和窦婴之死的真实的原因。当然这场斗争的结果汉武帝是渔翁得利,窦氏集团,田氏集团都垮掉了。
毫无疑问,你是对的。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6-02-11
支持天心星老兄,发表了这么好的历史资料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6-02-12
谢谢支持!
此帖以发完!
毫无疑问,你是对的。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6-03-09
 谢谢啦!收藏. 支持!
沧浪之水清浊兮濯缨濯足。世俗之风沆瀣兮屈泥扬波.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6-04-10
中央第十套节目,易中天正细品三国之---曹操呢。望关注精彩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