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915阅读
  • 0回复

50%的利润被“浪费”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8
  作为转型主体的民营企业,要让它们通过“技术创新或品牌突破”来实现转型的思路是不现实的。虽然技术与品牌是一个公司强大的标志,同样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体现。但标志与体现是一回事,把这种标志与体现上升到转型战略却是另一回事。笔者发现,珠三角的不少企业都获得了政府在技术方面的资助,同样,它们也意识到没有品牌最后只能走上价格战一条路,所以很多企业都在花大力气来投资品牌与渠道建设。

就某个具体的企业来说,这样做当然没有问题,但从整个公司长期战略角度看,这样做却存在战略性失误的可能。因为,技术与品牌永远处在一个行业的金字塔顶部,当大家都往金字塔的顶部爬的时候,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真正有技术或品牌的永远是少数公司。第二,品牌与技术投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技术的突破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才储备与设备投资的,而品牌的打造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一定要谈如何通过技术或品牌来实现盈利方式转变,笔者认为那是华为、联想这一类大公司需要讨论的。但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还在于大量的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即使联想、华为、TCL海尔等一批企业成为世界500强,也不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成功。
而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增长方式是机会型或资源型的,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之上的比较竞争优势,特别是相当一部分OEM企业更是如此。用一句话来说明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那就是以“低成本产品”为中心的模式。本质上,这是一种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当市场环境与劳动力成本供给发生变化时,危机就出现了。中国民营企业能否从“低成本产品制造”的机会型增长,转变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竞争型增长,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本质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是过去的成功模式造成的。在过去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生产什么基本上都可以销售出去,销不出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降价促销,这就是价格战的由来。
但价格战并不会永远生效,而且大家都打价格战,利润从何而来?有企业做出的回答是:向劳动力成本与采购成本要利润。而向劳动力成本要利润的方式是加班。然而天天加班,责任心就成了问题。而向采购成本要利润,就出现在供应商原材料成本上动手脚,偷工减料就出现了。于是,质量不稳定,交货不及时,库存增加,这些都成了民营企业家们疲于奔命的宿命。
事实上,我国民营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天花板,日本企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都曾经碰到过。它们的解决方案是:敬畏客户,开动脑筋,消除浪费。比如,丰田就总结出了七种浪费,其中最大浪费就是生产过剩、搬运与库存,而消除浪费,其实就等于制造了利润。一些去过日本企业参观学习的企业家都承认:在消除浪费层面,企业中至少有50%的利润空间。
因此,笔者的看法是:中国民营企业转型的根本出路在于一个根本,两个方向。一个根本是从以低成本的产品制造为中心,转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而两个方向,一是消除生产浪费,二是消除管理浪费。


读者服务热线010-68487630-211,13910873125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