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辛集,道辛集,辛集的特产不只是皮衣! {gxP_>
/!N=@z)
史载,辛集原名束鹿县,北齐时期其置属安国县,隋改鹿城县。唐代始称束鹿县。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安禄山 作乱(“ 安史之乱 ”)。次年鹿城县改名束鹿县,取“栟擒安禄山”之意。1949年9月,县政府驻地由旧城迁至今辛集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辛集镇曾设县级镇,与束鹿县平级,但不久后又划归束鹿县管辖。1958年11月束鹿、晋县、深泽三县合并为束鹿县,1961年5月,恢复 辛集地图原束鹿县辖区,晋县、深泽县分设,1965年改辖为31个公社,1986年3月5日撤县改辛集市,名字取自境内最著名的集镇—辛集镇,原辖区不变。1996年12月,乡镇合并为8镇、7乡共15个乡镇,仍称辛集市。由此来算,束鹿做为本地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h^,av^lg^
现在的辛集,在外地人听到和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皮革之都,但我们辛集还有更出名的东西,那就是“束鹿窖”酒。 FV{XPr%
SXC
7LJm<g
说起“束鹿窖”酒,在辛集也是一段当地人称赞的历史。 z6P~HF+&h
@1 i<=
r
在我国江南,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南昌、长沙、九江、芜湖、安庆、武汉、上海等大中城市,近百年来即有“束鹿酒业半条江,醇厚甘甜好佳酿”的说法。 *m2?fP\
Ro;I%j
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1年),有3个束鹿人推着小木轮车到湖北省武汉三镇卖毡条,之后用卖毡条的钱作本钱,在武汉开了香油坊,由于手艺高超又会做买卖,他们很快就赚了许多钱。手里的钱多了胆子就更大了,他们开起了北直烧锅造酒。因为薄利多销,准斤足两,他们在武汉三镇站住了脚跟。后来,他们分成了三股,分别叫“老天成”酒店(店址在汉口老官庙),“老大成”酒店(店址在汉口石码头),“李大有”酒店(店址在汉口关圣祠)。 3"sXN)j
7EVB|gTp
束鹿人首创用玻璃瓶装酒,一瓶一斤,携带方便。束鹿人酿造的“汉汾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民国年间,束鹿人又从武汉至南昌,沿长江流域遍设酒店。从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期间,束鹿酒业在武汉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保持着前进态势,并出现了酒店多、槽房多、产酒量大、酒的质量好、销路广、声誉高等特点。民国元年(1912年),武汉已经有四五十家束鹿人开办的酒店。最盛时仅武汉就有一万多束鹿人从事烧酒酿造和经营酒店,当时说束鹿酒家遍武汉是一点儿也不假。那时束鹿人又从武汉至南昌,沿长江流域遍设酒店,不出半里地,准有一家束鹿人开的酒店,因而有了“束鹿酒业半条江”的美誉。 IG:2<G
bn7g!2
来辛集,不光光是看看皮衣,记得捎回一件“束鹿窖”酒,尝尝辛集人酿酒的技艺。闻着香,喝着好,醉了后更想尝! 13 %: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