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61阅读
  • 6回复

河北青年报 刊发《辛集网友发现华北联大旧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19
辛集网友发现华北联大旧址 DV)3  
.xhK'}l[  
网帖称,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为贺敬之的住所;网友呼吁保护旧址 &fa5laJb  
·2011-03-19 01:27:02·来源:河北青年报 "XgmuSQ!  
]i<[d ,  
(6l+lru[  
■华北联大校长成仿吾曾经的住处已破败不堪
华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华北联大)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在河北众多地方留下了“足迹”。近日,辛集几位网友采风时,在当地新城镇发现了华北联大旧址,其中一处保存完整,为华北联大教师贺敬之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对此,网友呼吁当地政府进行保护。 d?AlI  
17日,中国人民大学MPA河北校友会负责人孙智英表示,将前去查看。 5{e,L>H<  
网帖   辛集发现华北联大旧址 'G\XXf% J  
3月6日,辛集几名网友在辛集论坛联名发表“辛集发现华北联合大学旧址,呼吁政府保护”的帖子,同时配发多张照片。此事在辛集百度贴吧也受到关注。 |*/[`|*G  
几名网友在帖子中称,他们于5日在辛集采风时,在新城镇贾李庄、大李庄发现多处残破的老房子。当地老乡说,这些是华北联大旧址,很多文化演艺界名人曾在此住过。网友“夕阳楼主”称,经查询资料得知,郭兰英、王昆、艾青等名人都曾在此生活、学习过。目前,大部分房屋已破败,只有一处房屋保存完整,希望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保护。 ^~`?>}MJ  
该帖引起不少网友关注,纷纷留言表示支持。网友“忽然”跟帖,“呼吁有关部门保护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宝贵史料,不要让我们家乡本来就不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流失。” 39wa|:I  
探访贺敬之故居保存最完整 ) rW&c- '  
17日上午,记者致电发表该帖的网友“夕阳楼主”与“五洲数码”,最终找到了他们所说的华北联大旧址。 wr(*?p]R  
该旧址位于贾李庄村中部,是一栋有着暗红砖墙、雕花屋檐以及高近十米正房的四合院。该四合院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明显不同。“夕阳楼主”称,华北联大在该村的旧址就这一处保存完整,其他的已破败不堪。 w;UqEC V  
79岁村民李占凯告诉记者,华北联大的师生于1946年底来到该村,待了两年左右。“当时周围几个村子也住着华北联大学员,我们村住了200多人,多是文艺学员。他们常给我们唱歌、跳舞,还教我们识字。” Z/;Xl~  
李占凯说,华北联大教师贺敬之曾在那栋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里居住。“他教大家唱新式歌曲,在黑板上写了他的名字,我记得很清楚。” z!;1i[|x  
回忆   “联大校长成仿吾曾住大李庄村” XW{>-PBg:  
随后,两名网友又将记者带到新城镇大李庄村。网友“五洲数码”称,当地老乡告诉他们,当时华北联大的校部就在该村。 BVsD( @lX  
该村村民李少英告诉记者,在1946年左右,任村长的父亲曾告诉他,当时华北联大有近500人在该村居住,校长等领导就在这儿。该村91岁的村民李秉武带记者来到该村村北一处院子,院子的北屋、东屋已经塌了。对于当时的事情,记忆犹新的李秉武说:“当时华北联大的校长成仿吾就住在北屋,南屋是厨房、东屋是警卫居住的地方。” ~Nf})U  
据该处屋子现在的女主人称,房子是1955年他们从别人手里买来的,她的母亲曾提过,华北联大的领导在此住过,但不知是何人。因为房屋多处坍塌,只剩下完整的东屋,因此已多年未住人。 jHXwOJq %  
据辛集文物爱好者董文璞介绍,1946年11月,华北联大全体师生1000多人从广灵出发,经过800里跋涉,来到束鹿县(辛集)大李庄一带,对外宣称“平原宣教团”。校部驻大李庄村,几个分院驻贾李庄、郝家庄、沈家庄、前杜科、后杜科等村,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华北联大奉命从束鹿迁走。 c9qR'2  
呼吁各级部门保护旧址 'y]\-T  
17日,记者联系了辛集市文体局,该局一名工作人员称,她还真不知道辛集有如此重要的旧址,她将把情况汇报领导,商量如何保护。 j]|U  
17日下午,记者联系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人民大学MPA河北校友会一直都在参与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的旧址保护活动。 ~ S,p?I  
       随后,记者联系了中国人民大学MPA河北校友会负责人孙智英。电话里,得知消息的孙智英声音有些激动,“太好了,我们将会去现场查看,并希望旧址得到最好的保护。” (" ~ DJ=  
za Tb~#c_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3-19
除网友呼吁保护外,孙智英称,在河北的很多地方都有过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的旧址,他和校友会尽量保护,同时也希望各级部门能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旧址。 HK\~Qnq  
■文/本报记者任利 Twn4lG4~  
实习生安冬梅 ~qe%Yq  
■供图/网友“夕阳楼主” yRp "jcD  
“五洲数码” 7dsefNPb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3-19
孔老二消灭了中国的精神,马寅初灭了中国人的肉体,农业部灭了中国人的基因.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3-19
寒心!这些旧址的存在,贾李庄的老百姓做出了很多牺牲!辛集的领导看了这篇报道,应该动心了吧?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1-03-19
谢谢老兄关注和支持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3-2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3-20
引用第5楼马六甲于2011-03-20 08:52发表的 : ZB= E}]v6  
[表情] _7Ju  
BUDi& |,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