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作者已经放到了我的博客空间,地址如下:
'54\!yQ<{ Vgm*5a6t http://blog.sina.com.cn/u/1195580554)
[-(^>Y EjP;P}_i
K 写之前先回复一下“国世无双”兄弟的帖子:
#`Su3~T=S r S@/@jKZE 地址如下:
/&gg].&2? 8xy8/UBIk0 http://www.xinji.org/read-htm-tid-46619-fpage--toread--page-1.html ^O}a, fJFNS
y 你要当市长辛集非被你折腾死!
zs=3e~o3 葛江河那个孙子要在辛集弄什么外国语学院还是一个专科
cAR
`{%b 弄的辛集老师解决不了编制了!你还弄两所大学,辛集财政收入才多少
XYU5. 辛集是中国首都么?小小的县级市就两所,有几个县象昌黎的有两所大学?
:Xw|v2z%3 辛集当务之急是招商,扩大财政收入!衣食足才能知荣辱!
b++r#Q
g -2.7Z`*( ,_V V;P 文章二中我谈的是“经济问题”和“品牌知名度”问题,虽然将“办大学”这种“教育”问题放在“经济”问题里头说有些无奈(无奈就无奈在教育部某些脑子进水的家伙把教育当作经济来抓的混蛋政策),俗话说,十个上班的比不上一个劫道的,十个劫道的比不上一个卖药的,十个卖药的比不上一个开学校的,办大学是解决辛集品牌知名度和发展经济的一个一箭双雕双管齐下的妙招,至于说解决不了教师编制、增加市财政负担等等这都是暂时的,而且这些不足也完全可以归罪于市领导班子的无能!
VEps|d3,, BJ
UG<k 我重点想聊聊“国世无双”兄弟的这句话“辛集当务之急是招商,扩大财政收入!衣食足才能知荣辱!”,尤其是前半句“辛集当务之急是招商,扩大财政收入!”
|\(uO|)ju y##h
(y 招商,扩大财政收入,这话没错,但是怎么招商,招什么商,用什么吸引商,如何让外地资本融入辛集的财政建设,如何让这些资本成为活水滋养咱们辛集这一方土地一方人,这是重点。
&8IBf8 .}__XWK5 “大道为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话有错吗?没错。但是如何“天下为公”,怎样才算是“选贤与能”,他不知道。像李敖所说,这就叫“有主张没办法”。辛集的各界领导人估计没有人上任的时候说“我就是来混日子的,四年之后我走人”,也都是本着“招商引资,扩大财政收入”的目的来的。然而,怎样招商,如何引资,怎么才算是扩大财政收入,他不知道。就像我想上大学,我就是一个目的“上大学”,但是有目的不够,如何实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怎样好好学习?哪科成绩不好补哪科。怎么补?多背单词,多记定理公式,多做习题。这就是有目的,有实践,有方向。
^J^,@Hf_ X,Ql6uO “招商引资,扩大财政收入”算是每一届辛集领导人的目的,那么,如何努力,哪是方向,有人考虑过吗?考虑过以后有人做吗?没有方向,没有实践,那么这就是套话、官话、混蛋话。
QE]
'Dc% D||0c"E 笔者给这些并不把辛集作为“家乡”的这些领导人说了一个方向——“辛集缺少两所大学,三个拳头品牌,五个国家级名人”,可惜笔者不是领导人,笔者无法去付诸实践,要是能付诸实践,也就不必每天凌晨三四点在大话泡着了。
Ts!'>_<Je LOU P 如果笔者是一个商人,笔者要在一个地方投资,首先要考察的地方有三点:
(cj9xROx BlJiHz! 1、是否有潜力。
6Zi{gx w:\}
B'u 辛集有发展潜力吗?主观的,感情上的,笔者想说有。但是客观的,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笔者找不到辛集能够让这个论点立足的地方。
)z
L@h !5,C"r 商业性投资要考察辛集人民是否具有合格的购买力,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这是最底层的能够让自己的投资得到有效利用并且获得回报的基础。至于投资环境,有利政策之类,这些也是一个考察重点,但是并不是最根本的。辛集市民的购买能力高吗?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足够好吗?大家都考虑一下自己,结果虽然因人而异,但是放到宏观上也就差不多了。辛集一个区区保龙仓尚且养不住,还要如何吸引人家进行商业投资啊?
dGZie.Zx y
4i3m(S 生产性投资,电子、IT类,虽然离北京不远,但是没有基础,比起东莞广州那是差远了。基础性材料钢材、土木之类的东西,这种重工业性质的东西,辛集更没有竞争能力。农业产品加工类,辛集没有好的水源,空气质量也只是一般(客气一点比较好),无法吸引人家来。唯独一个皮草加工,但是总体环境不佳,再加上天气一天天转暖,需求量会大大下降,再加上没有好的服装设计师,在这种环境下也很难作出大品牌。这种环境下怎么考虑投资?
o2fih%p?1 R ]Ev=V'U 技术性投资,辛集没有科学院没有大专院校没有出众的技术性人才,就更别说了……
*7Vb([x4; fe\lSGmf 2、是否有能力。
BA\aV
hmx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