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183阅读
  • 16回复

[[原 创]]    (原创) 忆七夕  (父老乡亲们应该还记得这个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7-31
  晨,窗外的斜雨敲打着窗棂,给昏睡欲醒的人带来一丝凉意――这个炎夏,有风儿吹过,实在是惬意。 a`I \19p]  
  打开论坛,祝福的帖子纷纷涌来。七夕――中国的情人节。哦,原来又是牛郎会织女的日子了,对于我们这些不懂得浪漫的人来说,节日与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但是11年前的那个七夕还是深深的植根于记忆中...... a@!(o  )>  
  那晚近11点,迷迷糊糊中,有人在敲门:快起来,快起来......这么急促的叩门声,怎么了? o, PpD,,  
  揉揉惺忪的眼睛,把门打开,原来是父亲。父亲说,他的邻居说北京的亲戚来电话,今晚上有“地震”。 z9Z4MXl  
  “地震”,惊呼中我的睡意一下子消失殆尽,“地震”――多可怕的字眼啊,记忆中只有76年的那场大地震,那会儿我们在屋外住了好多天,白天想家了回去看一眼,晚上都聚在部队扎的帐篷里。“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那些懵懵懂懂的少年,在一起玩耍,还觉得很快乐,总觉得那是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一点也不晓得唐山大地震瞬间造成的几十万人的人间悲剧。 u:.w/k%+  
  地震,这怎么可能呢?一点迹象都没有阿......是,父亲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还是出去躲避吧。把老公唤醒,嘱咐他把电闸关闭,带2个小凳子,我抱起沉睡的孩子出门。 5/8=Do](  
黑黑的夜,静寂中我左顾右盼,心里琢磨着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寻思是否该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的邻居。但是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心里没底。犹豫中,3楼的男主人也出来了,在树下站了不一会手机响了,有人通知他暂避一时,起因自然一样:地震! MQ#k`b#()  
  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来,像赶集似的,楼上的老大爷还把粮食装到了三轮车上,带什么的都有,人们说,像逃难似的。 w$iQ,--  
  好在当年高楼还不是那么多,很快大家都聚在了生活区以外的一块大空地上,平时难得见到这么多人,人多了说什么的都有,就听到地震时间是后半夜2点钟。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念叨着,人群中情绪越发激动,就有人开始通知上夜班的家人,是不是不要上班了...... MroN=%|t  
  2点钟还不到,天空下起了细雨,空气愈发紧张,不知道该躲避到哪里去。 ,Wv+Ek  
  一辆小轿车戛然而止,单位值班的领导走下车,请大家不要急躁,已经电话询问了省地震局,地震一说子虚乌有。 T[Lz4;TRk5  
  彼时雨越下越大,有人想起:哦,原来是牛郎和织女在哭诉彼此的相思。 AO, o|,#4F  
  人们半信半疑,还是不肯散去,有人撑着雨伞,有人躲在了附近平房低矮的屋檐下,抱着宁信其有的态度谁也肯冒险回家。就这人们聊着天熬过那个难捱的夏夜。 %:t! u&:q  
那天正好赶上休息日,下午大睡了一场算做补偿。 F_G .$a Cc  
  后来,每每提起此事,大家就猜测大概是哪个情场失意的人开的一场国际大玩笑,让大家陪他一起煎熬了一个晚上。 |P@N}P@  
  这么多年过去了,七夕也在追逐时尚的潮流中演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有人欢喜有人愁......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就像一片落叶,随风飘落,忽东忽西,或许在这里只是瞬间的停靠, 片刻的停留。风起了,我提起了行囊,继续我的旅行。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07-31
好像有这么回事,过后大家还传了好多天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07-31
知道这个事儿,不过经楼主优美的文字一表述,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07-31
写得好啊。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6-07-31
是有一年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7-31
那次是七夕呀?还真没有太注意!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7-31
写得真好,是有这么回事。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7-31
为楼上的ID而来,我很稀饭的一个电视人物。
师太,你别这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