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四土,由心变造
华严经云,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谓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随染缘,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随净缘,造事中佛法界。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称能。天台家言,并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谓也。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随缘变造,既曰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则事中染净身土,当体即真,无一丝毫可加损于其间者。楞严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若然,则娑婆极乐,此世众生,当生九品,弥陀已成吾心当果,悉由心性之所变造。心具而造,岂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故明此宗而求生乐土者,乃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也。(《净土生无生论》)
问“‘万法唯识’、‘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当中‘唯识’有何不同?”
答:没有不同。“万法唯识”这个“万法”是指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依正庄严确确实实是唯识所变的。要知道“识”是什么?识之体就是“真如本性”,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那一个“心”是“心性”,在佛法里面也叫“佛性”,也叫“真性”,也叫“真如”,也叫“本性”,名词太多了。佛说一桩事情,为什么说这么多名相?这是佛陀教学的善巧,目的是教我们不要执着,不要分别、不要执着,只要说的是一个意思就行了,不管怎么说都行,破我们妄想分别执着,用意在此地。
识是心起作用 。由此可知,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称它作“性”,起作用我们称它作“识”;心跟识是一不是二。我们把它分成两桩事情,那就错了,你就不得其门而入。大乘佛法里头常说,“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什么境界?叫“一真法界”,你就入一真。如果还有心,还有识,心不是识、识不是心,你还在二,二你就入不了一真法界;什么时候真正懂得心跟识是一不是二,你才能入不二法门。(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20)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与识有何差别?
唯心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所变现出来的。唯识就是世间诸法,皆唯心识所现,因一切法皆不离心识,故名唯识。
其实唯心与唯识仅是异名同义,在经论中时而唯心,时而唯识;转妄心为真心,转妄识为真智,这都是佛菩萨,历代祖师为化度众生权宜方便所施设,无非令六道众生转迷为悟,去凡入圣,由实施权所设立的无上妙法。(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万法唯心,那么修行所得之神通,也是唯心所现吗?
离心无境,离境无心,境由心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六种神通,亦不能例外,神通(梵语rddhi)是心之变化妙用所使然,离心无神通,离神通无心,心(梵语citta)与神通是体用之别,并非离心别有神通,离神通别有心,是故,修道者能正见神通是心之变化妙用,欲得证成正觉,指望有期。
四祖道信禅师云:“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