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246阅读
  • 26回复

《摄影失误100例》节选之“构图失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7-04
65.主体选位不当
    在一幅画面中,哪个部位最吸引观赏者的视线,那个部位就
是主体的位置。如果把陪衬或其他景物摆在这个吸引读者视线
的位置,这种失误叫“喧宾夺主”,画面的每一个位置,都有一定
的价值和作用,哪个位置最能体现主题思想、最能表达出主体景
物的特性,那个位置就是被摄主体的位置。如果把主体放在表
现不出创作意图、反映不出主体特性的位置,这种失误叫“选位
不当”。

    画面上最吸引观赏者视线的位置是“三分线”上和“四个交
点”。三分线是指用两条平行的线,横或竖把画面分成三等分,
这横平行线(见图47A)或竖平行线(见图47B)就是三分线。四
个交点,就是横三分线与竖三分线在画面上相交的四个点(见图
47c)。这三分线与四个点是主体的黄金位置,这样分割画面,就
是平常我们讲的“黄金比”即“黄金分割”。然而,在画面中最富
有寓意和最能表达主题思想、展现主体特性的位置是画框四边
和画面四角。画框四边,底边表示坚实、基础稳定,这是世界的
一切景物,坚实的座基均在下边,大山、房屋等等都是下大上小;
画框上边表示向上升腾、蒸蒸日上,能飞起来的东西,均是向上
的,直插云霄、节节高都是指向上,在人们心目中,上就是向上升
腾。如果把升腾的景物安排在画框底边、把坚实的景物安排在
画框上边,就会给人一种不顺心、不习惯、不得当的感受,这就是
选位不当的失误。画框的右边表示平衡庄严,画框左边表示稳
重庄严。画面四角,两个上角表示上升,两个下角表示下沉;上
下两个右角重心右倾,失去平衡;上下两个左角重心左偏,失去
平衡;左上角与右下角或右上角与左下角呼应,画面重心便向两
对角逸出,保持平衡。画面四个角的应用,一定要注意到呼应,
失去呼应就失去了平衡。如果单独把主体放在一个角上,左右
或对角没有呼应,就成了不适当的位置,也会形成失误。
[ 此贴被忽然在2007-07-04 23:3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7-04
66.互不呼应
    画面中所选留的景物,如果外在形式上或内在含意上都互
相没有呼应,成为各顾各的一盘散沙,互不关联,形不成整体时,
这样的失误就是互不呼应。
    在一幅画面中,如果不是一个单一的主体形状,那么一定是
有两个以上的景物形象,这时景物与景物之间,应该有所呼应,
特别是要与主体有所呼应。呼应分内在呼应与外在呼应。 内在
呼应就是画面中所有的景物,都是围绕主体来体现创作的主题
思想,也可以说是思想内容和意境内涵上的联系。如表现群众
性体育活动,晨练中有的打太极拳、有的跳绳、有的做气功,从形
象上互不呼应,但思想内容和创作主题却互相呼应起来了。外
在呼应,就是表现在画面形象之间形体上的呼应。如画面上一
个人抬头向上望,在他视线的前上方是一轮明月或是满树红花,
前为中秋望月,后为红花似火,这些呼应都是形象形体上显露出
来的直接呼应。
    在画面上景物间呼应的最佳位置,不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
的,应该是对角线位置。对角线在画面中是保持画面平衡、引导
观赏者视线、突出主体形象的最佳构图形式,最容易呼应成趣,
成为画面的趣味点,成为读者的视觉中心。《初冬》这幅照片(见
图48),就是一幅对角线呼应的照片。左下角两个人的冬装与
右上角黄叶满枝头的树呼应,展现出了初冬的主题内容,如果右
上角的树都是干枯的枝条,那就应该是隆冬了。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7-04
67.偏沉失重
    从固有的构图观念看,画面平衡是必须遵守的极为重要的
构图原则之一,而新潮的构图原则则认为打破均衡画面才富有
生气,给人的视觉刺激才强烈,看起来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的,是
不可调和的,实际上应该视两者为对立的统一。统一就统一在
两者都是正确的、可取的,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绝不是
以单一的形式存在,有的被摄场景就需要用均衡协调的构图来
展示,有些则用不均衡的画面才能表达出其特色和本质。我们
这一例讲“偏沉失重”失误,就是针对需要用均衡画面展示的场
景而言,对需要以不均衡的画面表现其特征的场景,却十分恰当
和正确,均衡的构图才是一种失误。
    所以我们看待问题,应该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
论。但是从大多数情况来看,多数、绝大多数场景,应该以均衡
协调的画面构图来展示,也就是说偏沉失衡在多数情况下是一
种失误。
    偏沉失重的失误,不一定都是一边景色浓重,一边景色浅
淡,一边安排有影像,一边是空白无影。有时候可能是一个细节
没有处理好,也会给人一种偏沉失重的感觉。《在农场》这幅照
片,给人的感觉是左重右轻,画面向左倾斜,失去了平衡(见图
49)。从画面上看,右边的景物要比左边多,色彩也较为浓重,应
该不会给人偏沉失重感,可是因为整个画面多为横的景物,只有
风车和被摄主体(孩子)是两个竖立的景物,而这两个竖立的景
物却安排在了左边,所以使人感觉偏沉。更主要的是孩子(主
体)的面向向左,把读者的视线向左引导的结果。设想一下,如
果把两个竖景物分在画面左右.或把孩子的面向转向右,在画面
三分之一处向三分之二处观望,把读者的视线引导到右面,效果
就会有所改变。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07-04
68.地平线不平
    在画面上地平线的位置,可分为高地平线、低地平线、中地
平线和曲地平线、无地平线多种。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由拍
摄点的高度而定。拍摄点高,地平线位置低,拍摄点高成俯拍和
拍摄点低成全仰拍,画面上就无地平线。只要画面上有地平线
(包括曲地平线),都应该在画面上形成水平状态,如果地平线不
水平,就会产生倾斜感,给人以不稳定、不安全的感觉,犹如大地
发生了地震。请看图50《日出东海》,天海连接处的地平线,在
画面上由左向右倾斜,太阳也好像在溜滑梯,天也好像要塌下来
了,给人一种极不舒服的刺激,令人望而生畏。
    为什么会出现地平线不平的失误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在
拍摄时没有把照相机端平摆正。只要把照相机端平了,就不会
出现这样的失误。有人认为,只要把好的场景拍下来,地平线不
平可以通过剪裁裁平。不平裁平,实际又多了一道手续。拍摄时
留心一点,可省去剪裁,而且有时剪裁还有可能影响画面完整,
又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07-04
69.垂直线不直
    《顶柱》这幅作品是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内拍摄的,这根闪闪
发光的顶梁柱,又粗又高,是一件吸引中外游客的瑰宝。请大家
仔细看看这幅作品,不知有什么感觉(见图5lA)。倾斜的顶柱,
是不是有点顶不住的危险?这种危险感,就来自这根歪斜的顶
天立地的顶梁柱。人的心理感受和固有的意识,顶梁柱所以能
顶住梁,就是因为它顶天立地、粗大笔直,照片上顶柱歪斜了,与
人的心理感受和固有意识有了差别,从而产生了危险感。
    在画面中,凡是垂直的线条,都应该拍直,顶梁柱没拍垂直
有倾斜感和危险感。同样,墙角、树干拍不直也会使人产生危险
感。垂直线条在画面中起着稳定、均衡的作用,并具有向上、庄
重、刚强、生气、力量等象征性和方向引导作用。如果把垂直的
线条拍成倾斜线条,把直立的景物拍不直,就会破坏人们的稳定
感,给人以下坠和动荡的视觉刺激,从而产生了危险感(见图
51B《高塔前的合影》)。
    把垂直线条拍不直的原因,主要也是拍摄时不留心或没有
把相机端平。拍垂直的线条最好用竖画幅,用135相机拍摄,就
需要把相机立起来。但是竖握相机不容易立直,因为多数情况
下是平端相机,竖起来握不太习惯,所以更需要留心一点,取景
时一定要把垂直的线条摆直。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07-04
70.长线横割
    长线横割是平面构图的大忌。一条水平线,把画面分成上
下两半,给人一种分割的感觉,特别是横线正好在画面的正中,
把画面等分成上下两半时,更使人感到不舒服。
    在一般情况下,拍摄风光照片时最容易把地平线安排在画
面正中,把天和地分成两半。另外就是在拍摄横跨画面的很长
的水平景物时,也容易把这水平景物安排在画面正中,把画面拦
腰分开。我们把长线横割构图作为失误,除了上面讲到的把画
面分割开伤害了其完整性外,还有就是这样的构图比较呆板,极
易使画面失去活力。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一是不要把一条完
整的地平线安排在画面中间,尽可能的用景物把地平线分割开,
如果躲不过,也要把地平线摆在上下三分线上,使大地占三分之
二或使天空占三分之二。二是想方设法打破横割直线的完整
性,如横线上安排一个竖景物,或横线上多一个点等,这样可对
其呆板略加改变。《长桥》这幅照片,就因为画面左侧有了一个
竖直的桥架,从而对横在画面中间的横桥(长线)起了“切断”的
作用,给画面增添了生气和活力(见图52)。还有就是把拍摄点
提高或降低,把地平线推到画面以外。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07-04
71.形象不完整
    在—幅画面中,被摄主体的形象应该有个完整的影像。这
里所指的完整,不是指物体的整体,而是指被拍摄的形象。如拍
摄一棵大树,大树的主干、枝蔓、叶片都拍摄下来,是大树的整
体,只拍摄一片树叶,就不是大树的整体,而是一个特写。在这
个特写画面中,树叶的形象应该是完整的,或者只拍摄树叶的脉
络,这脉络的形象应该是完整的影像。如果拍摄的场景中主体
的形象不完整,这就是一种失误。《互赠纪念品》这幅照片,拍摄
的是在一次国际文化交流中,双方互赠纪念品的场面,但拍摄到
的却只是右侧一方的形象,左侧一方只留下一点面部和伸出来
的手,形象不完整,所以没有能把主题思想表达完美(见图53)。
    摄影是记录各种事件的最真实、最方便、最敏捷的工具。在
—幅记录历史的照片中,如果没有把被摄主体的形象记录完整,
将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造成形象不完整的原因主要有两
点,一是摄距过近,被摄主体过大或场面过大,取景画面中容纳
不下完整的场面。解决的办法是退后一步,拉大一点摄距,使影
像小一点,二是没有注意到取景视差,特别是在近距离拍摄时,
只看到取景框中被摄主体完整,而没有看到影像已超出近摄取
景框线,越过了视差校正线,这是形成形象不完整的最主要原
因,解决的办法,只要在近距离拍摄时,把被摄主体套在近摄取
景框里,或不要超过视差校正线就可以防止取最不全。取景全,
形象就会完整。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7-07-04
  72.没有空间感
    每一个场景,都有其长度、宽度和深度,称之为“三度空间”,
而照片是平面艺术,在其画面上,只能表现出每个场景的宽度和
长度,无法表现其深度,这是个客现存在的事实。但是,在画面
上只展示出被摄场景的宽度和长度而没有纵深度空间感,是远
远不够的。没有空间感的画面,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来看,也属
于一种失误,因为摄影作品,是可以在平面上艺术地展现出被摄
场景的“三度空间”。
    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已经形成一个固有的看法,那就
是离自己近的东西比较大,离自己远的东西比较小,俗称为“近
大远小”。另外一种固有的观念是离自己近的东西看得真切,离
自己远的东西看得虚糊,俗称为“近实远虚”。实际上宇宙间所
存在的东西都有其实实在在的大小、都是真真切切的形象存在,
在人们脑子中所形成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概念,是由人
的视觉错感形成的,是一种错视觉。而这种错视觉的形成,又是
由于大气透视和实物透视的透视关系存在的反映。
    我们在摄影创作中,就是充分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和
近实远虚的透视对比而在平面照片上展示场景的空间感和纵深
度。照片《怪坡》,是在全国闻名的沈阳怪坡拍摄的,我们这里不
讲是否存在下坡比上坡速度慢的怪坡,而是讲通过画面所以能
感到场景的纵深度和空间感,就是从路上近的石栏杆比远的石
栏杆大这一透视对比中感觉出来的(见图54)。由此可以知道,
画面所以能展现出场景的空间感,并不是十分难办的事,只要在
拍摄角度和景深运用上做点文章就可看出效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