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2915阅读
  • 77回复

《间书》—中国古代第一间谍奇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苏联精英命丧假情报 
作者 : 杨易唯 

  【智谋故事三】苏联精英命丧假情报

  

  图哈切夫斯基和比亚特尼茨基都是苏联红军著名的将领、高级指挥官,1937年,他们两人因为德国设计的假情报而送了命。

  

  图哈切夫斯基是苏联红军中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时任苏联国防委员会副委员,在军、政界的威望都很高。他发表《当今德国的军事计划》披露了希特勒研究的“装甲战”、“大纵深”军事理论和德国的军事企图。这引起了希特勒的极度恐慌,一旦苏联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战,希特勒将讨不到一点便宜,反而还会受到苏联方面的钳制。为了除掉未来战争中这位强有力的对手,他绞尽了脑汁。

  

  1936年,正当希特勒考虑在未来的战争中先打英法还是先攻苏联时,他获得了一份情报,内容是说图哈切夫斯基准备策划军事政变。经过再三考虑,希特勒认为这份情报不管是真是假,但都至关重要,因为当时苏联正在“肃反”,搞大清洗,一旦获得这个情报,图哈切夫斯基必然会遭到严厉的惩处。希特勒于是就命令谍报头子海德里希秘密伪造图哈切夫斯基和他能征善战的同事们与德国高级将领之间的来往信件、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向德国出卖情报所获巨款的收据,以及德国情报部门给图哈切夫斯基的复件抄本,企图以此离间图哈切夫斯基和斯大林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后,所需的证据已经完全准备好,确认无漏洞之后,海德里希就将这些伪造的材料设法转到苏联谍报人员手中。

  

  苏联的克格勃是世界闻名的间谍机构,其谍报人员遍布世界各地,不仅到处搜集情报,而且亲自参与了许多著名的事件。

  

  不久,苏联当局就以三百万卢布的巨款买下了这些假情报,汇报给了斯大林,而1937年的斯大林正大搞个人崇拜,容不得有人说不同的意见,更容不得有人反对他。斯大林看过这些“证据”后,没做认真的思考调查就信以为真,传令抓捕图哈切夫斯基等人。1937年6月4日晚上,图哈切夫斯基等人被捕,并于6月11日接受由临时成立的特别军事法庭的秘密审讯。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在大量的“证据”面前难以辩白,审讯只用了几十分钟就被宣判死刑,并在十二小时之内全部予以枪决。

  

  之后斯大林又宣布废弃了图哈切夫斯基创立的“装甲战”和“大纵深”战役等新理论,而重新恢复旧时的“骑兵战”理论,使苏联的军事理论至少倒退了二十年。

  

  由于图哈切夫斯基和其他红军高级指挥官先后被杀,使得苏联红军丧失了大批久经考验、拥有丰富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指挥员,苏联红军的战斗力遭到削弱,以致红军在卫国战争初期严重失利。

  

  比亚特尼茨基是一位老布尔什维克,是列宁的亲密战友。自从成立共产国际,他便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组织能力很强,担任了共产国际干部局的领导工作。在1937年大清洗运动中,他被逮捕,并被认定是德国间谍。

  

  其实,判决比亚特尼茨基的罪证都是假的,是德国反间谍组织伪造的。这是希特勒为了搞垮共产国际而搞的又一次情报欺骗活动。

  

  比亚特尼茨基在十月革命后曾在德国从事过共产国际活动,德国人对他比较熟悉。于是盖世太保就伪造了比亚特尼茨基“叛变”的证据,证明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和德国情报组织进行了联系,并通过已叛变的德共党员,向苏联内政部报告。在当时的苏联,这就足够判决一个人死刑了。在比亚特尼茨基的被判决的同时,上百个第三国际领导人都失踪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辽沈战役廖耀湘不敌林彪(1) 
作者 : 杨易唯 

  【趣味故事链接】辽沈战役廖耀湘不敌林彪

  

  廖耀湘(1906-1968)是湖南邵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仅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他不失为一代名将。尤其是在八年抗战中,他战功卓著。1930年,廖耀湘以上士资格被派到法国,学习三年法语后进入圣西尔军校学习。回国后,其军事才能逐渐显露。1937年任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谋长,先后参加兰封会战、桂南会战。1941年任新二十二师副师长,后任师长,率部入缅作战。后撤退进入印度,接受美军的训练和装备。1943年参加缅甸反击战,战功显赫。1944年升任新六军军长。

  

  缅甸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该地区的山脉经常有野人出没,因而被称为“野人山”。野人山为原始密林所密布,地势十分险恶,中国远征军的大部队难以补给,重武器也无法使用。日军的精锐部队第十八师团构筑据点逐山防御阻击。廖耀湘在艰难的条件下,与友军在野人山中穿行,损失惨重,但新六军仍然击败了日军精锐的第十八师团。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把新六军空运回国,参加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廖耀湘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回国后一路高升,任第九兵团司令。国民党有六个军是美式装备,蒋介石给了廖耀湘两个,显示出对廖的厚爱。

  

  但是,一代名将廖耀湘最终在东北战场上兵败被俘。原来,他的失败同当时的谍报战有关,而这方面至今依然鲜为人知。

  

  廖耀湘实际上是非常重视情报工作的。早在1946年的四平战役中,林彪曾与杜聿明打过惨烈的一仗。5月15日,廖耀湘新六军的第二十二师六十五团进攻威远堡,团长李定一指挥的所有攻击都是一次成功。六十五团事先得到间谍情报的支持,仅一个团就依靠优势炮火在威远堡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三纵队主力,使我军名将蒙羞。这次战斗,六十五团一个团就将三纵主力打垮,新六军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威远堡丢失,四平之战我军就必败无疑了。林彪分析形势后,没有等待延安的命令,当机立断部署我军撤退。在战斗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指挥战略性撤退是十分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兵败如山倒的结果。而恰恰在撤离四平时,在廖耀湘的谍报和策反工作下,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携带大批文件叛变投敌。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等人由此获得民主联军实力大损的关键情报,大胆率军一路猛追,最终将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此役我军损失较大,败在了间谍手上。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辽沈战役廖耀湘不敌林彪(2) 
作者 : 杨易唯 



  但辽沈一战,廖耀湘同样败在了我军的间谍手里。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代表中共坐镇陪都重庆的周恩来就指挥近五千名情报员;康生也组织潘汉年、阎宝航、陈翰笙、熊向辉等人从事谍报工作,他们为我方了解敌情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阎宝航潜伏于国民党军委会,官拜中将,利用身份窃取了大量戴笠的最高机密情报;国民党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兼第三厅厅长郭汝槐本人就是我方最大的“卧底”,杜聿明曾向蒋介石检举郭是共产党的间谍,说自己已经很廉洁,郭居然比他还廉洁,家中沙发都打了补丁,这样的人不是间谍才怪,但蒋介石却不以为然;国民党军统最重要的部门“电讯总台”竟潜伏了七名共产党间谍,归叶剑英指挥……

  

  1948年8月,辽沈战役即将拉开战幕,当时林彪等人重点讨论的问题是:辽沈战役是一场“关门打狗”的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我北满、东满数十万大军南调锦州方向,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当时参谋长刘亚楼提出:“为避免敌军阻止我南下,可派出一部电台发假情报迷惑敌人,造成他们判断和指挥上的失误。”时任东北局社会部部长的汪金祥报告说:“我方正好有一部特务电台,编号为257,是国民党国防部二厅长春站派到哈尔滨刺探我军事情报的,现已被我军破获逆用,敌人尚未察觉。不妨在我严格控制下利用这部电台发假情报以迷惑敌人。”后经过研究,东北局社会部向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建议我军以四个师的兵力向南开进,作出佯攻沈阳的假象,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东线上来,而我方进攻锦州的大军则趁机偷偷沿四平、郑家屯、阜新西线迅速南下,出其不意地进入锦州外围。佯动过程中可用257号电台编造假情报,以骗敌上钩。

  

  后我野战司令部以257号电台的名义,给蒋军长春谍报站发出“请示”电,说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有一个作战参谋,离心倾向很大,可以拉过来为我所用。因当时敌人派入哈尔滨的特务组织被破坏殆尽,急需得力的军事情报人员,于是很快被批准同意。257号电台复电说,此人叫王展玉,31岁,是共军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参谋。结果,我军设计成功。我军佯动开始后,257号电台发出情报,称共军有四个师正在白城子至四平、吉林至沈阳之间向南运动。沈阳守敌经过空中侦察和地面特务报告,发现确实有共军“大部队”正向南开进,民工大队也沿着吉沈公路疾驰,于是迅速判断:共军“主力”将要围攻沈阳。敌人认为257号电台提供的情报很有价值,对所谓的“王展玉”非常信任,将他升为少校谍报员。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十分精明,对此心有疑虑。他考虑的是:共军为何不打孤城长春,而偏要远取沈阳?如果共军在锦州做文章,而一旦锦州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急令空军进行侦察,但确实找不到共军攻打锦州的迹象,最终257号电台的情报得到了默认。这样,我军暗度陈仓成功。

  

  辽沈战役全面打响后,我军势不可挡。战役中后段,当廖耀湘兵团试图与葫芦岛之敌南北会合时,257号电台向敌发出“共军有两个纵队向山海关开去”的假情报。此时廖耀湘兵团南逃正好与我辽南地区的独立第二师迎头相遇。廖耀湘误认为与我军主力部队遭遇,匆忙向营口撤退。257号电台又发出假情报:“共军有大量轻骑兵向营口开进。”廖耀湘因而顾虑重重,最后竟然慌不择路,用明码发报。我军截获电报,明晰了廖耀湘的作战计划,最终紧急部署部队,将敌人一网打尽,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重之以赏,密之又密,始可用间 
作者 : 杨易唯 

  第二节 重之以赏,密之又密,始可用间

  

  秘密以神其用,厚赏以结其心,始可以用间。

  

  《孙子》云:“三军之亲,莫亲于间(注云:若不亲托,重以禄赏,则反为敌用,泄我情实)。赏莫厚于间(注云:厚赏之,赖其用),事莫密于间(注云:间事不密,则为己害),间事未发而先闻,其间者与所告者皆死。”

  

  《李卫公兵法》云:“凡见皆须隐密,重之以赏,密之又密,始可行焉。”

  

  对于间谍活动必须保密,这样才能发挥间谍的作用;对间谍要给予丰厚的赏赐,这样才能使间谍甘愿从事危险的间谍活动。有了这两个条件,才能进行间谍活动。

  

  《孙子兵法》说:“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为亲信的人(注:如果不亲自对间谍进行托付,不给予厚禄,那么间谍就会反受敌方利用,泄露己方的实际情况);给的奖赏没有比给间谍人员更多的(注:给予间谍优厚的奖赏,相信和依靠他所搜集的情报);没有什么比间谍之事更为秘密的了(注:间谍活动如果不隐秘,那么这种间谍活动反而会危害己方)。间谍活动的计谋还没有实施就被泄露出去了,那么间谍和知道间谍活动机密的人都会被处死。”

  

  《李卫公兵法》说:“凡是间谍活动都必须隐密行事,给予间谍厚重的奖赏,保密了又保密,才能开始进行间谍活动。”

  

  使用间谍,最重要的一点是对间谍的身份及其所进行的间谍活动进行保密,只有这样,间谍人员才能成功地打入敌人内部,秘密地进行间谍活动,为己方提供情报。所以用间人员和间谍在进行间谍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保密又保密。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保密工作呢?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给予间谍丰厚的赏赐,要加官晋爵,不吝金银。间谍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自然会更加积极忠心地从事间谍活动,不会犹豫不决,也不会为敌方所收买。

  

  (一)秘密行间

  

  间事不密,则为己害。行间贵密,则大《易》言之矣:“机事不密则害成。”兵机皆贵密,不独用间为然也,而用间尤宜密。

  

  间谍活动如果泄露了出去,就将反被敌方所害。进行间谍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隐密,《易》中有言说:“机密的事情如果泄露了出去就会带来危害。”军事方面的事都很重视隐密性,这虽然不单是指间谍活动,但说明了间谍活动尤其需要注意保密。

  

  间谍活动的谋划,只有做到保密,才可保障用间的成功。如果把用间的秘密泄露出去,用间活动就难以进行,间谍和用间人员都将有性命之虞;或者派出的间谍会被收买转而出卖己方;或者敌方会在己方间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放出假情报,并最终导致己方的严重损失。所以要想确保用间计划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严格保守秘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行间不密的后果 
作者 : 杨易唯 

  【智谋故事一】行间不密的后果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太子建为了躲避国内费氏的叛乱,逃亡到了郑国,郑国人待他很好。但他却不知恩图报,后来他到了晋国,竟和晋国人谋划一起袭击郑国。计划好之后他就又回到郑国做内应。不知情的郑国人待他像以前一样好。不久,晋国人派来间谍和太子建联系,想约定袭击郑国的日期。但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被太子建封邑里的下人知道了。由于太子建为人残暴,对下人更是毫无怜悯之心,于是下人就告发了他。郑国就派人来调查,发现了晋国间谍,太子建就此死于郑国。

  

  在历史上有很多间谍都因为暴露了身份而招来杀身之祸和牢狱之灾,为此,间谍们一般都有心理准备和预防措施。

  

  1946年3月4日,英国反间谍机关逮捕了著名的原子物理科学家艾伦·纳恩·梅博士。他涉嫌将制造原子弹的原料第一个铀样品提供给苏联,并向苏联泄露了有关原子弹的研制情况。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纳恩·梅是伯明翰一个铸造厂老板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剑桥大学,并于1935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36年,他访问苏联,在列宁格勒停留数周,对苏联产生了良好的印象,也就在此时,他被苏联的间谍机构招募为苏联间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他就任伦敦大学的讲师,并于1943年1月随第一批英国科学家前往美国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他供职于芝加哥附近的阿尔贡实验室,这是英、美联合研制原子弹的重要部门。从此他就把有关原子弹的研制资料,铀235和铀238的实验样品及其他有关原子弹研制的最新情报,通过一位加拿大人传递给苏联。他从事间谍活动近十年时间,最后被一名叫古曾科的叛逃苏联密码员揭发。在受审时,纳恩·梅毫无愧色地说:“我之所以向苏联提供情报,从事间谍活动,是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保证整个人类的安全。”

  

  1946年5月1日,纳恩·梅被英国政府判处十年徒刑,他也成为窃取核武器间谍行列中的第一号人物。

  

  在纳恩·梅之后,朱利叶斯·罗森堡和艾塞尔·罗森堡夫妇又以窃取核机密罪于1953年7月20日凌晨在电椅上被处死。在联邦调查局的数次审问中,他俩都拒绝提供任何供词。在审理的最后一天,朱利叶斯·罗森堡宣称:“我愿意做我自认为胜任的工作,而且我也有直接帮助苏联的愿望。”罗森堡夫妇是迄今为止窃取核机密间谍中判刑最重的。他们的暴露是源于美国特工人员无意中在战场上捡到的一本被烧残了的苏联密码本,破译了苏联的电码。

  

  可见,暴露的间谍,如果没能成功出逃,都会遭到严厉的惩罚,而且还有可能把己方更多的秘密泄露出去,使更多的间谍遭到逮捕和杀害,所以许多军事理论家都把行间隐秘作为间谍活动的一个最基本条件。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英国坚不可摧的防御 
作者 : 杨易唯 

  【智谋故事二】英国坚不可摧的防御

  

  1940年,英国军事情报处从驻国外的情报人员那里得到一份情报:德国人同西班牙人串通一气,密谋把一名西班牙的长枪分子派往英国,表面上是以“西班牙青年运动”代表的身份去考察英国的童子军运动,实际上是去刺探英国的国防情况和了解英国对于德国即将入侵的防御准备。果然,1940年10月,佛朗哥政府便请求英国准许一名“西班牙青年运动”代表进行访问。英国军事情报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计就计,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反刺探。他们让外交部批准了这一请求,随后与军情五处共同商讨出一份接待这位来客的计划。

  

  这名“青年运动”代表受到了隆重的接待,英国人把他安排在阿西娜宫廷旅馆住下。在他所住房间里早已暗藏了秘密的话筒和电话窃听器。随后计划就一步步展开了。当时整个伦敦地区只有三个防空炮群,防空力量薄弱。但英国军情处将其中一个炮群调到这家旅馆附近的海德公园内,并且下令一旦遇到空袭,不管敌机是否飞临该区上空,都要不停地开炮回击。军情五处还让这个间谍亲眼目睹了这一猛烈密集的防空炮群,以便让他相信,伦敦到处都像海德公园一样高炮林立。随后他又被带到温莎宫,在宫外,一个装备齐全的坦克团突然展现在他的面前。当他对如此壮观的阵势表示诧异时,有人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一个皇家仪仗卫队而已。但实际上,那是当时英伦诸岛上仅剩的一个装备齐全的坦克团。而后,当他乘飞机飞往苏格兰时,他在空中不时看到一队又一队的“喷火”式战斗机呼啸而过。这也是英国军事情报处精心安排的,其实,那些都是同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奉命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那架客机的附近,这样就会使这个间谍以为,在英国的领空,从南到北到处都有飞机在不停地巡逻。而实际上当时英国十分缺乏战斗机。最后,当他被带到一个海港参观时,军事情报处让那个港口内停泊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军舰。

  

  为了伪装一个武装到牙齿、防御全面的坚不可摧的英国形象,英国军情处真可谓费尽了苦心。后来英国当局获悉这个间谍回国后在给柏林的报告中,发出警告说不要进行任何入侵尝试。因为所谓英国缺乏防备的说法纯粹是英国情报机构设下的圈套,其目的是引诱德国发动一场损失惨重和灾难性的进攻。

  

  英国人利用这个间谍将计就计,利用迷惑手段使间谍相信了他们的骗局,最后使德国人下决心取消了入侵英国的计划。这就是行间不密反遭人利用的典型例子。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群英会蒋干中计 
作者 : 杨易唯 

  【趣味故事链接】群英会蒋干中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历史上未必确有其事,但这个故事中的反间计及其教训,仍然能给人予深刻的启迪:用间一定要严密,只有行事严密才能成功用间,否则容易被人将计就计,自己反受其害。

  

  话说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几十万大军南下,准备讨伐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由于曹操所带的北方兵不习水战,只好暂缓进攻,训练水兵。原来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在治理水军方面很有经验,被曹操任命为水军都督。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因此周瑜一直把他们视为心腹之患,想将他们除掉。

  

  正在此时,一向号称能说会道的蒋干自告奋勇要去劝降周瑜。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为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想通过这层关系说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这日,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有人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立刻猜出蒋干的来意,很快就计上心来,但他不露声色。二人相见,免不了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帐中,盛情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声称,今晚不许谈论两家战事,否则即席斩首,蒋干只好作罢。

  

  晚宴后,每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但大家又都自有分寸。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了,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罢,朦朦胧胧睡去。蒋干心里明白,自己已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可今晚连半句劝降的话都没说上,正不知回去如何交差呢。突然他生出个想法:劝降不成,偷点情报回去也成啊,于是便趁周瑜鼾声如雷时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翻看了一会儿,忽然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时居然发现这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二人写给周瑜的“投降信”!蒋干看罢,不禁大吃一惊,急忙把信藏在衣内。待他正要翻看其他文书时,只听周瑜说着梦话:“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周瑜的戏演得很逼真,通过梦话暗示蒋干:我有自信几天之内要了曹操的首级,而我的自信来自我在曹操阵营中有卧底——这个卧底就是蔡瑁、张允。

  

  为了使这出戏更逼真,周瑜还安排了一个情节:清晨时,有人入帐叫醒周瑜,偷偷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故意急忙止住他,看了看蒋干,蒋干此时正“熟睡”呢。周瑜和来人轻声走出帐外,蒋干只听到一句:“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就越来越低,听不到了。此时的蒋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他又不敢乱动。不久周瑜回来了,蒋干等周瑜睡熟后偷偷爬起来,摸出军营,寻着小船,飞一般地驰过长江向曹操汇报“军机”去了。

  

  周瑜的反间计进行得很成功。蒋干在关键时刻来江东,自己又和周瑜是同窗,所以劝降的意图太明显了,这就是行事不密。周瑜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人精通水战,正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呢。蒋干复命,说什么“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曹操正要发怒,但蒋干却说:“虽不能说服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于是乞退左右,拿出书信,将所听闻之事说给曹操听。曹操大怒,叫来蔡瑁、张允,让他们出兵。两人实话说道:“水军尚未练熟,不可轻进。”正在气头上的曹操立刻命人斩了蔡瑁、张允。曹操不傻,很快就醒悟过来,知道自己上了当,但为时已晚,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当然,尽管曹操知道自己上了当,损失了两员水师大将,但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损失带来的后果,没有对水师采取适时有效的措施。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赤壁之战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纷争的局面,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这场战争,一代枭雄曹操竟败在了黄口孺子周瑜之手,而“群英会蒋干中计”又是曹操走向失败的重要前提。可见,用间一定要严密,否则将反受其害。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7-10-27
第二章 用间之要在于用心
身怀六甲的总统候选人 
作者 : 杨易唯 

  【智谋故事三】身怀六甲的总统候选人

  

  1977年7月5日,巴基斯坦的齐亚·哈克将军接管政权后,实行了军法管制,并废止了国家宪法和人民的基本权利。巴基斯坦人民党从1979年领导人佐·阿·布托被齐亚迫害开始,就在布托夫人和女儿贝·布托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进行着反对齐亚独裁、要求恢复1973年宪法的斗争,经过了十一年,始终百折不挠,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同情。1988年,齐亚·哈克迫于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和国内日益高涨的“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抗议活动,宣布于1988年9月举行大选。

  

  人民党十一年来的艰苦斗争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的曙光。可就在这时候,报纸上报导了贝·布托身怀六甲的消息。生儿育女如果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是极为幸福的事,但在党派斗争中却会成为影响时局的政治问题。贝·布托小姐为自己斗争成果感到高兴的同时,又为自己不是时候的身孕而担忧。大选将在9月举行,而她的产期也在9月。这意味着她将无法到全国各地去竞选,甚至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那么,十一年的斗争将有可能付诸东流。怎么办呢?一定不能让大选在9月举行,布托小姐心想,齐亚现在还不知道她的确切产期。想到这些,她计上心来。

  

  齐亚听说贝·布托身怀六甲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心想,凭借手中的大权,将大选日期改在贝·布托的产期,到时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大选中获胜了。现在首先是要弄清贝·布托的产期。第二天,他便派间谍到贝·布托公开露面的地方窥探。哪知贝·布托早有准备,把腰束得小小的,又穿了一件特别宽大的裙子,任齐亚的间谍怎么看也看不出她到底有了几个月的身孕。齐亚听到回报后,恨恨地想,我就不信我手下的三军情报局连这点消息都搞不到。于是他又吩咐手下另想办法,总之要把确切的产期弄到手。

  

  这天晚上,贝·布托在卧室作运动时,忽然发现床上有一个小小的东西,她马上意识到那是一个窃听器,便朝丈夫做了个暗示,让他别出声。随后只听她对丈夫说:“亲爱的,这些日子也让你受累了,不过以后你还要辛苦,直到大选结束,幸好我们这次大有希望。但是如果齐亚把大选推迟到11月那就糟了,那时我们的孩子就要诞生,可就无能为力了。”她丈夫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便柔声安慰道:“亲爱的,别担心,齐亚不会知道我们的孩子将在11月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会成功的!”

  

  这个珍贵的情报就这样被报告给了齐亚,齐亚非常高兴,马上就对外宣称,要将大选日期推迟到11月16日举行。他自以为奸计得逞,可他哪里想到贝·布托在9月21日就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儿子的诞生,一点都没有影响贝·布托参加10月14日开始的竞选活动,她产后只休息了二十多天,就与母亲、丈夫一起并肩投入了激烈的竞选活动之中。

  

  贝·布托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能将计就计,利用被发现的窃听器,故意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以假乱真地麻痹了敌人,为大选赢得了时间。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