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O2?C *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u.|Z3=?VG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F!]Sr'UA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M2O_kOeZ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unLhI0XW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eoie6@3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r- <O'^C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X H-_tv
B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oeNPM8 q`VL i b6bs .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3 r& wT4@X[5$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n)n6}S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lH}KFFbp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cwZ*eM 3、长方形: T#))_aC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ATR%Uci 4、长方体 Dwp,d~z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qhEv6Yxfw6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1^!SuAA@ (2)体积=长×宽×高 V=abh p+CUYo( 5、三角形 8R,<S-+v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Cf
2@x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6qWUo3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u9o}[
2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y0%1YY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X2z<cJG|d@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rO'DT{Yt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yu}e)(0 (2)面积=半径×半径×∏ p;O%W@n"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WMSJU/-P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KJA
:;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9;E=w+ (3)体积=底面积×高 j]Jgz<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FACw;/rW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2p+i/sVj j3gDGw; vADiW~^Q^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23s;O)) *MP.YI:h 和差问题的公式 |'Fe?~P` (和+差)÷2=大数 [_,as (和-差)÷2=小数 E>!=~ 7. Y`;}w}EcgR 和倍问题 e-nA>v 和÷(倍数-1)=小数 |A8@r& 小数×倍数=大数 -8Jw_ (或者 和-小数=大数) 54gr'qvr xN 1P# 差倍问题 KK){/I=z 差÷(倍数-1)=小数 &mwd0%4 小数×倍数=大数 p
+VU:%.t (或 小数+差=大数) jJy:/!i S<tw5!tJ 植树问题 :DD<0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0l!#u`cCI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V^-@ji)b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g!'R}y 全长=株距×(株数-1) J ^'El^F 株距=全长÷(株数-1) tt"<1
z@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BC"bY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LeKovt% 全长=株距×株数 %rzPh<>e 株距=全长÷株数
`o[l%I\Q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M/zO|-j&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9CikLX)7 全长=株距×(株数+1) ~}Xus?e 株距=全长÷(株数+1) g.lTNQm$u o).deP
s-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ql,@*Y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PpwI 全长=株距×株数 r
|Ui1f5 株距=全长÷株数 ,T$ts h051Ol\v* 盈亏问题 5E]t4"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j~CnMKN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b;k+N`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f7Gn$E|/r; a`xq
h2P 相遇问题 d1b]+A G4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l'<*8V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X8nos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_o]$hV| J:xGEa t 追及问题 w!.@64-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Cp8=8N(Xb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T(b9b,ov)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MdHm%Vx
kv+% 流水问题 2w 2Bc+#o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au
rs~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IG7
81:,/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T:n#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c8l>OS5i3_ ,X4e?$7g 浓度问题 U!wi;W2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iVEA(0&$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v^hzC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oQ!M+sRmF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A
q<1% h>N}M}8 利润与折扣问题 I6>J.6luF9 利润=售出价-成本 RK3 yq$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z/@_?01T=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J K
k0f9)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wQ}r/2n|^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g@.$P>Bh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C|'DKT4M& ;_<R +w3- 长度单位换算 E5k)~P`|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lB zp D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nM,:f)z 1厘米=10毫米 O'y8q[2KE %opBJ 面积单位换算 *rxr:y#Ve 1平方千米=100公顷 U{U"%XdO 1公顷=10000平方米 Syk)S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Gw
M:f/eV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k6G
_c;V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t#wK}d. Ey6R/M)?:y 体(容)积单位换算 p>6`jr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z3j7I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0RUk^ 1立方分米=1升 6Rc=!_v^ 1立方厘米=1毫升 jr6_|(0
i6 1立方米=1000升 $.G 7Vt WK~H]w 重量单位换算 O%bbyR2 1吨=1000 千克 |V9[aa*c 1千克=1000克 9t`;~)o 1千克=1公斤 Lb*KEF% s dG\wW@}J 人民币单位换算 jLVJ+mu 1元=10角 7_0p& 3
1角=10分 Z>[7#;; 1元=100分 baxZ>KNi -YRIe<}E - 时间单位换算 8|u
4xf<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l 8%G=hB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L6#=7hcl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m'4f'tbN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y eC|~N: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g:
i5%1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Oy6fl'FIt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 3A6xPOg ho]:)!|VY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UKS5{"=T[ d
,<ni"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mU'<:gL+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0[;2dc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P4zo[R%4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E$8JrL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WT@&F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rfXxg^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z>x@o}#u\|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b 2gng}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j\>LJai"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I ,!+ 8tY>%A~^z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JA^o/%a^ q
z)2a2C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ZsmOn#`=^}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v@kK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s8N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i"{O~[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or^`X3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sNf& "C!;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gH[la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L/3A g*
]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PQ[R.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 u.N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IQ,=EA1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UaT%tv>}8#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TBlSZZ-55]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z;OYPGvkw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eUPa5{P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Di9RRHn&q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MKK ^-T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
ueFy<F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c`6c)11K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q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J-W9B amx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r:I{,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W,jy$U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
R-.r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mlN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xtV+Le% 全等 j3-YZKpg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_e%D/}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dnwN7Gf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t],a1I.gk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W4^L_p>Tm^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P_bB{~$4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w)btv{*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W!Tx%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Hv,|XE@Y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W[{
4 Xu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sdp&D@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_I1=yi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1wSAwpz 一半 QcegT/vO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A5l
Cc
b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iL/c^(1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iP:i6U]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lExQp2E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p*'vR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5
Qgu:)} 平分线 05UN
<l]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PyeNu3Il4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1gI7$y+?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2y[Q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0G%9
@^B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h~dQ5% 即a^2+b^2=c^2 ep
>!jMhJa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8%rD/b6`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jciX]g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ra$x2|=}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0}$#zu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F72#vS
j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So%X(,
|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
*u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Im]@#X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H95?\}T[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N4^ ^~s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oO}g~<fYG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kgfw@)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V;Q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u6iW1,#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y08.Sss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ULx:2jz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
'3/MFQ8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Ih3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0uy'Py@2<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I8#2+$Be+@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7>hcvML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RRBEU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EfqFn3^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VHy?!/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0qVyK_1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SmXJQ@jN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IsXNAYj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9E~=A# 对称中心平分 Bfb~<rs[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u=`H n-(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2=cx`"a$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05PYBc3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bpu`'Vx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8}%F`=Y0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pwSgFc$z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hSa~20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G':3U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srS!X$cec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 t+eu O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4~Yi1]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uHbg&eW L=(a+b)÷2 S=L×h ixTjXl2g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bdah?&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ARYCTyG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y4\X~5kU /(b+d+…+n)=a/b Y;w|Fvjj+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d<c 29Y 比例 G?4@[m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l5z//E}W 的应线段成比例 rFzNdiY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2zM~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 !uX"F8Xl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z']6C9m}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cpZqWn3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i?L=8+9f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m%+K9a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xU'z>y4V$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HwU9y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w4
yrAj
2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vNi;)"&*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8v[TkKq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A%w9Da?B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5:PS74/ 比都等于相似比 s.M39W?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QO@86{u#Y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n%Oi~7>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A}fm).Wp@ 余角的正弦值 7cc^n\c?Y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FDoPW~+[ 余角的正切值 <Bo\a3Z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a)|y0w)vV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N:G]wsh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 _+cvXy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q<AnWNheE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qX$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h!tpi`8\z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H$lBCWI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NE/}?a 的一条直线 !~
o%KQt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4
{m99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M-vKc"d 111 推论 1 8W3zrnc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S>'0
mL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SIK:0>yK"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fW= N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Y0ZW't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9nY`rF8@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dOV[/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B@NSj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lxd{T3LU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w_"d&eYdg0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C'^YF_^0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D5gj*/" 所对的弧也相等 6R :hs C$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mG)5xD 是直径 MlTC?Rp#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eg0^ByeD 直角三角形 /xX7:U b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Na@bXcz) 角 Jp jHbG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Wvl~|Sx]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cb-IRGF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j_C"O,WS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wj:Gc 线 tE%g)hL-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e5mu-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mX_\w/%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l]G
iz&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R*GBxJaw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H*]Vs=1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R=n<=Axa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 %V%
n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iKJ~bJ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l/k-`LeW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i@anbH 段的比例中项 yPE3Awh5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OoH<\w
w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b5MBzFw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DE.].FD'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mZ97>$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G.y.#W 135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h=a+ja8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aiPm.h>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3cHYe 137 定理 把圆分成n(n≥3): A=kOSq 4Q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G2&OFAr]q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4eWv). 的外切正n边形 cr;:5D%_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H+*3e& 13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3JC uM_y 140 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tFg XG 141 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cfcr* 142 正三角形面积 √3a/4 a表示边长 zgY VB}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 x[mz`0 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h1:AW_iz 14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7V%P 145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NU=2*gM 146 内公切线长=d-(R-r) 外公切线长= d-(R+r) #E+ybwA @QTw9,pS /KvJjt'8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lEl.'X$ pPa]@ z~O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HGAi
2+& "R5G^-<hp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f<h2r a3-b3=(a-b(a2+ab+b2) E5i5gE"\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yI$4MY |a-b|≥|a|-|b| -|a|≤a≤|a| Uha.8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D>k(#vYKB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t
U}6^yc ~!ooIwNNz 判别式 A+^okT37r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G,>YzjMY`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EiU>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r 10VFaly 7c"Csq/]I 三角函数公式 3IRur,|' * WV=X p 两角和公式 /"J 6``MV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E ]l4N2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R?u(aY)P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SY|K9
$M^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Yz[SK=U} ?98!2:'{9 倍角公式 W,EIBgR(R5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rTg>)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zFqb,P Ck#e54gJX 半角公式 fY^CIb$Y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JPn)Op6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zG$5g^J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Fc(HADM`r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3Ewdu WOZuFS13 和差化积 ,c"J[$i
$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L\"qz%gP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RH<z sinA+sinB=2sin((A+B)/2)cos((A-B)/2 H.ZF~Yuw cosA+cosB=2cos((A+B)/2)sin((A-B)/2) inh:b .,B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G_?U?:!AC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X%J}c$ zg3kU65PJE 某些数列前n项和 ]y.V#,6
e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9h|6"6 2+4+6+8+10+12+14+…+(2n)=n(n+1) 13+23+33+43+53+63+…n3=n2(n+1)2/4 ^"O>EY':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N& 1*2+2*3+3*4+4*5+5*6+6*7+…+n(n+1)=n(n+1)(n+2)/3 _yg;5#3
wH8J?j"5>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_cvX$(Sg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r A| uGz)Vz&3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 (a,b)是圆心坐标 +YZo-tE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 D2+E2-4F>0 $F^VtCx2&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Ho&:Zs y?a71b8m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tx7 zG.,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2*Qi4%s#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69yR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i@" ?PWg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公式 s=1/2*l*r 6YU
,>KP 8Azh&c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Mv%Qze,\V^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6HZtdRQF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FBwG3x q;bw}4 MlYm\x8{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