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5g!qX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oe<9CK:?>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3snr-)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bLr
C_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K)R5C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Y`5(F>/RQG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XI)JV#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0Q^a*7w`8a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Vfn:Q }@
Nurs)%_ qJ).;S{AAt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 E\ 2U C?v_ig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T%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N=e-"8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ys+ AY^/ 3、长方形: dg9
DBn#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F4khga`^: 4、长方体 0_d,sC?V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V)
#vvnq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BI:) (2)体积=长×宽×高 V=abh
bL: !3|M 5、三角形 `N8?F3>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SW"{GnO^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C
-Q]f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V87?J w%2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yOu!l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p>w{.hC@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syQDB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M_-LI4> (2)面积=半径×半径×∏ NA5AR*f'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vs3px1Xe#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B3
Id}[V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Bnju_)U5) (3)体积=底面积×高 Xr54/.{&@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Mw<e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fAHK<G4 zJE$sB.f @D<q=:k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u{F^Ngy
) mJBvhK9% 和差问题的公式 zKycd*X (和+差)÷2=大数 zmV5k (和-差)÷2=小数 's.%rre% VqzcTr]_ 和倍问题 g3r4>SA 和÷(倍数-1)=小数 AS;EO[Vn 小数×倍数=大数 ~NYy@l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S34wJF bo]xah|."j 差倍问题 %d..L-`]ET 差÷(倍数-1)=小数 u)]]9G
_8 小数×倍数=大数 >'>onAIL (或 小数+差=大数) Z83A1`!.| 8cq H0{ 植树问题 RcQo1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3l?D%E]P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XUf]gQu3=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7Sc._G{[% 全长=株距×(株数-1) iGG; 株距=全长÷(株数-1) Lq#>N_72W0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MdzG2uZT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g<,kV(_7 全长=株距×株数 /s91[n(d 株距=全长÷株数 5,3Yt ~\m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pP<+U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Ij +
E/V 全长=株距×(株数+1) 9G7lPK 株距=全长÷(株数+1) q9
GSUkb
+8tdAw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I"(yiKD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86[/NTD<- 全长=株距×株数 35}{dr 株距=全长÷株数 9,h'c
f`F Y7Q
IFY's~ 盈亏问题 ?T+Uu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 zM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fv1pA+zN[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OGgP~hd 6$"gm$3O] 相遇问题 Tk[`k
mb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o)
_;cCr)q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y6.Q\=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h,:8TMJRRN ?W l=F/ 追及问题 "i+fO&LpZ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H"K/T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nwH'E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4z([ ]#n,DU}V 流水问题 >Ux5UD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nJ!`^X5I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m'|{AjH
z6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qA4w*{JN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w Phs1rL yDwG,)m 4s 浓度问题 u="VJ3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
t'~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9EryHV|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3B }Oy$p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y/!h.[ ,uEi*s> 利润与折扣问题 $tGk,.#j 利润=售出价-成本 vA(V.s`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C]22 [v4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
8
[Db1W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x.Sq2rw]V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bi%4DA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SDY!! . r^<W$-# 长度单位换算 qPJU}(9#B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j"*-)R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SiN22k+ 1厘米=10毫米 m2!y;)F0 yQkj4v{ 面积单位换算 gwvy$H 1平方千米=100公顷 Jvysvi{8 1公顷=10000平方米 Q+d9D1b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obUX7N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pNY+ E5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i3T]<&+j5 !{@!:m3w 体(容)积单位换算 dW3 q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9(.P2yO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aC?*,e? 1立方分米=1升 4~<
:Pj 1立方厘米=1毫升 zLQplw`# 1立方米=1000升 &.sfu$] F<'@T,LVc 重量单位换算 M"
|Mte 1吨=1000 千克 Ol8ma`}Nq3 1千克=1000克 B+yr
6Q. 1千克=1公斤 j5lSu~
39s%CcI`k 人民币单位换算 nl9G1Sm(E 1元=10角 ifA{E}fRZP 1角=10分 N7A/&~g5L 1元=100分 Zj )Bd*a N%1T>cp0 时间单位换算 }"?v=9.G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d#3& R]p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F-MN%WD~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xE9vN;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q$[x*!~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P{
AJH1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Rk#@{_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2jQ|4$9j F1s kI _!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FKU$HQw* &5Ai&<q"p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j1?L B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IDfGAE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H-gq0+,yE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 -X[`cF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JFw<Po,MEa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yY<1[O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Etk`>,]Y>y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N
O|&nqq,>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zY@|KV"^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G.KZZ-=_4 1b)^5U ;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lNtZd?=> :OC`X~}Rc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AlRu(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i#Eb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7r=BGoA2E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q4)8]Y2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_ji`/d{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V
#!ftu#c?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Y{]RhRR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 "193CW!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ykcWP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Vj^<V|=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P&
)2m:s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plXl=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Z!Y ^iN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vh8{*9+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pgK)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Eeemy*U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Xne{:!btw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vAW+ ,Rfj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KsZXdM/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Imq/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6cEiC+r\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MPl
wx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zwPF;L*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k(>hboR5n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R8
1z|+c|_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MY}/
o. 全等 ps:|YR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M4/?<g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U0}]3a0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psb$rbu7[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4%#C _pE9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cnh\K.*}_x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cv_G;?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V!q"|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86J7%;^Xa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PxENLQ3a=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E}S)uI,gn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IaDc hI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H]a; <V9[ 一半 /6_>d$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W (N@`^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F?]nPb|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ZJz6{cY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wy3{>A Z(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ve.rpF\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sWp]Zy 平分线 {}ks[%,_\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 [c`]v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d5<B `%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IX3w:Aw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y"
lX{}G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j(2M?.># 即a^2+b^2=c^2 @}&o(q1M0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g%1FTl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I[4`w@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qT~81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Hd(|fc{2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KD]8n]c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MqXN,n+`k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a-:f)@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SooSOOAx[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Jq1 Zb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Z/=x(I0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QoOL<(){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Snx_NH#tA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k8E'wN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VF4?~+M-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ZRYs7 4<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m
S[Vl6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uVJ;1H!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_aOisN{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Bd{Y"P@6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Z{/0P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9)={p9FZY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sMh3IL9(*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u
Q4WM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v@bs4E46e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Z2d,J>-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IZ /M d@C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_,?SXM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y"=j[. 对称中心平分 }0Isi G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OA#AiQUR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x|/zn<\^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f1dCL%z7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A7&SdJaO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E7E>w#T5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p;av63i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Jt6~L5[_s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Bor _Kib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Z IfhC'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hsgi|Cy-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DJSSc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MrIo. L=(a+b)÷2 S=L×h 3DRXao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3rX5ha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 Z
<4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c!@g<<}[( /(b+d+…+n)=a/b 7<&CN0&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wLHe2bEu 比例 #&vP(4p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U#v??Sl 的应线段成比例 _iBNy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B42.;4"T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qv<[f=X9|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ikH,Bh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oy90|.]G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 xeDX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BwO^F^Pr?k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0tVZvXgTu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f`@$saFD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l_JPkM(mJw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
N+mlh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OZdiM&Zss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BR5r K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gf6<`+/ 比都等于相似比 nU$;W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cPe0o'`[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j*"V!d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 余角的正弦值 z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