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TUw+A6u:p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f;AQw_{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8qN_`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iI|mFc|V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OPVF)@"ptM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x3j)'`=15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k1l\Rywp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VE C0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3K2B7loD)~ .ME>ICA y:t@X~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MLp*3djF, HjCW
sQM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aX+?z\4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TR;" &'#k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u^HC1r|% 3、长方形: or~2r
8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5G$N 4、长方体 LhN?j5XqM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X=JT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6r1y*G (2)体积=长×宽×高 V=abh 5f;6BP 5、三角形 {kCCpU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z l?Gd4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a_jw4"Sb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1:!_AU?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YRg>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gEghDO_G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S@zhQ (2)面积=半径×半径×∏ .
V5Pr}"y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RLy(Wz3%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n'>@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VUU[h8"v5 (3)体积=底面积×高 )ry7a
.39b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k!?sHUAj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HSXv_ d}@b 3 S$~T8_m^U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gS)o#v0 #0HZ
"n 和差问题的公式 Y fRjr (和+差)÷2=大数 ,%)O/{p_ (和-差)÷2=小数 t1Ty.F)r &8p]yo2zO 和倍问题 " Y%fk/v8 和÷(倍数-1)=小数 E@}N}SR 小数×倍数=大数 oT76)O (或者 和-小数=大数) +,7nsWV uX82q.u_y 差倍问题 yx0wR 差÷(倍数-1)=小数 O+iNR9O 小数×倍数=大数 PIk2mX/D_6 (或 小数+差=大数) ''t\J^+& in-|",O`Z 植树问题 bSa%?la
S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WP*xu-(: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
Xbmb8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L-y,>X 全长=株距×(株数-1) j<"@Y7 株距=全长÷(株数-1) 6pJFrWe{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e/%mo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JXFPN| 全长=株距×株数 RT+pB{Y 株距=全长÷株数 >A5*=@7bY?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WP5cC@x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0R2KI,WI 全长=株距×(株数+1) JVfSmxy. 株距=全长÷(株数+1) WC&V9Yk ( *~ '#k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srzlr-J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6,wi81F,} 全长=株距×株数 $('"0 @fg 株距=全长÷株数 2
IfcdYG /b&ka&|t
盈亏问题 0d>|2QV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Dj?84y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bsuGZ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l k~VvRq z):LF< 相遇问题 Pz\4#E]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b/[$bZD5o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2VpKG*!\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Z hqGUb #:B14E 追及问题 EM2=g9y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Dq07Z^#'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k^VL{z:EWB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Qy4eDv5
]>vC.iYp 流水问题 VQ}N&H)`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A?(OA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m:;.vVY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uZ)0R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C[#:>'+
RSfB9)3D 浓度问题 g=#Cc(
q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p!oO}gE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u-s*3Lg&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U/}("i![Dy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CvOji1 e1<9:h+ 利润与折扣问题 =EJ8J;y_f 利润=售出价-成本 D02'P{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qjr:(x /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YCPU84f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S_eD1iY2-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hwx1 fpo4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PJfADB7Y SEKR`2Zz, 长度单位换算 _cc37[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LZ
=E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8
'>yB 1厘米=10毫米 NqlU? $^TxLv 面积单位换算 b=L4A,w~a 1平方千米=100公顷 g5&ZXA 1公顷=10000平方米 Z= +Tw!wR>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p>ba6BDJT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3?II$=@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4h*c{do I K9plsd* 体(容)积单位换算 i C)+5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Oj=g;iY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SA4Ud^ 1立方分米=1升 wZUZ"Y}9 1立方厘米=1毫升 rF^H\U:w 1立方米=1000升 $.Ia;YBf .8%&K0 重量单位换算 eoj(zY3 1吨=1000 千克 &0b\E73 1千克=1000克 D6I-:{ws 1千克=1公斤 pyw]ydB fw&cv9X(IU 人民币单位换算 (G6lr%d 1元=10角 F
,;B 1角=10分 V7 OhOLK8 1元=100分 wiFA3_\G \sn
wR 时间单位换算 "lVbla4b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O#_\@f#[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u3;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c9ye[81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po! [Nd&"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ge#0Q L0K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uVth&4dh9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_$' /qV QbJE+m5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w8Ejm?n }j)][{i*x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G1
K@Ir<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d[F3"b%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a
S;z
YD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c)j60y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PIHix{YR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1b=,lm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e*HrI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49o /S2b4z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2tw3 =)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ul-O3]\'@ 9] L4`.HM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N_`bM o[aP+O Md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P7 h^!a/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u5.zckV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Hd `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9GX'+$R]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zKTrsMZ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FfRvi8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xL' LCx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Od("tLIO}I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u<U8LR=)V5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z3~cuVb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Pr'm/,mu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CmKzv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jzJr>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SgWLs
%B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W8fEQwa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x%yzhIRR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Mr_F^|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Zw6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Vl^p3f[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lyS`X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Q;On|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Fy*t[
>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_G_YL[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t7z
LC^c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5(>ux@[qI: 全等 K_Pbzj4(P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79z/(T+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csFLBP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t`-
[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
N#A1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WNq/z"X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1f+z[ad&^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tjLG$M1z`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no$X0ia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ra,HkU'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F2
>W{-H+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J[{ R:l\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a.mT 一半 Wh)>E!~9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 ZG!w^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oOSmt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q6,l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v t_lM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r,<p#4(>_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e[S+a 平分线 W5uC5C*,l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j(hr'f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TGa\iclpB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B)x^S
>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w5+(A_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l^E!<i-u 即a^2+b^2=c^2 v=_Ds<6n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9~za'"m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en"\2+{Cg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gXj3=N(l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U^iVq*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j.yh>"de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Xf;
_r+;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s~BE ,su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_S]^br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6/.kL;AI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Sa-" G`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Z817f]l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wZ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N^{}Q
vrr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k?}y@$[)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_oHxpeM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l(pP*2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P\y ZcL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6k2]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0Of
6$`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FVmk5z]d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C';Dc4j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q:1n=iEi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c'<rkA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pK"iTc#\X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uovSe4q5q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kTu0m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dfZa&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U
UhlKV|5 对称中心平分 SN 4JX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O!'gylj/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C2[ZP-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Ia1Wd 8n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8Cja.H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G b4p"3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M,<|Y*)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8{
+KNqz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L| Ai\|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cpm *m"Nk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43z(:<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y5j ;Daq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3F8KF`* L=(a+b)÷2 S=L×h x9o(q`N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l>T]Y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iSP(dg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v"*c\, /(b+d+…+n)=a/b Xb~i?T;f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gDjAnz# 比例 Elt"tJ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Ji;zR4, 的应线段成比例 3T
/_#=9TV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QuBA'4ht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T-xuNYC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RNopx3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e**5_L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1[rWyc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_Qq lOc9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NR."s;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v\g1w&PN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OD~yIV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EeQ2\'t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dn&4
84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Oq&g\K)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oT!i}TW?o 比都等于相似比 F;MACu;x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q>6RO2,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kZ0z]Y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GF36G?iEi 余角的正弦值 $T_>WUiK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5,BvT>zFY 余角的正切值 +Mb}70^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KP`Pzx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jItVAmC=i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sVH
w\_F$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D<;pW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y71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VFK]{!C_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IsOU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Q yhu=_& 的一条直线 U1D;O}z~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5~OKKSUmT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Z-L }"~ 111 推论 1 Jv8VM\*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xS; tmc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VHLt,?G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DE-
I[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yuhY )T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wkY$J\J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xJin%:O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NyO|9/4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l>6p')F!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M#(su0fv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t^=S\1"R\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M 所对的弧也相等 ^SbxClUfw!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A-VT 是直径 s)+] pxV0-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P\h1%a/D 直角三角形 YlXqj\a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oz%{D@CF 角 `[h&Q0Du6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vCn~-Q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Q)sR* d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E;YD5^B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W!|l_/L' 线 ]l"9B'XR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sT,*<^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wjTW{Bg~G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ky'G/z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w3;T]R*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bNa:@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Xh ^E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S6b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hbSKlb0d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9RC:-d;;_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c0EY' 段的比例中项 FjW%M;H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w{z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W=
:r/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3~):o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I5]58Ohx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i&-g 135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Qnx?5R-}ZU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_z\qtl~3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xiVbVr#[ 137 定理 把圆分成n(n≥3): @o&UF-=MW(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6x3G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BnG{)\s 的外切正n边形 Knp}88DR^j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d>0 j!+s 13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ymSsoD^ 140 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HP=5a. 141 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J&L#^f*d 142 正三角形面积 √3a/4 a表示边长 YXg^t$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 )"g @"LJ= 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a_zf*; 14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PB#
EU9 145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3x=NSe|f 146 内公切线长=d-(R-r) 外公切线长= d-(R+r) H|3CZ=U? L% T%6p_ Y2|c;1~5$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KMS/'; ] sfp.> bMj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3w"(f7o EiS2-Uh*TT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xs?]DJj a3-b3=(a-b(a2+ab+b2) z3M6<.K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h,}v()qc# |a-b|≥|a|-|b| -|a|≤a≤|a| }vZTiuzC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fi3#Fi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of'H]I
Z q8&^E.K 判别式 U%K gLg#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E?jb?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4-u{Tu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M
(:_(4~ JmuoYl f| 三角函数公式 AgWG4C=
g@m__ 两角和公式 t'DIKug&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4YBaGd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
\e"Bfv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E4`Y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F
<O<=Ww ]{AHKyA{: 倍角公式 =%{E^z>1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7H?tp.Dw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qxHsmGV T^g i^{ 半角公式 =kw6<!R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9j5Pd5q1L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u"(2Xer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uBr]N: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zX8{( 6Z-[-0o+g 和差化积 zomg$@j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N::.o+1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GPAz#0p sinA+sinB=2sin((A+B)/2)cos((A-B)/2 ]_hXg*? cosA+cosB=2cos((A+B)/2)sin((A-B)/2) ig'4DmNC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s5ILl wr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JY9hD;`6y F~3 &@TWi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x@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5IP@_GV| 2+4+6+8+10+12+14+…+(2n)=n(n+1) 13+23+33+43+53+63+…n3=n2(n+1)2/4 0C717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R+Rb[,m 1*2+2*3+3*4+4*5+5*6+6*7+…+n(n+1)=n(n+1)(n+2)/3 rUmnv%qTS 5 HN
,y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 lG^.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T'7x,8&2| E6xWo)`%5s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 (a,b)是圆心坐标 R7Ns5s3X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 D2+E2-4F>0 hOe$h,E']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r}*<CRr6 q X]ej2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W|6.gN
]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_<jccQ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UO'X"`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V_9>Z? *
jl_,0g]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公式 s=1/2*l*r <7oZV^nd * OKCX>'j:S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S9uh-j6l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C7!=LiK}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84gj%tw'- ~{D:vj4> u]<`y6=&C
|